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患手足口病对症治疗方法介绍

儿童患手足口病对症治疗方法介绍

中医理论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胃失和或毒邪蓄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同时还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状。

有了以上症状,如何来“对症”下药呢?

如果孩子以手足疱疹为主,可用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5克、浮萍15克、黄柏10克,水煎外洗疱疹处。这样可避免口服中药之“苦”,大大缩短病程。

如果孩子以口腔疱疹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任选一种,涂擦口腔患处。

如果孩子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明显伴有烦躁、哭闹、大便秘结,可以用金银花15克、淡豆豉9克、竹叶10克、清茶少许,煎水代茶饮。

出现牙龈红肿者,可用板蓝根、黄芩、黄连、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10克、黄连10克、丹皮10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忍冬藤30克、红花5克煎水清洗患处。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不振,不必强制进食,可以试一下荷叶薏米粥。先取鲜荷叶一个,洗净切碎,取薏米仁20克、大米适量,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不过,手足口病大多以发热起病,在患儿发热时不可急于退热而给其使用激素。因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使用激素抑制了孩子的免疫力,却不能清除病毒,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生命危险。这是需要家长们非常注意的。

另外,小编要提醒爸爸妈妈们的是,由于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针对主要传播途径,所以妈妈在护理孩子时还应该要注意六个方面:

1、轻症患病宝宝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宝贝的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人员进出宝贝房间,避免继发感染;家人不要在室内吸烟,防止空气污浊,减少交叉感染。

2、患病宝宝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家长不能因症状轻将孩子送学校、托儿所或幼儿园。手、足、臀部的皮疹,在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3、患病宝贝宜多喝温开水,防止因发热而失去体液,发生脱水;平时尽量让宝宝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4、宝宝可能因为发热、口腔疱疹,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不宜暴饮暴食,减少胃肠道负担。大一些的宝贝,在饭前、饭后要用淡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小宝贝,妈妈可用消毒棉棒蘸淡盐水轻轻擦拭口腔。如果宝贝口腔内的溃疡引起疼痛,可将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的粉涂在宝贝口腔患处,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防止继发感染。

5、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随时清理宝宝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软膏;宝贝的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及衣物等物品,可用“84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

6、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多饮水即可,无需特殊处理;如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厌食等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手足口病病因到底有什么

肠道病毒中常见的是一种叫柯萨奇病毒A16型的肠道病毒,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因为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饮水,食用水果等经口进入到人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所以其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咽部还有口腔。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所以空腔损伤和一些皮肤丘疹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但病毒还会可能侵犯人体重要器官。所以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手足口病患者还很容易发生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身体偶尔发生非特异性红丘疹等。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免疫能力低下的儿童里,但成年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因是什么?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手足口病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少数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部位是肠道,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原因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常在集体内如幼儿园、小学等大规模暴发。为有效治疗手足口病,家长首先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 71型,有的报导埃可病毒及Cox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到进一步证实。

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不仅学龄前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成人也有可能得病。手足口病易复发,这是因为手足口病感染痊愈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是由于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引起,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易治愈。发病时患儿手、足、口部位会有疱疹,有些患儿会出现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由于手足口病多发于春季,传染性强危害大,因此家长在明确病因后,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感染病毒。

生活中会有哪些因素引发了手足口病呢

我们平时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个人的卫生工作,如果孩子出去玩回来以后一定要孩子先洗手然后再吃东西,因为手足口病伤害了很多的儿童,让妈妈们也会特别的担心,当前来看会有相当多的因素引起了手足口病的出现,会让患儿陷入到了痛苦当中,因此大家要多去认识手足口病的诱发病因才可以,来看看诱发此病出现的因素会有哪些呢。

肠道病毒中常见的是一种叫柯萨奇病毒A16型的肠道病毒,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因为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饮水,食用水果等经口进入到人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所以其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咽部还有口腔。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所以空腔损伤和一些皮肤丘疹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但病毒还会可能侵犯人体重要器官。

所以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手足口病患者还很容易发生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身体偶尔发生非特异性红丘疹等。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免疫能力低下的儿童里,但成年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EV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受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污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

嘴唇上有白点和手足口病

嘴唇上有小白点的症状,如果是发生在小孩子的身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嘴唇上的白点,是不是由手足口病引起的。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在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同时,有可能出现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

儿童患有手足口病,除了嘴唇上有小白点的情况之外,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征,但并不明显。所以,如果嘴唇上的小白点,与手足口疱疹同时出现的话,就应该进行手足口病的治疗了。

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儿童患手足口病要及时就医,控制病情,严防病情加重,在尊医嘱用药的同时加强儿童护理;因手足口病为传染病,要及时关注家中其它儿童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如为幼托儿童,要及时通知幼托机构,并请假治疗。

2患儿应清淡饮食,注意患处卫生,轻症患儿一般无需住院,在家中治疗、休息、防治交叉感染;将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进行煮沸消毒,清洗被褥、衣物,至于阳光下暴晒;保持每天房间通风两小时以上。

3全家总动员,人人讲卫生,严防各类传染病,日常生活应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到了就是七月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诱发手足口病。很多小朋友得了手足口之后就一直不停的发高烧,急的父母们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在4月到7月之间,患儿口腔里面可以看到有红色的小孢子,在手掌心、臀部有一些小疱疹,它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痕迹,病程4—7天,具有中度传染性。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疼,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遵医嘱用药,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用退烧药,居室保存通风凉爽,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手足口病推拿管用吗

管用。

手足口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了什么病症,我们就根据这种病症来对症治疗,但对手足口病本身是无法治疗的,因为这时一种自限性疾病,等所有的病症结束后,身体会自然而然产生抵抗力自愈,而用推拿的方法对手足口病出现的口腔溃疡、口痛、发烧、呕吐、厌食等病症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又安全,是作为家长护理小儿手足口病必不可少的妙招!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的有效食疗方法有什么

手足口病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因为这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而且危害性比较大,需要及早做好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就请小编来讲述手足口病的有效食疗方法有什么?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者提供一些帮助。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手足口病小偏方使用指南

手足口病者会有发烧、口腔溃疡、疱疹等轻微症状,可根据以下偏方予以对症治疗。偏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缓解治疗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措施,者不可依赖偏方,当作治病救命稻草,从而不吃药,不打针,在手足口病病期严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用药的。很多手足口病的偏方,都可能是从民间整理或网络上整理的,有些方子并不一定就是对症的,很可能不能用,因此使用偏方前,一定不能随意乱用。

手足口病有什么特点

手足口病有什么特点?手足口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手足口病有什么特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传染科医院的专家是怎么给我们详细介绍的。传染科医院专家解释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流行性皮肤粘膜病,是以侵犯手、足皮肤和口腔粘膜为主的疱疹性疾病。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以春秋季节较为多见。此外,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唾液飞沫中的病毒可悬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

手足口病能洗澡吗?手足口病如果发热最好不要洗澡,并避免在洗澡时抓破疱疹引起新的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可以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等。预防则是注意小儿卫生,如果有发热最好不要

引起手足口病疱疹的原因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肠道病

大人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一般可自愈,对症治疗即可。通常护理手足口病幼儿的大人,若是在护理过程中发现自己也感染了手足口病,身上长有疹子,口里有疱疹,还有发热现象的,只需对出现的症状对症护理即可,一般在正确的护理下,大人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好,通常3—7天即可自愈。

全面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传染据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主要为EV71为常见。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儿突然发病,发热通常在38℃左右,部分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在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食物

孩子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经常发生一些疾病,比如说手足口病的问题,上此病以后,孩子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折磨,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后非常的着急,甚至食不下咽夜不能眠,那么出现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才好呢,下面小编来介绍手足口病的饮食调理方法。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

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手足口病需要住院吗

一般多数儿童手足口病是不需要住院的,但是需要在家中隔离,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但是特殊情况时,手足口病儿童的症状严重时,也是需要住院治疗的。

儿童手足口病该怎么办

传播途径:近距离接触易感染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如何预防手足口病: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