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病综合征如何鉴别

肾病综合征如何鉴别

1.紫癜性肾炎

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2.狼疮性肾炎

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人多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肾活检光镜下除系膜增生外,病变有多样性特征。免疫病理呈“满堂亮”。

3.糖尿病肾病

多发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有微血管改变。肾活检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形成。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4.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毒血清检查证实有病毒血症,肾脏免病理检查发现乙肝病毒抗原成分。

5.Wegner肉芽肿

鼻及鼻窦坏死性炎症、肺炎、坏死性肾小球为本病的三大特征。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血清γ球蛋白、IgG、IgA增高。

6.淀粉样肾病

早期可仅有蛋白尿,一般经3~5年出现肾病综合征,血清γ球蛋白增高,心脏、肝、脾大,皮肤有血清γ球蛋白苔癣样黏液样水肿,确诊依靠肾活检。

7.恶性肿瘤所致的肾病综合征

各种恶性肿瘤均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肾病综合征,甚至以肾病综合征为早期临床表现。因此对肾病综合征病人应做全面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8.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复发

肾移植后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约为10%,通常术后1周至25个月,出现蛋白尿,受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并在6个月至10年间丧失移植肾。

9.药物所致肾病综合征

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有引起肾病综合征(如膜性肾病)的报道。应注意用药史,及时停药可能使病情缓解。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肾病(HIV-AN)是AIDS患者肾脏合并症,多见于HIV感染的早期,其他严重感染之前。依据患者有无HIV易感因素(如静脉毒品滥用、同性恋、HIV高发地区及人群),早期HIV检测及抗HIV抗体的检测,并结合HIV的其他临床表现(如无症状性感染、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继发性肿瘤)可有助于HIV-AN的诊断。结合肾病综合征患者及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患者,尤其是对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HIV-AN的肾病理学特征是:全球性或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收缩与塌陷,伴有明显的足突细胞增生;光镜中只要任何一个肾小球呈全球性塌陷或20%以上的肾小球呈节段性塌陷就应考虑本病;电镜下HIV-AN的肾小球内皮细胞、间质白细胞内有大量的管网状包涵物(存在于80%~90%的HIV-AN患者),有助于确立诊断。

1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

患者同时具有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三种疾病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诊其中一疾病,血清多可检出高滴度的抗RNP抗体,抗SM抗体阴性,血清补体几乎都正常。肾损害仅约5%,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血尿,也可发生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基本正常,肾活检病理改变多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预后较好。

12.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20~50岁女性,肾损害的发生率较低,其肾损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类风湿性关节炎镇痛药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淀粉样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肾病综合征十分罕见,其类风湿因子阳性,肾活检最常见为系膜性肾小球肾炎,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后可改善。

13.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临床上遇到紫癜、关节痛、雷诺现象、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视力障碍、血管性晕厥及脑血栓形成等,同时并发肾小球肾炎,应考虑本病,进一步证实血中冷球蛋白增高,即可确定诊断。冷球蛋白血症都可引起肾损害。在临床上1/3患者发生慢性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常可发生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预后较差。少数患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部分可呈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直接发展至终末期衰竭。

14.结节病肾损害

结节病是少见的病因未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肾脏受累较少见,临床肾损害者约占1%,肾活检及尸检时发现肾病变者达20%,多发于30~50岁,男女均可发病。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及胸部照片,淋巴结、皮肤、肝、肾活检,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等有助于诊断。结节病的肾损害可分为:肉芽肿直接侵犯肾脏、钙代谢异常所致肾损害和肾小球肾炎。

15.纤维素性肾小球病

40~60岁发病多见,男性偏多,大多数患者有镜下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蛋白尿,60%~70%患者为肾病综合征范畴蛋白尿,5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绝大多数无系统性疾病,有少数病例合并恶性肿瘤。电镜下示存在类似淀粉样纤维丝样物质或呈中空的微管样结构的纤维样物质,但对刚果红染色、硫磺素T等染色阴性。目前,倾向于把两者视为同一疾病。

16.胶原Ⅲ肾小球病

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男性多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以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为特点,长时期内肾功能正常,以后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惟一手段,免疫荧光可见增宽的系膜区及整个毛细血管均见强阳性胶原Ⅲ。

17.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发病在14~59岁,多见于30岁以下年轻人,男女均可受累,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蛋白尿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50%患者有高血压。肾活检病理检查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系膜区及内皮下均质的透明样物质(PAS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毛细血管襻腔内充满纤细的颗粒状电子致密物,基底膜厚度正常,这些刚果红染色阴性的纤维直径较免疫管状疾病的纤维小,其分布与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PAS阳性的物质相一致;免疫病理检查系纤维连接蛋白染色肾小球强阳性,且弥漫分布于系膜区和内皮下,有助于确诊。

18.脂蛋白肾小球病

多见于男性,多数呈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发病。全部患者存在蛋白尿,有的逐渐进展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脂蛋白不在肾外形成栓塞。其病理特征为高度膨胀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层状改变的“脂蛋白栓子”,组织化学染色脂蛋白阳性,电子显微镜下证实“脂蛋白栓塞”,并存在血脂质代谢异常,诊断不难确立。本病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炎鉴别诊断强调什么

根据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25g/L)、水肿、高脂血症,而又能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作出诊断。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要点:Ⅰ型: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异常、蛋白尿常为高度选择性、尿FDP及C3测定值在正常范围。Ⅱ型:常伴有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及肾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可以不典型。尿FDP及C3测定值往往超过正常,蛋白尿为非选择性。选择性蛋白尿的检查方法,一般是选择一分子量较大(如IgG或IgM)及分子量较小(如转铁蛋白)测定其肾清除率,然后计算其比值,此比值即为选择性指数,如IgG清除率/转铁蛋白清除率<0.1为高度选择性。0.1-0.2为中度,>0.2为低度选择性,中度和低度选择性均为非选择性。因测定选择性指数较麻烦,目前多以测定尿C3而代之。在诊断时必须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一、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往往具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易混淆。紫癜性肾炎一般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及过敏性紫斑或皮疹,镜检镜下血尿明显,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经过不一,重者迅速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轻者自愈。肾活检可发现小血管炎,这一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二、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非常相似,但糖尿病肾病者多见于成年。有糖尿病病史及血糖、尿糖、糖耐量异常,同时眼底多有微血管瘤。激素治疗效果差而且糖尿加重。多伴有持续性不同程度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红细胞多不增加。

三、红斑狼疮性肾炎某些红斑狼疮主要表现是肾病综合征,而体温、皮肤及关节炎特点不一定存在,尤其是年青女性必须鉴别。狼疮性肾炎病人狼疮细胞及抗DNA抗核因子阳性,血清补体,尤其C3水平降低,易伴有心脏改变及胸膜反应,对难鉴别者作肾活检查组织有助于判别。

小儿肾病综合征怎么办

据悉,小儿肾病作为我国儿童肾病中的常见病,已经困扰着不少患者家庭了。当我们的宝宝不幸诊断出得了小儿肾病综合征之后,相信很多家长们都会问该怎么办。因此我们39小编特地请教了相关的医学专家,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两个方面去给大家讲述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活护理问题。

1.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随便减量或停药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要帮助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大都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服用激素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家长要督促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减量和停药,以免造成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病情反复。

2.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衣服不宜久穿不换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要经常换衣服,因为感染常是诱使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经常洗澡换衣,保持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皮肤清洁,可防止皮肤感染。

3.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去公共场所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不带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去商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预防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感冒。

4.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宜劳累

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父母不宜让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劳累,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从医院回到家会感到很新鲜,容易玩得过累,睡眠不足,家长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作息时间,尽量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二就是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活饮食护理问题。

1.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水肿严重而尿少者,适当限制饮水。

2.在大剂量激素治疗期间或有水肿者,应给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低盐饮食。

3.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体内需要及加上尿中丢失量即可,前者为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一克进行控制。

4.长期过度食入蛋白质,不但无益,且会增加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肾脏负担,而导致加重肾损害。

5.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应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1)怀疑肾病综合征时,为了明确诊断,常做的肾病综合症检查为:①尿常规检查。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是诊断之必备条件。③血浆蛋白测定:肾病综合征时,血浆白蛋白低于30g是诊断必备条件。④血脂测定: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升高。

(2)为了解肾病综合征时肾功能是否受损或受损程度,进一步明确肾病综合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可视具体情况做如下检查:①肾功能检查:常做的项目为尿素氮(BUN)、肌酐(Scr),此为常做的项目之一,用来了解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程度。②电解质及CO2结合力(CO2-CP)测定:用来了解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以便及时纠正。

还有一些检查需要做:③血液流变学检查: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此项检查有助于对该情况的了解。④以下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被选用:血清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尿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尿C3、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尿酶、血清抗肾抗体及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等。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为主,慢性肾炎一般又有蛋白尿又有显著的血尿。两者都是症状性诊断,也就是说只代表不同的两组症状集合,而不是肾脏病的最终诊断。因此不是相互独立的。同一种肾病可能有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比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以表现为慢性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使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如果是膜性肾病的话就完全不同了。肾病综合症的鉴别方法是三高一低,高水肿,高脂血症,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膜性肾病如果具备了这种情况,也可称之为肾病综合征。

肾病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发性一种是继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如微小病变性肾病、膜型肾病、膜增殖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等。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但临床上常见的只有少数几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为多见。 所以考虑您应该是膜性肾病或者系膜增生性肾炎,属于原发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的简称就是肾病。因为无论继发还是原发,有三高一低就可称之为肾病综合征。它是一种症状。不是病实体。所以没有做身穿的病患,是很难区分病理类型的。

肾病综合征继发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继发介绍: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症候群,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脂症。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虽然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在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两者必须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多种,比如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毒性物质、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妊娠毒血症以及肾移植慢性排斥等等。但临床上常见的只有少数几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为多见。

(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往往表现为多器管损害,如关节疼痛、发热、面部蝶形红斑、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血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血浆球蛋白明显升高。

(2)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和肾脏损害相平行。

(3)肾淀粉样变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男、女、往往有慢性炎症或慢性化脓性疾病病灶。

(4)紫癜性肾炎多发于青少年、发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冬季可多见,血尿是过敏性紫癜肾肾脏受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在对肾病综合征继发怎么回事认识后,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这样疾病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的时候,患者要注意一定不能有生气情况,否则对疾病治疗会产生阻碍。

妊娠可以引发肾病综合征吗

妊娠能引发肾病综合征吗?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肾病综合征就是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基膜病变较轻,随着病变逐渐进展,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

妊娠本身所致的肾病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类型。此外,妊娠前原有肾小球疾病在妊娠期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妊娠诱发的肾病综合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一种是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一、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

这是妊娠晚期最多见的肾病综合征。在妊娠24周后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血压,它是由于 PIH 引起的大量蛋白尿的后果。First等报道11例妊娠后期出现的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证明具有先兆子痫的特征,而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肾病综合征发生在妊娠第23~39周。尿蛋白为5.7~23g/d,血清白蛋白在18~35g/L(1.8~3.5g/dl),尿素氮为 2.5~5.4mmol/L(7~15mg/dl),肌酐70.7~123.8μmol/L(0.8~1.4mg/dl),尿酸为 374.7~606.7μmol/L(6.3~10.2mg/dl)。出生婴儿8个存活(包括一双胞胎),4个死婴。产后症状都消失。其他作者报告相似,都认为这种肾病综合征胎儿死亡率较高,而母体的预后与一般的 PIH 相似。

二、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cyclic nephrotic syndrome of pregnancy)较为少见,对母体及胎儿影响较小,此病高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故预后较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为好。产后自行缓解,下次妊娠又可发生。一般认为主要是妊娠期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常降至5~10g/L所致。

怎样对肾病综合症进行正确诊断

肾病综合症的检查项目:

血生化检查:除血浆总蛋白降低外,白/球可倒置,血胆固醇Ⅰ型增高,Ⅱ型可不增高。

血沉增速:肾病综合症患者常为40~80mm/h,血沉增速多与浮肿相平行。

蛋白电泳:α2或β可明显增高,α1、γ球蛋白多数较低。

肾功能检查:Ⅰ型正常,Ⅱ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肾活体组织检查:可通过超微结构及免疫病理学观察,以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

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发现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除有大量蛋白外,可有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有时也可有脂肪管型。

选择性蛋白尿及尿中C3、FDP测定:Ⅰ型肾病综合症为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正常,Ⅱ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往往超过正常。

肾病综合症的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症与糖尿病肾病:多发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有微血管改变,肾活检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形成,肾活检可明确诊断。

肾病综合症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可表现为肾病综合症,病毒血清检查证实有病毒血症,肾脏免病理检查发现乙肝病毒抗原成分。

肾病综合症与紫癜性肾炎:病人具备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及便血等特征表现,又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的特点,若紫癜特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往往伴血清IgA升高,肾活检弥漫系膜增生为常见病理改变,免疫病理是IgA及C3为主要沉积物,故不难鉴别。

肾病综合症与狼疮性肾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人多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下降,肾活检光镜下除系膜增生外,病变有多样性特征,免疫病理呈“满堂亮”。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步骤是什么

肾病综合症,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一种疾病,简单来解释,肾病综合症是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症。那么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大量蛋白尿是NS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大量蛋白尿是指成人尿蛋白排出量>3.5g/d。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致使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远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在此基础上,凡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均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步骤有:

首先,诊断是否是肾病综合征;

然后,诊断是否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其次,这需要与全身系统及先天遗传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最后,要知道是哪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必须作肾活检才能确诊。

其实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症状,这是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依据:

1、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的损伤,可明确诊断。

2、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常于四肢远端对称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或NS,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诊断依据: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且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找到HBV抗原。

有关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方法,要禁忌正确的诊断室治疗的前提,所以对于这个疾病要认清诊断方法,这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甲状腺功能减退如何鉴别诊断

1、由于呆小病症的特殊面容应注意和先天性愚呆(伸舌样痴呆称唐氏综合征)鉴别。

2、粘液性水肿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早期轻症及不典型者常与贫血,肥胖,水肿,肾病综合征,低代谢率综合征,月经紊乱,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混淆,需作有关甲状腺功能测定,以资鉴别。

3、对于末梢性甲减的诊断有时不易,患者有临床甲减征象而血清T4浓度增高为主要实验室特点,甲状腺131碘摄率可增高,用T4,T3治疗疗效不著,提示受体不敏感。部分患者可并伴有特征性面容,聋哑,点彩样骨骺(stippledepiphyses),不伴有甲状腺肿大。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全身浮肿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特征,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受到损伤而发生的。它可能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也可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大部分成人和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在我国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以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最为常见。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主要见于肾炎性水肿。几乎所有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浮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于整个病程中时肿时消。感染,常使浮肿加重或复发,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此时常有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

严重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双下肢或全身性水肿,迁延难愈,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摆脱肾病综合征,不能一味地去用解除水肿。关键是要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固有细胞,从能从根本上消除水肿。

相关推荐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 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指无明确病因者。②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指因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累及肾脏而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③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指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肾病综合征,并除外继发因素(如TORCH或先天性梅毒感染等)所致者。 【诊断标准】 一、大量蛋白尿(指24H尿蛋白定量≥50MG/KG,或1周内3次尿蛋白定性≥+++)。 二、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三、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220MG/DL)。 四、一定程度的水肿。 以上四项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的必要

鉴别四种肾病综合征

关于各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判定,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疾病特点。现就此四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进行简要鉴别。 1、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病:本病常见于年轻女性,往往表现为多器官损害,如关节痛、发热、面部蝶形红斑、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等,血中可找到红斑狼疮细胞,血浆球蛋白明显升高(以IgG为主),血抗核抗体阳性,C3值下降。 2、紫癜性肾炎:本病较多发病年龄是7~10岁青少年,发病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冬季较多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紫癜的特症性皮疹,发生于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压之不退色,为出血性斑点,稍高于皮肤表面,

肾病综合症后期的食物

肾病综合征后期的饮食一水分的摄取: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肾病综合征后期的饮食二蛋白质: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病综合征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肾病综合征后期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浮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Christian(克里斯琴)于1932年应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 drome肾病综合症)这一名词,来概括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相应的一组临床表现,这表现与肾病根相似,故名肾病综合征。本征的最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一个人为的界线,历史上各国、各医院有不同的界线,目前我国的定义为≥ 3。5g/d。国外大部分定为≥3。og(或3。5g)/1。73m2。d。常伴有低蛋白血症(≤30g儿)、水肿、高脂血症。 虽然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组临床症候群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病

肾病综合征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肾病综合征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数是因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呕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症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形成的

一、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导致的,如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等疾病。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都会引发肾病综合征;如果患有系统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也是会造成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另外,其他的中毒、过敏等情况也是引发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所以当出现之后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在患儿身上出现。因此当我们的宝宝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我们的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因为大量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前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还包括大量蛋白尿,继而会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儿的水肿为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一般说来,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轻度水肿仅表现在早晨起床,眼睑水肿,重度水肿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全身水肿,可凹性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阴囊水肿

卡尔曼综合征鉴别

卡尔曼氏综合征诊断 1.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目前,一般将嗅觉正常、临床上又找不到明确原因的性腺功能减退症,称之为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nIHH)。因为KS的嗅觉减退可表现为不同程度,所以有时不易截然区分KS和nIHH,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常无仔细的嗅觉功能评估。有遗传学证据表明,编码GnRH和Kisspeptin受体的基因和nIHH相关,而与GnRH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迁徙无关(KS患者可能存在GnRH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迁徙异常),提示KS和nIHH可能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和发病

查出肾病综合征以后严重吗

查出肾病综合征严重吗?肾病是危害性比较大的一类身体疾病。身体出现肾病综合征严重吗?肾病综合征的危害很大,患者的身体患病后,我们要了解肾病的情况。肾病治疗起来有很多危害,只有正确的进行肾病治疗才能早日实现身体康复。 查出肾病综合征严重吗? 很多人问肾病综合征严重吗?实际上肾病综合征出现之后,会出现很多的肾病症状。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突出特点是高度浮肿。孩子下肢、头面、躯干都可有浮肿,特别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如眼睑,男孩的阴囊可肿得象灯泡,同时还有内脏浆膜腔的积液,如胸腔积液及腹水。浮肿严重者皮肤薄而透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