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中医治疗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中医治疗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降到多少算正常 新生儿黄疸值过高会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值过高意味着血液内总胆红素过高,当宝宝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就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胆红素脑病时,间接胆红素会破坏脑细胞,即使宝宝生命保住了,也会出现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宝宝就有可能会失去生命。
新生儿黄疸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一般7-10天后便可自行消退,早产儿可能会延长到2-4周。
1.病因治疗:到正规医院通过检查诊断后针对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2.药物治疗: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3.中医治疗: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4.光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5.换血治疗: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
6.增加喂奶次数: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 小时 8~12 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7.暂停喂奶: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 3 天,改人工喂养,以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治疗 中医如何治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患上黄疸应该怎么治疗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治疗新生儿黄疸有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两种方法。
一、西医治疗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二、中医治疗
上面我们一起来看了西医治疗黄疸的方法,那下面我们就再一起来看一下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吧。
1、湿热熏蒸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
治法
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常加用金钱草、郁金、泽泻、车前子以增强利湿退黄之功。伴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伴腹胀者加厚朴、枳实理气导滞;热重者加黄芩、黄连、虎杖清热利湿。
2、寒湿阻滞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
治法
益气健脾,温中化湿。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甘草。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助阳散寒;腹胀者,加木香、大腹皮行气消胀;大便溏泄、胃纳呆滞者,加茯苓、砂仁化湿和胃。
3、瘀积发黄证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
治法
活血化瘀,利胆退黄。
方药
血府逐瘀汤合茵陈蒿汤,生地黄、当归、牛膝、红花、桃仁、柴胡、枳壳、赤芍、川芎、桔梗、茵陈、栀子、大黄。
新生儿黄疸不治疗会怎么样 危及生命
新生儿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会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减退、吸奶无力、呛奶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如果依旧不治疗,很可能就会死于呼吸衰竭。
新生儿黄疸可能引起的后果
新生儿黄疸,是很多新出生的宝宝可能患上的疾病,一般要是轻微的话,就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要是严重的话,就需要其他的治疗,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对于小儿有什么影响呢?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
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总之,以上已经很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新生儿黄疸可能发生的后果,新生儿出现黄疸时,一定要及时的做好处理的工作,此时需要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要是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母乳性黄疸眼白会黄吗 眼白黄说明黄疸严重吗
仅仅只有眼白黄说明黄疸症状轻。
新生儿黄疸发黄的症状,最开始是从宝宝的眼睛、脸部开始的,然后再蔓及胸背部乃至手心脚心部位,若宝宝仅仅只有眼白发黄,那么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并不严重;若是宝宝的身上、脚心、手心都有发黄现象,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比较严重,家长要及时就医治疗。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黄疸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新生儿时期。婴儿的黄疸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它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以上就是对“新生儿黄疸症状”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儿黄疸患者有所帮助,如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防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眼白黄说明黄疸严重吗
眼白黄说明存在黄疸症状,并不算太严重。
通常新生儿黄疸发黄的情况,最开始是从宝宝的眼睛、脸部开始的,然后再蔓及胸背部乃至手心脚心部位,若宝宝仅仅只有眼白发黄,那么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并不严重;若是宝宝的身上、脚心、手心都有发黄现象,说明宝宝的黄疸症状比较严重,家长要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新生宝宝得黄疸家长要留心
很多新生宝宝都会得黄疸,而新生儿黄疸有生理和病理两种,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当宝宝得黄疸的时候家长该注意什么。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4天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4~6天达高峰,足月儿一般在1~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4周消退。
2、病理性黄疸:
①如果黄疸发生时间过早,足月儿在出生后24小时,早产儿在48小时内就出现;②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每日上升超过 μmol/L( mg/dl);③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④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 μmol/L(mg/dl)。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2)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的能力不足;
(3)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4)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
(5)肠肝循环增加。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比较特殊而复杂,常见原因有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
(2)感染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
(4)母乳性黄疸。
家庭护理要点:
1、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发现黄疸不要着急,此期间可用些葡萄糖冲水喝,糖水的利尿作用可使胆红素加速排出。吃奶不好及饥饿可能使生理性黄疽加重延长。
2、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3、应注意与迅速出现的严重的病理性黄疸相鉴别,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出生后黄疸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变化,有无肌张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烧、岖吐等情况。若出现上述表现,切莫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