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出血热需要多久能治好

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不分年龄的,不论何种年龄阶段的人患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只要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都是有治愈的可能. 只不过对于年龄大的患者,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会比较多,危险性较年轻人高而已. 肾综合征出血热都是经历过五个阶段的,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对于本病还是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学变化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医嘱执行,严密观察,注意有无休克,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对于并发症的及时救治是本病治愈的关键所在.所以62岁患该病是可以治愈的.

呼吸道感染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 血象、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主要是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

2、扁桃体的渗出物如融合成片,须与咽白喉鉴别。

3、 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柏-查综合征常用药品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

用于预防Ⅰ型和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及其他高胃酸分泌疾病。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 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有些感染性疾病具有哪些特征性的面容

如伤寒面容、酒醉貌 (肾综合征出血热)、口周苍白(猩红热),口唇疱疹可见于大叶 性肺炎、间日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一般不见于小叶性肺 炎、干酪性肺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这些特征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流行性出血热是什么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 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具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特 征的病毒性疾病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包括我国的流行性出血 热、朝鲜半岛的朝鲜出血热、前苏联的出血性肾炎、芬兰的流行 型肾病等。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流行性出血热是鼠疫吗

流行性出血热是鼠疫吗?流行性出血热不是鼠疫。虽然都是由老鼠传播,但是流行性出血热并不是鼠疫。实际上,出血热是医学上对一系列由病毒引起的,有发热和出血症状的疾病的统称,一共有十几种之多。我国已知只有三种病毒引起的出血热,而其中又以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最多。因此,流行性出血热一般指的就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而鼠疫则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它的烈性程度和死亡率远超过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原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按乙类传染病上报,密观生命体征,针对五期的临床情况进行相应综合治疗。

发热期可用物理降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发生低血压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血浆、蛋白等。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剂(如速尿等)静脉注射。无尿者可用20%甘露醇、硫酸镁、大黄口服导泻。多尿时应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钾盐),以口服为主。进入恢复期后注意防止并发症,加强营养,逐步恢复活动。

2、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患者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血热少尿期是什么疾病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跳蚤咬人和蚊子咬人的区别 跳蚤咬人会不会传染疾病

视情况而定。

由于跳蚤是一种媒介生物,所以它在咬人后会不会传染疾病,是完全没有定数的,因为跳蚤如果没有携带携带传染病的话,那么在咬人后通常不会传播疾病,但要是有携带传染病,那么在咬人后,则可以传播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绦虫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巴尔通体病等。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隔离呢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的传染源是宿主型小型啮齿动物(家鼠、野鼠),这些小动物的尿、血液及粪便都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为2到3个星期不等。主要表现为头痛、全身关节痛、呕吐恶心、发热及腹泻,皮肤出现血点或淤斑等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要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具体隔离方法为:

①病人住单间病室,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禁止陪伴和探视病人;

②进人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注意手清洗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③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敷料等严格消毒;

④室内采用单向正压通气,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青壮年的发病率比较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的死亡为率为20%-90%,治愈后肝、肾等脏器功能有会有比较严重的损害,总的来说预防是消灭此疾病的关键,各个家庭一定要做好环境、食品卫生,积极防鼠、灭鼠。

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型是什么

1.病史 有无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烦渴、恶心、呕吐及神志迟钝等症状,有无典型的五期过程,(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2.体检 应注意血压,有无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酒醉面貌,有无球结膜红、咽红、舌红、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无腋下、上腭、结膜及躯干小出血点、休克和意识障碍现象。

按临床病情轻重早期分轻、中、重定度,晚期则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与危重型定型。此外,还应注意隐性感染。一般具备流行病学资料、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中毒征,及异常淋巴细胞7%以上或尿蛋白(++)以上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如特异性血清学检查阳性,则可确诊。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发热期

1.发热病人起病多急骤,发热常在39℃以上,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为3~7日,亦有达10日以上者。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病人出现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3.毛细血管损害:主要表现是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称为"三红",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软腭和咽部。皮 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

(二)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4~6病日。多数病人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触不到,尿量减少,严重者神志恍惚、紫绀、 DIC、脑水肿、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急性肾衰。

(三)少尿期

多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此期。与休克期重叠的少尿,应和肾前性少尿相区别。一般以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 为无尿。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病日。持续时间1~l0余日,一般为2~5日。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多数病人此期由于DIC、血小板功能障碍 或肝素类物质增加而出血现象加重,表现为皮肤瘀斑增加、鼻衄、便血、呕血、咯血、血尿或阴道出血。少数病人出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

相关推荐

小便尿血是什么病

1.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绞痛应考虑尿路结石,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断,应考虑膀胱结石,如伴有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则以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以及膀胱肿瘤等为多见.此外,应结合病史,年龄,血尿的色泽,程度等对血尿的原因进行综合判断.血尿是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患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此外亦可由泌尿系之外的其它疾患所致,如心血管疾患,血液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均可发生血尿. 2.泌尿系统疾病,常见于泌尿系结石,各种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肿瘤、外伤、药物或化学物损害、先天性畸形如多囊肾、肾下

出血热是啥病呢

出血热是啥病呢?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野鼠及家鼠。 2、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

出血热病症是什么

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等。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

肝硬化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病人常因突然发生大量的呕血或黑粪而出现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因为静脉压力增高,容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血管收到挤压或破裂就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2.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引起肝硬化病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肝性脑病患者通常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肝硬化晚期大量的毒性代谢产物在肠道集聚,肠道产胺增加,导致脑细胞损害而发生一系列肝性脑病的表现。 3.感染。由于肝硬化患者抵抗力降低,第外界的抗感染能力下

出血热的病因与传染源

出血热,全称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患病后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因而了解出血热的病因与传染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很重要。 出血热的病因: 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由于免疫学、免疫病理及病原学研究的进展,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病的始动环节。 出血热的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属,称为汉坦病毒属。电镜可见病毒为圆形中等大小的颗粒,平均直径约120nm(90~160nm),有双层包膜,表面有微突,

跳蚤会寄生在人身上吗 跳蚤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由于跳蚤有吸血的习性,而且含有很多细菌微生物,所以在接触跳蚤或者再被跳蚤叮咬后,往往会引发会局部组织的变态反应,产生大小不同的丘疹,反应严重者还有奇痒难耐的感觉,而且跳蚤还是一种媒介生物,所以还有可能被传播疾病,比如绦虫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其次跳蚤的食量很大,一只跳蚤成虫一天可吸入相当于其体重15倍的血液,因此长期被跳蚤寄生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呼吸道感染的检查

体检: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陷窝口常见白色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 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 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4.病因诊断 有赖于病毒分离、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这是很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肺水肿。 4、胸腔积液和肺

出血热与登革热的区别

01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热病毒多引起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可以发生登革热以及登革热出血/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主要变现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痛和骨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博纳悠皮疹或轻微的皮肤出血点,血小板减轻度减少。 02 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多发生于再次感染异性登革病毒的患者或母亲为登革病毒抗体阳性的婴儿,初期有典型的登革热症状,随后并且讯孙发展,出现严重出血,表现为明显的皮肤出血和粘膜出血等,血小板减

败血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症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 ,起居失常 ,寒温不适 ,房事不节 ,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1周后持续高热,可有玫瑰疹,听力减退,白细胞降低,嗜酸细胞消失。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培养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血清伤寒抗原及伤寒杆菌DNA检测可资早期诊断。 粟粒型结核:急性粟粒型肺TB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嗜睡、盗汗等明显的症状,血培养阴性。起病2周后胸部X线摄片可见粟粒性肺结核影像。痰结核杆菌PCR检测有助诊断。 变应性亚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