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脂末的性能有哪些
植脂末的性能有哪些
植脂末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多乳多散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奶液状。植脂末能改善食品的内部组织,增香增脂,是口感细腻,润滑厚实,并富有奶味,故又是咖啡制品的好伴侣,可用于速溶麦片、蛋糕、饼干等,使蛋糕组织细腻,提高弹性。饼干可提高起酥性,不易走油等。
1.脂肪含量可随意调整,范围在5%-75%,油脂品种也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2.功能性质(水溶性、乳化性、发泡性)优良,可发满足不同食品领域的加工需要。
3.风味多样,产品可进行调香、调色、调味处理或强化维生素微量元素。
4.微胶囊化产品更易储存,不易氧化,稳定性好,风味不易散失。
5.可替代昂贵的牛奶脂肪、可可脂肪或部分乳蛋白,降低成本。
奶茶专用植脂末:
代表型号:30C、32A、32B、Q98T、Q58T、Q5501、Q8501
脂肪含量:30%-35%
水分:≤4.0
细菌总数≤10000cfu/g
大肠杆菌≤30MPN/g
建议每100ml水中混合10g植脂末。
咖啡专用植脂末:
代表型号:K40、35B、Q8305
脂肪含量:28%-35%
水分:≤4.0
细菌总数≤10000cfu/g
大肠杆菌≤30MPN/g
按照各人口味酌量加入。
烘焙、冷饮、糖果专用植脂末:
代表型号:G30W、G50WA、G75W
脂肪含量:30%-75%
水分:≤4.0
细菌总数≤10000cfu/g
大肠杆菌≤30MPN/g
建议:以G50WA为例100kg水中混合8-9kg植脂末可达到牛奶脂肪的含量。
固体饮料专用植脂末:
代表型号:G20W、G20X、N30WK
脂肪含量:20%-35%
水分:≤4.0
细菌总数≤10000cfu/g
大肠杆菌≤30MPN/g
根据各固体饮料的需求酌量添加,提增风味,润滑度。
植脂末有哪些用处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该产品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现代食品。 采用优质植物油脂配以酪蛋白精工制作,应用在奶粉、咖啡、麦片、调味料及相关产品中,虽然能改善食品的口感,但是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植脂末能改善食品的内部组织,增香增脂,使口感细腻,润滑厚实,故又是咖啡制品的好伴侣,可用于速溶麦片、蛋糕、饼干等,使蛋糕组织细腻,提高弹性;饼干可提高起酥性,不易走油。 植脂末速溶性好,透过香精调味风味近似“牛奶”,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代替奶粉或减少用奶量,从而在保持产品品质稳定的前提下,可降低生产成本。 人体健康 最近研究表明,植物油的部分氢化实际上是把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或半饱和状态的过程,此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它可以使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诱发血管硬化,增加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的危险。但是全部氢化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目前这种全部氢化的工艺非常成熟。
珍珠奶茶用什么奶 做奶茶为什么要用淡奶
因为成本低一些。
鲜牛奶的售价性对于奶精(植脂末)、植脂奶、淡奶要偏高,从追求利益的角度来首,淡奶更实惠,而且方便存储,鲜牛奶保鲜期较短,而且浓度低,调配奶茶使用量较高,一般只在自制奶茶中使用,但奶茶店几乎用淡奶、炼乳较多。
奶茶里的奶和茶分别是什么成分?对人体有危害吗
奶主要是奶粉、植脂末,茶就是速溶茶粉。按照普通人的标准,可以认为无害。
一般超市里卖的甜奶茶主要成分无非以下几种:
速溶茶粉:这东西成分非常简单,无危害。大体工艺就是茶叶拿来煮下,茶渣扔掉,茶水拿来经过【过滤、精滤、膜浓缩、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系列过程把所有的水分去掉,最后得到那么一丁点小细粉就是茶粉了。中间会加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人畜无害的麦芽糊精了,主要是起帮助喷干的作用。 植脂末:就是俗称的奶精了。植脂末里有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是不健康因素。不过,动物油和植物油中一般也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如果厂家所用植脂末是符合国标的,一般不用担心安全性。不过呢,使用植脂末主要是出于减少奶粉用量、降成本的考虑。作为消费者肯定希望越少越好了。
奶粉:这个无须解释,无害。 其他蛋白:有些奶茶会加些乳清蛋白等来达到国标蛋白质要求。无害。 糖:这就不用解释了吧。 食用香精:添加量一般按千分之几算,无害。 个人认为其实要说危害的话,反倒在于奶茶会增加糖和脂肪摄入量。过量摄入热量会引起肥胖、高血脂等疾病,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危害。不过这也不是奶茶独有的问题。
如果楼主实在担心的话,还可以选择咸奶茶。内蒙周边人喝咸奶茶多,很多小店卖早饭就是咸奶茶+包子。其他地方的人有可能一开始喝不惯,但是多喝几次很快就会上瘾再也忘不掉那个味道了。
咸奶茶成分非常简单,一般就是:
奶粉
茶粉
盐
可选择的品牌有:蒙牛、伊利、天美华乳等。购买渠道可选择某宝。
如果楼主还不放心的话,可以自己泡奶茶。大体方法如下:
用半杯水泡立顿红茶茶包,泡浓一点久一点(5分钟左右可微调),多提几次。 加半杯热纯牛奶 加半勺糖 根据口味微调一下奶和糖的量,加点蜂蜜、枸杞子、人参之类(这还是奶茶吗,哈哈)。 恭喜楼主,至此你已经做出比市面上在售产品更健康的奶茶。
如果你还嫌麻烦的话,我会告诉你还可以用热牛奶(越热越好)泡茶包吗?
奶茶和奶绿哪个发胖 奶茶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奶茶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食品,常喝奶茶的话,奶精含有反式脂肪酸,这是一种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发胖是无可避免的。
奶茶中的奶精含有植脂末。这种物质中含有铅、铜等有害物质,如果我们长期摄入,就会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同时,奶精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很容易导致冠心病,奶茶中所包含的植脂末,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经常性的使用奶茶使我们的脑袋清醒,很容易造成神经过敏,导致精神异常亢奋,甚至会导致你你经常焦虑的话,还会导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鸣这些症状的形成。
奶精有什么危害
咖啡奶精会导致我们发胖,但由于量很少一半感觉不出来的,只要你不是天天拿奶精冲水喝。
奶精里含氢化植物油,其中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是致癌物质,在外国很多食品都是禁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 多吃总归不好,少量的么也没什么感觉的。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氢化植物油(是对身体危害很大的一种产品 )、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该产品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现代食品。植脂末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可按其标准生产低脂、中脂、高脂产品。
植脂末:植脂末就是用高科技把植物的脂肪提取出来的一种产品吃了会让人很容易胖而且最容易就是胖腰 .植脂末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多乳多散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奶液状。植脂末能改善食品的内部组织,增香增脂,是口感细腻,润滑厚实,故又是咖啡制品及珍珠奶茶的好伴侣。
最近研究表明,植物油的氢化实际上是把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或半饱和状态的过程,此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它可以使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减少 ,诱发血管硬化 ,增加心脏病 、脑血管意外的危险 。新近美国在修订食物金字塔的构成时,已明确提出要重视反式脂肪酸的问题,要求厂家标明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此,油脂厂家也开发了新的氢化技术,氢化过程中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并已用在部分产品上取代原有含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世界卫生组织与欧美国家先后对每天摄取量的安全上限(2克)与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比例(1%)做出了建议与规定.
奶茶可口莫常喝
传统奶茶 奶茶,也叫蒙古茶,是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制作时先将茶捣碎,放入沸水中煮。煮到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再继续烧煮片刻,边煮边用勺扬茶水。待其有所浓缩之后,加入适量鲜牛奶或奶粉。至茶乳交融后,再次开锅即成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
需要说明的是,奶茶所用的茶叶是青砖茶。砖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芳香油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蒙古族人爱喝奶茶是因为他们世代生息在草原上,平时缺少蔬菜和水果,于是,用奶茶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时下流行的“奶茶”饮品 这种“奶茶”饮品与草原居民所喝的蒙古茶相比有着极大的区别。其主要配料是植脂末、香精、香料、麦芽糊精、白砂糖、增稠剂等,而全脂奶粉含量很少,甚至没有。
“奶茶”含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含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又称奶精,含有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钠、葡萄糖浆、稳定剂、乳化剂、抗结剂等,是一种独特的水溶性乳化、混浊剂,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
植脂末在水中形成均匀的奶液状,可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香,使口感细腻、润滑厚实,因富有奶味。而且由于植脂末混溶性好,“奶”感强,在食品加工中可代替奶粉或减少用奶量,在保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一般用于珍珠奶茶的植脂末的含脂率在32%。
然而,植脂末中的植物油实际上是反式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是在把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或半饱和脂肪酸的过程中产生的。而经常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以升高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减少高密度脂蛋白,从而诱发血管硬化,增加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的危险。
营养远不如牛奶 从营养成分分析来看,奶茶饮品既缺乏牛奶中的钙、VA、VD、B族维生素、免疫蛋白,又没有清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VC、VE等,还含有大量的糖、香精色素、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这些现代健康观念中的“不良分子”,但偶尔饮用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植脂末有什么作用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该产品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现代食品。最近研究表明,植物油的部分氢化实际上是把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或半饱和状态的过程,此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它可以使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诱发血管硬化,增加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的危险。但是全部氢化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目前这种全部氢化的工艺非常成熟。新近美国在修订食物金字塔的构成时,已明确提出要重视反式脂肪酸的问题,要求厂家标明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此,油脂厂家也开发了新的氢化技术,氢化过程中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并已用在部分产品上取代原有含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
世界卫生组织与欧美国家先后对每天摄取量的安全上限(2克)与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比例(1%)做出了建议与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