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感染表现症状
肠道病毒感染表现症状
临床表现:
1.无症状性感染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最常见,约50%不出现临床症状,为无症状性感染。
2.非特异性热病
发热是肠道病毒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常常突然起病,无前驱症状,幼小婴儿伴不适,年长儿肠道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可有头痛、肌痛。体温波动在38. 5~40℃之间,持续3天,有些病儿发热l天,体温正常2~3天后又升高,持续2~4天。常伴咽部不适,可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及肌痛。体格检查除结膜充血、咽充血和颈淋巴结大外无特殊。病程约3~4天。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3.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是其主要病原。表现为粘膜疱疹,手较足多见,为柔软的小泡,大小约3~7mm,多见于背侧皮肤、手掌、脚底。在口腔中可破溃形成溃疡,舌和颊粘膜易累及。皮疹约一周消失。
近年研究发现肠道病毒71亦可引起手、足、口病,但较柯萨奇病毒所致者严重,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脐炎及瘫痪等。
4.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性疾病的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检查发现咽部充血,于咽弓、腭垂和软腭上可见效个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疱疹亦可发生于口腔其他部位。病程约1~2周。
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儿童较少见,多发生在20~50岁成人。突然起病,伴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肠道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可伴短暂点状角膜炎和耳前淋巴结大,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少见。
6.呼吸道表现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常引起咽炎、扁桃体炎、鼻咽炎等上呼吸道症状。多种肠道病毒可致腮腺炎、喉炎、支气管炎、感染性哮喘和肺炎。
胸膜痛(Bornholm's disease)柯萨奇病毒B3、B5和埃可病毒1和6型感染所致。突起发热,胸部和上腹部剧烈疼痛,病人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呈休克样。疼痛为痉挛性,持续15~30分钟,期间呼吸浅快。听诊可闻及胸膜磨擦音,并随疼痛的周期而出现和消失。肠道病毒性疾病的表现如疼痛局限在腹部,易与肠绞痛、肠梗阻、阑尾炎和腹膜炎相混。发热和疼痛通常持续1~2天,少数病例几天后可再发。并发症少见。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血中多形核粒细胞增多,血沉可正常或显著增高。
7.胃肠道表现
约7%~30%肠道病毒感染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部不适及腹痛较常见。
8.神经系统表现
多型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预后良好。亦可致瘫痪、格林-巴利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外周神经炎等。
9.心包炎和心肌炎
27种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已被证实可导致心脏病变。柯萨奇病毒B5和埃可病毒6型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严重者可致死亡,否则恢复完全,偶见缩窄性心包炎等后遗症。
此外还可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炎、肌炎、关节炎等。
10.新生儿感染
由于围生期母亲传播,亦可由新生儿室流行所致。肠道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可见发热、喂养困难、呼吸窘迫,苍白和嗜睡。可出现心脏扩大、肝大和心电图改变。预后不良。
疱疹性咽峡炎不发烧了还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一定会发烧吗
绝大多数疱疹咽峡炎患者会发烧
当肠道病毒感染机体后,病原微生物会的代谢产物或毒素作用于白细胞产生病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这种致热源会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
所以,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时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但部分患者自身体免疫强,肠道病毒感染较轻,也可能不会表现出发烧的症状,或者是发烧症状轻微,不容易察觉。
心肌炎是怎么引起的
其实心肌炎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细节。造成心肌炎发病的病因很多,在平时我们常见的有感染的因素、理化因素的发生、药物因素的诱发等等,比如,我们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病毒性的心肌炎,其中包含了肠道病毒,特别是一些柯萨奇B病毒感染的情况,对于引起了心肌炎的发生也是最多见的一点。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症状
一,这可能要考虑有疱疹病毒感染了,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所致性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皮肤,粘膜及多种器官感染,它可以通过性接触感染而发生生殖器官疱疹.本病有自限性,约1-2周即可自愈.治疗的目的是防止下次复发,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局部疗法:原则为干燥,收敛,保护患部防止继发感染.可外涂2%龙胆紫溶液或选用10%次没食子酸铋(代马妥dermatol),氧化锌油膏或泥膏,紫草生地榆油膏0.5%新霉素软膏或0.25%~0.1%疱疹净软膏,5%疱疹净甲基亚砜溶液(用于皮肤疱疹)等,对颜面部者亦可用10%醋酸铝或锌铜合剂.全身治疗:治疗原则其一使感染的HSV不能活化甚至消灭病毒;其二调节免疫防止再发.可用阿昔洛韦静滴或口服,丽珠威口服,干扰素肌注,白细胞介素Ⅱ肌注等.
二,如果是阳性的话就考虑是单纯性的疱疹,建议你最好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是比较好的,最好用利巴韦林输液恢复的比较快.
三,单纯性疱疹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其中,口型疱疹可引起口腔,唇,眼,脑及腰以上部位感染,多为隐性感染,并不表现出症状;生殖器型疱疹可引起生殖器和腰以下部位感染.患者可通过口腔,呼吸道,生殖道黏膜,皮肤破损等密切接触或性接触,把病毒传染给他人.当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胚胎时,会影响胚胎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使之发生先天畸形.早孕时感染会使流产几率增大3倍,孕晚期感染会使早产明显增多,还会引起宫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头,小眼,心脏异常,肢体畸形或痉挛性瘫痪,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等.如果新生儿在分娩时被感染,将引发皮肤,眼睛,口腔出现单纯性疱疹,严重时发生肺炎,肝炎等疾病.1.目前,单纯性疱疹疫苗尚在研制中.如果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可采取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2.对于原发性感染的女性,准备怀孕时应在症状消除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怀孕.3.怀孕期女性,应注意远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4.如果感染发生在分娩前可考虑做剖宫产,防止引起传染给新生儿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抗体阳性代表有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
四,单纯性疱疹亦称为发热性水疱,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疼痛性感染,他可以在全身出现,但最常见于牙龈上,口腔外侧,嘴舌外侧,鼻子,颊或手指上.水疱形成后,破损产生渗出液,其后产生黄白色的痂壳最终脱落.在痂壳的下面产生新的皮肤.溃疡通常持续7~10天.
风疹病毒感染症状
风疹病毒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最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之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
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会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会再上升,患病的儿童没有疾病感觉,感觉一切恢复正常;但是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是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
由于儿童期糖尿病的病因不一,临床和治疗、预后变不同,因此儿童糖尿病一词由于概念不清楚已含弃不用。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因地区和民族等因素有很大差别,患病率最高的欧、美国家可达100~200/10万人口,我国1980年对14省市14万4岁以下儿童的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5/10万。iddm可发生于30岁以前的任何年龄,我们所见确诊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10月婴儿。男女性别无送别。近年亦能偶见确诊为糖尿病的儿童病例,再者我国肥胖儿童增多,对其中葡萄糖耐量损伤者应追踪观察以使早期诊断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格拉斯哥,最新研究发现,婴儿感染普通病毒后可能增加其罹患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
来自芬兰的一个专门研究婴儿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小组发现:婴儿时期感染肠道病毒的个体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比例显着高于非感染健康对照组。该结果公布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证实了以前他们提出的婴儿病毒感染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推测。
研究人员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进行监测,结果发现,248例中24%发生糖尿病,而健康组仅16%发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儿针对病毒的抗体水平也明显增加。另外,肠道病毒感染发生率在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产生前6个月显着增高,51%发生糖尿病的儿童在该阶段被感染,而对照组仅28%。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之病毒感染:反复的肠道病毒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促发因素。他认为,病毒感染与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不过临床上可通过研制疫苗来预防,希望以上信息对于儿童糖尿病的了解和治疗提供帮助。
如何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详细介绍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1.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加强体格锻炼,均有助于防止本病的流行;
3.对接触患者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或胎盘球蛋白6~9ml以预防感染;
4.广泛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使产生肠道干扰作用而控制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流行,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5.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型别甚多,故制备型特异的疫苗有一定困难,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
6.近年来不少人主张对一些与大流行有关的型别,(如经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的柯萨奇A7型病毒和埃可9型病毒)和(经常引起严重心肌炎的柯萨奇B组2,3,4,5型病毒等);
7.应积极制备减毒活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多长时间打一次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吗
还会得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达20多种。目前生产的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对于因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
宝宝腹泻原因有哪些 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9月到来年的3、4月是高发期。6个月到6岁的宝宝最易感染。
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有的宝宝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
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不能滥用抗生素,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说只要家庭护理得当,一周左右可以自愈。
2、家庭护理,主要采用饮食疗法,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喝些浓米汤,奶粉稀释喂养或喝腹泻配方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胃口好,按照日常规律喂奶或适当减少;吃纯牛奶的宝宝可以将奶煮开,去掉奶皮(脂肪)喝,利于消化,不必禁食。
3、宝宝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光补充白开水,小肠是不能很好吸收的,为防止脱水和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要口服补液盐溶液(不管是哪种腹泻能可补充补液盐溶液)。
4、一出现腹泻时就开始补充益生菌,可以缩短病程。
1、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吃生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发现感染隔离观察和治疗;宝宝不接触患者。
3、3岁以下宝宝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就可以了。
水痘如何鉴别诊断
1、脓疱疮好发于鼻唇周围或四肢暴露部位,视为疱疹,继成脓疱,然后结痂,无分批出现的特点,不见于粘膜处,无全身症状。
2、丘疹样荨麻疹系梭形水肿性红色丘疹,如花生米大小,中心有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疱疹或水疱,?之较硬,甚痒。分布于四肢或躯干,不累及头部或口腔,不结痂。
3、带状疱疹疱疹沿一定的神经干径路分布,不对称,不超过躯干的中线,局部有显著的灼痛。
4、天花重症水痘与轻型天花相似,其鉴别要点见表1。
5、其它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下也可引起水痘样皮损,这类播散性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继发于异位皮炎或湿疹等皮肤病,确诊需依赖病毒分离结果。近年来发现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组可引起广泛的水痘样皮疹,通常发生于肠道病毒高发的夏末和初秋时,常伴有咽部、手掌和足底部皮损,这一点有助于水痘与肠道病毒感染的鉴别。
风疹病毒感染症状有哪些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
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信通过以上的内容介绍和了解之后,大家应该知道,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了吧,因为这些疾病问题,本身对我们的健康就会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科学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这些疾病,降低它的伤害。
如何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几率
据安徽省卫生厅的最新通报,目前阜阳共报告肠道病毒EV71感染病例1520例,其中痊愈585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20例,仍在住院治疗412例,其中重症者26例。
肠道病毒感染顾名思义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的71个血清型等,肠道病毒71型为新型肠道病毒的一个血清型,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等的常见病原体。
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少数病情较重,甚至会引起死亡。该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多数患儿突然起病,约半数患儿于发病前1天—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多在38摄氏度左右。在患儿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往往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暴发性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天-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
安徽省卫生厅有关专家说,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安徽省卫生厅有关专家说,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班级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的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恢复到什么程度就不传染了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机体对外来病毒侵袭时出现了机体免疫反应,从而表现出发烧的症状。
所以,当肠道病毒不再具有致病性时,也就是身体不再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时,疱疹性咽峡炎也不再具有传染性。
有效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体格锻炼,均有助于防止本病的流行,对接触患者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或胎盘球蛋白6~9ml以预防感染,也有广泛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使产生肠道干扰作用而控制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的流行,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型别甚多,故制备型特异的疫苗有一定困难,目前尚不能普遍应用,近年来不少人主张对一些与大流行有关的型别,如经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流行的柯萨奇A7型病毒和埃可9型病毒,和经常引起严重心肌炎的柯萨奇B组2,3,4,5型病毒等,应积极制备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