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率过缓的治疗原则
窦性心率过缓的治疗原则
1、窦性心率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须治疗。
2、如心率每分钟低于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黄麻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率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昏厥者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的危害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临床常用“A”项药物治疗即可。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且无症状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症状明显者检查专案检查框限包括“A”、“B”或“C”。
窦性心律40~60次/分,称窦性心动过缓。无症状者,通常不需治疗。若是某些药物所致(如β受体阻滞剂等)则须停用有关药物。若是病理性(如心肌梗塞、病窦综合征等)则须加强原发病治疗。总之不论何种提高心率药物均应小心应用,使心率不至于太快,长期窦缓引起心衰者宜考虑起搏治疗。
收起
笨鸟都要先飞 | 15-09-24
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病人头晕等症状明显,且心率低于40次/分时,可选用下列药物: (1)阿托品 ①作用: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 ②用法及剂量:0.3~0.6毫克口服,每日3~4次.或1~2毫克静脉注射. (2 )异丙肾上腺素 ①作用: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 ②用法及剂量:2.5~10毫克含化,每日3~4次.或者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点. (3)麻黄素 ①作用:麻黄素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 ②用法及剂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可能促发心室颤动.此时的心动过缓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仅次于室性过早搏动.后下壁梗塞时的发生率比前壁梗塞时大3倍
怎样治疗窦性心律
窦性心率过缓可以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导致,还可以因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所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和避免这些因素是治疗窦性心率过缓的重要方式。
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原发病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的原因
窦性心律过缓是一种无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的发病位置在心脏上,一般多见于健康的成年人,特别是那些运动员和老年人,窦性心律过缓若是低于60分钟每次而且高于50分钟每次,那么这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若是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那么就会出现心绞痛、心脏功能不全或者晕厥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以免情况继续恶化。
造成窦性心率过缓原是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这种被也可能会有一些新外的病因,当然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说我们正常睡眠的时候,中午午睡或者是深夜的深睡眠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窦性心率过缓,这是因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所导致。
患上心律不齐和心律过缓疾病,对心脏都有很大的损坏,患者发现疾病症状后要立即做好急救,药物服用无法控制病情时,就要到医院检查。确诊疾病的严重程度后再制定有效的手术治疗。所以不要因为是小病就不重视。
注意事项:
多运动,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或调味品,比如葱、姜、醋、胡椒等。在晚上的时候,要少喝浓茶、咖啡,这样在晚上的时候,是无法入睡的,还要戒烟,避免出现酗酒的情况。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窦性心律过缓治疗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提高心率药物。如果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律平
盐酸普罗帕酮片就是心律平,心律平是商品名,盐酸普罗帕酮片是通用名。其他中文别名还有丙胺苯丙酮、丙酚酮、来特莫诺尔、苯丙酰心安、丙苯酮、羟丙苯丙酮、丙柏芬浓、利他脉、悦复隆。
心律平主要用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其他国家,心律平也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在急性心梗时出现的心律失常。心律平能使部分慢性房颤病人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也能使部分阵发性房颤病人房颤发作次数减少或不发作。心律平对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效。
普罗帕酮用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是否增加死亡率尚不清楚.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室性或室上性早博,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及其伴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对冠心病,高血压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较好的疗效。
心率低于60说明什么
一、心率过缓的原因
1:生理性:正常人,特别是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或强体力劳动者,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和害怕也会引起一时性心动过缓。再如一些手法压迫眼球,按压颈动脉窦,呕吐,血管抑制性晕厥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全身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某些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垂体功能迟钝、高血钾、碱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症、都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药物性:一些药物像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洋地黄、奎尼丁、异搏定、新斯的明、麻醉药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4:心脏血管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侵及窦房结,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窦房结炎症,窦房结动脉的血栓、扩张、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淀粉样变性,法鲁氏四联症或大血管错位术后,微生物累及心脏,出血进入窦房结,家族性窦性心动过缓,累及心脏抑制中枢或加速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
二、心律过缓注意事项: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窦性心律不齐过缓怎么办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改善方法
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减,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梗等,可做心脏彩超检查,要除外病态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可能,必要时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2如果要明确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是否严重,最好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一下最低心率,活动后心率是否增快,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时诊断。
3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休息,适当进行锻炼,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面对这种窦性心率过缓不齐疾病做治疗期间该手术的话还是需要及时给自己手术治疗的,窦性心率过缓不齐做治疗期间必须要先控制好自己的心情激动,激动了对疾病的害处很大,很多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了心情,突然一激动的话就引起了生命危险。
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1、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原发病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血府逐瘀丸与丹参片同时服用。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等,尚无明确的提高心率的食物。
2、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窦性心律不齐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那么我们都非常想了解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专家称,人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那么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和治疗效果。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您介绍一下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关于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内容,还请我们能够很好的了解。人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那么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和治疗效果,尽快康复才是最为重要的。
心率过缓的危害有哪些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听了以上小编的具体的介绍,相信各位朋友对心率过缓的危害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吧,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方法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的,效果也是会非常的好,平常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饮食习惯,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一、心率快(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心率慢(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心率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率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率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