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二指肠壶腹癌晚期出现什么症状

十二指肠壶腹癌晚期出现什么症状

大肠癌晚期症状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1、肠梗阻现象。当肠腔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2、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直肠癌晚期侵及骶前神经丛,会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症状大肠癌晚期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症状。3、肛门指检时可触及肿块,大肠癌晚期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4、肠道分泌物增加。这是肠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有少量的黏液分泌物会随大便排出,大便表面有条状黏液,当肿瘤继续发展,对大肠粘膜刺激更大,病人感到直肠内有轻度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大肠癌晚期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粘液和血液。晚期大肠癌患者许多是无法进行手术的,这类患者可采用放化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药物除选择配合治疗必须的辅助治疗药物之外,可以对症选择药物。作为治疗可以选择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是目前针对直肠癌最有效的靶向性口服化疗药物。需要调节免疫的话可以选择含量为16%的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胸腺肽、白介素-Ⅱ等。

胃下垂有哪些检查项目

1.X线检查 胃肠钡餐造影可见:

(1)胃体明显向下、向左移位,重者几乎完全位于脊柱中线的左侧。

(2)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

(3)无张力型胃其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底部宽大,胃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蠕动无力,紧张力减退,钡餐滞留,6h后仍有1/4~1/3残留胃内。

(4)十二指肠壶腹部受牵引,拉长,其上角尖锐,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即向左偏移。

(5)十二指肠第3段可因肠系膜动脉压迫而呈十二指肠壅滞。

2。饮水超声波检查 饮水后测知胃下缘移入盆腔内。

急性胃粘膜出血怎么治疗

1、胃、十二指肠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2、食管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3、血管病变:主动脉瘤、脾动脉瘤、胃壁内小动脉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动静脉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4、肝胆胰疾病: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综合征、胆道出血、壶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急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球炎有什么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并可无症状及体征;十二指肠炎和很多病的症状相似,为此需要区分好,例如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症,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等。

2、上腹痛,类似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疼痛,如果是因为十二指肠炎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及时加以治疗的话,很容易恶化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或者浅表性胃炎等。

3、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

4、常见的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十二指肠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病发时一般伴有慢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等疾病。

胃下垂的检查

1、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可见:

(1)胃体明显向下,向左移位,重者几乎完全位于脊柱中线的左侧。

(2)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

(3)无张力型胃其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底部宽大,胃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蠕动无力,紧张力减退,钡餐滞留,6h后仍有1/4~1/3残留胃内。

(4)十二指肠壶腹部受牵引,拉长,其上角尖锐,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即向左偏移。

(5)十二指肠第3段可因肠系膜动脉压迫而呈十二指肠壅滞。

2、饮水超声波检查:饮水后测知胃下缘移入盆腔内。

十二指肠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胃液显微镜检查、胃泌素、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胃液分析及血胃泌素测定:正常或较高,部分患者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相似,但无诊断价值。

1.X线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有激惹痉挛、运动增快、皱襞增粗及紊乱等表现,但不能据此而确立诊断。

2.内镜检查可分4型

(1)浅表型:黏膜充血水肿,反光增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2)出血糜烂型:黏膜发红,可见点状、片状糜烂灶或出血灶。

(3)萎缩型:黏膜变薄、苍白,以白为主,可见黏膜下血管显露。

(4)增生型:黏膜粗糙不平或细颗粒结节状改变。

十二指肠炎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1.消化不良:症状可有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及体征。

2.上腹痛:类似于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

3.上消化道出血:是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的一种并发症,可有黑便或呕血。

4.常见的体征:有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壶腹癌可以做哪些检查

1.粪便和尿液检查

约85%~100%患者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多有轻度贫血,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

2.血液检查

血清胆红素增高多在256.5~342μmol/L,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癌胚抗原,CA19-9和CA125均可升高。

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十二指肠可引流出血性或暗褐色液体,其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脱落细胞学检查60%~95%患者可发现癌细胞。

4.胃肠钡餐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

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外上方有胆囊压迹,及其第一,二段交界处有增粗的胆总管压迹,十二指肠乳头增大,黏膜呈不规则紊乱或充盈缺损,胰头癌者可见十二指肠圈扩大,十二指肠内侧壁“僵硬”受压,变形或部分性梗阻,呈“∑”形,但典型表现者少见。

5.B型超声检查

示胆总管或(和)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但壶腹癌本身的诊断率较低,这是由于该部位常有十二指肠及胃内积气及食物掩盖所致,对无黄疸者能提供早期进一步检查线索,有经验者有时可观察到局部的癌块。

6.CT

MRI检查 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轮廓,影像上壶腹癌与胆总管癌表现相似,胆总管,胰管均可扩张或仅胆管扩张,这取决于壶腹癌的生长方式;胰头癌时则胰头增大,有肿块,胰管扩张,环影突然中断变形,出现双环影,表示胰头,胆总管均有侵犯,有时可见扩张的胆总管内有软组织影或异常信号。

7.ERCP

可以窥视十二指肠内侧壁和乳头情况,可见乳头肿大,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质脆易出血,并可活检进行病理学确诊,对壶腹癌,胰头癌(可有胰管狭窄或不显影等)的诊断均有较大帮助。

8.PTC检查比ERCP为优

因壶腹乳头高低不平,管腔狭窄,堵塞,ERCP常不易成功,PTC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呈“V”字形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闭塞,有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PTC有发生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性,需加以警惕。

9.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SCA)

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

10.核素检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75Se-蛋氨酸胰腺扫描,在胰腺癌肿处出现核素缺损(冷区)。

相关推荐

吐血是怎么回事

1.消化系疾病(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最严重。食管异物(如鱼骨)刺穿主动脉可引起致命的出血。(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出血常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重,应激性溃疡、胃癌与胃动脉硬化的出血也较严重。(3)肝胆道疾病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4)胰腺疾病 :胰腺癌。 2.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

胃出血是怎么回事

胃、十二指肠疾病(20%):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食管疾病(2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血管病变(15%): 主动脉瘤、脾动脉瘤、胃壁内小动脉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动静脉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胆胰疾病(15%):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

胃出血的成因

1.胃、十二指肠疾病(20%):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2.食管疾病(2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3.血管病变(15%): 主动脉瘤、脾动脉瘤、胃壁内小动脉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动静脉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4.肝胆胰疾病(15%):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

什么是十二指肠淤滞症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占50%),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其他原因有 ①先天异常: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而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发育不良产生的巨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因先天性变异而严重下垂,可摺拗十二指肠空肠角而使之关闭,从而产生壅积症。 ②肿瘤: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

吐血的发病原因

1.消化系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最严重。食管异物(如鱼骨)刺穿主动脉可引起致命的出血。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出血常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重,应激性溃疡、胃癌与胃动脉硬化的出血也较严重。 (3)肝胆道疾病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4)胰腺疾病 :胰腺癌。 2.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

原发性小肠溃疡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服用非甾体类固醇药物或肠溶性氯化钾片的病史,其服药时间多在3~4个月以上。常见症状为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肠鸣、脐周阵发性绞痛。空肠溃疡和回肠溃疡临床症状差异很大。空肠溃疡有类似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疼痛的规律,空腹脐周发生疼痛,进食和碱性药物能有所缓解;回肠溃疡腹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或脐周,且与饮食无关。如无并发症,查体多无特殊表现。 二、诊断 由于本病的症状无特异性,对小肠疾病又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故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凡有下列表现者应疑为原发性小肠溃疡: 1.有反复发作的消化性

胆汁反流性胃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胃镜和组织学检查 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胆汁反流,胃黏膜被染成黄色,并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呈颗粒状,血管改变较明显,组织脆弱或有糜烂、坏死及出血灶。组织学检查:除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外,尚可见到小片状糜烂、坏死、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改变。内镜可了解反流的程度、胃炎的严重性,但内镜下不能定量,且内镜检查本身可引起反流的发生,因此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出现。 2.放射学检查 早期诊断DGR是采用插管法,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硫酸钡溶液,在X线透视下观察钡剂反流入胃的情况,由于插管导致的患者不适感和对幽门生理功能的影响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的治疗 1、抗酸药:可用氢氧化铝-镁乳合剂,每次15~30ml,3 次/d,餐后1~2h服用。抗酸药能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轻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缓解疼痛。 2、抗分泌药:可根据病人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可用奥美拉唑20mg,1~2次/d,雷贝拉唑10~20mg,1~2 次/d 等;H2受体拮抗药可用法莫替丁20mg,2次/d 或雷尼替丁150mg,2 次/d。 3、M受体拮抗药:可选用派吡氮平50mg,2次/d 或山莨菪碱(654-2)片5mg,3 次/d,口服

胃出血的原因

胃出血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一旦出现,却让人非常恐惧。下面,我们来看看引起胃出血的原因,从源头入手。 引起胃出血的病因很多,但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 1、胃、十二指肠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2、食管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3

浅谈胰腺癌症状

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的是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 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是因为肿瘤侵入或压迫十二指肠和胃所致。由于经常进食不足,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此外有15%左右的病人,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是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时特有的症状,但较罕见。 还有一些病情较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