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人参芦根桑叶茶的功效 疏风散热

人参芦根桑叶茶的功效 疏风散热

桑叶和芦根都入肺经,桑叶特点是甘寒质轻,轻清疏散,不仅能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对于风热感冒,温病初期或温邪犯肺导致的发热咳嗽、干咳少痰、头痛不适等症,用桑叶搭配寒凉的芦根泡茶喝能起到疏风、清热、止咳的效果。

风疹的症状和治疗 风疹的治疗方法

药材:板蓝根15g,蝉衣6g,甘草4g

制法:用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

功效: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蝉衣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板蓝根蝉衣茶对于治疗风疹有很好的疗效。

药材:芦根40g,淡竹叶30g

制法:用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

功效:芦根可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淡竹叶可以清热泻火,除烦,利尿。芦根竹叶茶对风筝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食材:花生油50g,薄荷叶30g

制法:将花生油煮沸后稍冷却,再加入薄荷叶30g,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瘙痒处,有止痒作用。

功效:薄荷叶有有散风热、止痒的作用,薄荷叶外敷对于风疹病人有很好的疗效。

食材:桑叶10g,梗米5g

制法:先将桑叶加水煎煮,去渣取药液,令将梗米煮成粥后再加桑叶药液,再煮沸即可,每日温食2-3次,直至痊愈。

功效:此食疗可以用于风邪犯肺的风疹病人。

孕妇感冒发烧食谱推荐

孕妇感冒发烧食谱一:姜汤

原料:生姜,红糖

做法:取生姜切片,放入适量水中煮5分钟,加入一大勺红糖搅匀即可,趁热饮用,最好盖上被子使身体微微出汗。

功效:散寒解表。姜汤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法,姜味辛,性温,有驱寒暖胃、发散风寒的功效,正好应对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等症状。姜有很好的止呕作用,孕妇出现呕吐现象时可以含几片姜或者喝姜汤来缓解。

孕妇感冒发烧食谱二:神仙粥

原料:糯米50克,葱白两段(约30克),生姜七片(约15克),米醋50毫升。

做法:糯米淘洗干净煮成稀粥,加入葱白、生起煮5分钟左右,然后加50毫升米醋搅匀,趁热服下,盖上被子使身体微热出汗即可。

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也可用于治疗流感。神仙粥是应对风寒感冒的食疗名方,对风寒引起的头痛、乏力、发热等症状非常有效。

孕妇感冒发烧食谱三:芦根粥

原料:鲜芦根20克(或干芦根10克),粳米25克。

做法:先把芦根放进水里煎煮,等到水剩下一半的时候放入粳米,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芦根性寒,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热病烦渴。

孕妇感冒发烧食谱四:桑叶菊花茶

原料:桑叶5克,菊花10克。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疏风散热。用于风热感冒。桑叶、菊花都有疏散风热的作用,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桑菊丸就是以它们为主要材料制作的。

桑叶菊花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 疏风散热

桑叶、菊花都入肺经,皆有疏散风热的功效,而且两者轻清疏散、体轻达表,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邪犯肺产生的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的治疗,单用菊花的话发散表邪功效偏弱,配合桑叶一起用效果会好很多。

孕妇感冒发烧吃什么好

1、神仙粥

原料:糯米50克,葱白两段(约30克),生姜七片(约15克),米醋50毫升。

做法:糯米淘洗干净煮成稀粥,加入葱白、生起煮5分钟左右,然后加50毫升米醋搅匀,趁热服下,盖上被子使身体微热出汗即可。

功效: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也可用于治疗流感。神仙粥是应对风寒感冒的食疗名方,对风寒引起的头痛、乏力、发热等症状非常有效。

2、姜汤

原料:生姜,红糖。

做法:取生姜切片,放入适量水中煮5分钟,加入一大勺红糖搅匀即可,趁热饮用,最好盖上被子使身体微微出汗。

功效:散寒解表。姜汤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感冒的方法,姜味辛,性温,有驱寒暖胃、发散风寒的功效,正好应对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等症状。姜有很好的止呕作用,孕妇出现呕吐现象时可以含几片姜或者喝姜汤来缓解。

3、 桑叶菊花茶

原料:桑叶5克,菊花10克。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疏风散热。用于风热感冒。桑叶、菊花都有疏散风热的作用,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桑菊丸就是以它们为主要材料制作的。

4、 芦根粥

原料:鲜芦根20克(或干芦根10克),粳米25克。

做法:先把芦根放进水里煎煮,等到水剩下一半的时候放入粳米,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生津。芦根性寒,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热病烦渴。

婴儿过敏性鼻炎吃什么好

孩子过敏性鼻炎,饮食宜清淡,宜食营养丰富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宜多食含锌、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如苹果、奇异果、草莓、绿色蔬菜。忌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食品,如辣椒、煎炸肥鸡,肉类。

爸妈可按不同病因,症状,选用合适的食疗方。药疗与食疗配合,可促进健康,控制鼻炎反复发作。

1、桑叶黄豆汤

材料:冬桑叶12克,黄豆30克。

做法:冬桑叶洗净,黄豆浸泡30分钟。上料用清水2碗半,煎成1碗,分2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热,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流黄稠涕,口干者。

2、苏叶黑豆汤

材料:苏叶10克,白芷3克,黑皮青豆30克,大枣3枚。

做法:大枣去核,黑豆慢火炒至爆腰。上料同放入锅内,用清水3碗,煎成1碗,分2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健脾固表,用于体虚疲弱,流清涕,频打喷嚏。

3、辛夷花苍耳子煲猪鼻

材料: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3克,防风5克,猪鼻1个。

做法:猪鼻切开洗净飞水去肉腥味。上料同放入锅内,清水4碗,煎成1碗半,分2—3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上通鼻窍。用于鼻塞,流清涕,过敏性鼻炎,单纯性鼻炎。

4、百合南杏润肺汤

材料:莲子肉20克,百合20克,南杏15克,白木耳10克,瘦肉100克,蜜枣1枚。

做法:白木耳浸泡1—2个小时,撕成小朵,瘦肉飞水去肉腥味。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2小时,已盐调味,便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益气健脾。用于肺虚脾弱,过敏性鼻炎,单纯性鼻炎。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1、桑菊银翘散

本方系桑菊饮、银翘散合方加味而成。方中银花、连翘、绿豆清热解表,配以淡竹叶、滑石清润,以增强清热作用;选薄荷、荆芥、蝉蜕、淡豆豉辛凉解表,轻宣风热;桑叶、菊花轻清宣透,加强解表功效;再以桔梗、牛蒡子、杏仁宣肺止咳;配川贝、僵蚕化痰祛风;芦根清热生津,组成清热疏风、宣肺止咳,利咽化痰之剂,对外感风热兼有热痰蓄肺者最为适宜。

2、银翘解毒丸

本方为银翘散之变通制剂,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头痛身楚、口渴、无汗或微汗、鼻塞咳嗽、咽喉疼痛之风热感冒。

3、风热感冒冲剂

本方以银花、连翘、板蓝根为君,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桑叶、菊花、荆芥穗、薄荷为臣,辛开逐邪、助君药解表退热;牛蒡子、杏仁、桔梗利咽祛痰;芦根清热生津,共为佐使药。全方以疏风清热为主,并有宣肺利咽之效,对风热感冒尤为适宜。

4、感冒退热冲剂

本方以清热解毒见长。方中用大青叶、板蓝根为主药,清热解毒,用量独大;以连翘、拳参为辅药,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对风热感冒以咽喉肿痛突出者疗效尤佳。

小儿过敏性鼻炎吃什么好

1、桑叶黄豆汤

材料:冬桑叶12克,黄豆30克。

做法:冬桑叶洗净,黄豆浸泡30分钟。上料用清水2碗半,煎成1碗,分2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热,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流黄稠涕,口干者。

2、苏叶黑豆汤

材料:苏叶10克,白芷3克,黑皮青豆30克,大枣3枚。

做法:大枣去核,黑豆慢火炒至爆腰。上料同放入锅内,用清水3碗,煎成1碗,分2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健脾固表,用于体虚疲弱,流清涕,频打喷嚏。

3、辛夷花苍耳子煲猪鼻

材料:辛夷花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3克,防风5克,猪鼻1个。

做法:猪鼻切开洗净飞水去肉腥味。上料同放入锅内,清水4碗,煎成1碗半,分2—3次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上通鼻窍。用于鼻塞,流清涕,过敏性鼻炎,单纯性鼻炎。

4、百合南杏润肺汤

材料:莲子肉20克,百合20克,南杏15克,白木耳10克,瘦肉100克,蜜枣1枚。

做法:白木耳浸泡1—2个小时,撕成小朵,瘦肉飞水去肉腥味。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2小时,已盐调味,便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益气健脾。用于肺虚脾弱,过敏性鼻炎,单纯性鼻炎。

桑叶配什么减肥最有效 桑叶茶一天喝多少为宜

建议3-5克为宜。

桑叶本身是药性偏寒凉的药材,食用后可以有不错的疏风散热功效,但大量进食的话很容易对脾胃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桑叶茶喝的时候不建议过量饮用,药用桑叶煎煮的剂量多在5-10克,而普通人用桑叶泡茶喝的话一次用3-5克是比较合适的,桑叶茶一天可多次冲泡,若是自身情况特殊的话,还可适当的修改食用量。

什么中成药止咳 治风热咳嗽的中成药

桑菊感冒片是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芦根所组成。

方中桑叶,菊花能疏风解表,而且桑叶可清肺止咳,为该方中的主药;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透邪外出;桔梗,杏仁能宣肺止咳;连翘能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并与桔梗配合可以清利咽喉;因此桑菊感冒片具有发散风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羚羊清肺丸是由薄荷,桔梗,前胡,陈皮,浙贝母,桑白皮,枇杷叶,元参,麦门冬,天门冬,天花粉,生地,石斛,金银花,板蓝根,丹皮,大青叶,金果榄,黄芩,熟大黄,生栀子,羚羊角,甘草所组成。

方中薄荷,桔梗,前胡,陈皮和杏仁能疏风宣肺化痰;贝母,桑白皮,枇杷叶可清肺化痰止咳;元参,麦门冬,天花粉,生地,石斛,天冬能养阴清热润燥;金银花,板蓝根,丹皮,大青叶,金果榄可清热凉血解毒;黄芩,熟大黄,生栀子能清热泄火;羚羊角清肺肝之热,因此该药具有清肺利咽,除瘟止咳的功效。

止咳橘红丸是由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杏仁,苏子,浙贝母,生石膏,生地,款冬花,紫菀,桔梗,麦门冬,栝楼皮所组成。

方中橘红,陈皮,茯苓,法半夏能燥湿化痰;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栝楼皮,苏子能宽胸降气消痰;浙贝母,桔梗能散结开胸膈,清化热痰;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苦杏仁降逆镇咳;生地,麦门冬润肺养阴;甘草祛痰利咽喉,所以止咳橘红丸具有清热化湿,止咳祛痰的功效。

治疗咽痒咳嗽小方法

配方:薄荷、茶叶各2~ 3克。

制法:薄荷、茶叶人杯中,用沸水冲泡。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疏风散热,利咽驱邪。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功效:咳嗽,风热型。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喉燥,咳急音哑,咳痰不爽,痰黏稠黄,或咳时汗出,常伴流涕色黄。

食材:桑叶、菊花、杏仁各10g、白砂糖适量。

用法:将前3味共煎取汁,调入白砂糖,代茶饮。

说明:方中桑叶以霜降以后采得为佳,能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劳热菊花用黄菊花,功如桑叶,能解毒。杏仁味苦微温,入肺大肠经。白砂糖甘寒凉润,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材料:金银花50克,罗汉果1个。

做法:将金银花冲洗几遍,沥干水分,罗汉果洗净掰成小块,放入锅中,加800毫升清水,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煲30分钟,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用于清热祛火,利咽止咳。

陈皮菊花泡水喝的功效 疏风散热

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其功效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因此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所导致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相关推荐

喉咙痛发烧吃什么好得快 生芦根

材料:生芦根50克、白萝卜200克、青橄榄7个、葱白7个。 做法:将材料洗净后,直接放入锅中,煮沸计时20分钟即可。 功效芦根克清热生津,白萝卜对咽喉疼痛之症有缓解的功效,橄榄可散热,该食疗方适用于喉咙痛、发烧等热感冒症状。

桑果全身是宝可药食两用

常吃桑果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桑果,又名桑椹。在两千年前,桑果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桑果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全身是宝,是当之无愧的“健康宝贝”。 据中医介绍,常吃桑果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桑果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果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

感冒嗓子疼有痰怎么办

感冒嗓子疼有痰怎么办 嗓子疼有痰咳出不出咽不下的症状在热感冒患者中较为常见,因为热邪灼伤阴液,导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再加上是上呼吸道感染,故而会与咽喉疼痛等症状并见。 牛蒡子粥 材料:牛蒡子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加入200毫升清水煎煮至100毫升过滤取汁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水并兑入之前煮好的牛蒡子汁,一同煮成稀粥服食。 功效:可以热、解毒、利咽、消肿。适用于外感热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咳痰不利者食用。 丝瓜花蜜茶 材料:鲜丝瓜花20克,或者干品10克,蜂

湿热体质泡什么茶好 桑菊茶

材料:菊花2朵、桑叶2朵。 做法:将桑叶、菊花放入杯中中,以开水冲泡,趁温热饮用。 功效:桑叶可散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菊花能散清热、除湿醒神,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是比较适宜的。

牛蒡根泡水喝的七大功效 散热

牛蒡根是菊科植物牛蒡的根,味甘苦性凉,具有一定散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生活中主要被用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将其泡水喝可以散热的作用。

早上起来口臭怎么办 饮食疗法

配料:薄荷(干品)15克。 做法:将薄荷放入锅中加水煎20分钟后,去渣留汁,倒入煮熟的粥中,一并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散热、促进消化、清新口气。 配料:藿香3克、佩兰3克。 做法:开水冲泡频饮或含漱。 功效:清热润燥、除臭、清香口气。

桑叶百合茶的功效与作用 散热

桑叶味甘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苦寒清热,其功效散肺经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特征与菊花相似,多用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等症,因此处于热感冒初期时喝些桑叶茶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的。

秋季润肺茶

秋季润肺茶 一、三叶润燥茶 材料:人参叶15g,龙利叶15g,枇杷叶15g,天花粉10g,麦冬15g,甘草6g 功效:清燥、润肺、止咳 适用:干咳、鼻咽干痛、失声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二、冬花枇杷茶 材料:款冬花12g,枇杷叶15g,蜂蜜适量 功效:清燥润肺、化痰止咳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三、桑菊枇杷茶 材料:桑叶15g,菊花20g,枇杷叶20g 功效: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热、润肺止咳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

出血热患者高热期的食疗方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在坚持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时可服用以下中医食疗药膳方,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姜葱苏叶橄榄汤:生橄榄60克,葱头15克,生姜10克,紫苏叶10克,水煎去渣加少许食盐调味饮用。有发表散热,健胃和中作用。适用于出血热发热、头痛,鼻流清涕等症。 桑菊蝉衣饮:桑叶10g,菊花10g,蝉衣6g,白糖适量。将桑叶、菊花择净,蝉衣去头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15分钟,滤渣取汁。再加白糖搅匀即成。常饮服,功用散热,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头痛等。 薄荷姜参膏

宝宝口臭怎么去除 喝薄荷粥

配料:薄荷(干品)15克。 做法:将薄荷放入锅中加水煎20分钟后,去渣留汁,倒入煮熟的粥中,一并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散热、促进消化、清新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