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2步:清肺经200次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2步:清肺经200次
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手,用右手拇指自孩子的无名指指尖向指根直推。
主治: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捏揉风门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将拇指,食指相对,以指腹揉捏风门5-1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4步:推三关200次
定位:在孩子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前臂,右手拇指自手腕横纹沿前臂外侧缘直推向肘关节。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证。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儿推拿能治荨麻疹吗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可以对荨麻疹的病症的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可以给小孩做。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地捏拿位于小儿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的百虫穴,左右各5次。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左右各操作50~100次。
3、 患者俯卧位,家长以单掌横擦膈俞穴处的肌肉,然后,以拇指及食、中二指捏挤该处,反复操作5~10次。
4、按揉双侧曲池穴各1分钟。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膻中穴1~5分钟。
2、按揉曲池、风池、足三里、血海穴,每穴操作1分钟。
3、患儿俯卧,家长用单掌横擦肾俞至大肠俞的部位,以局部透热为度。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三
1、患儿坐位;家长以掌按揉并推擦患儿颈项部,以透 热为度。
2、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一手扶住患儿前额,用另一手的大拇指及中指点揉双侧风池穴,使穴位局部和头侧部有酸胀感为度。
3、掐、揉血海、三阴交穴各2分钟、并使酸胀感向上下扩散为最佳。
4、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肚脐,顺时针摩动5分钟。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6步:揉曲池
定位: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的凹陷处。
操作:先将孩子胳膊弯曲,家长用一手托住其腕部不动,另一手握住肘部,用拇指掐揉。
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3步:揉一窝风1分钟
定位: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按揉。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散寒,安神镇静。用于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无汗身痛,惊风,昏厥,抽搐等。
手足口病推拿方法怎么推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均匀柔和有节律。
清小肠经200次
位置:小指外侧面边缘,自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又叫鱼际交。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00-3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推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自肘推向腕,推200-300次。
按揉合谷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3分钟。
在上述推拿穴位中,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小天心镇惊安神,消肿止痛;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与其他穴位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手足口病。
慢性鼻炎怎么推拿 宝宝鼻炎辩证加减推拿
症见鼻塞严重,流涕色白而清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推三关300次,清肺经100次;按揉曲池穴1分钟;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以透热为度;点揉大椎穴1-3分钟。
症见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口鼻气热,流涕色黄而稠,发热恶风,有汗口渴,时有咳嗽;舌质红,苔薄黄。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清肺经2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风府,曲池穴各1分钟,提拿肩井穴部位5-10次,手法刺激应稍轻;热重者,可蘸酒平擦背部1-3分钟。
症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有臭味,嗅觉差,头痛,伴随心烦不安,头晕耳鸣,口苦胁痛;舌质红,苔黄。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清肝经30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揉总筋100次,按揉太冲,三阴交各1分钟;推擦涌泉20次。
症见鼻塞不利,鼻涕量多,或稀或黏,嗅觉迟钝,头部发沉,伴随疲倦乏力,食欲缺乏,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摩脐2-5分钟;按揉足三里1-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色白量多,无臭味,嗅觉减退,伴随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咳嗽有痰;舌质淡,苔白滑。
推拿手法:在常用手法基础上,加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摩肚脐2-5分钟;按揉肺俞,脾俞各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点揉风池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将拇指,食指相对,用指腹点揉风池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小儿荨麻疹有哪些危害
小儿荨麻疹的诱发原因、病程、发病特点等都是和成人不同的。
①小儿荨麻疹一般都是由药物、冷、热日晒、精神紧张等诱发。
②从病程看,小儿荨麻疹多为急性荨麻疹,但是随着年龄增大,儿童及青少年过敏性湿疹和哮喘加重,或服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引发的荨麻疹,可逐渐由急性荨麻疹转变为慢性荨麻疹,成人则慢性荨麻疹、药物所致荨麻疹较儿童多。
③一些特殊类型小儿荨麻疹的病程比成人较短,例如人工划痕症,小儿皮肤划痕症,一般持续2-4周,而成人则达数月或数年。
④有少部分的荨麻疹患者是因为遗传的因素,多从婴幼儿开始发病。日光性荨麻疹、胆碱性荨麻疹(小荨麻疹)也比成人少。然而水源性荨麻疹则比成人多见,这是因儿童喜欢玩水所致。
⑤从防治来看:小儿荨麻疹较容易查找原因,病程又短,因此与成人相比,用药简单,治疗时间短,容易防治。
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成人荨麻疹而言小儿荨麻疹更容易治疗,不过因为小儿不能够很好的表达病情,因此就需要家长格外的注意,如果孩子出现了荨麻疹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7步:揉百虫窝3—5次
定位: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让孩子屈膝,家长用拇指指腹点按百虫窝穴。
主治:驱虫止痒活血祛风,用于虫积,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图 第5步:清天河水100—300次
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食指、中指指腹自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主治:清心除烦、镇惊安神、退热发表,用于感冒发热、惊慌不安、口舌生疮、烦躁不寐、心经有热用此穴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