养生健康

白藓皮的形态

白藓皮的形态

芸香科植物 白鲜为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高达1m。全株有特异的香味。根肉质,多侧根,外皮黄白至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有狭翼,无叶柄;小叶9-13,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9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密布腺点,下面白绿色,腺点较稀。总状花序顶生,长达30cm,花轴及花柄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柄长1-2.5cm,基部有线形苞片1枚;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约5mm,宽约2mm,基部愈合;花瓣5,色淡红而有紫红色线条,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25mm,宽5-7mm,某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子房上位,5室。蒴果,密被腺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 颗,近球形,直径约3mm,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

狭叶白鲜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多从基部分枝,被密集的长绒毛,下部光滑有时有短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具毛,基部不是翅状;小叶柄极短;小叶7-15,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钝,边缘有细小的锯齿,向下面卷曲,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脉有稀疏的白毛。花序总状,着生在茎顶端,密被暗褐色的腺毛和淡褐色毛;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暗褐色腺毛;萼片5,披针状线形,长7-9mm,先端尖锐,密被腺毛;花冠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5cm,淡粉红色,有紫褐色毛,先端尖锐或钝,基部渐收缩呈爪状;雄蕊10,分离,花丝全部有毛;子房上位,有稀疏的白毛,花柱光滑。成熟时5裂,每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颗,近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正品白鲜皮与误用品锦鸡儿颇有类似之处,

白鲜皮 但只要抓住四个要点:正品白鲜皮表稍滑,断面成层状、有羊膻气、味微苦。而误用品锦鸡儿则表面有横长皮孔,断面粉性,纤维状,嗅之豆腥气,味微甜。即可区分真伪。

白鲜根皮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2-5m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对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以条大、肉厚、包灰白、断面分居者为佳。

根皮横切面:白鲜木栓层为10

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有横长大型裂隙。韧皮部宽广,细胞排列疏松,有裂隙;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皮层、韧皮部散有单个纤维,类方形或长多角形,壁极厚,木化。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女人如何调养气血

1.喝疏肝解郁祛瘀汤

脸上有黄褐斑、妊娠斑,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让人心情不佳,从而影响气色。这时不妨选用这款汤药调整。取当归、白藓皮、白蒺藜各20克,煮开后,小火炖10~20分钟,放至适宜温度后服用,每天两次,每次100毫升左右,具体情况应遵医嘱。

其中,当归既能补血,又能行血,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使皮肤细嫩;白藓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白蒺藜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一般而言,坚持服两个月左右,能起到淡化斑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藓皮性味偏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2.雪莲枸杞红花药茶

面色萎黄时,人看起来会衰老很多。体寒、怕冷的人,面色常显得不够红润,可尝试取天山雪莲粉5克、枸杞10克、红花3克泡水喝。天山雪莲有除寒、通经活血、强筋助阳的功效,味道相对苦,属于热性药;枸杞有养肝、滋肾、润肺作用;红花能够活血。喝这款药茶一段时间后,面色会逐渐红润,显得容光焕发。

乳头痒的缓解方法

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经火旺者)。

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化火者)。

③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血瘀阻者)。

简便验方

①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水煎熏洗乳头(各型均可使用)。

②石膏30克,黄柏、丹皮各15克。煎水后放入冰片少许,熏洗乳头(适用于瘀热为患者)。

③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山栀子、当归、槐花各12克,白藓皮、龙胆草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郁热而乳头痒痛者)。

治疗湿疹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湿疹的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湿疹患者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湿疹患者可以用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共炒研极细末,湿疹患者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治疗湿疹的民间偏方有哪些?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湿疹患者需要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7、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久煎,湿疹患者需要一日一剂,每两服。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水煎服。湿疹患者可以每日一剂。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湿疹患者在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中医调理湿疹的方法有哪些

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湿疹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7、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湿疹。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用于湿疹。

11、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12、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用于湿疹。

白藓皮的化学成分

1、白鲜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psoral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槲皮素(quercetin), 异槲皮素(isoquercetin),根含白鲜碱(dictamnine),γ-崖椒碱 (γ-fagarine),前茵芋碱(preskimmianine)],茵芋碱(skimmia-_nine),白鲜明碱(dasycarpamin),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O-乙基-降-白鲜碱(O-ethylnordictamnine),O-乙基-降-γ-崖椒碱(O-ethylnor-γ-fagarine),O-乙基-降-茵芋碱(O-ethylnorskimmianine),异斑点沸林草碱(isomaculosidine),吴茱萸苦素(rutaevin),白鲜醇(dictamnol),娠烯酸酮(peregnenolone),秦皮酮(fraxinellone),黄柏酮(obacunone),柠檬苦素(limo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皂甙等。

2、狭叶白鲜根皮中含有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地奥酚(limonindiosphenol)及白鲜二醇(dictamdiol)。

如何调养气血

脸上有黄褐斑、妊娠斑,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让人心情不佳,从而影响气色。这时不妨选用这款汤药调整。取当归、白藓皮、白蒺藜各20克,煮开后,小火炖10~20分钟,放至适宜温度后服用,每天两次,每次100毫升左右,具体情况应遵医嘱。

其中,当归既能补血,又能行血,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使皮肤细嫩;白藓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白蒺藜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一般而言,坚持服两个月左右,能起到淡化斑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藓皮性味偏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治疗湿疹的中药药方有哪些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湿疹方药】荆芥10g,白藓皮15g,当归10g,大黄10g,防风10g,百部10g,连翘10g

【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g,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g,皂刺12g,猪牙皂角6g,苦参6g,刺蒺藜15g,炒槐花15g,威灵仙12g,黄柏15g,白藓皮15g,川军(大黄)15g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过敏性湿疹长到脸上要怎么治疗

1.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

2.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3.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4.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6.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7.湿疹方药。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8.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中药治疗各种经行乳头痒痛药方

1、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经火旺者)。

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化火者)。

③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血瘀阻者)。

2、简便验方

①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水煎熏洗乳头(各型均可使用)。

②石膏30克,黄柏、丹皮各15克。煎水后放入冰片少许,熏洗乳头(适用于瘀热为患者)。

③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山栀子、当归、槐花各12克,白藓皮、龙胆草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郁热而乳头痒痛者)。

白藓皮的选方

1、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2、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3、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4、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

5、治鹅掌风:用白鲜皮入口嚼烂 手搓之.(《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6、治急性肝炎:白鲜皮9g、 茵陈15g、 栀子9g 、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激素性皮炎治疗

中药外用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面部皮损色红,触之灼热痒剧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藓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滑石粉、白藓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面部肌肤无灼热,惟有痒感较剧者取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适量待凉,用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者,取当归1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共研成细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调匀外搽,每日1次。

上述方药坚持治疗1个时期,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渐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治疗同时皮疹处最好不用热水洗搓,忌食辛辣之物。

手足口病喝板蓝根行吗 手足口病板蓝根药方

药方:金银花6克、板蓝根6克、连翘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功效: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

药方:板蓝根10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尤其适用于出现牙龈肿痛症状者。

药方:生地10克、丹皮10克、板蓝根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功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表现瘙痒者。

西瓜皮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有明显的棱沟。卷须2歧,cm;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长8~20cm,宽5~18cm,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再作不规则羽状分裂,两面均为淡绿色,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雌雄同株,雄花,雌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直径2~2.5cm,花梗细,被长柔毛;花萼合生成广钟形,被长毛,先端5裂,裂征窄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合生成漏状状。

外面绿色,被长柔毛,上部5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先端钝,雄蕊5,其中4枚成对合生,1枚分离,花丝粗短;雌花较雄花大,花和雄花相似;子房下位,卵形,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花柱短,柱头5浅裂,瓠果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径约30cm,表面绿以、渚绿色,多具深浅相间的条纹。种子多数,扁形,略呈卵形,黑色、红色、白色或黄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印圆,经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激素斑可以用中药吗

面部皮损色红,触之灼热痒剧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藓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滑石粉、白藓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面部肌肤无灼热,惟有痒感较剧者取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适量待凉,用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者,取当归1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共研成细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调匀外搽,每日1次。上述方药坚持治疗1个时期,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渐消退,恢复正常肤色.

相关推荐

吃什么可以祛斑 当归山楂茶

当归、山楂各10克,白藓皮、白蒺藜各5克。将诸yao同置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续1月。可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手上湿疹的治疗

一: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 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浓煎后,分三次服。三剂为一个疗程。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有助于疏风祛湿,败毒泻火。 二: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有助于养血熄风,杀虫清热 。 手上的湿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乳头痒痒怎么办

中药治疗各种经行乳头痒痛药方 1、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经火旺者)。 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化火者)。 ③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血瘀阻者)。 2、简便验方 ①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 ②石膏30克,黄柏、丹皮各15克。煎水后放入冰片少许熏洗。 ③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山栀子、当归、槐花各12克,白藓皮、龙胆草各10克。水煎服。 3、针灸疗法 ①耳穴:肝、胃、胸、神门、内分泌。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

中医怎治带状疱疹

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验方 ▲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

乳头痒的缓解方法

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经火旺者)。 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化火者)。 ③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血瘀阻者)。 简便验方 ①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水煎熏洗乳头(各型均可使用)。 ②石膏30克,黄柏、丹皮各15克。煎水后放入冰片少许,熏洗乳头(适用于瘀热为患者)。 ③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山栀子、当归、槐花各12克,白藓皮、龙胆草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郁热而乳头痒痛者)。 针灸疗法 ①耳穴:肝、胃、胸、神门

儿童湿疹中医应对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

水泡型脚气怎么根治 中药偏方治疗水泡型脚气

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都用有良好效果。

牛皮癣中药治疗方法

1阶段 半枝莲30,土茯苓30,山豆根10,白藓皮15,草河车20,蚤休30,炒山栀15,黄芩10,槐花15,紫草10,地骨皮10,知母10,生石膏30,丹皮15,赤芍20,牛蒡子15,丹参30,银花20。 吃10服就见效果, 2阶段,10天(10副) 单位:(克) 生地20,丹皮20,葛根30蜂房15,白藓皮15,草河车20,蚤休30,炒山栀15,黄芩10,槐花15,紫草10,地骨皮10,知母10,生石膏30,赤芍20,牛蒡子15,丹参30,银花20 有兄弟喝到第三阶段了~我就发了吧! 单位(克)10服

小孩手足口病偏方 偏方二

药方:板蓝根10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尤其适用于出现牙龈肿痛症状者。

乳头痒怎么办

中药治疗各种经行乳头痒痛药方 1、中成药 ①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经火旺者)。 ②丹栀逍遥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化火者)。 ③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血瘀阻者)。 2、简便验方 ①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水煎熏洗乳头(各型均可使用)。 ②石膏30克,黄柏、丹皮各15克。煎水后放入冰片少许,熏洗乳头(适用于瘀热为患者)。 ③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山栀子、当归、槐花各12克,白藓皮、龙胆草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经郁热而乳头痒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