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不能做什么
打雷不能做什么
1、关好门窗,尽量不用手机。电闪雷鸣也是挺吓人的,在家时记住锁门关窗,不用手机,无聊的话就和家人聊聊天,看看书。
2、不要触摸金属装置。在室内被雷打中的几率很低,但别以为就很安全哦,如果触摸了一些金属装置,例如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有可能会触电。
3、不要进行水上活动。下雨的时候不要在泳池逗留,更加不要进行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水会导电相信大家都知道。
4、不要在没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避雨。打雷时不要在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等低矮建筑避雨。
5、不要骑车,骑马。感觉快要下雨时,赶紧找地方避雨哦,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或者是拖拉机。
6、打雷时候如果你在洗澡,记住立马擦干身体,否则有可能会触电。
2020年立冬是几月几日 立冬打雷下雨好吗
立冬打雷下雨好不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说法,只是一般要是立冬的时候打雷下雨,那么一般意味着冬天的天气会比较寒冷,降雪以及降雨量会比较多,容易出现极端天气,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一般建议根据天气的变化进行预防即可。
野外打雷时为什么不能躺下
因为大地是导体,野外打雷时,雷电落地在地面传播。人体本身也是导体,地面和人体都传播电流,人如果躺在地面上的话容易被电伤甚至死亡。
形闪电消失以后,在空气中可能留下一些有臭味的气烟,有点像臭氧的味道。球形闪电的生命史不长,大约为几秒钟到几分钟。 据专家介绍,预防球形闪电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闪电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闪电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闪电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闪电,也不要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闪电引开,以免误伤人群。
1.在建(构)筑物上安装防雷装置;2.人们在野外遇到打雷时,不要到大树下、无防雷装置的孤立房屋下躲避;不要拿金属物体;无地方躲避时,应双脚并拢蹲下;3.不要靠近电线、高大突出的金属物体;4.用电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并采取屏蔽、接地等措施;5.打雷时,尽可能不要使用电器,并将电源、信号线断开;5.不要接电话;6.不要触摸金属物体
打雷时宝宝害怕怎么办
雷雨天气,“砰砰砰”的雷声响起时真是十分吓人,有时候连大人也惧怕打雷的声音,更何况是年龄小的孩子,一旦打雷,宝宝很容易受到惊吓,感到害怕并且大哭,那么这时候大人该怎么做呢?
1、给予安全感,宝宝怕打雷主要是因为安全感缺失,因此打雷闪电的时候,爸爸妈妈尽量在宝宝身边,陪他说说话,逗逗他,让他分散注意力。
2、如果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打雷了,那么就要注意一下只要闪电刚划过,马上轻轻的连续的拍拍宝宝,这样他会有安全感,不会被雷声惊醒。
3、平时家长 可以告诉孩子雷电是怎样形成的,距离有多远,怎样避免雷电的伤害等科学知识,这样就可能减轻或消除孩子对雷电这种自然现象的恐惧。
孕妈咪上班安全“地雷”战
“地雷”战
一号“地雷”:鲁莽行人
上班途中忌慢行,应眼观四方,对面有行色匆匆的行人走过来即立刻避让,免得他撞过来而躲之不及;
二号“地雷”:滑地板
“腹”荷使得孕妈咪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胎儿的重量使孕妈咪向前,在打滑的地板上行走,孕妈咪要稍稍向后倾以抵消向前的重力,以免摔倒。
三号“地雷”:摇椅
不要在办公室里坐摇椅,摇来摇去可能导致失去平衡而跌倒。
“运动”战
妊娠期间,孕妈咪背部下方以及骨盆的肌肉会拉紧,长时间挺住肚子“负荷”坐着工作,颈、肩、背兼具手腕、手肘酸痛的可能性要比平时多得多,所以偷闲做做运动非常有必要。
立冬这天天气好冬天会冷吗 立冬打雷下雨意味什么
1、北方有:“立冬打雷要反春”的说法,意味着来年的春天也会比较寒冷。
2、闽南有:“立冬有雨防烂冬”的说法,意味着立冬下雨,整个冬天也是雨多寒冷的。
不过上述这些立冬打雷下雨的民谚说法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而已,对局部地区冬季的气温参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因此立冬打雷下雨只能意味着当天天气不好。
如何避免雷击
(一)预防雷击的基本原则
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般来说,应掌握两条原则:
1、要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
2、在室外时设法使直击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按照防雷避险学、听、察、断、救、保六字口诀,就可能避免遭受雷击的伤害。
(1)学,要学习有关雷击及防雷知识。
(2)听,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12121”电话、车上天气报警显示、手机短信等,及时收听(收看)各级气象部门发步的雷击预报遇警信息,但不可听信谣传。
(3)察,密切注意观察天气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现象,要立即采取防雷避险措施。
(4)断,在防雷救灾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二次灾害的点、煤气、水等灾源。
(5)救,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救助知识,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尤其对受雷击严重者要进行及时抢救。
(6)保,除了个人保护外,还应利用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和单位的经济损失。 (二)预防雷击事故的措施
1、防直击雷
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击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击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2、防雷击感应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另外,建筑物屋顶也应妥善接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应将屋面钢筋网络,连成通路,并予以接地;对于非金属屋顶,应在屋顶加装金属网络,并予以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管道相距不到0.1m时,每20-30m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管道与金属设备之间距离小于0.1m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其接地装置也可以与其他装置共用。
3、防雷击侵入波
为了防止雷击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 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欧姆。阀型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时进入被保护物的电压仅雷击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雷击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
4、新型防雷装置
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世界各国专家都在研究消除雷击的新技术,以提高防雷的效率。经过多年努力,发明了一些新型装置。例如,电离防雷装置,放射性同位素避雷针,高脉冲避雷针,激光防雷装置以及半导体少长针消雷器(简称SLE)等,这些新型的防雷装置效果如何,还要靠时间来验证。
(三)如何避免户外的雷击
1、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逐渐释放能量。此时,行走过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雨后,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和用手扶避雷针危害一样大。因此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
3.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或者山洞中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会有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击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接触雷击或者旁侧闪击。
6、雷暴天气出门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也会引雷。
7、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8、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
9、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以及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和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10、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11、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2、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13、油罐车防雷,可以在油车后面拖一条铁链。
14、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击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功能。专家提醒,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
15、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16、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篷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击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17、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等。
18、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车,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或自行车。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该立刻倒在地上,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四)如何预防室内的雷击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击直击室内或者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击侵入波的心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4.房屋无防雷装置的,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洗衣机、微波炉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5、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6、保持屋内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7、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8、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事件发生。
9、不要在孤立的凉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10、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11、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等。
12、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13、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为什么打雷会有危险
在闪电通道中,电流极强,温度可骤升至2万摄氏度,气压突增,导致空气剧烈膨胀,形成震荡,就是雷声。也就是说雷声的原理和一般爆炸的原理是类似的。
我们知道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频率,而空气膨胀的速度是有限的,因此形成的震荡波的频率也有限,因此我们听到的雷声一般比较低沉。具体的数据我没有进行计算,但可以想象,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到20000Hz。
假如平时我们听到的雷声频率几十赫兹的话,那么尖利的也就是高音调的雷声就需要几千甚至上万的频率,这意味着空气膨胀的速率要提高到现在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也就是说放电要强烈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估计一般是实现不了的,毕竟云的带电量有限,如果实现的话,应该是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排毒按摩哪里 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