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钙化灶与钙的关系
肺钙化灶与钙的关系
钙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Ca,银白色晶体。动物的骨骼、蛤壳、蛋壳都含有碳酸钙。可用于合金的脱氧剂、油类的脱水剂、冶金的还原剂、铁和铁合金的脱硫与脱碳剂以及电子管中的吸气剂等。它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建筑工程上和医药上用途很大。
钙除了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外,还在体内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对维护机体的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钙能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动,调节酶的活性作用;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血液的凝固、细胞粘附、肌肉的收缩活动也都需要钙。钙还具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
人体对钙的需要可以通过食物中获得。但钙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膳食的成份、体内钙及维生素d的状态、生理状态(包括生长、孕妊、哺乳、性别、年龄等)。应注意避免一些干扰钙吸收的不利因素,创造有利于钙吸收的条件,以使机体得到充分的钙。从食物中补钙以乳类及乳制品为好,因其含钙量大,吸收率高,如100毫升牛奶中钙含量达100毫克。另外,水产品中的虾皮、海带含钙量也较高。干果、豆类及其豆制品、绿叶蔬莱中含钙也不低,都是钙的来源。膳食中一些因素会影响钙的吸收,如: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盐、纤维素、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难溶性的盐,降低钙的吸收。膳食中的浮糖、维生素d及某些氨基酸则能明显增加钙的吸收。如,在婴儿膳食中含乳糖的配方饮食钙的吸收率可达60%,而不含乳糖的膳食钙的吸收率仅为36%。纽利兹牛乳钙咀嚼片(复合粉)都特别添加的维生素D,其吸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是当前利用率最高的补钙制品。
钙的推荐每日供给量标准如下:从初生到10岁儿童600毫克,10~13岁800毫克,13~16岁1200毫克,16~l9岁1000毫克,成年男女800毫克,孕妇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青春期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钙的需要量也相对最大,可达成人需要量的2~4倍。要特别注意补充。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为1200~1400克,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另外,1%的钙大多数呈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机体内的钙,一方面构成骨骼和牙齿,另一方面则可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活动。
钙与镁、钾、钠等离子保持一定比例,使神经、肌肉保持正常的反应;钙可以调节心脏搏动,保持心脏连续交替地收缩和舒张;钙能维持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钙能刺激血小板,促使伤口上的血液凝结;在机体中,有许多种酶需要钙的激活,才能显示其活性。
肺钙化怎么治疗
肺部的钙化灶一般是人体肺细胞坏死之后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变异,有钙化现象说明你曾经得过肺炎或结核等疾病,但现在康复了。对于小结节,如果无症状且肺功能正常,建议3个月复查胸片和肺功能,无进展则不需治疗。对于偶然发现、无症状的肺大泡一般也无需治疗,若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则主要治疗原发病变。CT是辅助诊断的有效手段,但不能单凭CT制定治疗方案。
右肺钙化灶可以这样治疗:
外科治疗:肺结核手术指征大体为,经规律化疗9-12个月痰菌仍阳性干酪性病灶,厚壁空洞,纤维空洞。耐多药结核化疗4个月痰菌未转阴,或只对2-3种效果较差的药物敏感,对其他抗结核药物均已耐药,有手术适应证者。一侧毁损肺、支气管结核伴肺不张或肺化服症。
免疫治疗:可以作为肺结核化学治疗中一种辅助治疗。常用的制剂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草分校杆茵茵茵及转移因子、γ一干扰素、自介素-2等。
治疗期间的复查对判定治疗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医生会根据治疗情况把您区分为初治或复治患者,两者复查时间不同:初治患者在服药满2、5、6个月时送痰进行复查;复治患者在服药满2、5、8个月时送痰复查。
对于右肺钙化灶要如何治疗相信您现在已经清楚了,如果说您是因为肺结核导致右肺钙化灶的话建议您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很多患者感觉既然没有症状表现就不需要进行治疗,这是错误的想法,要知道长时间下去该病也会影响到您的肺功能,导致各种肺部疾病出现。
肺部的钙化灶与肺癌灶有什么区别
从临床上讲,肺部有钙化灶不等于得过肺结核病,只是说明过去曾经有过结核感染的病史。很多人在体检透视时发现肺部有钙化灶。钙化灶说明当时的结核感染已经完全被钙化,对人不再有任何威胁了。但肺癌灶是活跃的癌细胞。
战胜癌症的必要因素是心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相当于胜利了一半,在采用联合治疗模式,加以针对性治疗,中医调养,的方式方法。相信您一定可以早日从疾病中走出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早日康复,健康生活。
肺钙化怎么治疗
左肺钙化灶是由于肺部的钙元素发生了沉积而引起的,会导致肺部出现发肿腐烂的严重症状,而且可能与肺结核等疾病有很大的关系,要及时使用输液配合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身体的抵抗能力会变差,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好日常中的防护,抽烟对肺部的伤害比较大,患者就要尽快戒除,也不要食用过于油腻以及生冷类的食物,以免会对肺部产生大的刺激性。
出现肝内钙化灶在临床经验上来说多与患者长期体内的炎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在体内的长期积累而出现情况,还有与患者自身长期体内的结核有一定的关系而引起,此病会引起患者很明显的生理反应如肝脏、脾脏的强烈的特疼痛不适感,浑身无力同时对食物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在治疗中患者要重视自己的饮食搭配尽量不抽烟喝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左上肺纤维钙化灶该怎么办
1.积极治疗已患的老年慢性病,提高抗病力。
2.每天要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从而增强体质。
3.要长期吃维生素E。补充维生素E,可提高老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力,达到减少老人患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4.肺纤维化防止感冒,用间质康复汤没有副作用,激发免疫力、预后不复发1
左上肺纤维钙化灶该怎么办?现在我们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有了一个最最基本的概念了,尼玛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到时候也就可以镇定一点了,我们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听从医生地意见,医生让我们怎么治那就怎么治,千万不要看自己的心情。
男性前列腺保养三大要素
前列腺发现钙化灶不严重 不必太担心
不少男性在体检结果中发现了一个“吓人”的词汇——前列腺钙化灶,有时是前列腺结石。从此,他们就开始担忧。
其实,前列腺钙化灶多数是前列腺发生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疤痕,也就是说前列腺以前有过炎症,现在好了,这就如同肺结核自愈后形成的钙化点一样。前列腺钙化灶会发展成前列腺结石。还有专家认为,前列腺钙化灶和结石是一回事儿,都是指前列腺腺体、腺泡和腺管内的结石,只不过小的叫钙化灶,稍大的则叫结石。常规的B超检查就可以发现前列腺钙化灶、结石。
前列腺钙化灶、结石与前列腺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一方面,前列腺发炎后,在炎症的部位常会留下疤痕,导致前列腺钙化灶;另一方面,前列腺钙化灶可以阻塞前列腺腺管,易滋生细菌,对于青壮年患者来说,又是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因素。
前列腺出现钙化灶、结石,就像机器用久了会生锈一样,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消失。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即使前列腺出现钙化灶和结石,也无需进行治疗。
肝内钙化灶的诊断
B超
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于鉴别肝内钙化灶,尤其怀疑肝内转移瘤时。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对于肝内单个或多个孤立无融合的钙化灶,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肝脏大小和形态无异常者,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肝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这类肝内钙化灶的B超图像特点是:呈“品字”或“等号”状分散的强回声,走行于胆管腔外,后方大多无声影或淡的声影,同时无肝内胆管扩张。对这类肝内钙化不需治疗,为了慎重起见,对于这类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达2~3年,每3~6月复查B超检查。
钙化灶B超图像特点
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钙化灶B超图像特点是:后方伴声影的强回声团走行于肝内胆管内,一般多发呈串珠样。如果强光团周围出现液性暗区,同时伴有近侧胆管狭窄和远侧胆管扩张,更能确定为肝内胆管结石。CT能清晰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病变,增强扫描还可确定B超难以显示的局限性轻度胆管扩张和肝萎缩,并除外其它病变。
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钙化多见,分隔瘤体的纤维隔和小血管可发生钙化,呈斑点状或条带状。原发性肝癌钙化罕见,发生率仅为0.36%~1.2%,多见于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和肝母细胞瘤,前者多见天青少年,后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钙化灶出现于肿瘤内部,呈星状或结节状。肝内转移瘤钙化灶是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癌灶,多见于直径3cmc以上的病灶,小于2cm者较少钙化,钙化可分布于肿块中心或周边,有的分布于整个病灶中,转移瘤的B超图像的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即边缘为低回声中心为高回声。转移瘤的CT表现也是多种表现,呈砂粒样钙化、不规则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总之,转移瘤的钙化灶的分布和形态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怀疑为肝内转移瘤钙化灶者,首先要考虑大肠癌转移,其次为乳腺癌、胃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肺癌、平滑肌肉癌、胰岛细胞瘤、骨肉瘤和黑色素瘤等转移,因此要积极寻找原发癌灶。肿瘤钙化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营养性钙化,即肿瘤因出血或缺血变性坏死而引起或肿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质如糖蛋白和粘多粮导致钙化有关,肝内转移瘤钙化常常伴有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肿瘤钙化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钙化的肿瘤细胞是必然死亡的细胞,因此,肿瘤伴有钙化常提示预后较好。但是,钙化灶不能作为诊断原发还是继发性肿瘤的依据,更无法鉴别其良恶性,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必要时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
肝脏寄生虫病也可以出现钙化,常见有肝包虫病和肝血吸虫病,前者多见于牧民,后者多为疫区的农民和渔民。肝包虫病肝脏的病灶是无数小囊泡集而成,呈弥漫浸润生长,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楚,囊璧有钙盐沉积。在B超图像上呈囊肿伴有声影的强回声,CT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可见广泛颗粒或不定形钙化,病灶中心部可发生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大量的钙化和浸润灶中大小不等的囊状低密度区是特征性CT征象。肝血吸虫病的B超和CT图像随感染程度不同呈现多种表现,特征性图像为肝包膜钙化,肝实质的间隔样钙化,共同围成“地图肝”或“龟背样”表现。肝内慢性炎症以肝结核和肝脓肿多见,少见于霉菌病、布鲁菌病、门静脉血栓形成和结节性病。这类钙化灶缺乏特征性B超和CT图像,难于与原发性肝癌和肝内转移瘤鉴别。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很大,平片上50%肝区见均匀弥散于肝左右两叶的钙化灶,90%大小为8~12mm,个别融合性钙化灶可达3~4cm,而且65%患者胸片上可见肺结核征象。肝脓肿钙化多发在愈合期,发生于囊璧或病灶边缘,甚至在肝脓肿愈合后十多年B超或CT检查仍显示较完整钙化环,并清晰地勾画出原始脓肿的大小和形态。肝脏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钙盐沉积形成。
总之,对肝内钙化灶不必盲目害怕和恐惧,首先要排除肝脏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继而要区分肝脏感染和炎症,最重要的是应该到正规的肝胆外科或普通外科进行诊疗,只有明确钙化病因,才能采取正确针对性治疗。
前列腺钙化灶
前列腺钙化灶是前列腺发生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结石的前兆。前列腺结石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症,一般通过B超检查能看到这些病变。由于前列腺结构特殊性,发生钙化、结石一般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前列腺钙化(纤维化)、结石上会滋生细菌,所以又是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
前列腺囊肿多发生于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临床表现排尿梗阻或大便梗阻,排尿梗阻常会引起急性尿潴留。有时从尿道流出浓性分泌物,指肛检查可触及前列腺有波动感,但常在后期方出现。偶有脓肿破入尿道、直肠、会阴或膀胱周围间隙,引起结缔组织炎。但有的病人可能无发热,主要表现下尿路梗阻,不少病人并有附睾、睾丸炎。囊肿外科主要通过引流,如会阴切开引流或经尿道前列腺切剖引流。
前列腺中的钙化点多为前列腺慢性炎症引起的钙化或者前列腺结石,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也无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