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怎么吃好 吃姜5讲究
生姜怎么吃好 吃姜5讲究
1、生姜早晨中午吃最好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2、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3、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凡属阴虚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4、暑热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宜用生姜
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对付受寒引起的呕吐,其它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5、腐烂的生姜千万别吃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所以,有人认为烂姜可以吃,“烂姜不烂味”,其实是错误的。
男子吃姜有讲究
三类男人必须远离生姜
你知道么?吃姜也是有禁忌的,有些人吃了姜反倒如同火上浇油。
一、阴虚体质的人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二、内热较重者
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热性病症,食用生姜时一定要配伍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三、肝炎病人
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择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来治疗脱发,的确,姜性温味辛,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但要注意脱发属热性疾病,姜用久了会生热,用热性药治热性病,和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是相冲突的,所以尽量少用。
生姜怎么吃最好
《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姜,辛而不劳,可疏、可和、可果、可药。”民间也有“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说法。相传,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完后病情大减,再喝即药到病除。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论老小,谁要是着凉受风,喝上一碗姜汤,出点汗,就没事了。胃寒,胃口不好,喝两天生姜红枣茶,暖暖胃也就好了。“饭不香,吃生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为什么会有“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的说法呢?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顺应天时。清晨,胃中之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健脾温胃,可为一天饮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生姜中含有挥发油,可加快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适当吃点姜可驱散寒冷,预防感冒。因此,战友们冬季在室外训练归来,喝点姜汤预防感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晚上,人体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应多吃清热、下气消食的食物,这样更利于夜间休息。而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战友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辛温的生姜还容易产生内热,日久会出现“上火”的症状,但说其像“砒霜”确实有些夸张。
需要提醒战友们的是,生姜性辛温,过量食用会伤阴助阳,所以阴虚火旺的人不宜多吃。另外,腐烂的生姜含有有毒物质黄樟素,可诱发肝癌、食道癌等,切勿食用。
儿童热感冒怎么预防
1、科学使用空调。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大、室内通风不好,易患感冒引起发热,如果不及时的就诊,可引起肺炎等较严重的并发症。
2、讲究“吃”的学问。医学研究表明,感冒与饮食关系密切,一切感冒是由于脂肪食物、肉类、乳制品、黄酒等引起,原因是这类食物可降低体内的免疫细胞的抗病毒的能力,引起感冒;过多的食用高盐食物,可导致唾液的分泌减少,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食用过多的高糖食物,可以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常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感冒。
3、养成卫生习惯。通过手的触摸最容易感染病毒,感冒病人喷出来的飞沫中,有8%是带有感冒病毒的。感冒病毒普遍存在于病人鼻腔的鼻分泌物中,鼻腔的温度和湿度适合病毒的生长繁殖,并且都是从里向外地传播。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10小时,病人手感染上病毒,再通过把病毒带到所接触的地方——手帕、毛巾、门把手、电话机、桌椅等,健康的人接触到这些地方,再接触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就会感染上感冒。
夏季吃姜远离医生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吃姜最养生,在炎热的天气里,吃些姜能帮助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大家知道姜怎么吃最健康吗?姜的吃法很多,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4种常见的生姜吃法,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弱,再加上空调吹冷风,胃肠功能易紊乱,可喝姜红茶、姜汁牛奶调理肠胃。
姜红茶
取红茶1~3克、鲜姜3片,放茶杯里用沸水冲泡,加盖焖3~5分钟,每天喝1~2次。
姜汁牛奶
姜汁1汤匙、鲜牛奶200毫升、红糖适量,将姜汁、牛奶和红糖混匀,隔水炖熟饮用。
夏天受凉引起风寒感冒,可趁热喝上一碗红糖姜汤或可乐姜汤,有助于散寒解表。
红糖姜汤
取生姜10克、红糖15克,将生姜洗净、切丝,用开水泡5分钟,文火熬2~3分钟,加红糖调溶。
可乐姜汤
3~5片姜切成丝,加入锅里,再倒入1小瓶可乐,沸腾时关火。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一次不要多吃,以3~5片为宜;阴虚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不宜吃姜。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红糖姜汤或可乐姜汤。
生姜怎么吃好 生姜不去皮的情况
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防止上火;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明白了姜皮什么时候该去什么时候不该去,那么还有个问题:夏季吃姜有什么讲究呢?
热感冒应该如何预防
1、科学使用空调。不要贪一时舒服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越是热天,越应该加强耐热锻炼,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经常在空调环境下上班的市民,回到家后尽量不要使用空调。
2、讲究“吃”的学问。合理搭配饮食,少吃油炸、盐制食品、戒烟限酒,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预防感冒。
3、搞好劳逸结合。预防感冒的最好方法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通过经常的户外活动增强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4、养成卫生习惯。不同感冒的病人握手,勤洗手、勤换手帕,改掉用手摸鼻、眼的习惯。
5、保持良好心态。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预防感冒的有效的方法。
6、严禁滥用药物。滥用药物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正常菌群失调,掩盖症状,耽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
孕妇吃姜蒜的讲究
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不宜过多吃刺激性食品,对姜、蒜等调味品的吃法也有一定的讲究。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生姜有益于防暑度夏。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胃肠粘膜,令人开胃,使消化液分泌增多,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及血液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汗液排泄,带走体内余热。孕妇吃生姜应该注意以下4点:
1、食量适度。炎夏容易口干烦渴,生姜则辛温,属于热性药物。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孕妇要少吃生姜。
2、孕妇如生痱子、疖疮、痔疮、肾炎、咽炎或者上呼吸道有感染时,不宜长食或暂时禁食生姜,以防病情加重。
3、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只用于风寒引起的呕吐,其他类型的呕吐包括妊娠呕吐者,不宜食用。
4、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约有机物--黄樟素,能损害肝细胞。所以,千万不能用烂姜调味。以往有“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或者做法,实属误解误用,应予纠正。
大蒜,又称为胡蒜。性温味辛、醇香可口。它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及杀菌作用,素以廉价药膳而闻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胡蒜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瘀积肉食。”大蒜可以防治感冒。根据发病的原因,感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孕妇之大忌。因为流感病毒可随血液侵入胎盘。如果妊娠早期患流感可导致畸胎;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导致流产或早产等。另一类是由伤风受凉引起,称为普通感冒,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炎症。孕妇因为免疫功能降低,更容易发病,应该积极预防。
取大蒜20克,捣烂为泥,糖水冲服,能散寒健胃,可预防感冒、流脑,治疗头痛、肺炎、痢疾、恶寒发热等,亦可助消化及增食欲。早饭前吃糖醋大蒜10克,连吃15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妊娠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取大蒜30克捣烂煎水调冲,温浴外阴或足部,可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与脚癣。
吃姜真的会得肝癌吗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说明吃生姜的对人体大有好处。但一项研究发现,过量食用生姜有增大患肝癌的风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因此,凡事都应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
中国有句古话就“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因此,凡事都讲究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