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用血糖仪比较盲目
多数人用血糖仪比较盲目
53%糖尿病人使用血糖仪
记者调查:受访对象中使用血糖仪的糖尿病人达53%。这其中有自己看到广告后主动买的,有住院时医院推荐购买的,还有就是别人赠送的。没有使用血糖仪的糖尿病人大都觉得血糖仪的结果不可靠。一位66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自己患糖尿病已经20年了,总是被推荐购买血糖仪,但自己坚决不买。她觉得“那东西容易让人受刺激,血糖的变化本来就大,累了、急了就高了,自己再一测就更急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非常有必要,通过监测可了解自己血糖水平的真实情况,可以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也能了解哪些事情会让自己的血糖出现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活动,同时把记录下来的监测数据提供给医生,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建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使用血糖仪。特别是对于以下情况更应该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1.更改治疗处方时。2.老年人血糖不稳定时。3.使用胰岛素治疗时。4.出现合并症,例如腹泻、呕吐、发烧时,一定要监测血糖。
血糖比较稳定的,一周监测3~5次就可以了,血糖不稳定的每天需要监测7次,三餐前后加睡前,夜间如果不舒服还需要测量血糖。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进行自我监测后就不用到医院检测了,血糖稳定的2~3月需要到医院检测一次,血糖不稳定的每一个月或每两个月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测。
89%的人就看牌子和价钱
记者调查:消费者买血糖仪的时候,89%的人更多地考虑品牌和价钱。大品牌的血糖仪价钱从400元左右到1000元左右不等,比如拜耳血糖仪有拜安捷(售价为998元)和拜安易(售价为568元)两种。受访对象普遍感觉价格高一点的质量和功能好一些。
专家点评:国家允许生产的血糖仪质量应该都是有保证的。购买血糖仪并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购买者应该了解各种血糖仪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你想方便一点,可以选择能够自动调码和连续测试的血糖仪,如拜安捷;老年人眼睛看不清可以选择试纸比较宽的、好拿的,如拜安易。患者也可以跟医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让医生提供购买建议,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购买医院使用的血糖仪类型,比如比较常见的拜耳公司的拜安捷、拜安易等。因为医生对这种血糖仪的性能会更了解,而且能更好地将自测结果和医院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76%从售货员、说明书学使用方法
记者调查:“我基本上就是多走几家药店和商店,问问不同的售货员怎么使用血糖仪和使用中注意事项,然后再看一下说明书,用上几个月基本上就熟悉了。”这是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的购买者的习惯做法,约占调查对象的76%。
专家点评:学习怎么使用血糖仪不能只依靠说明书,同时很多售货员也不太了解血糖仪的使用方法。病人家属应该和病人一起主动向医院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护士学习如何使用,护士会告诉你怎么测、什么时间测,如何记录数据,如何自己分析数据说明什么情况,如何依据数据显示的血糖水平调整自己的饮食和活动。
59%不知道血糖仪需要校正
记者调查:多数人不知道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校正,约占被采访人数的59%。即使发现血糖仪有问题了,九成患者都是自己在家先“捣鼓”一下,不知道去哪里校正或维修。
专家点评:当患者监测的结果与自己的感觉不一致时,以及自测结果和医院的测量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时,建议患者让医院的护士帮忙对血糖仪进行调试,或者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询问维修事宜。不过现在比较先进的血糖仪,都是采用电化学方法的血糖仪,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只要保护得好,就可长期使用。
30%使用者担心自测血糖有误差
记者调查:关于血糖仪的使用,很多患者存在疑问,最突出的一点是,约30%的受访者表示,自测的血糖抽取的是末梢毛细血管的血,而医院抽取的是静脉的血,二者很可能有误差,不能区分是测试的合理误差还是质量问题。
专家点评:其实消费者不必对此太过担心,好的血糖仪对末梢毛细血管的测量结果和医院检查抽取的静脉血的测量结果差别不会很大,有研究表明,拜安捷血糖仪的测量结果很接近静脉血测出的结果。
退一步说,这两个结果之间即使有差别,也是有规律的差别,一般血糖仪的说明书里都应该有说明。如果用血糖仪自测的结果很低或者很高,或者测量正常而患者感觉不舒服,都应该去医院复查,以此来判断是不是血糖仪出现了问题。
血糖仪的测量准确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监控血糖了解体内血糖变化,可以影响到我们的整个治疗,误差在多少是可以接受的,往往成了关注焦点。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多项数据表明,血糖仪的测试误差在20%以内,均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例:连续3次测定血糖,分别为6.4mmol/l、5.5mmol/l5.9mmol/l。虽然数字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血糖控制良好,因而不必改动治疗方案。
这是所有血糖仪共有的一种特性,不是某一品牌、某一款血糖仪的问题。患者自测血糖时常遇到不同品牌或相同品牌血糖仪之间测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快速血糖仪测量的结果是范围值,每次测量的结果通常会有一些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快速血糖仪同生化仪静脉血糖之间的误差不超过20%都是准确的,有些患者对仪器测量的数据理解存在问题,认为血糖仪的测量数据应该和通过静脉测量的血糖值是一样的,如果这两个数值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产品质量就有问题。但事实上,不论是家用的血糖仪还是医院的测血糖仪器,测出的数值不会每次都一样,应该说误差值在±10% 以内的血糖仪就是非常好的,一般要求误差不超过±20%,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正确,只有相对正确。当然,测量中的一些错误方法也会人为的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血糖仪试纸
血糖仪试纸适用于患者自我检测血糖,血糖仪试纸通过一滴毛细血管全血作为样本测出一个半定量的结果。
血糖仪试纸可以分为六个大类。大致为:滴血式血糖仪试纸、活力型血糖仪试纸、虹吸式血糖仪试纸、安稳型血糖仪试纸、稳步血糖仪试纸、随手测型血糖仪试纸。
血糖仪试纸区由两片含有敏感化学成分的薄片组成。将血滴到测试区(黄色部分中央)上,将试纸平放一分钟后冲净血,与标准比色板对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根据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产生不同程度颜色变化。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反应所伴随的颜色指示以及非反应成分将在测试区呈现。
在购买血糖仪试纸时,一定要注意:血糖仪试纸和血糖仪是配套使用的,你的血糖仪是什么牌子的,什么型号的,血糖仪试纸就应该购买与该品牌型号相搭配的血糖仪试纸产品。
另外,血糖仪试纸多少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血糖仪试纸的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大家在关注血糖仪试纸价格行情的同时,更应尽量购买质量好的品牌产品。
低血糖人群减肥不可盲目
过度节食、盲目服药易致贫血
早餐一片面包、一个鸡蛋,午餐只吃青菜和水果,晚餐甚至直接省略,坚持了一个月,终于瘦了一点,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时常会感到乏力、头晕,提不起精神,免疫力下降,总是生病,脸色也变得憔悴不堪。
长期节食、偏食,易导致人体营养摄入不足。因为,我们身体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果肉和主食一点都不吃,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会严重不足,摄入的能量大大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由于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而从节食减肥餐里摄取的铁等微量营养元素,远远满足不了身体所需,极易造成人体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补铁补血就显得至关重要。
除了节食,很多女性还依靠喝减肥茶来减肥,很多减肥茶都会导致腹泻,但不少人认为减肥茶就是通过拉肚子才起作用的。但是如果长期腹泻的话,会给肠胃带来很大损伤,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胃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会大大降低,人体补充的铁元素难以充分吸收,无法合成血红蛋白;此外,不少女性平时还会喝一些绿茶、普洱茶等辅助减肥,但事实上,喝茶确实对身体有益处,但是茶叶所含鞣酸也会与铁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会阻碍铁的吸收。喝咖啡、牛奶也是如此。
盲目减肥不可取,合理补铁补血是关键
其实小编不得不说,很多想减肥的妹子们,你们根本一点都不胖!根据体重指数BMI(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如果BMI小于18,则 体重过低;BMI在18.5~23.9之间,则体重正常;BMI在24~27.9之间,表示超重;BMI在28以上,表示肥胖。 例如,你的体重是 55 kg,身高 为1.60 m, 就可以算得BMI = 55 / (1.6 * 1.6) = 21.5 ,那么,你一点都不胖,所以,还是回家洗洗睡,忘记减肥这回事儿吧。
不要盲目的降血糖
血糖高对于老年人是非常危险的,然而就有许多的老年人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降血糖,其实血糖太低也是不好的,那么正常血糖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呢?一起了解一些血糖的健康指标吧!
糖尿病患者都要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糖尿病这个疾病本身而言,血糖控制得越好,意味着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越佳。例如,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 糖控制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英国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就能下降21%,心肌梗死发生率则下降14%。
然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不是越低越好。据美国“健康日”网站4月18日报道,芝加哥大学医学副教授阿尔伯特·黄博士带领其团队历时4年,追踪调查了7万余名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后发现,那些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低值区的人死亡风险反而会升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低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同时由于他们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变差,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从而面临更大的死亡风险。 值得提醒的是,约一半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便是偶尔出现出汗、面色苍白、心悸、感觉饥饿难耐等低血糖症 状,可能也需要做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来“侦察”一下是否被低血糖困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出了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修订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指标,从6.5%上调到 7%。对于这个指标,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较真,非降到7%不可。另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指标也可以适当地放宽些,一般来说,前者不超过8.1毫摩 尔/升,后者控制在11.1毫摩尔/升以下即可。
正确的控制血糖浓度,不应盲目的降血糖物极必反,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浓度,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合理调节血糖。
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1、血糖仪的准确性
尽量选择与同时静脉抽血的测试值相近的血糖仪,否则会出现延误病情的悲剧。血糖仪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5%左右。一般而言,血糖仪测试手指血的结果比实验室测静脉血浆的结果低10%。
2、血糖仪的操作便捷性
对于中老年朋友要选择便于操作的血糖仪,不要被血糖仪的众多复杂的功能所吸引,但是最好选择具有机能存储功能的血糖仪,以便对自己的血糖变化更加了解。
3、血糖仪的运行情况
比如采血针的使用是否便利,需要的血量多少,血糖仪的读数时间,显示屏幕的大小与数值的清晰度,电池更换是否方便,机器的大小是否合适等等。
4、血糖仪的温度范围
很多血糖仪都有一个温度范围的规定,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血糖仪的时候要确保选定血糖仪的使用温度可以在当地环境下正常工作。
老年人血糖标准
老年人血糖标准
一、首先了解下血糖高一般为多少?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按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上述标准以防止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不少病情较轻老年糖尿病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不需促泌剂及胰岛素,血糖达到正常,也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这类人血糖控制目标可接近正常范围。
2、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不应强化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间,餐后小时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为6.5%--7.0%即可,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年人血糖标准的相关内容。
3、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时,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这类患者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风险,应根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不导致高血糖与脱水症状,通常的水平是空腹:7--9 mmol/L,餐后2小时:8--11.1 mmol/L,HbAlc:7.0%--7.5%,防止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4、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血糖居高不降时,应及时使用普通胰岛素尽快降低血糖,但又要不使血糖下降过快,以免诱发脑水肿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待血糖下降到13.9 mmol/L时,脱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已纠正,可改为胰岛素皮下注射。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按上述标准控制血糖水平,有时目标要因人而异。
三、血糖仪也可能“闹矛盾”
测出来的血糖值跟实际的血糖值有误差,也有可能导致“血糖正常却还是有糖尿病”这种现象的发生。
在家中监测血糖是一个良好的健康习惯,但有时候血糖仪也会“闹矛盾”。一般家用的快速血糖仪,其准确性即血糖仪所测结果与静脉血检测结果允许有20%误差,其精确性即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一致程度,允许有7.5%的变异。此外,环境的温度、湿度、非独立包装的试纸在开封的保管等均会影响准确性。
除了仪器本身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外,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等也会导致血糖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血糖仪所需血样本多用扎手指获得,也就是测的是末梢全血,而作为诊断糖尿病最准确的方法,应是抽取静脉血来测试血清,两者也可能有10——15%的差别,虽然目前血糖仪所显示的结果已经校正,但受校正采用的标准影响,结果也会有部分误差。因此,血糖仪测出来的结果仅仅是作为参考,定期体检抽血检验还是必要的。
血糖仪不准该如何处理
血糖仪不准该如何处理?家用血糖仪测量的一定不准。无论是免费赠送的还是自己购买的血糖仪,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一般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家用血糖仪要测量准确,关键在于自己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血糖控制得比较稳定,一般一周做一次血糖谱即可。
选用的血糖仪和试纸要相匹配:
目前血糖仪品种较多,从厂家来分有美国强生、美国罗氏、日本京都、北京会好、长沙三诺等;从采血的性能上可分为吸血的血糖仪和滴血的血糖仪。不论病友选用哪个厂家的血糖仪,都必须使用该厂家的试纸。不同款式的血糖仪使用的试纸也不一样,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必须使用滴血的试纸,是吸血的血糖仪就必须使用吸血的试纸。
记录相关情况:
对于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应当进行记录,这种血糖监测记录不仅仅是记录血糖检测的时间和数值,另外还应当包括当时的一些饮食、运动和药物的情况,例如进食多少食物后或者服用何种剂量的药物后等,这样才能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事实上,不论是家用的血糖仪还是医院的测血糖仪器都会有误差,应该说误差值在±10%以内的血糖仪就是非常好的,误差在±20%以内是国家标准允许的。例如第一次测8.0,立即再测为7.2,两者虽不同,并不影响病情判断,医生也不会因此改变用药或调整剂量。所以仪器质量好,操作正确,结果应该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