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时平消瘀散外敷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时平消瘀散外敷

药物组成:蒲公英500g,土鳖200g,苏木100g,大黄220g,泽兰250g,当归250g,乳香220g,蒲黄200g,丹参300g,三七200g,没药200g,五灵脂650g,刘寄奴250g,老鹳草300g。

制法:以上诸药,烘干研粉,过80目筛,装瓶备用。常规消毒病变处,以梅花针重叩患处至出血,加拔火罐,出血5~20ml,约10min后取罐。取消瘀散适量,用蜂蜜和陈醋将药调成糊状,均匀敷在患处,以纱布块覆盖,绷带或胶布缠绕固定。嘱患者回家后定时用陈醋浇灌于纱布块上以保持药物湿润,隔日治疗1次。面

功效:活血化瘀,泻热消肿,通络止痛。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措施

1.如踝关节扭伤,急救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外敷局部,48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外敷(皮肤破损不严重),首先是要制动休息,用枕头把小腿垫高,促进静脉回流,瘀血消散。另外可用茶水、黄酒、蛋清等调敷云南白药、七厘散等,2~3次/日敷伤处,外加包扎,促进瘀血消散,有较好的效果。2.腰部扭伤见于突然的转身或二人抬物时的用力不均,其治疗要点也是要静养。应在局部作冷敷,尽量采取舒服体位,或者侧卧,或者仰平卧屈曲,膝下垫上毛毯之类的物品。止痛后,最好是卧硬板床送医院或找医生来家治疗。3.在运动中扭伤脚踝,最常见于打篮球的争球时,脚踝扭伤,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块。但没有条件时,可用净水代替。以上扭转在家都可以口服药物活血止痛如云南白药胶囊2片,一日三次;或三七片2片,一日三次,并加服止痛药如散利痛1片,一日二次。

中药内服外敷治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慢性盆腔炎症,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且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57例,疗效较好,临床常分以下四型辨治:

1.气虚血瘀型:下腹部隐隐作痛,缠绵不愈,腰酸,劳累后或性交后加剧,伴头晕、纳差、口干、乏力,占质黯淡,苔薄白,脉细弱。

2.气滞血瘀型:下腹部胀痛或刺通拒按,经前痛甚,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伴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脉弦。

3.湿热瘀阻型:症见下腹疼痛拒按,腰痛,肛门坠胀不适,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有臭味,伴子宫不规则出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寒湿瘀滞型:症见下腹隐痛不适,喜温喜按,腰冷,白带量多,质清稀,口味淡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中药内服:理气活血、清热化湿、祛瘀通络之方药:丹参、桃仁、茯苓各15克,川芎、王不留行各10克,赤芍、白芍、路路通各12克,红藤、地丁、香附各16克,甘草6克,生牡蛎24克。加减:气虚血瘀型者,加黄芪、党参各15克;气滞血瘀型者,加柴胡4.5克,川楝子9克,茺蔚子、元胡、五灵脂各]0克;属湿热瘀阻型者,加陈皮、枳壳、焦山楂各10克;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血竭3克,没药9克。

消瘀散外敷:药用血竭、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千年健、川椒各60克,川断、赤芍、当归尾、五加皮、白芷、桑寄生各120克,艾叶500克,透骨草250克。上药共碾末,以250克为一份,纱布包裹,蒸15分钟,趁热外敷于小腹或少腹两侧,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一包可连续用10天。

以上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8个疗程,痊愈31例(症状、体征、检查恢复正常,停药后半年无复发),显效15例(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好转6例(症状、体征及检查值均减轻),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

体会:本病多因气虚、血瘀、湿热、痰阻所引起。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血为脏腑所化生。然气为血帅,血赖气之推动,盆腔炎症由于经络受阻,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盆腔炎病变以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炎性改变为特征。根据病理变化,选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清热除湿之中药内服,辅以温通经络之消瘀散,可弥补内服药物之不足。二者同起调和气血之效,气血通畅,经络自通,故疗效满意。

怎么用活血化瘀散治软组织损伤

用活血化瘀散治软组织损伤的配方及用法:桃仁、生川乌、生草乌、玄胡各500克,梔子、地龙、乳 香、没药各250克。上药研末,用陈醋、医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患处,2 天后再换敷,痊愈为止。注意:使用该散外敷,对局部皮肤有刺激性,少数患者敷药后如有皮 肤发痒则应停止用药。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青敷膏

药物组成:青黛、生大黄、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川月石210g,风化硝、大贝母各60g,天花粉90g。

制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罐备用。

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c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对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疗效。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蒺藜鲜草外敷

药物组成:新鲜蒺藜草。

制法:入伏后外用新鲜蒺藜全草500~600g,捣碎后加白醋适量,装人纱布袋内表面敷以塑料膜,以达保湿目的,外敷于膝、踝关节,每日1次,每次1~2h,连续3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西药,不做剧烈运动,不食辛辣和高嘌呤食物。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对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疗效。

痛风如何消肿止痛 中药内服外敷消肿止痛

药物组成: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防已12g,虎杖18g,当归10g,赤芍10g,忍冬藤30g,桂枝10g,茯苓24g,薏苡仁24g,牛膝12g,川芎10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7天1个疗程,连服4~8个疗程。

配合外敷方:当归、红花、血竭、乳香、没药、水蛭、独活、细辛、松节、威灵仙、桃仁、冰片共研为细末调黄酒或醋外敷患处皮有破损应避开伤口,每日换药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舒筋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消肿。

药物组成:黄柏18g,苍术15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威灵仙30g,秦艽15g,木通15g,桂枝12g,当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桃仁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连煎2次,取药汁约500ml,分早、中、晚服。

外用:适量加鸭蛋清或蜂蜜调制成膏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消肿止痛。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海桐皮、威灵仙、独活、泽兰各12g,薏苡仁、土茯苓各30g,秦艽、草薛各15g,甘草5g,姜黄10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5天为1个疗程,服1~2个疗程。配合外敷一号新伤药:黄柏40g,延胡索、血通各15g,白芷12g,羌活、木香各8g,血竭4g。粉碎后过80目筛,按患部大小,药末用冷水调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一般换药3~5次。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芦荟叶肉贴敷

药物组成:新鲜木立芦荟叶。

制法:根据肢体肿胀的范围,取新鲜木立芦荟叶3~4cm,用刀从中间剖开,将叶肉面贴敷于肿痛处,纱布包裹,外用胶布固定。24h更换1次。治疗期间不合并使用其他疗法,并嘱患者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及戒酒,同时增加饮水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化瘀通络,对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疗效。

脚筋断了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物

初期及中期,宜祛瘀消肿,理气止痛。常用祛瘀止痛药膏等敷之。如红热较明显,宜消瘀清热,解毒退肿。常敷四黄散、清营退肿膏等。症状较轻者,可搽红花油(成药有售)、万花油(成药)等以舒筋活血。

后期,以活血止痛为主。常用宝珍膏(成药)、万应膏(成药)等。如肌筋硬拘挛可用八仙逍遥汤、海桐皮汤熏洗患处。可起到温经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二)内服药物

在脚筋断裂初期肿痛剧烈时,宜散瘀止痛。可服云南白药(成药)、三七散等止痛消肿的药物。

中期,宜舒筋活血。可服舒筋汤,舒筋活血汤等。

后期,常兼夹风寒外邪、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宜养血和络,祛风宣痹。常服小活络丹、补肾壮筋汤等。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双柏散外敷

药物组成:大黄2份,侧柏叶2份,黄柏1份,泽兰1份,薄荷1份。

制法:按比例制成散剂,将双柏散粉末倒入碗内,加人适量蜂蜜水调和成糊状。临用时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患处,将调好的药物平摊在“舒适妥”胶布上,厚薄适中,再放人微波炉中加热lmin,立即敷于患处,每日1次。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化瘀止痛,对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血竭的功效有哪些

血竭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 血竭中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红素以及几种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无香气,味甘咸,性平。 血竭主治治跌打肿痛,内伤痛,外伤出血不止,臁疮溃久不合等等,被誉为活血圣。 血竭内服可以活血止痛:可用于外伤痛,筋骨伤痛,产后阻腹痛及血心腹诸痛。 血竭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善治痈疽恶疮,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 血竭还可以治疗风湿类关节炎肿痛,在挫伤骨折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孕妇最好不用血

三丫苦根的功效与作用

三叉苦叶主要含有挥发油,主要包括大量的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此外,三叉苦茎中含有单糖,皂苷,多糖,生物碱等。三叉苦含有甾体皂苷、糖类、酚类、黄酮类等成分。 1、清热解毒 三丫苦有清热解毒,肿止痛之效。治热毒创痈,红肿作痛,可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水煎内服,或用鲜品捣烂外敷;治蛇虫咬伤,用鲜品捣烂外敷。 2、止痛 三丫苦有肿止痛作用。治跌打损伤,可水煎服或捣烂外敷。 3、祛风除湿 三丫苦能祛风清热除湿。治热痹关节肿痛,可配防己、络石藤等同用。

中医教你用简单热敷治病强身

热敷善治寒性病症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除和缓解疼痛。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空调病 三伏天吹空调时间过久或温度过低,人体容易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这些症

脚踝软组织扭伤怎么办

建议最好采用外用物治疗,外敷舒筋活血,肿止痛,活血淤,祛风寒的膏治疗.膏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三七片或者跌打丸进行治疗,平时可以外用正骨红花油,避免剧烈运动,要安心静养,避免过度劳累啊。 一般的情况往往是可以采用中、理疗、外用物、炎止痛物等治疗的。此种情况注意平时的保养的。注意不要劳累和着凉的。建议及时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情况,也可以对其作相关的按摩治疗,不要做剧

血竭的应用

跌打损伤、滞心腹疼痛 血竭入血分而止痛,为伤科及其他滞痛证要。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乳香、没、儿茶等用,如七厘(《良方集腋》);治产后滞腹痛、痛经、经闭及其他血心腹刺痛,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外伤出血 血竭既能,又能止血,止血不留,适用于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病证,如外伤出血,血痔肠风等。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等,如七厘(《良方集腋》)。 疮疡不敛 血竭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可单用血竭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等,如血

腰肌劳损热敷的方法

腰肌劳损指腰或腰骶部疼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可有下肢牵拉性疼痛,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布整个背部。病因与外伤,劳累,姿势不当,外感风寒湿有很大关系。热敷可以达到通经活络、加强血液循环、驱风寒、解疼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热敷时要用毛巾包好,以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腰垫的二端各缝一条布带,以便热敷时系紧腰间,紧贴身体,效果更佳。 中医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内服中,舒筋通络,祛风寒,外用膏,强筋健骨,活血化肿止痛,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患者

这几种病用热敷就能治好

善治寒性病症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除和缓解疼痛。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 关节痛。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空调病。三伏天吹空调时间过久或温度过低,人体容易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都

跌打损伤中是什么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具有活血化肿止痛的功能。下面介绍几种新型内服和外敷的中成。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中成孕妇忌服。 内服 七里 由麝香、冰片、乳香、红花、血竭、朱砂、儿茶制成。主治跌打损伤,每次服1-2克,一日2次。 三七片 由三七制成。主治阏肿疼痛、冠心病心绞痛,每次3-5片,每日2次。 外敷 治伤酊 由徐长卿、芙蓉叶、两面针、大罗伞、樟脑、肉桂油制成。主治扭伤、挫伤。使用时,涂擦患处即可好转。切忌口服。 香桂活血膏 由木香、白芷、甘松、冰片、生大黄、姜黄、独活、五加皮等制成。具有肿止痛

活血化的外用中介绍

活血化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物,临床用于治疗血证。按中作用特点不同,可将中分为养血活血,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止痛,如乳香、没、延胡索等;破血,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血竭 味甘、咸,性平,属活血化。内服有活血、除血痛的作用,外用有去腐生肌、收疮口的作用。凡一切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肿等都可选用。例如血心痛,可配瓜蒌、薤白、五灵脂,红花,细辛,桂枝等同用。窃血积滞腹痛,可配当归,红花,亓胡、炮姜等同用。跌伤、骨折、血疼痛,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活血止痛

本品能活血肿止痛,续筋接骨,为伤科之要。用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本品浸酒服,亦可水煎服;配入复方,疗效更好,如《太平圣惠方》骨碎补,用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即以本品配伍自然铜、龟甲、没等为,温酒调服,有肿止痛、加速骨折愈合之效。还可捣末外敷,如《百一选方》用骨碎补配生姜(2:1)同捣烂,敷患处,干则易之,治疗跌打伤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