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坠床如何防止
宝宝坠床如何防止
最近我家红红已经坠床2次了,每次我都被吓得心惊胆颤,怕摔出个好歹。幸好这两次摔得都不重。红红才7个月,床边也有小围栏,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也会坠床,这几天我都一直在自责。到底该怎么防止宝宝再次坠床呢?
相信不少妈妈会遇到过或者在担心这个问题,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宝宝成长一帆风顺,希望不要遇到危险,出现意外。但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让父母担惊受怕的小意外。例如坠床,即便爸爸妈妈已经很注意了,可宝宝还是会从床上摔下来。宝宝坠床,真的防不胜防吗?
宝宝坠床 谁之过?
很多家长会觉得或者听说,婴儿的骨骼柔软,坠床摔倒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坠床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
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摔伤、关节和骨骼摔伤、脑组织损伤等。如果宝宝坠床时手脚关节或头部,五官部位先着地,那么狠容易造成骨折、脑损伤或者五官受伤。
心理损伤: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就是心理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得恐惧症或者精神失常。
孩子坠床,家长的过错
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婴儿坠床案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所致。通常有下面三种情况:
1、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
运动是宝宝最快乐的事情,只要宝宝具备向一侧翻身的能力时,就蕴藏着坠床的隐患。
2、疏于防范
妈妈觉得天天和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运动特征、生活习惯、个性都比较了解,宝宝何时要活动,何时会安然入睡都了如指掌。恰是这种过度放心,让妈妈疏于防范,难怪妈妈会纳闷:宝宝刚才还睡得好好的,怎么会掉下来呢?
3、认为宝宝坠床没有危险
除非出血,宝宝偶尔从床上掉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这是大多数妈妈的想法。对坠床的不重视心理不可取,要知道尽管宝宝的肢体弹性好,但坠床仍然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宝宝坠床该怎么办?
家长发现孩子坠床了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疏忽大意、过于放心,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认真检查,如宝宝无异常反应,则可继续观察;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学会救助或送医院检查;如果情况严重,则应立即打120求救。
检查步骤:检查是否有意识,检查是否受伤。另外,当手脚不能动,一碰就疼得哭出来时,检查是否是骨折或脱臼。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送医院:
无意识、引起痉挛、持续呕吐、伤口破裂、大量出血 、手脚麻痹。
需要紧急救护的情况:
1、如若宝宝无意识、持续呕吐、痉挛时,不要动婴儿,到救护车来为止让婴儿保持平躺不动。
2、宝宝出现呕吐时,让孩子脸冲侧面躺,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3、如若有伤或出血时,检查是否磕出肿包。伤口较大时要用干净毛巾按住伤口。
4、发现宝宝身上出肿包时,可以用湿毛巾冷敷一段时间。
以下情况则需继续观察:
1、坠床时孩子大声哭,但会立刻停止,并且情绪无异常。
2、孩子身上磕出包或青一块紫一块,但脸色还不错,情绪也很好。
宝宝坠床后注意事项:如果宝宝当时没什么症状,但过后常常发呆,脸色渐渐不好,全身无力,还经常呕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应马上送孩子到医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摔得很厉害的话,当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户外玩耍。睡下后,还要时常查看脸色等状况如何。一旦发现异常,就应该送医检查。另外,家长要记得注意安抚宝宝情绪,应及时抱起宝宝,用手安抚宝宝的身体,温柔地跟宝宝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
预防宝宝坠床需做好三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端正思想,不能大意,要多留心,多警惕,别存侥幸心理。
其次,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婴儿床,婴儿床的护栏可以对睡觉的宝宝能起到预防坠床的作用。但是,护栏不能保证100%安全,可以在床的四周设上围栏,当宝宝睡觉或玩耍时,拉上床栏。床栏的插销安装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宝宝在玩耍时无意将插销打开而坠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床要稳当牢固,高度最好小于50厘米,这样即使掉下来,宝宝也不致摔得太重。家长还可以在床边的地面上铺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如海绵垫、棉垫、厚毛毯等,即便宝宝坠床了,也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认真做好监护工作,宝宝在床上玩耍时要在妈妈的视线内,如果妈妈有事需暂时离开,最好将宝宝移至地面上玩。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自己离开一时半会宝宝也不会出意外。往往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家长请切记
宝宝坠床后多久才能真正没事 婴儿坠床后观察内容
宝宝坠床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神志、肢体活动、反应,以及时发现异常,将伤害与后遗症的几率降低到最小。
慢慢活动宝宝肢体,或给他玩具等,观察四肢的活动是否受限,或宝宝活动四肢时表现出痛苦的表情。如果受限或在活动其关节时表现痛苦,提示可能关节骨骼损伤。如果造成脑组织损伤,势必颅内压增高,引起相应的颅内出血表现。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观察宝宝精神状况非常重要。最好不要让他睡觉,观察宝宝是否出现昏迷情况,是否爱睡不醒,哭叫的声音是否尖叫,是否一直没缘由哭闹,是否恶心呕吐(喷射性呕吐),是否出现四肢肌肉紧张或牙关紧咬等情况,是否精神萎靡或与平时比较表现异常。
如果出现上述一种情况,要立即送医院诊断颅脑受损情况,安排急救。
父母可以和宝宝多说话,会说话的宝宝问他些问题,观察反应能力,不会说话的宝宝,可以让他做再见、你好等平时教过的动作,看其大脑是否振荡受损。如果囟门没有闭合,摸摸囟门是否肿胀形出。
这种观察要持续到48小时以上,如果宝宝没有骨折或脑组织受到损害,一般半个小时内就会停止哭泣,但对大人表现得特别依赖。
宝宝摔下床哪些反应不正常 精神不振
宝宝坠床后,妈妈轻唤宝宝,宝宝能有意识的回应,但是宝宝呈现比较无力疲劳的状态,精神不振或嗜睡,都有可能大脑受到了损伤,最好及时去医院做头部检查。
婴儿坠床后怎么处理 检查婴儿的皮肤
如果有外伤,看是否需要进行包扎止血,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直接加压止血法。可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加压,直到出血停止,随后去医院就诊。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坠床只会在皮肤上留下青紫痕迹,一般为皮下出血,单纯性的淤斑3天左右即可自行吸收。坠床落地部位肿胀,用冰块或凉毛巾冷敷,减少肿胀。
破伤风的护理要点
1、病室要求遮光,安静,温度15~20℃,湿度60%左右,避免外界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包括协助排痰、吸痰;给雾化吸入;给氧;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防止受凉;防止进食时误吸等。
3、加强营养,维持体液平衡给口服、管饲或静脉营养;静脉输液、输血浆、清蛋白等。
4、预防损伤如加床防护栏,防坠床;抽搐发作时,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垫,防舌咬伤。
5、加强基础护理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
6、人工冬眠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冬眠药物滴速;观察冬眠并发症。
婴儿坠床后怎么办 降低婴儿坠床的风险
1、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婴儿床,婴儿床的护栏可以对睡觉的宝宝能起到预防坠床的作用。但是,护栏不能保证100%安全,可以在床的四周设上围栏,当宝宝睡觉或玩耍时,拉上床栏。
2、床要稳当牢固,高度最好小于50厘米,这样即使掉下来,宝宝也不致摔得太重。
3、在床边的地面上铺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如海绵垫、棉垫、厚毛毯等,即便宝宝坠床了,也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4、孩子未满3岁时,最好24小时有成人监护。如果妈妈有事需暂时离开,最好将宝宝移至地面上玩,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妈妈应防止宝宝发生坠床
在妈妈转身拿干净尿布的一瞬间,11个月大的苗苗(化名)从床上掉下来,门牙被狠狠地撞掉。“好像大部分孩子都有从床或椅子上掉下来的经历。”一位母亲不无担心地说。儿科医生提醒,坠落伤已成为婴幼儿直至儿童期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多发生在0-6岁的儿童。
儿中心护理部对儿童坠床进行过调查。护理部主任楼建华表示,从宝宝会翻身起,就可能从床上跌落。到了7-8个月,宝宝会爬了,对身边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抓东西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时,从床上掉下来的几率就更大了。
在儿中心住院病房里,对患儿发生意外坠床事件都会进行登记。当一个患儿入院时,护理人员会向家长宣传预防孩子坠床的知识,尽管如此,每月报告仍会出现1-2例患儿坠床的案例,究其原因还是父母疏忽所致。随手拉上床边护栏,是家长们必须要养成的一个习惯。
儿中心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坠床意外都是在家长视线离开孩子的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发生的。调查随机问过一些患儿家长:“如果你有急事要处理,会把孩子放回床上并拉上护栏吗?”50多位家长中,不到20位会做到位,更多的家长会忘了拉上护栏。更有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沙发上,开个门1分钟也不到,应该不会有问题。”殊不知,1岁左右的婴幼儿没有危险意识,意外往往就在瞬间发生了。
婴幼儿发生坠床后,如果出现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抽搐、呕吐频繁、耳鼻内流血或流水、躁动不安、单侧或双侧体瘫痪等症状,必须立即送医治疗。
宝宝坠床怎么确定没事 头痛
宝宝坠床后,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脑震荡或脑组织损伤引起,有必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颅脑检查,可以初步拍x线片,看看是否有硬膜外出血,必要时ct进一步检查,看看是否有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