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重点保暖部位
冬天重点保暖部位
头暖。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最容易散掉。因此冬天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鼻暖。“鼻为肺之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守好这道“门”。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风大时出门戴上口罩。
耳暖。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颈暖。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称得上人体的要塞。颈部受凉,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因此,冬天出门一定要备条温暖的围巾,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等的人。
腰暖。“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也会受到牵连。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除了及时增添衣服,还要注意夜间睡觉时盖好被子;晚睡前可用双手搓腰眼,使腰部发热;必要时可选择护腰带加强保暖。
背暖。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而人之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着凉受风寒也常从背部开始。保持背部温暖,可防感冒、固肾强腰,预防旧病复发。除了加件背心、马夹,背部冬季保暖的要诀是晒太阳,每天可在中午光照强烈时出门散步,接触阳光,帮助肾的阳气升发。
膝暖。膝关节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关节周围供血减少,保护和调节功能下降,寒气侵入时很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因此,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可过量。
女性冬季保暖 腰部是重点
女性为何更易腰疼
专家介绍,女性身体特点和生理特点,使得出现腰痛的机会比男性多了很多。而腰痛的痛感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肾虚腰痛最常见它的痛感为整个腰部绵绵作痛、隐痛,酸软无力,劳累或房事后加重。女性每月月经导致失血,同时肩负孕育、生产,都会损伤肾气。生育过孩子以及反复人工流产的女性较易出现此类腰痛。
寒湿性腰痛主要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痛感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现为冷痛,阴雨天加重。
血淤性腰痛腰肌劳损或扭伤引起局部淤血以及气血运行不畅,这种腰痛也比较常见,痛感表现为局部刺痛和针扎痛。这种情况,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肾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腰痛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早期与血淤性腰痛不好区分,应进行检查。
盆腔等炎症引起的腰痛盆腔炎和宫颈炎引起的腰痛,临床上比较常见。这种腰痛与男性腰痛完全不同,痛感为腰骶部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坠疼、白带增多。
女性养腰 保暖最重要
月经期、生孩子等都会损伤肾气,因此,女性应该时刻注意腰部的保暖。如坐月子期间,要穿长衣服保护腰部,以免出现月子病中的腰痛。另外女性特别要做好避孕,人工流产多者,容易伤肾引起炎症。不要穿太高的鞋,容易增加腰部的劳累。同时,生理期、哺乳期尽量不穿低腰裤。
最常用的护腰方法是将双手搓至发热,放到腰部,促进血液循环,还可做一些腰部按摩,如: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腰部痛处,一呼一吸为一次,做10-15次。
揉摩腰背:晨起或睡前或工间,以双手掌上下揉按摩擦腰背肌肉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
揉散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压2-3分钟。
上述方法每天可多次进行,均有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腰疼少沾寒生食品
如果月经量过多、经常腰部冷痛、性欲冷淡,应该及时调养肾脏,女性应该多补肾阴,增强抵抗能力。可多食用一些补肾食物,如枸杞、山药、桂圆、核桃。还可常吃一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阴虚火旺者,可吃知柏地黄丸,肾阳虚腰痛者可吃金匮肾气丸。
女性腰痛者,要避免过多食用性寒生冷之品,即使在夏天,也应如此。同时,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平时生活中可选用一些食疗方。
杜断腰花汤:取杜仲、川断各20克,猪腰1对,先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倒入洗净切好的腰花中,武火热锅,倒入腰花,加入黄姜等炒熟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茴香炖猪肾:取小茴香20克,猪腰1对,先取猪腰洗净后,在凹处剖一口,将茴香、盐装入剖口内,用白线缝剖口后,放入锅内,加姜、酒、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食用,每周一次。
熟地山药枸杞粥:取熟地20克,山药、枸杞各50克,大米100克,先取前三者加适量的水煎煮半小时,再取大米倒入煮成粥,代早餐。
冬天怕冷胃口不好怎么办
1、主动保暖,适当运动:
积极进行耐寒锻炼,运动可以促进制造热量的肌肉生长,改善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此外运动还会帮助把热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如打太极拳、慢跑、步行、健身运动等。
2、穿衣保暖:
重点保暖部位为头、背、脚。
1)头要保暖:外出应戴帽子,防止热能会从头部散发,受寒感冒;
2)背要保暖: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保持背部温暖,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
3)脚要保暖:脚距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脚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为敏感。如果脚着凉,全身健康均可能受影响。因此,特别是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
4)注意保护腰腿部,因为腰部周围有许多大血管,如果下半身能保温,上半身也不会感到太冷。应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3、饮食调理:
冬季时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能达到御寒的作用。适合冬天食用的温、热性食物如:
肉类: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鹿肉、鸡肝等含有丰富脂质和蛋白质等肉品。
蔬果:韭菜、紫苏、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荔枝、桃子、龙眼、葱、姜、蒜等。
洋葱、辣椒等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
芝麻、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 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
冬日药膳
当归煮鸡蛋:原料:当归10克,鸡蛋2枚,白糖适量。做法:当归煎水去渣,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便成。
黄芪大枣粥:原料:黄芪20克,大枣20克,白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黄芪煎水去渣,加入大枣(去核)、白米同煮粥,再放白糖即可。
4、物理取暖:
1)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睡前泡脚,每天晚间临睡前以热水泡脚,时间为10-20分钟。揉搓涌泉穴以感觉到热为限度,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
2)冬季保暖小工具:如电热宝,小暖包、热水袋等,贴在近身处,随身取暖。
3)晒太阳: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
5、合理用药:
1)维生素e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畅通。所以每天摄入必需的维生素e(50~100mg,日2 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畏寒症状。
2)维生素b1,20mg 日3 次,能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
3)西洋参,这是一种补气的良药,性平和,补而不燥。可以单独泡水饮用。
冬天重点防寒保暖部位
第一暖:头暖
因为头部皮肤薄,血管粗和毛发多的缘故,热能的散发量特别大,寒冬季节若不注意保护头部,体热会很快从头部散发出去,以至损害人的阳气,消耗机体的能 量。临床研究证明,低温,强冷空气袭击,会诱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发作,增高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所以需要予以特别警惕,采取必要的头部防寒保暧措施,尤其是体弱之人更要预防风寒侵袭头部,所谓“虚人最怕脑后风”。
出门时不能忽略头部的保暖,特别是风大的时候,最好戴好帽子和围巾。
第二暖:背暖
寒冷可通过背部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引起腰酸背痛,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导致各种不适。肺心病、哮喘等也常与背部着凉有关,因此背部的保暖也不容忽视。
晚上如果侧睡要注意检查背部有没有盖好,衣着上不妨多加件背心或是披肩。
第三暖:脚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冬季最容易供血不足,所以最容易出现冰凉的情况,不少女性更是一到冬天就被手脚冰凉的症状困扰。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使得病毒、细菌有机可乘,使人感冒。
女性冬天怎么保暖 保暖部位:腿脚
现象:
时下年轻人流行的破洞裤、九分裤、短裤、短裙等,夏季穿着时尚且凉爽,而很多人在凉寒的秋冬季节都放弃不了爱美之心,继续裸露着双腿或者双膝、双踝,和低温作斗争。
后果:
现代医学认为,足部皮肤末梢神经感受器丰富,它们在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下调节内脏器官,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潜伏在鼻咽部位或新侵入的病菌可引起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支气管炎、肺炎等更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另外裸露双膝、双踝,局部关节受凉,也可引起关节冷、痛,活动困难,皮肤冻疮等问题。而女性不注意双脚及踝关节的保暖,易引起痛经等不适。
支招:
冬季还是要好好保护我们的下肢,如果你实在舍不得因为天冷就“收起”美美的大长腿,可以选择厚袜或打底裤、长靴等“保暖”神器。很多女性有四肢末梢怕冷的问题,每日可以用温水泡脚15分钟,适当加入温经通络的中药,加以局部穴位按摩,如涌泉、三阴交、足三里等。
冬日养生腰部保暖是重点
【测试】你的“腰龄”超标了吗?
年龄、骨龄、心理年龄……影响人体健康的“年龄”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的成员——腰龄。白领一族,不妨抽空测一下自己的“腰龄”,可以拿自己的同龄人作参考物:比如大家都做一个弯腰摸脚趾的动作,别人做起来比较轻松,而自己很费劲,甚至腰还有点疼;大家一块郊游爬山或做别的超负荷运动,别人睡一觉就恢复了,而自己过了两三天还缓不过来,腰酸背痛的。如果是这样,你真得反省一下了,你的“腰龄”很可能超标了。
【锻炼小贴士】如何才能让你的腰椎不超龄呢?不妨在椅子上做一个简单的保健动作:双手交叉抱颈,向前挺腹,向后仰头,坚持一会儿,然后放松,工作间隙,重复做上三五个动作,对颈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坐姿工作时颈腰椎反向受力带来的负担。
另外,每工作一个小时左右,一定要起来活动一下,哪怕走动一下都有好处,最好能做做跳跃运动,轻轻蹦个一二十下。可别小瞧了这个简单的动作,它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呢!人在跳跃时,整个肌体都在动,有助于关节肌肉协调运动,即使平常有些轻微错位的小关节,都可能在跳跃过程中恢复正常。
【提醒】女性养腰保暖最重要
月经期、生孩子等都会损伤肾气,因此,女性应该时刻注意腰部的保暖。如坐月子期间,要穿长衣服保护腰部,以免出现月子病中的腰痛。另外女性特别要做好避孕。人工流产多者,容易伤肾引起炎症。不要穿太高的鞋,容易增加腰部的劳累,长期站立、行走者尽量少穿。同时,生理期、哺乳期尽量不穿低腰裤。
【锻炼小贴士】最常用的护腰方法就是,将双手搓至发热,放到腰部,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要经常拉双杠和倒走。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腰部痛处,一呼一吸为一次,做10~15次;
冬季重要保暖部位
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均下降,人体易受寒发病,尤其是老年人与体质虚弱者。因此,要想平安地度过寒冬,必须重视保暖,而头、背、足则是保暖的重点。
头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同热水瓶不盖塞子一样,所以,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背暖
祖国医学称“背为阳”。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因此,人们在冬季里加穿一件贴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脚暖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乘机大量繁殖,引发人体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女性冬季保暖的六个重要部位
到了冬天,对于女人而言,温度和风度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女人身上有6个最关键部位一定要保护好。
头
中医说头部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全身的阳气都从头部升发。
许多女性喜欢在灶上洗头,头发未干就出门,这是错误的。殊不知湿头发被风一吹,头皮的血管收缩刺激神经,会迅速引起头疼。长期如此的话,头上的时期很容易进入身体,使身体受寒,头部血液受寒凝塞,压迫头部血管造成偏头痛。
早上洗发要吹干了再出门,晚上也要等头发干了再睡。出门最好再选个漂亮的帽子戴上,这样全身都会暖和了。
颈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在冬季,如果不穿高领衣服或围巾,稍有点寒风钻进脖子里,全身都会打冷战。因此颈部最怕冻。
现代人长时间用电脑,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僵硬,如果加上冬季风寒袭击,背部就会受凉,肌肉容易痉挛,疼痛,这种疼痛会反射到肩上区,肩胛区,出现头痛,头晕,反复落枕和颈椎病等。
手
都说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它最容易暴露女人的年龄和生活状态。
冬天来了,女性的手也称为寒冷天气攻击的对象,所以冬天洗手后一定要记得抹上护手霜,出门记得带手套。
从保暖舒适的角度看,柔软的绒毛手套比皮手套更好。绒毛手套可随手的大小伸缩,而皮手套,要么宽松不方便用手,要么太影响手指的血液循环。
皮肤
所有的女性都喜欢干净,所以洗澡的时候,除了用沐浴露之外,很多人还会用磨砂膏,或者搓澡巾狠狠地搓,直到皮肤红红的才罢休。另外很多女性喜欢冬天泡温泉,可以改善身体的微循环。但是温泉也要适度,一个月泡2次就可以了,泡温泉的时间掌握在5-10分钟要起来休息一下。
冬天洗澡不要过于干净,因为冬天皮肤很干燥,揉搓会损伤皮肤表面天然的保护层,引起皮肤瘙痒等。
腰腹
及时在下雪天,也有很多美女们穿个短棉袄就出门,这样的打扮,最受累的就是腰腹部了。要知道,腰部是女性非常重要的部位,生殖系统中的子宫、盆腔都在这,腰腹受凉,很可能会引起一些妇科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生育。
冬天还是尽量选择长款的毛衣、棉服或者羽绒服等。如果实在喜欢短款,不妨加个护腰,有弹力的护腰既可以保暖还能塑形,避免走路下沉和长小肚子。
脚
懂得呵护自己的女人,睡前泡脚是必修课,因为中医里把泡脚看的像吃补药一样,非常滋养女性。女性是阴柔的体质,天生容易脚凉、血液循环不好,而脚是身体离心脏最远的部位,需要温暖的呵护。
同时,冬天如果把脚泡舒服了,还能改善脚跟干裂等问题,因为泡脚可以改善脚步的微循环,充分滋养脚步皮肤。
正确的泡脚方法是40度左右的水,泡到背心微微有点冒汗就行了。
泡脚的时候,不妨加点料。比如加点花椒、干姜可以温经通络;加点红花、当归可以帮助活血。用量上也可以随意些,每次抓一小撮就 可以了。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泡脚的中药泡腾片,如果是活血温经功能的也是不错的。
冬季保健养生的要点
早睡晚起
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晚上早睡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冬天睡眠时间相对于其他3个季节时间要长,应尽量做到早睡晚起。
头脚背重点保暖
《黄帝内经》上说,冬天要“去寒就温”,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保持温暖,才能使阳气不泄于外。冬季保暖3个部位是重点、背、脚。中医认为,这3个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人一到冬天双脚就像冰块一样冷,还容易头凉、背凉、头痛、背痛。这3个部位寒凉,也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恶性循环。
暖胃食疗方
低温严寒会导致肠胃病多发,一是天气寒冷会导致人体胃酸分泌增多,酸相关性疾病多发,例如食管炎、胃炎、胃肠道溃疡等;二是感冒、高血压病和风湿等疾病发病增多,人们服用感冒药、降压药和抗风湿类药物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肠胃疾病。
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暖胃食疗方3个、生姜3片、葱白1根,添水煮10至15分钟,每周服用2至3次,也可在天气变化前服用。
此方药食两用,有胃肠道慢性疾病或遇寒感到腹部不适的人群适宜服用,能够帮助调和气血、抵御风寒。
女性冬天怎么保暖 保暖部位:颈部
现象:
一些年轻女性喜欢穿低领毛衣或外套,虽然她们中有的人也会在脖子上绕一圈围巾,但往往围巾与衣领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颈部娇嫩的肌肤还是暴露在冷空气里。
后果:
颈部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重要部位,颈椎保护着脊髓,也是大脑中枢神经的延伸。颈部受寒,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同时受寒后颈部血管收缩,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头痛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支招:
到了秋冬季,爱美的女性依然可以穿低领衣服,但一条足够大的围巾、披肩是必备。而且,一定要注意将围巾、披肩护住整个颈部,千万不能有“漏护之肌”。这样,在室外可以充分卸寒,到了室内可以随时取下围巾、披肩,露出粉脖。
此外,天气寒冷时,夜间洗澡以温热水冲洗大椎穴,可以祛寒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