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几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即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故7岁以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以3岁以前更为关键。
儿童在学习各种能力时都有关键期,在关键期学习起来较容易,效果也显著。其关键期有以下几方面:
①出生后4~5个月是婴儿辨别生人和熟人的关键期。
②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时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容易获得口头言语的能力。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③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期。
④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在5~6岁时发展最快。
⑤儿童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岁至5岁半。
⑥初生到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对图像视觉辨认的最佳期。有斜视的婴儿,在3岁以前矫正了斜视,其立体感就能恢复,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立体盲。
⑦耳聋儿童如果在1岁前被发现而给他使用助听器,就能正常地学会语言发音。
总之7岁以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情绪等都在此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
在智力发展中遗传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施行早期教育,为儿童创造更为优越的客观条件,儿童的智力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提高儿童的智商。而超常儿童虽有比较好的先天素质,若不在关键期给以教育,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
智力开发有哪些原则
(1)应根据小儿大脑发育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训练,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性,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机,提供环境条件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潜力,既要注意刺激、诱发儿童 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培养,发展儿童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品德。
(2)循序渐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一定 的规律,故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顺序性,由易到难,由 浅到深,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会防碍儿童智力的发 展。
(3)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由于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接受教育及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其兴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 ,即使是双胞胎其智力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 的教育,而且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对智力落后的孩子,更要善 于发掘他们各自的特长,激发孩子的兴趣及增强他们的信心,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4)避免过度教育:对儿童危害最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过度教育。过分的保护包办代替,会剥夺孩子练习正常动作的权利和机会,以至限制了智能的发展;好奇好动是 儿童的天性,过多的干涉会使孩子胆小、怕事,也会助长他们的反抗心理,过分保护和 干涉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独立性、自立性。过度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孩子出现神 经衰弱、恐惧、逃学、旷课等。
影响儿童智商的因素
一、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对儿童智力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儿童年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定的。因此,提高儿童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儿童的智力充分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二、心理行为偏异对儿童年智力的影响
儿童行为偏异对儿童智力发育是不利的,此类问题的发生率达50%以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行为偏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可归为二大因素,即是儿童自身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需从这二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防治。
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通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脑组织不程度的损伤,而影响了儿童脑组织的健全发育,使其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脑组织损伤的程度。因此加强母亲孕、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儿童早期易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疾病,以利其大脑的健全发育,对儿童日后智力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孩子睡眠不足的危害 影响记忆力
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儿童早期是人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相反,睡眠剥夺能够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形态结构改变。
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会破坏海马状突起的机能,而这是大脑内负责产生新记忆的区域,故睡眠不足可以降低儿童的记忆力。
用筷子吃饭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用筷子吃饭使孩子更加聪明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为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使儿童心灵手巧。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所以这个期间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介绍,对3岁前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然而有些家庭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为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老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其实这是不对的。
对于父母来说,选一双可以吸引孩子而又健康的筷子是很重要的。去年9月出生的日本小皇孙悠仁,三个月大小的时候依据日本古礼,进行“拿筷子”的仪式,祈求他能够未来的健康成长。 日本会在小孩出生120天左右,进行这个“拿筷子”的仪式。兵左卫门之箸筷子公司在日本自1992年至今已举行了560次对儿童的筷子智育教育的公益活动。
早期教育对孩子有多重要?
早期教育是指比常规教育时间提早一点实施的教育。早期教育能造就人才,关键在于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然而潜在能力是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的。
比如生下来具有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就是说,教育要越早越好,早期教育实施的越晚,儿童生下来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越少。人一生中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不在大学,也不在幼儿时期,必须从0岁开始就进行适当的训练。
人具有发展各种心理能力的可能性,但发展并不等速,且有着不同的关键时期。人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多处于儿童时期,如语言学习最佳时期在5岁前,学习乐器的关键期在4-5岁,优秀的品德亦应从早期开始熏陶。若能配合最佳时期的教育,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错过关键期,就会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目前,早期教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智能发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有惊人的学习潜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关键期或敏感期。不失时机地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小儿智力和潜能,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和出众。无数事实证明,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比不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更聪明、更健康,日后的成长也更快乐。
婴幼儿早期该如何教育
早期教育的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早期教育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那在早教的重要性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是人体儿智力发育的最关键的事情,应该抓紧早期教育对于婴幼儿时期的主要是神经系统发展最快。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幼儿早期教育
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筷子吃饭使孩子更加聪明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为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使儿童心灵手巧。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所以这个期间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介绍,对3岁前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然而有些家庭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为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老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其实这是不对的。
对于父母来说,选一双可以吸引孩子而又健康的筷子是很重要的。去年9月出生的日本小皇孙悠仁,三个月大小的时候依据日本古礼,进行“拿筷子”的仪式,祈求他能够未来的健康成长。 日本会在小孩出生120天左右,进行这个“拿筷子”的仪式。兵左卫门之箸筷子公司在日本自1992年至今已举行了560次对儿童的筷子智育教育的公益活动。
怎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育
据调查,学前儿童由于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身体状况一般为良好,但是心理问题趋势比较严重的。有1/4的儿童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新体偏异症状,其主要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焦虑或者是抑郁;少数的儿童有精神病的倾向。?所以加强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学前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主要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是是预防各个阶段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积极方面主要是加强儿童的早期教育,加强精神锻炼,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学前期儿童受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大多数人发现:在赞扬中长大的孩子是学会了自负的,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自卑的,在忍耐中长大的孩子会学会容忍,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诡辩,在埋怨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嫉妒,在缺乏温暖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诡辩冷漠……。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家庭温暖,跟多的亲人、父母的爱,要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要让他们学会公平、友爱。
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脑细胞将达到承认的水准,脑重、脑体积也会接近于成人;神经纤维较多,所以神经通路会比成人更加容易接通;年的新陈代谢活动会比较旺盛。而这一时期加强刺激,实施各种的教育加训练,更有利于建立各种神经反应经络,让脑活动的活跃起来,开发智力。
也有一些科学家指出:2-3岁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三岁将进入学习数学的最佳状态;3-5岁是培养音乐天赋的最佳时期;耳-5岁则是学习书写绘画的最好时光。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那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教育课程,对开发儿童的治理是有很大帮助的。早期阶段可以利用孩子“模式识别”能力,增加语言、音乐、棋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让孩子从小就在这些方面形成“模式”而深刻在脑海中,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这一时期父母或幼教人员示范作用很重要,对孩子影响较大。
而这一时期的儿童经手的一些精神锻炼也是很重要的,适度增加一些困难的环境,锻炼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多交一些同龄的朋友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还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训练心理承受或者是胆量之类的锻炼,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育。
3岁是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3岁宝宝的教育重点
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之一就是3岁,当小孩的行动或者表现并非如想象的进度时,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孩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对他(她)的欣赏,这样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对于好动的孩子,这类孩子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喜欢用肢体语言代表声音语言。她说,"爱动"的孩子并不是患有多动症,反而有些这样的孩子比较聪明,对身边事物感觉无聊,才会做很多小动作。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根据其特点,以夸奖等方式进行教育。
那么,3岁宝宝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3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3岁是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早教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
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孩子睡眠不足的危害 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力
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儿童早期是人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相反,睡眠剥夺能够引起脑细胞能量代谢异常、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会破坏海马状突起的机能,而这是大脑内负责产生新记忆的区域,故睡眠不足可以降低儿童的记忆力。
2个月宝宝早教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孩子智力80%在8岁前完成
美国科学家在对近千人进行了跟踪观察后,发现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假设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岁~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
尽管人们对这个假设还有争议,但是对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时期的论点,看法都是一致的。
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
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字概念的最佳期;5~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时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