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的药有哪些
促排卵的药有哪些
排卵是育龄女性每个月会有的一个生理现象,但有一些排卵障碍的女性在排卵期却无法排卵,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受孕,因此很多女性都会选择吃药来调理,那么吃药该吃什么药呢?我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促排卵的药有哪些!
1、克罗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150mg/日,连服5天,可能在停药后5~11天排卵。如雌激素水平低,可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己烯雌酚0、125~0、25mg/日,连服20天,应用1~3个周期,以增加丘脑下部——垂体——卵巢系统的敏感性,然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能提高疗效。如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在服完克罗米芬后,加用己烯雌酚0、125~0、25mg/日,连服7天。
2、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对一般月经失调而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作人工周期治疗3月,停药后可能出现排卵。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具有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于卵泡发育近成熟时给药可促排卵。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适用于丘脑下部分泌不足的无排卵者。应用微泵脉冲式静脉注射,脉冲间隔90~120分钟,小剂量1~5μg/脉冲,大剂量10~20μg/脉冲,用药17~20天,或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肌注50μg,连续7~10天。
5、溴隐亭:适用于无排卵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者。
促排卵药一般是治疗女性因不排卵造成的不孕症,但是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卵巢在药物的刺激下不断排卵,容易造成月经不调、卵巢早衰,严重者还会患卵巢肿瘤,因此服用促排卵药时需要谨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促排卵药有中药吗
促排卵药有中药吗
促排卵药是没有中药的,但是有很多具有促排卵作用的中药,所以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可以使用中药来调养自己的身体。那么下面来说说各种促排卵药的作用:
(1)克罗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150mg/日,连服5天,可能在停药后5~11天排卵。如雌激素水平低,可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己烯雌酚0.125~0.25mg/日, 连服20天,应用1~3个周期,以增加丘脑下部——垂体——卵巢系统的敏感性,然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能提高疗效。如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在服完克罗米芬后,加用己烯雌酚0.125~0.25mg/日,连服7天。
(2)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对一般月经失调而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作人工周期治疗3月,停药后可能出现排卵。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具有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于卵泡发育近成熟时给药可促排卵。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适用于丘脑下部分泌不足的无排卵者。应用微泵脉冲式静脉注射,脉冲间隔90~120分钟,小剂量1~5μg/脉冲,大剂量10~20μg/脉冲,用药17~20天 ,或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肌注50μg,连续7~10天。
(5)溴隐亭:适用于无排卵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者。
还可以使用下面这个中药的制作方法来达到辅助怀孕的效果:好孕汤:材料:当归 50克,金银花(也就是俗称的二花)15克,红枣十颗,黑豆一把,红糖二两,鸡蛋3至5枚。做法:当归和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和其它几样一起放锅中像煮药一样,最后汤汁够一碗就行。然后把汤喝完,红枣,黑豆,鸡蛋全都吃完。切记要在月经第一天服用,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不用刚一出血就服用,出血后半天左右服用就可以。)鸡蛋洗干净,煮一会后敲碎蛋壳,像茶叶蛋一样,再煮,直到汤汁收到一碗即可。有人说放金银花不太合适,可以不放,其它照旧。 在这个时间段吃,效果会更好:在月经第一天服用,出血后半天左右服用就可以。
促排卵会导致乳腺癌吗
女性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精确调控下,每月出现排卵和月经现象,时机成熟还可实现“造人计划”。在当今社会中,工作、考试、生活环境转换等不断产生心理压力,各种疾病也牵一发而动全身,均可扰乱女性这个精密的调节过程,造成排卵功能障碍,出现月经异常甚至闭经,结果就是不孕不育。
由于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的治疗中,促排卵药物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不少苦盼孩子的妇女担心,这类药吃了可能罹患癌症、卵巢早衰,甚至暴病一命呜呼;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生育机能健全的人,希望通过促排卵药物生双胞胎,从而规避计生政策。妇产科专家指出,人们对促排卵药物的恐惧和滥用并存,当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促排卵导致肿瘤风险有待评估
医学上有一种“持续性排卵学说”认为,每排一次卵都会让卵巢表面产生一个伤口,机体对其进行修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机会发生卵巢上皮性肿瘤。促排卵药物会使卵巢排卵的数量多于正常时的每月一个,因此有可能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与治疗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类似,均为雌激素受体的拮抗剂,有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话虽如此,吃了促排卵药物会不会增加或减少得肿瘤的风险,还得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证实。邓敏端称,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与促排卵药物的关系尚未有定论,循征医学证据不足,因此妇女不必过分担心。值得注意的反倒是促排卵药物对下一代的影响——有研究发现,这些药物有可能增加胎儿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促排卵或致卵巢早衰提早闭经
卵巢早衰是妇女们的又一大担心——促排卵治疗以后,耗竭了卵巢的卵泡,40岁不到就闭经怎么办?女性卵巢中与生俱来的卵泡数量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卵泡排没了就是卵巢衰竭,由卵泡产生的雌激素也会逐渐减少,女性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
目前医学界对卵巢早衰与促排卵药物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大多数专家认为促排卵药物不会耗竭卵巢中的卵泡。卵泡的早期发育需要经历几个月经周期的时间,是分批被“募集”而启动发育的,从它们开始发育到排卵前状态大约需要85天,前70天不受促排卵药物的影响,其间发育的卵泡数量不断减少。月经周期开始时,一组被募集的卵泡经历了70天的发育后,对促排卵药物产生反应并加速生长,最终有一个或数个成熟卵泡能顺利排卵,剩下的则走向凋亡。因此,促排卵药物耗竭的充其量只是这一批次的卵泡,而不会影响到卵巢中未被“募集”和启动发育的卵泡。少数妇女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了卵巢早衰,未必是药物的作用,因为卵巢早衰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卵巢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威胁生命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促排卵药物的另一个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严重不良反应。口服促排卵药的反应还算比较轻,注射HMG等药物后可使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大量分泌雌激素,使得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急剧升高,造成人体大量体液渗出,出现腹水、胸水和水肿,患者体重增加,相应的感到腹胀、胸闷等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应用促排卵药物时注意预防这种危险:如果在B超检查中看到卵巢出现了多个大卵泡,就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甚至取消治疗周期——就算前功尽弃,也得保命要紧。
促排卵药有哪些
1、克罗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150mg/日,连服5天,可能在停药后5—11天排卵。如雌激素水平低,可先用小剂量雌激素,己烯雌酚0.125—0.25mg/日, 连服20天,应用1—3个周期,以增加丘脑下部——垂体——卵巢系统的敏感性,然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能提高疗效。如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在服完克罗米芬后,加用己烯雌酚0.125—0. 25mg/日,连服7天。
2、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对一般月经失调而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作人工周期治疗3月,停药后可能出现排卵。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具有促黄体激素的作用,于卵泡发育近成熟时给药可促排卵。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适用于丘脑下部分泌不足的无排卵者。应用微泵脉冲式静脉注射,脉冲间隔90—120分钟,小剂量1—5μg/脉冲,大剂量10—20μg/脉冲,用药17—20天 ,或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每日肌注50μg,连续7—10天。
5、溴隐亭:适用于无排卵伴有高泌乳素血症者。
治疗不排卵哪种方法好
排卵障碍,即不排卵。不排卵的原因:下丘脑性不排卵、垂体性不排卵、中枢神经不排卵、大脑内病变、免疫性或精神因素。一般,正常排卵周期建立,都是以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激素的正常分泌为条件。而有时女性,情绪失控、或新陈代谢功能絮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造成性腺激素轴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不排卵,最终影响怀孕。
大多数不排卵患者,早期,都可选择药物,进行促排卵。促排卵药物种类繁多,克罗米酚,就是一种最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另外,还有很多促排卵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理产生效果。
促排卵药物使用要谨慎,滥用药物促排卵,不但不会促进排卵,而且,还会导致卵巢早衰、卵巢癌等。用排卵药,要根据患者,当前各种激素水平、年龄、以往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等,多种情况而定。切勿盲目促排卵。
治疗不排卵哪种方法好,通过不孕不育症专家的介绍,对于不排卵治疗哪种方法好,朋友们也有了部分认知。治疗不排卵,哪种方法适合自己,要经过医生检查后,再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促排卵药物使用有误区
促排卵导致肿瘤风险有待评估
医学上有一种“持续性排卵学说”认为,每排一次卵都会让卵巢表面产生一个伤口,机体对其进行修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机会发生卵巢上皮性肿瘤。促排卵药物会使卵巢排卵的数量多于正常时的每月一个,因此有可能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另一方面,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与治疗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类似,均为雌激素受体的拮抗剂,有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话虽如此,吃了促排卵药物会不会增加或减少得肿瘤的风险,还得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证实。邓敏端称,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与促排卵药物的关系尚未有定论,循征医学证据不足,因此妇女不必过分担心。值得注意的反倒是促排卵药物对下一代的影响——有研究发现,这些药物有可能增加胎儿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促排卵或致卵巢早衰提早闭经
卵巢早衰是妇女们的又一大担心——促排卵治疗以后,耗竭了卵巢的卵泡,40岁不到就闭经怎么办?女性卵巢中与生俱来的卵泡数量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卵泡排没了就是卵巢衰竭,由卵泡产生的雌激素也会逐渐减少,女性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
目前医学界对卵巢早衰与促排卵药物的关系还存在争议。大多数专家认为促排卵药物不会耗竭卵巢中的卵泡。卵泡的早期发育需要经历几个月经周期的时间,是分批被“募集”而启动发育的,从它们开始发育到排卵前状态大约需要85天,前70天不受促排卵药物的影响,其间发育的卵泡数量不断减少。月经周期开始时,一组被募集的卵泡经历了70天的发育后,对促排卵药物产生反应并加速生长,最终有一个或数个成熟卵泡能顺利排卵,剩下的则走向凋亡。因此,促排卵药物耗竭的充其量只是这一批次的卵泡,而不会影响到卵巢中未被“募集”和启动发育的卵泡。少数妇女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了卵巢早衰,未必是药物的作用,因为卵巢早衰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卵巢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威胁生命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促排卵药物的另一个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严重不良反应。口服促排卵药的反应还算比较轻,注射HMG等药物后可使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大量分泌雌激素,使得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急剧升高,造成人体大量体液渗出,出现腹水、胸水和水肿,患者体重增加,相应的感到腹胀、胸闷等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应用促排卵药物时注意预防这种危险:如果在B超检查中看到卵巢出现了多个大卵泡,就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甚至取消治疗周期——就算前功尽弃,也得保命要紧。
打排卵很能怀双胞胎吗 不能盲目使用促排卵药物
促排卵药物主要用于不孕症的治疗,通常只适用于月经不准或排卵有障碍的女性,而且排卵有障碍的患者要先查明卵泡不能正常成熟的原因,不能盲目使用促排卵药物。
医院在给患者做检查后,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促排卵药物,医生会与患者先沟通,之后再根据病情使用药物,吃促排卵的药物或者打促排卵的针,达到循序渐进受孕的目的。
目前,促排卵药物在不孕症治疗上使用广泛,但是只能在正规医院使用并有严格限制,普通药店尚不能买到。
促排卵药什么时候吃
排卵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到了育龄的女性会遇到排卵障碍,这时就会寻求促排卵的方法,比如吃促排卵药。促排卵药主要用于治疗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无排卵者。服用促排卵药可以诱发卵巢排卵。那么促排卵药什么时候吃好呢?
一般促排卵的药在月经的第五天开始服用,促排卵的药物在有很多种,病情不同用药的方法及剂量是完全不同的。促排卵药不可随意服用,卵巢在药物的作用下会不断排卵,容易造成月经不调、卵巢早衰等症状,对宝宝的影响则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偏低、生存能力差都等问题。服用促排卵药一定要确诊为不孕症者才可使用。因此在服用促排卵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产生副作用。
促排卵药服用要慎重
有些女性不清楚人体各器官都有自己的运作规律,为了怀上可爱的双胞胎擅自吃促排卵药物,致使身体机能被扰乱。
万万别妄为 促排卵药服用要慎重
最终很可能不但没有如愿以偿怀上双胞胎,而且使身体健康受损,或是即使怀上了双胞胎也承担着多种风险。专家建议:吃促排卵药物一定要慎重。
女性生育系统
女性的生育系统由三大器官组成,包括子宫、左右卵巢、阴道。正常的育龄女性每个月由其中的一个卵巢排出一个卵细胞,而另一个卵巢处于关闭的状态。所以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孕育一个生命,怀双胞胎的概率很低。每个女性卵巢中的卵泡是固定不变的,大约是400-500个。按每个月排一个卵子计算,如果12岁月经初潮大约到50岁左右卵子排完,然后进入更年期,这是女人正常都会经历的阶段。
吃促排卵药的危害
如果吃促排卵药,每个月排出多个卵细胞,卵子排完卵巢功能便会提前退化,提前进入更年期,人衰老更快。再者,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如果通过药物人为的改变这种规律,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轻则出现闭经、月经不调等,重则出现肿瘤、癌变等。
而且,吃排卵药也不一定能怀上双胞胎,孕育一个生命除了要有优质的卵细胞精子也非常的关键。精子在一条有药物的“通道”中很难游到卵子的身边。卵细胞再多没有精子能够到达也是白忙。是药三分毒,即使怀上双胞胎出现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自然条件下大得多。。
促排卵药的作用
促排卵药有很多的副作用这点无疑,但是也不是说这种药物不能用。排卵药的主要作用就是促使排卵。一些女性由于下丘脑障碍、垂体功能障碍、卵巢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无法正常排卵,可以借助排卵药物怀孕生子。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吃药,切莫善作主张加大药物剂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药物也是如此。用得好可以治病救人给人带来幸福,用得不好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广大女性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除非是医生觉得非用不可才使用,千万不要单纯的想怀双胞胎而擅自用药。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虽然能诱使不孕症者的卵巢排卵,但人为地使用促排卵药物,会促使卵巢多排卵,其结果最终会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如头晕、恶心、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等。
长期服用促排卵药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正常人若服用促排卵药,排卵突然增多,正常人体是很难承受这种变化的,从而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卵巢囊肿、卵巢破裂、栓塞、电解质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给孕妇带来肝、肾功能衰竭、胸腹水等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截肢、休克。
因此,服用促排卵药物是需要有医生的指导才可以服用,以免产生副作用,伤害身体。在此也要建议大家,服用促排卵药物的同时也要适当加强营养,只有营养跟得上,才有健康的身体去备孕,生出健康的宝宝!
促排卵药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对不孕症者确实有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促排卵药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规范服用促排卵药会导致育龄女性的异常排卵,而且多胎妊娠本身就是高危妊娠,会使孕妇流产率比正常妊娠增加10%,早产率增加20%,胎儿死亡率高达135‰,并极易引起产妇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贫血、产时大出血等并发症,造成多胞胎子女智力发育滞后、畸形的比例也很高。
2、私自服用促排卵药,可能会产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量的排卵过度刺激卵巢内分泌;促排卵药可以造成全身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水分渗透到血管外,导致血液高度浓缩,血管栓塞,服药者可能会为此丧命。
3、服用促排卵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腹部痛、乳房肿痛、恶心、头晕、乏力、皮疹、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促排卵药服用要慎重
吃促排卵药的危害
如果吃促排卵药,每个月排出多个卵细胞,卵子排完卵巢功能便会提前退化,提前进入更年期,人衰老更快。再者,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如果通过药物人为的改变这种规律,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轻则出现闭经、月经不调等,重则出现肿瘤、癌变等。
而且,吃排卵药也不一定能怀上双胞胎,孕育一个生命除了要有优质的卵细胞精子也非常的关键。精子在一条有药物的“通道”中很难游到卵子的身边。卵细胞再多没有精子能够到达也是白忙。是药三分毒,即使怀上双胞胎出现畸形的可能性也比自然条件下大得多。。
促排卵药的作用
促排卵药有很多的副作用这点无疑,但是也不是说这种药物不能用。排卵药的主要作用就是促使排卵。一些女性由于下丘脑障碍、垂体功能障碍、卵巢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无法正常排卵,可以借助排卵药物怀孕生子。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吃药,切莫善作主张加大药物剂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药物也是如此。用得好可以治病救人给人带来幸福,用得不好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广大女性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除非是医生觉得非用不可才使用,千万不要单纯的想怀双胞胎而擅自用药。
促进卵泡发育的方法 服用促排卵药物
对于卵泡发育不良的女性还可以通过服用促排卵药物来促进卵泡的发育,常用的西药有克罗米芬,也可以运用绒毛膜粗性腺激素等。(注意药物的服用必须在医生的知道下进行。)
缺点:如果发育不良,强行在短期内运用促排卵药,虽然卵子排出,但会由于卵子发育不成熟不能正常受孕,因此,非特殊情况下不建议服用促排卵药物。
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
促排卵药虽然能诱使不孕症者的卵巢排卵,但人为地使用促排卵药物,促使卵巢多排卵,其结果最终会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如头晕、恶心、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等。
促排卵药也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正常人若服用促排卵药,排卵突然增多,正常人体是很难承受这种变化的,从而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卵巢囊肿、卵巢破裂、栓塞、电解质紊乱、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给孕妇带来肝、肾功能衰竭、胸腹水等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截肢、休克。
因此,服用促排卵药物是需要有医生的指导才可以服用,以免产生副作用,伤害身体。在此也要建议大家,服用促排卵药物的同时也要适当加强营养,只有营养跟得上,才有健康的身体去备孕,生出健康的宝宝!
促排卵药物是什么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一个正常的成年女性一般每个月会从卵巢里排一个卵子,当成熟的卵子遇到精子时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这是正常受孕。但是,一些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等功能异常,引起无月经或月经稀少等症状,而导致子宫无法排卵,引起不孕症,这时候就需要促排卵来帮助女性达到正常受孕功能。很多女性都会选择服用促排卵药物来促排卵。
促排卵药主要是用于治疗不孕症,但是排卵正常的女性不宜服用促排卵药。
很多人都以为服用促排卵药能促使卵巢排出更多卵子,能怀上多胞胎,但是非自然妊娠的多胞胎给孕妇和胎儿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人为地使用促排卵药,促使卵巢多排卵,过度刺激卵巢内分泌,造成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水分渗透到血管外,导致血液高度浓缩,血管栓塞,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促排卵药是一种危险性高的药物,虽然它虽能治疗女性的不孕症,但千万不能认为它就是万能的,正值育龄的女性应该在医师的诊断下,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