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糖时应该如何选择血糖测定仪
测血糖时应该如何选择血糖测定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确实需要慎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
在选购时应掌握4大要素:
1.准确度,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否则就可能出现延误病情的悲剧。
2.看服务,应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防止出现“有炊无米”的情况。
3.看机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机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等。
4.看价格,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但一般比较好的血糖仪都在千元上下,对很多家庭也是一笔额外负担,需要综合衡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问问您信赖的医生了。
血糖测定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确实需要慎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
在选购时应掌握4大要素:
1.准确度,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否则就可能出现延误病情的悲剧;
2.看服务,应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防止出现“有炊无米”的情况;
3.看机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机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等;
4.看价格,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但一般比较好的血糖仪都在千元上下,对很多家庭也是一笔额外负担,需要综合衡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问问您信赖的医生了。
尿糖应该怎么测试呢
尿糖测试是简便易行、经济价廉的监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方法,目前仍为国内大多数患者采用。主要有两种方法:
(1)斑氏试剂法:此法沿用已久,但因其操作方法繁琐,而且有时使用者会被烧伤或烫伤等不足之处,现在使用的人已越来越少。
(2)尿糖试纸法: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种尿糖试纸出售,其测定方法大同小异:
①先将尿糖试纸放入盛有小便的容器内。
②即刻取出,稍待片刻。
③与试纸包装上的不同尿糖浓度比色,以确定尿糖的含量。
④结果以“+”表示
尿糖测定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许多缺点:
①只有血糖超过肾糖阈(10mmol/L)时,才能从肾脏内滤出并在小便内排泄,但当空腹测定时,虽血糖控制未达要求,但尿糖却为阴性。
②尿糖仅在控制高血糖时有一定帮助,而在低血糖时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③尿糖试纸都是半定量,不象血糖那么精确。
④尿糖测定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和妊娠病人等的肾糖阈值改变,此时尿糖不能代表实际的血糖水平;有时非糖尿病时也会使尿糖升高,如某些肾脏疾病、大量进食等;某些具有还原性质的药物也会使尿糖试纸变色,造成尿糖高的假象,如维生素C、水杨酸盐等。
怎样选购血糖测试仪
关于血糖仪的选购问题,确实需要慎重。市场上常见的血糖仪按照测糖技术可以分为电化学法测试和光反射技术测试两大类。前者是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再运用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后者是通过酶与葡萄糖的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带颜色物质),运用检测器检测试纸反射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将这些反射光的强度,转化成葡萄糖浓度,准确度更高。
在选购时应掌握4大要素:
准确度,应尽量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不可相差太悬殊,否则就可能出现延误病情的悲剧;
看服务,应了解血糖仪的售后服务工作,试纸的供货情况是否到位,防止出现“有炊无米”的情况;
看机器运行情况,比如采血针使用是否便利,需血量的多少,机器读数的时间,显示屏的大小与清晰度,电池的更换方便与否,机器是否美观,大小如何等等;
看价格,在血糖仪选购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质量,但一般比较好的血糖仪都在千元上下,对很多家庭也是一笔额外负担,需要综合衡量。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问问您信赖的医生了。
血糖仪测量血糖准确吗
为了准确就要注意下面事项:
1、试纸条保存不当:不少检测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要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用后密闭保存。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不要在其它容器中盛放。
2、操作方法不正确:操作不当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定值不准确。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3、采血方法不当: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如血滴过大,溢出测定区,也会影响测定结果。应该用一新的试纸条在测试区滴一滴血,确认试纸条背面“血量确认圆点”完全变色。另外,采血时因肢端末梢循环不好、血流不畅或过度挤压等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一般来说血糖仪测试血糖是准确的,如果出现测试不准的情况,都是因为操作出现不当导致的。血糖仪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逐渐普遍,有了血糖仪就可以自己在家中检测,免了往返医院的麻烦,但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血糖仪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
血糖升高检查诊断:
高血糖常见的症状:
1、尿多,皮肤乾燥,脱水。
2、极度口渴。
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
5、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血糖即血液内的葡萄糖,是肌体的能源之一。正常成人的血糖水平是:空腹血糖(FBS):3.6-6.1mmol/L(69-109mg/dl),餐后2小时血糖(20PBS):3.6-7.7mmol/L(65-139mg/dl).
在测血糖时应该注意,空腹血糖,时间应在12小时内;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以下可诊断为糖尿病:
1、口服葡萄糖75g后1小时测血糖,如果血糖≥11.1mmol/L(200mg/dl).
2、另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3、另一次空腹口服葡萄糖75g后2小时测血糖≥11.1mmol/L(200mg/dl).
除上述诊断标准外,糖尿病静脉血浆葡萄糖测试是一种筛选性试验。通过这种筛选,可以把更大量的血糖不理想患者纳入观察。据报道,当以FPG≥6.1mmol/L作为筛选标准时,其特异性90%,敏感性为65%-95%.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4%,成为继心血管和癌症之后的第三位“健康杀手”。
自己测血糖怎么测 购买血糖仪
患者如果自己测血糖,可以到医药超市购买一台小型的血糖仪,在家里自行的侧血糖,各大医药超市都有血糖仪的出售,品种较多,血糖仪大致可以分为吸血的血糖仪和滴血的血糖仪两种。这两种测血糖的血糖仪使用都较为方便,按照说明书就可以很好的自行测血糖,比较容易掌握。
老年人糖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方法:测血糖应该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已糖激酶法,因比较特异,邻甲苯胺法(Somgyi法)也是被WHO认可的,其测定值稍微偏高,以往的一些方法如FolinWu法,班氏法等都已被淘汰了,因为这些方法被血中许多还原物质所干扰,特异性低,测值偏高,测血糖应测静脉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指尖毛细血管全血(实际上大多数血糖仪仍为测毛细血管血浆)也可以用,但与生化法测定值比较仍然存在误差。
(2)正常值:正常人的血糖相当稳定,空腹在3.8~6.1mmol/L,餐后2h在4.4~7.8mmol/L,但在餐后1h(高峰)为5.6~8.9mmol/L,男女性别无差异,但在50岁以上,每增加10岁,餐后1h血糖可增加0.5mmol/L(相当于10mg/dl),故80岁以上老年人1h血糖可高达10mmol/L以上。
IGT(impaired glucore tolerance)即耐糖量减低,它正常人与糖尿病大致相同,它有时已经有糖尿病人的代谢紊乱特征,同时,IGT的自然史说明,它并不一定都变成糖尿病,国内报道:432例IGT在两年之后,有15.3%发展为糖尿病,31.7%仍为IGT,53.0%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但国外报道6年以后有约2/3的IGT转变为糖尿病。
除诊断糖尿病外,血糖测定还用于追踪及监控病情,观察治疗效果,糖尿病分型,诊断及治疗低血糖,诊断不稳定型糖尿病等等,这些将在有关章节中介绍。
2.尿糖定性及定量试验
(1)试纸法尿糖定性试验:将试纸插入新鲜尿中,取出吸干,60min后与标准目试比色,以-,±,+,++,+++,++++表示尿糖的有无及多少,方便简便,价廉,适于常规检查(如1天4次)及家庭自我监护用。
研究发现尿糖“-”或“±”不能判断空腹及餐后血糖已获控制(<7.80.5mmol/L);但对餐后2h,可以大致判断为控制合格(<12mmol/L),故此种尿糖检查在空腹时意义不大,但在餐后检查有价值。
尿糖阳性,能判断血糖多在12mmol/L以上,但无半定量价值。
(2)尿糖定量:手工及自动生化分析仪都能作尿糖定量,可用来判断血糖控制程度及观察治疗效果,出报告的单位为浓度mg/L或g/L;或排出率g/24h,后者必须有尿量及收集时间长短的记录,24h尿糖排出量在正常人为<0.5,糖尿病控制较好时<25g,>25g为控制不佳,>40g为尿糖明显增多。
(3)肾性尿糖:是一种少见的肾脏功能紊乱,与糖尿病无关,表现为尿糖阳性同时血糖并不高,作一个OGGT同时分别测定每小时的尿糖定性或定量,诊断不难,对比分析同一时间的尿糖和血糖,可以发现病人的糖尿阈值低于正常人(正常值10mmol/L),此病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障碍所致,不要误诊为糖尿病,有学者发现有少数糖尿病患者有肾性糖尿,尤其是患糖尿病较久者,多因已伴有肾脏(包括肾小管)损害所致。
3.糖化血红蛋白(HbA1及HbA1c)的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是葡萄糖及其他糖类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的产物,这种反应是直接反应不需酶参与,故又称为非酶糖(基)化,此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即反应产物与参加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正相关;当糖的浓度含量高时,GHb也愈多,GHb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也愈高。
目前测定HbA1c及HbA1的用途,在于追踪病情,观察疗效,与血糖测定相比,它可以大大延长检查周期,减少检查频度,本测定是一项实用的方法,但不能代替血糖测定的功能,比如调整剂量,抢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时,血糖测定仍然是必须的。
X线,CT,磁共振成像,B超,彩超,心电等辅助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是不可缺少的。
测量血糖前可以喝水吗 测血糖前可以喝水吗
测血糖前最好不要喝水,但是实在渴的不行,也可以少量喝点白开水。
测血糖要求的“空腹”主要是指不能进食任何热量的食物或者饮料,比如主食、蛋、奶等,所以测血糖前不要吃早餐,以免影响血糖测定的结果,但是不严格要求限制饮水,如果实在很渴,也可以少量喝点白开水,但是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自已如何监测血糖
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每一个糖尿病人都必须掌握。血糖监测最重要的是要正确使用便携式血糖仪。
目前市场所售血糖仪品牌很多,但工作原理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满足病人自我血糖监测的要求,病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后,应在专业人员的培训下,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以及试纸的保存方法。注意每次检测前应检查试纸型号是否与仪器相配,试纸是否过期或变质,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检查血糖仪的准确性。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岳仁宋
监测血糖,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合适呢?
使用口服药的患者,在开始调整剂量的前两周,每周应连续测3天空腹、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以便了解不同时间内血糖的控制情况,确定适宜的药物剂量。血糖稳定后,可以每周测1天空腹、睡前和餐后2小时血糖。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测定血糖。如使用中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两次血糖,可以交替一天测早餐前和晚餐前血糖,一天测午餐前和睡前血糖。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者,应每天测3~4次血糖,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对于严格控制血糖的病人,应每天测定4~7次血糖,包括睡前和凌晨3点。
如果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测定血糖;血糖波动大或合并有其它疾病如发烧、感染、手术时,应增加血糖测定次数;血糖比较稳定时,可酌情减少测定次数。
注意事项:
1.记录血糖检测结果和药物及胰岛素使用情况;
2.记录导致低血糖和血糖升高的各种原因;
3.了解自己血糖控制的目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计划;
4.当血糖高于治疗目标、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糖或血糖大于13.3mmol/L时,应及时找医生;
5.每次就诊时应携带血糖记录本和药物及胰岛素记录;
6.保证血糖仪工作正常,试纸符合要求,测定结果可靠。
7.了解血糖仪测定的末梢血糖结果与静脉血糖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
8.每次测血糖时应让消毒液自然掠干,取血针深浅适度,血自然流出方为准确,切忽通过挤压指尖取血。
9.运动后不宜立即检测血糖。
血糖仪测量血糖准确吗
血糖仪又称血糖计,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血糖仪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光电型和电极型两种。电极型血糖仪的测试原理更科学,电极可内藏。
为了准确就要注意下面事项:
1、试纸条保存不当:不少检测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要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用后密闭保存。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不要在其它容器中盛放。
2、操作方法不正确:操作不当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定值不准确。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3、采血方法不当: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如血滴过大,溢出测定区,也会影响测定结果。应该用一新的试纸条在测试区滴一滴血,确认试纸条背面“血量确认圆点”完全变色。另外,采血时因肢端末梢循环不好、血流不畅或过度挤压等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血糖仪测血糖准确吗:
一般来说血糖仪测试血糖是准确的,如果出现测试不准的情况,都是因为操作出现不当导致的。血糖仪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逐渐普遍,有了血糖仪就可以自己在家中检测,免了往返医院的麻烦,但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血糖仪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翻白草能降糖的情况吗
翻白草能降糖的。但是一点有糖尿病的时候,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
温馨提醒:为了进一步降血糖,那么其实肥胖的病人在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积极的运动的,而且这个时候的话,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不可以随随便便暴饮暴食的了。运动往往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血糖仪
1、目前血糖仪用来检测血糖主要由光化检测和电化检测。光化检测的血糖仪误区较大,但价格很便宜。电化检测精度很高,价格偏高点。
2、血糖仪采血方式也有两种,一种试剂纸式:通过血样滴在试剂纸上进行检测,用血量多且容易造成偏差。另一种自动吸血式,采血量少精度也高。
3、对于按钮操作选择也很重要,中老年朋友要选择便于操作的血糖仪,不要被它的许多功能复杂的操作所吸引。但是一定要选择带记忆存储的,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血糖变化更加了解。
4、在仪器电源这块建议大家选择干电池(7号),而使用纽扣或者专用电池的不好更换。
5、环境温度对血糖的检测有所影响,所以大家要选择可以自动进行温度校准的血糖仪。
6、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是长期的,不光要选择性价比的血糖仪还要选择一款价格经济的血糖试条。对于经常需要检测的患者可以选择瓶装的试剂条,不经常检测的可以选择单个试剂条。
7、选择一款口碑好的品牌,这样可以保证买过后有长期的售后维护和试剂条供应。
测血糖前能喝水吗 测血糖前喝水对血糖有影响吗
一般来说,测血糖前少量喝水(200毫升左右)对血糖的影响还是不大的,具体请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喝水时不能喝太多,否则可能会造成血液的部分稀释,增加尿糖的排泄,导致血糖测定的结果有误差。
糖尿病的日常监控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3:00)。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