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有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宣传预防早产,引起社会的关注,使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身体周刊:对于孕妈妈们而言,如何预防早产?

陈超:“准妈妈”,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减少羊膜早破、宫内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外伤、疲劳等。

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可能发生早产前给予激素治疗,促进胎肺成熟,可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减轻症状。

最后,建议有早产可能的“准妈妈”最好到有新生儿救治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周刊:早产儿出院后及远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超:早产儿出院后仍会发生许多问题,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出院后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继续随访。随访目的是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随访的重点是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MR、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

营养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经常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少数病例可能发生过度追赶生长、肥胖等。通过出院后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做好喂养工作。

后遗症问题:随着患儿月龄增大,少数孩子逐渐出现后遗症表现。通过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我国于1997年对7省市1-6岁3万余名儿童调查,脑瘫发生足月儿0.2%,早产儿2.91%,胎龄<32周早产儿6%。国外报道超低出生体重儿25%~40%可能发生神经运动异常,10%~15%可能发生脑瘫。80%~90%到2-3岁会走路,8%~13%有多部位残疾。

据统计,胎龄<26周的早产儿,随访到30个月时,严重残疾23%,其他残疾25%,死亡2%,无残疾49%。在超低出生体重儿,9%发生视觉障碍,11%听力障碍,在<750克早产儿,31%发生视力损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问题:早产儿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仍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继续评估和照顾。少数早产儿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出院后死亡:早产儿出院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死亡,出院后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猝死、意外窒息、脑瘫等,应积极预防。

身体周刊:早产儿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陈超:首先,生活和学习问题:

生活能力:包括沐浴、进食、喂养、穿衣服等,有后遗症的早产儿生活能力较差。应该对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积极康复治疗。

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社交困难,这与早产儿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

学习困难:部分早产儿发生学习困难,需特殊教育。调查显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55%学习困难,20%需特殊教育,22%~26%留级1年。

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国外统计,早产儿成年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其次,就业问题:由于早产儿残疾率较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非常困难,总体就业率较低,如何提高残疾早产儿就业问题非常重要,没有就业将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第三,对家庭的影响:

对父母的影响:在早产儿整个生长发育和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有后遗症者更是如此,严重增加家庭负担。有些父母亲出现焦虑和心理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和父母亲年龄的增大,父母亲的焦虑和担忧更为严重。

成年期家庭生活与婚姻问题:后遗症比较严重的早产儿,成年期会明显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婚姻。

早产儿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帮助解决。

高龄生二胎需注意预防早产

一、高龄妈妈追生二胎,出现早产儿增多的现象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专家介绍,近三年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越来越多,今年很可能会超过300例。到目前为止,最小的早产儿胎龄只有26周,体重仅1000克。而高龄产妇的增加、试管婴儿的增多等因素,是目前早产儿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位高龄二胎妈妈,说起几个月前早产的经历她还觉得后怕。“因为之前一胎挺顺利的,这次怀二胎就大意了,怀孕期间工作也没有减少,人总感觉有点疲劳,主要还是有一天晚上洗澡,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尾椎骨,没想到宝宝就因此提前出来了,把全家人都吓坏了,还好有惊无险。”孩子妈妈说。在住院期间,她也跟别的妈妈们做过交流,发现除了像她这样因为疲劳及意外致宝宝早产外,更多宝宝的早产是因为妈妈的宫内感染,此时妈妈往往是没什么感觉的,但宝宝在肚子里面却感觉很不舒服,实在受不了就提早“出来”了。

二、专家提醒,高龄生二胎孕前筛查不能少

专家对此警示,妈妈们在怀孕前的筛查不但不能忘记,还要做得仔细。早产宝宝3岁内怎么“追赶生长”有讲究如果宝宝早产了,做父母的喂养要留意什么呢?儿科专家说,由于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要特别留意观察,看看宝宝有什么不适的表现。同时,喂养要特别当心,并一定要坚持定期到医院做随访。“因为许多严重的问题,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当父母的识别不出来,需要专业的医生检查后才能早期发现,为解决问题抓准时机。”

三、如何护理早产儿

专家提醒,父母可以做到的,一是重视喂养,对早产儿反而不宜用母乳,而应选择针对早产儿的配方奶粉。需要提醒的是,冲泡的奶粉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宝宝小便时会带走更多的水分,这样即使宝宝吃得再多,也无法补充足够的营养。二是要牢记定时回医院接受随访,最好维持到3周岁。3岁内定期到医院评估生长发育状况并给予专业指导,有望让家中早产宝宝赶上足月宝宝的生长,这个过程叫“追赶生长”。

1岁以内宝宝的生长发育有较明确的标志性时间段,如大家熟悉的翻身、坐、爬、站、走,对环境和人的反应及语言发育等。通过早期营养强化及管理、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接受专业医护的指导,以及必要的早期训练及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因此,杭州市二医院准备实施为期一年的出院后门诊随访工作,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运动、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定期检查和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发育指标。

早产儿越来越多孕妇如何躲开早产危机

近几年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达,目前对早产儿的救治率逐步提高,可早产儿依然面临诸多健康问题。所以女性在孕期最好能够做好预防,尽量避免早产现象的发生。

哪些因素导致新生儿早产?

早产有多个方面原因,比如宫内感染、多胎妊娠、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孕妇抽烟喝酒都是致病原因。

1、不良生活习惯

女性在孕期没有调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经常熬夜,缺乏休息,为了工作劳累过度,并且还有喝酒抽烟等习惯则更易引起早产现象发生,还有女性孕期缺乏合理的运动,以及孕期性生活过多都会对妊娠造成影响,诱发早产。

2、患有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和人流史过多的女性

女性朋友曾经有反复的流产史,还有人流经历都会对女性的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女性的宫颈和子宫内膜功能出现缺陷,在女性进行妊娠的时候就易产生影响,而诱发早产现象的发生。

3、疾病因素

女性朋友患有糖尿病,流感,还有妊娠并发症,以及一些妇科感染疾病,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在孕期才换上的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出现早产的情况。

4、精神过于紧张担忧

女性在孕期因为生活的原因,还有胎儿的原因易出现担忧的情绪,并且受到一些意外的刺激造成情绪起伏过大,就会诱发宫缩现象,并且使血管收缩加剧,就易引起女性发生早产现象。

5、年龄因素

孕妇年龄过小(<18岁)、过大(>40 岁),体重过轻(<45k8);有吸烟、酗酒习惯者。

6、胎儿及胎盘因素

胎儿及胎盘方面的原因有双胎、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位不正、胎膜早破等。

7、孕妇身体因素

母体营养不良,或过于劳累,遭受严重的精神刺激或创伤。

早产征兆应提前悉知

在怀孕晚期,准妈妈需要特别注意自己是否有早产的征兆。如果出现下面这些症状说明有早产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不能自行处理。

1、下腹部变硬

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其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之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

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2、破水

温水样的液体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臀部垫高,最好平卧,马上送医院。

3、阴道出血

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有时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均会出现阴道出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远离高危因素 预防早产发生

在妊娠28周后准妈妈们不应做不利于宝宝的事情,避免早产的发生:

1、保护腹部,不要跌倒

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

2、避免腹泻刺激

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

3、夫妻生活

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也应禁止夫妻生活。

4、保证休息

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轻度疲劳也可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对初次分娩的不安等精神紧张均可引起早产,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

孕期妇女预防早产首先调整好情绪和心态,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应尽快调节;孕期应加强保健,防止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孕期妇女应戒烟戒酒等;怀孕期间应积极做好保健和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孕期疾病并尽早处理。

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紧紧闭着眼睛、脑袋如橘子大小、小脚丫比成人拇指长不了多少、皮肤像纸一样薄……”这是一名早产儿的模样,这样的早产儿通常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度过生命中最初的一段时间,才能逐渐脱离危险。在我国,28周之后、37周之前分娩者,都被称为早产,据文献报道,早产占到全部分娩总数的5%—15%,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在宫内被感染,其死亡率约为12.7%—20.8%。随着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较大提高,但远期的并发症是一个很大问题,如脑瘫、视神经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慢性肺病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所以,预防早产的发生非常重要。

早产分为三大类:自然早产、胎膜早破导致的早产和治疗性早产。感染是前两类早产的最主要原因,占全部早产的一半以上;治疗性早产主要是由于母体疾病不能继续妊娠,医生不得不主动终止妊娠而致。越早发生的早产,感染所占的比例越高,30周之前发生的早产,80%是由感染引起的。病原菌播散到宫腔,引起 “羊绒炎”,也就是包裹着胚胎的羊膜发炎,炎性物质导致前列腺素类物质生成,引起宫缩、宫颈变短、胎膜早破,进而发生早产。

能够引起羊膜感染的疾病,主要是孕妇的生殖道感染,例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病菌蔓延,感染到了羊膜。还有一部分是受孕前已有的子宫内膜炎。此外,孕妇严重的全身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泻等,也会波及到羊膜。研究发现,牙周炎也会引起早产。

因此,准备怀孕的女性,要先去检查,看有无妇科炎症,如果有,应该先治疗再怀孕,避免怀孕后感染羊膜。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全身感染和生殖器感染,不要因为惧怕药物给胎儿带来的副作用,而硬扛着不去就医,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同时,患有牙周病的孕妇或准备妊娠的女性,不妨去看一下牙科医生。

孕28周准妈妈进入围产期

儿科医生也开始管理你的胎宝宝了到了孕28周,就进入“围产期”。胎儿不再只属于产科医生管理,儿科医生也开始管理胎儿,宝宝又多了一层保护。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和护理手段,满7个月的胎儿早产,在产、儿科医生配合下,经过良好的护理,已经能够存活。这是目前我国能够达到的早产儿成活的极限月龄。

哪个妈妈都不希望宝宝早产,越小的早产儿越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昂贵的监护设备、及时的抢救措施,但仍可能发生各种早产儿疾病或夭折。毕竟胎儿和妈妈还没有进入孕晚期,胎儿的身体发育只是初具规模,还有大量收尾工作没有做。按计划,还有3个月的最后工作没有完成。

所以,这个月预防早产仍很关键。

围产期小常识

国际上对围产期的划分有4种:

(1)从妊娠第28周至产后1周;

(2)从妊娠第28周至产后4周;

(3)从妊娠第20周至产后4周;

(4)从胚胎第1周至产后1周。

我国采取第二种划分法,即从妊娠第28周至产后4周,为围产期。近10年来,围产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围产保健包括了受孕、胚胎发育、胎儿生理与病理、孕产妇心理准备和各种疾病的诊断防治,以及新生儿疾病等内容,涉及胚胎学、遗传学、生殖医学、产科学、社会心理学、新生儿学等多学科。围产期保健的宗旨是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目的是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喂养早产儿的注意事项

早产儿顾名思义就是指胎龄不满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因为胎龄不满,很多早产儿在身体素质上远远不及足龄宝宝,因此在护理、喂养早产儿时要更加小心谨慎。

早产儿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喂养早产儿需要妈妈更多的细心与关怀。

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但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 (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含量少,即使是足够母乳喂养,钙的摄取量也只是胎儿后期的1/3~1/2,加之胆酸分泌不足,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偏低,因此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发生缺钙,而且早产儿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故易发生缺钙性佝偻病。

2、铁的再吸收通常发生在临近足月时,故早产儿铁的储备不足。

3、宫内最后3个月胎儿贮存锌量为250g/kgd,出生时血锌高,故足月儿极少发生缺锌,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贮锌量少,加之人乳中锌的含量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所需,故易缺锌。

母乳中维生素E、C、B族及叶酸的含量不足,而早产儿生长速度快,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故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对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需适当补充

不良习惯、精神压力大易早产

为什么早产儿越来越多,准妈妈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早产儿妈妈大多有不良习惯 除了病理因素外,早产儿的妈妈几乎都存在一种或多种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怀孕后暴饮暴食、猛吃补品造成营养过剩,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怀孕前为保持身材拼命减肥而使孕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上述这些都可导致早产率明显增高。 社会、精神压力大易早产 除了营养方面的原因,生活压力增大导致的休息不够、情绪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也易致早产。另外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高龄产妇逐年增多也与早产密切相关。失业、亲人亡故、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也与早产关系密切。助孕技术特别是试管婴儿的发展使多胞胎出生率增加,而多胞胎多数是早产的。孕妇在妊娠期遇到某些不良因素,引起胎膜早破、子宫收缩直至早产等一系列反应。 专家建议: ·孕妇要加强孕期的保健,生活规律和饮食方面要咨询专业医生,定期进行产前检测; ·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发现产前出血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最后,医生们呼吁:希望父母们不要轻易放弃早产儿。现在,医疗技术加强,早产儿的存活率提高了,后遗症也越来越少。在早产儿随访门诊中,发育延缓的宝宝并不多,很多宝宝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

早产儿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

早产儿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含量少,即使是足够母乳喂养,钙的摄取量也只是胎儿后期的1/3~1/2,加之胆酸分泌不足,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偏低,因此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发生缺钙,而且早产儿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故易发生缺钙性佝偻病。

2、铁的再吸收通常发生在临近足月时,故早产儿铁的储备不足。

3、宫内最后3个月胎儿贮存锌量为250μg/kg·d,出生时血锌高,故足月儿极少发生缺锌,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贮锌量少,加之人乳中锌的含量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所需,故易缺锌。

母乳中维生素E、C、B族及叶酸的含量不足,而早产儿生长速度快,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故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对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需适当补充。

早产儿一些常识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

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1.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

腹较胀,阴囊发育差。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张静

早产儿越来越多孕妇如何躲开早产危机

早产有多个方面原因,比如宫内感染、多胎妊娠、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孕妇抽烟喝酒都是致病原因。

1、不良生活习惯

女性在孕期没有调理好自己的生活习惯,经常熬夜,缺乏休息,为了工作劳累过度,并且还有喝酒抽烟等习惯则更易引起早产现象发生,还有女性孕期缺乏合理的运动,以及孕期性生活过多都会对妊娠造成影响,诱发早产。

2、患有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和人流史过多的女性

女性朋友曾经有反复的流产史,还有人流经历都会对女性的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女性的宫颈和子宫内膜功能出现缺陷,在女性进行妊娠的时候就易产生影响,而诱发早产现象的发生。

3、疾病因素

女性朋友患有糖尿病,流感,还有妊娠并发症,以及一些妇科感染疾病,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在孕期才换上的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出现早产的情况。

早产婴儿护理临床

1.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较胀,阴囊发育差。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

2.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利用其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

3.抵抗力弱: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4.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哭声很小,常见青紫。

5.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6.当外伤、缺氧、感染、凝血机能受碍,往往易出血而且较重。脑部血管尤易受伤而出血。有时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早产儿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黄疸维持的时间较足月儿为长,而且较重。

8.由于早产儿的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较足月儿为低,故凝血机制不健全,容易出血。

9.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得该种营养缺乏症。

10.使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浆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肿。

11.由于肾小球、肾小管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尿素、氯、钾、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较为多见。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下降较剧,并且易因感染、呕吐、腹泻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12.中枢未成熟,哭声微弱,活动少,肌张力低下,神经反射也不明显,咳嗽、吮吸、吞咽等反射均差。

3.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倍数较足月儿为大,1岁时足月儿的体重大致等于初生时的3倍,1501~2000g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可达初生时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达7倍。14.早产儿通过母体胎盘来的IgG量少,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IgA、D、E、G、M合成不足,补体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调理素,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有哪些表现

1、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较胀,阴囊发育差。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

2、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 利用其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

3、抵抗力弱 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4、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哭声很小,常见青紫。

5、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6、当外伤、缺氧、感染、凝血机转受碍,往往易出血而且较重。脑部血管尤易受伤而出血。有时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①早产儿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黄疸维持的时间较足月儿为长,而且较重。②由于早产儿的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较足月儿为低,故凝血机制不健全,容易出血。③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得该种营养缺乏症。④使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⑤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浆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肿。

8、由于肾小球、肾小管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尿素、氯、钾、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较为多见。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下降较剧,并且易因感染、呕吐、腹泻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9、中枢未成熟,哭声微弱,活动少,肌张力低下,神经反射也不明显,咳嗽、吮吸、吞咽等反射均差。

10、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倍数较足月儿为大,1岁时足月儿的体重大致等于初生时的3倍,1501~2000g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可达初生时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达7倍。

11、早产儿通过母体胎盘来的IgG量少,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IgA、D、E、G、M合成不足,补体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调理素,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败血症。

早产儿怎样进行脑瘫筛查

一、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二、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三、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四、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五、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六、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早产儿如何进行脑瘫筛查,上面的文章已经列举了一些,新生早产儿父母一定要仔细阅读,尽早的给孩子做筛查,脑瘫患儿确诊后,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正确的治疗,因为专家表示,脑瘫患儿越早治疗,那么脑瘫患儿的病情就会康复的越多,所以早产儿父母,一定要尽早做脑瘫筛查。

早产儿喂养需要特别加强营养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含量少,即使是足够母乳喂养,钙的摄取量也只是胎儿后期的1/3~1/2,加之胆酸分泌不足,脂溶性维生素D的吸收偏低,因此胎龄越小的早产儿越易发生缺钙,而且早产儿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儿,故易发生缺钙性佝偻病。

2、铁的再吸收通常发生在临近足月时,故早产儿铁的储备不足。

3、宫内最后3个月胎儿贮存锌量为250μg/kg·d,出生时血锌高,故足月儿极少发生缺锌,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贮锌量少,加之人乳中锌的含量不能满足早产儿生长所需,故易缺锌。

母乳中维生素E、C、B族及叶酸的含量不足,而早产儿生长速度快,对这些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故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早产儿对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要求,需适当补充。

早产儿的症状有哪些

1。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较胀,阴囊发育差。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

2。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 利用其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生体温过高。

3。抵抗力弱 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4。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哭声很小,常见青紫。

5。早产儿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

6。当外伤、缺氧、感染、凝血机转受碍,往往易出血而且较重。脑部血管尤易受伤而出血。有时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肺出血。

7。①早产儿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黄疸维持的时间较足月儿为长,而且较重。②由于早产儿的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第Ⅴ因子、第Ⅶ因子、第Ⅹ因子等均较足月儿为低,故凝血机制不健全,容易出血。③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得该种营养缺乏症。④使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⑤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不好,可因血浆蛋白低下而形成水肿。

8。由于肾小球、肾小管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尿素、氯、钾、磷的清除率也低,蛋白尿较为多见。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下降较剧,并且易因感染、呕吐、腹泻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9。中枢未成熟,哭声微弱,活动少,肌张力低下,神经反射也不明显,咳嗽、吮吸、吞咽等反射均差。

10。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倍数较足月儿为大,1岁时足月儿的体重大致等于初生时的3倍,1501~2000g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可达初生时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达7倍。

11。早产儿通过母体胎盘来的IgG量少,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IgA、D、E、G、M合成不足,补体水平低下,血清缺乏调理素,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败血症。

相关推荐

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1、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早产儿奶粉是一种对特殊人群、特殊时期适用的奶粉(仅食用20-30天)。在国内产科现有的环境条件下,早产儿食用专用奶粉。早产儿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ARA(花生四烯酸),这些成分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早产奶粉的特点是能促生长。 2、早产儿喂养小常识 对于早产儿而言,还是应该以母乳为主,可考虑满5个月以后再添加,平时注意补充鱼肝油即可,如果母乳不够要及时添加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新生儿专家建议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应该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什么是早产临产

如果你在怀孕37周前,开始出现有规律的宫缩,从而导致宫颈开始变薄或开大(这医学上称为宫颈容受和扩张),那么你就处于早产临产阶段了。如果你在宝宝满37周前分娩,就叫做早产,而你的宝宝就属于早产儿。 大约有1/4的早产是由有意进行的。比如,当你有严重的或不断恶化的先兆子痫等严重疾病出现时,或者当你的宝宝在宫内停止生长时,医生可能都会决定提早对你进行引产或实施剖腹产手术。 其余的3/4是自然发生的早产。当你在宝宝未足月时临产了、当你的羊水提前破裂(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了、或者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你的宫颈

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

早产儿需要更贴心的护理

营养需求问题: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

过度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罪魁祸首

广州市冯女士早产,孩子生下来只有1500多克,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医生立即在鼻孔里插上管子吸氧。3个月后,“看上去没有什么异样”的孩子因感冒发烧上医院检查时,却意外发现孩子是个“瞎子”。眼科专家分析,这是氧气治疗后副作用所致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鉴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U)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年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眼科专家云集长沙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过度吸氧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罪魁祸首;一旦错过治疗良机(时间窗),孩子一生将失去光明。 ROU发病率:与日俱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

早产怎么预防 早产对宝宝的危害

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公克的宝宝,属于「低出生体重」,若低于1,500公克的宝宝,是「极低出生体重」。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越低,就代表可能会发生越多发育上的问题,所以若遇到可能发生早产的危机时,医师会想办法让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多待一些时间,以争取时机做些必要的处置。 早产儿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呼吸窘迫、疝气、黄疸、视网膜病变、脑室旁白质软化症、听力障碍、肠胃功能不佳等,甚至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脑室出血合并症,若严重的话会导致脑损伤。早产除了可能造成新生儿死亡外,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急性、慢性的健康问题,令

早产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奶粉是给过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准备的,它可供早产的宝宝食用20-30天,用专用奶粉混合母乳喂养早产宝宝更利于早产宝宝的健康。 因为早产儿比正常婴儿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早产儿营养不良,许多营养素的储存是在孕后期完成的。其次,早产儿代谢排泄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消化功能差,所以早产儿奶粉针对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有利于早产儿的营养吸收。 最后,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高于正常足月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赶上”正常的生长,因而早产儿奶粉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奶粉要高。并且,早产儿奶粉中还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

早产儿的症状

1.外表: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有凹陷性压痕、色红、皮下脂肪少、肌肉少、指甲短软,同时躯干部的胎毛越长、头部毛发则越少且短,头较大,囟门宽,耳壳平软与颅骨相贴,胸廓软,乳晕呈点状,边缘不突起,乳腺小或不能摸到。腹较胀,阴囊发育差。男性早产儿的睾丸常在外腹股沟中,在发育过程中渐降至阴囊内。女性越早产者则其小阴唇越分开而突出。手足底皱痕少。 2.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利用其产热的作用受到限制,肌肉少,张力低,不能改变姿态以缩小失热的面积。另一方面,由于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容易发

为什么早产

为什么早产: 一、自发性早产 1、行为和心理因素 过量饮酒、吸烟、吸毒、不良饮食习惯、怀孕期间长期紧张的体力劳动、两次怀孕间隔较短、各种心理负担过重等,特别是当多种原因同时存在时,往往使早产风险增加。 2、社会因素 怀孕的年龄过小(< 17岁)或过大(> 35岁)、未婚、邻里关系紧张、教育程度较低等等。这些因素与早产的关系尚不明确。 3、种族差异 非洲人比其他种族的早产率高,也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不知道我国不同民族或地域间是否有差别。 4、既往早产史 如果前一胎为早产,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至少超过没有早产史

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的5个关键

由于 早产儿 尚未充分发育,所以生活能力非常薄弱,对疾病几乎都没有抵抗力。因此,对 早产 儿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样增强早产儿的抗病能力呢? 早产儿的种类及发育指数 分娩 时重量越轻,早产儿遇到的问题就越多,其生活能力、呼吸、吸收功能、消化、身体温度的调节和抵抗力就越差。宝宝越小,器官的缺陷和障碍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就越大。具体有如下几种: 分娩重量在1500~2500克之间,或胎龄30周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围产医学的进步,现在此组的几乎所有的婴儿,只要没有并发症都能存活,且一般发育良好。 分娩重量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