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斑传染吗 什么人易患汗斑
汗斑传染吗 什么人易患汗斑
花斑癣之所以称为汗斑,可见与出汗多有关,因为汗水与尘埃及皮屑形成污垢为癣菌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所以花斑癣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
青年人,特别是男青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换洗衣服和揩干皮肤,则很容易发生汗斑;
汗斑还多见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因为这类吃激素的人的表细胞更换周期延长,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此外,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妊娠都可以诱发本病。
汗斑是怎么形成的
汗斑的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又称汗斑菌。汗斑菌为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有报道曾从92%正常人的头皮上分离出。其他带菌部位有背、躯干、四肢、面部等。儿童带菌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带菌率越高。汗斑菌平时腐生于角质层的表层,为孢子形态。在某些条件下,会从孢子相转变为菌丝相,具有感染力,侵犯周围组织产生损害。诱发因素包括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皮肤使用油脂类制剂、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细胞外糖原沉着、家族遗传等。但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是高温和多汗。
汗斑全球分布。在温带地区常见于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十分流行,可能与人群中的皮肤表皮更换率减缓有关。墨西哥、印度、古巴等很多国家居民发病率高达50%。我国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患者多为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由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不感染动物。
汗斑菌具嗜脂性,所以皮损多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汗斑菌能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羟酸,从而使汗斑损害呈现色素减退。亦有人认为是因为汗斑菌及其代谢产物能阻止阳光透入局部皮肤而干扰了局部皮肤黑素形成所致。
从人体皮肤中能分离出两种形态的汗斑菌,称正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rbiculae)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 ovale)。现一般认为它们是同种异名。
汗斑会传染吗
汗斑会传染吗?汗斑,是一种普通皮肤病,汗斑又称花斑癣。花斑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那么它是不是像其它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一样具有传染性呢?下面我能就来介绍一下。
汗斑癣是因人体皮肤的角质层感染糠批马拉色菌感染而引发的,因为角质层内具有真适合真菌生长的营养元素。汗斑多发生在夏季,因皮肤多汗潮湿而得病,好发于人体的胸背、颈部、以及手臂等部位,初发时为围绕毛孔的点状斑疹,然后可慢慢发展到指甲盖大小,分界清楚,可与相邻的斑疹融合成片,然后四周又出现新的斑疹,表面覆有少量的鳞屑,很容易用手剥离,呈灰色、黄棕色等,时间较久的可浅色斑。汗斑癣的病程较长,可在冬天减少,但又可在夏天复发。
汗斑癣虽然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但并不具有接触传染性,人体皮肤上带有致病菌,但不一定会发病,只有遇到促发因素才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如高温潮湿、局部多汗、个人卫生差等,这时致病菌的寄生密度增加而引发该病。
汗斑癣的注意事项:
1.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应及时洗澡和更换衣服,以免导致细菌滋生,导致病情恶化。
2.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出现不良情绪。
3.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4.患者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皮肤抵抗力,但在运动后应及时清洁皮肤。
汗斑癣在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症状,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应了解该病的发病症状,并在发现病症后及时到医院治疗。
汗斑多发勿当成白癜风
汗斑又称花斑癣,是相当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夏天。很多人会将汗斑误认为白癜风,这是因为早期白癜风与汗斑症状非常接近,但如果仔细观察,这两种疾病从外观上就能区别开来。
白癜风病人的白斑形状、大小各异,容易连成片,白斑的境界清楚,边缘颜色要比正常皮肤略深,表面没有鳞屑,与出汗无关。而汗斑主要以淡白色为主,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斑,边缘模糊,表面往往有许多微细的鳞屑,有折光性,如果出汗过多会导致病情加重,汗斑多长在皮脂腺发达部位,比如脖子、胸背部或肩膀处,有时汗斑为浅褐色或者浅灰色,也可以多种颜色都有,从斑点状到甲盖大小不等,病人偶尔会有瘙痒感,大部分没有任何症状。由于汗斑会使病人的皮肤看起五花斑驳,影响美观,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扰。
汗斑与白癜风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汗斑是由于一种表浅的真菌——马拉色菌感染所致。马拉色菌是与人体皮肤共生的一种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皮肤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因为它的数量通常不会太多,每天正常的洗澡就会将其和皮肤的老旧角质层一起洗掉,但是夏天天气闷热,汗液较多,马拉色菌容易长的比较多比较快,一旦形成族群,便会干扰皮肤正常色素的形成,从而形成圆形的白色或棕色斑点了。因此汗斑不是由其它人传染的,也不容易传染给他人。但汗斑不能够自愈,且会自我传染,感染范围会越来越大。所以一旦发现要尽快治疗。
汗斑与白斑的区别 仔细看看这些
发病形状不同汗斑:汗斑是淡白色居多,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模糊。
白斑:白斑多呈指甲至钱币大,呈圆形、椭圆形,以后虽然可扩大或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的大片,但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白斑边缘总是可见较周围着色加深的色素带和(或)白斑中夹有岛状的色素点。
病因不同汗斑:汗斑通常是由真菌引起,有折光性,在显微镜下可以找到真菌。
白斑:白斑是指皮肤、粘膜处出现比正常肤色浅的斑片,主要是由于皮肤色素减退或色素脱失素所造成的。
发病位置不同汗斑:汗斑常常发生于上胸部或背部等出汗比较多的部位。
白斑:白斑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及外生殖器等皱褶处皮肤多见。
皮癣是如何造成的
1、环境因素
气温高、湿度大是癣病多发的重要条件。因此,夏季、雨季的癣病比冬季、旱季多且重。有些耐旱抗寒的癣菌,在寒冷、干旱季节照样致病,这在我国北方多见。患者的工作、生活环境也不可忽视。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密闭、闷湿的地方发病率低。人员拥挤的地方发病高。由此可见,职业、工种等对癣病发病率有很大影响。在高温、高湿车间、特别是必须穿着厚重工作服才能生产而通风又差的环境易患癣病,若无洗澡设备或未能及时沐浴,则癣病发病率将明显提高。
2、个人因素
男女老少皆可得病。一般来说,青壮年男女更易罹患;爱运动、好活动出汗多者也易罹患。癣病不会遗传,但有家族易感性。个人卫生习惯与癣病直接有关。接触公共浴池和卫生条件差的泳池的人易传染上癣病。饲养猫、狗等宠物者,易被宠物身上的癣菌感染。某些慢性病如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患者的癣病很多见,症状也偏重。一些重症,如艾滋病、晚期癌症患者,不仅真菌性癣病发病率高,而且癣病分布广泛,表现奇特,十分顽固难愈。内裤太厚太紧时易诱发股癣。经常坐马桶的人比不坐者易患股癣。游泳后不及时淋浴者易患体癣和花斑癣(汗斑)。此外,洗澡过频,喜欢搔抓的人易将带真菌的皮屑植入患处或传播到别处而患癣病。
汗斑是怎么引起的
汗斑形成的原因1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易得汗斑,因这类人的表皮细胞更换周期延长,有利于真菌生长。
汗斑形成的原因2
身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易得汗斑。
汗斑形成的原因3
汗斑可通过接触带菌者或患者的衣服、被褥、席子而传染。
汗斑形成的原因4
长期生活在高温,高潮的生活环境中的人易得汗斑。
汗斑是什么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在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在热带地区黑色婴儿中有时可见一种临床变型,损害起于尿布部位并很快发展使局部明显脱色,这型即为白色汗斑或寄生性脱色斑。一般皮损以着色性斑及(或)脱色斑为主,可有痒感,出汗后更为明显。
一、临床上根据皮疹形态可分4型
1、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2、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3、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4、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二、汗斑疾病特点
1、好发季节:夏秋炎,热季节多发。
2、好发部位:汗斑好发于多汗部位,如胸部、腹部、上臂、背部和颈部,有时也可波及面部。
三、汗斑皮疹特点:黄豆大的圆形或类圆形斑疹,表面覆盖淡褐色细薄糠状鳞屑,陈旧损害为色素减退斑。皮疹开始时呈细小斑点,多在毛囊口周围,随后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一、颜色从淡白至深褐色不等的斑片,其上可见细小糠秕样鳞屑。皮损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日久可形成色素脱失的斑点,不容易消退。汗斑一般很少有炎症反应,这是因为真菌只寄生于皮肤角质层内的缘故。皮损活跃时,偶而也可有痒感。
四、自觉症状:轻微。
五、毛囊性斑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典型皮损为毛囊性斑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
1、组织病理:病理切片PAS染色对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诊断意义。
2、实验检查:皮屑直接镜检可见汗斑的菌丝及芽孢,Wood氏灯下可见黄褐色荧光。
温馨提示 斑癣主要发生在躯干,特别是多汗部位,有时皮疹颜色较深而且形状不规则,很象皮肤上的污垢。但污垢可以用热水和肥皂清洗掉,而汗斑的损害是一种色素改变,所以是洗不掉的。如果患汗斑时间久了,皮肤上留下一些淡白色斑片,容易与白癜风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