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学上应该怎么检查面瘫
在临床医学上应该怎么检查面瘫
静止检查
茎乳突:检查茎乳突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额部: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眼: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耳: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面颊:检查鼻唇沟是否变浅、消失或加深。面颊部是否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觉发紧、僵硬、麻木或萎缩。
口:检查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
舌:检查味觉是否受累。
运动检查
抬眉运动: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重度患者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
皱眉:检查皱眉肌是否能运动,两侧眉运动幅度是否一致。
闭眼: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患侧能否闭严,及闭合的程度。
耸鼻:观察压鼻肌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
示齿: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
努嘴:注意观察口角两侧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
鼓腮: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
面肌痉挛如何诊断
1、诊断面肌痉挛要分清患者的发病类型,这样才能做好对症治疗的工作。一般在临床上,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
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2、要取得可靠的诊断结果,患者必须要采用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检查方法。医生称,该病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做出症状学诊断。并且依靠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做鉴别诊断。
神经纤维瘤的检查
检查时可见肿瘤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基底广平不易活动或带蒂,质较硬,需借病理检查以确诊。
X线平片可见各种骨骼畸形;椎管造影、CT及MRI可发现中枢神经肿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有较大诊断价值。基因分析可确定NFI和NFⅡ类型。
面神经肿瘤因其生长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早期症状隐蔽,临床极易误诊。发生于桥小脑角的临床表现颇似听神经瘤;发生于颞骨内,以突发性面瘫出现的又颇似Bell氏麻痹。面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面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应注意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相鉴别,原发性面肌痉挛极少伴有面瘫。许多学者提出若保守治疗16~20周无好转应考虑肿瘤及其它可能性。若面瘫自开始到全瘫超过6~12周也可排除Bell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单侧耳鸣可能是位于桥小脑角、内听道肿瘤的临床症状。对出现以上临床症状者应做耳神经学、面神经电生理学测试、面神经功能定位等检查。
面肌痉挛如何诊断
1、诊断面肌痉挛要分清患者的发病类型,这样才能做好对症治疗的工作。一般在临床上,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
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2、要取得可靠的诊断结果,患者必须要采用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常规检查方法。医生称,该病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做出症状学诊断。并且依靠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做鉴别诊断。
丹毒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
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血抗链和血白细胞;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儿童哮喘在临床医学上的检查诊断
一、嗜酸细胞计灵敏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血中嗜酸细胞计数超过300×106L(300/mm3)。痰液中也可发现有嗜酸细胞增多和库斯曼氏螺旋体和夏科氏结晶。
二、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正常,但应用β受体兴奋剂后白细胞总数可以增加。若合并细菌感染,两者均增加。
三、胸部X线检查
缓解期大多正常,在发作期多数病儿可呈单纯过度充气或伴有肺门血管阴影增加;有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肺部浸润,以及发生其它并发症时可有不同象,但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哮喘。
四、皮肤变应原检查
检查变应原目的是了解哮喘病儿发病因素和选择特异性脱敏疗法。皮肤试验是用致敏原在皮肤上所作的诱发试验,一般在上臂伸侧进行。主要有三种方法:
1、斑贴试验:用于确定外源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
2、划痕试验:主要用于检测速发反应的致敏物,于试验部位滴一滴测试剂,然后进行划痕,划痕深度以不出血为度,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反应表现为红晕及风团。此法优点是安全、不引起剧烈反应,但缺点是不如皮内试验灵敏。
3、皮内试验: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是目前特异性试验最常用方法。一般用以观察速发反应,也可观察延迟反应。皮内试验注射变应原浸液的量为0.01~0.02ml。一般浸液浓度用1∶100(W/V),但花粉类多用1∶1000~1∶10000浓度。
五、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估计哮喘严重程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肺容量、肺通气量、弥散功能、流速-容量图和呼吸力学测验,但均需较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时监测。哮喘患儿常表现为肺总量(TLC)和功能残气量(FRC)增加,而残气量(RV)、肺活量(VC)可正常或降低;更重要的改变为呼吸流速方面的变化,表现为用力肺活量(FVC)、一少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和最大呼气流速率(PF)变化。
六、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测量哮喘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特别对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病例,可用来指导治疗。有学者依据血气结果,将哮喘发作分为三度。
1、轻度:pH正常或稍高,PaO2正常,PaCO2稍低,提示哮喘处于早期,有轻度过度通气,支气管痉挛不严重,口服或气雾吸入平喘药可使之缓解。
2、中度:pH值正常,PaO2偏低,PaCO2仍正常,则提示患者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较明显,病情转重,必要时可加用静脉平喘药物。
3、重度:pH值降低,PaO2明显降低,PaCO2升高,提示严重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和严重阻塞,多发生在哮喘持续状态,需积极治疗或给予监护抢救。
七、其它实验室检查
包括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或组织胺,对疑似哮喘而肺功能检查正常患儿可用运动试验,以及应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织胺释放试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等体外试验来检测过敏原。有报告正实哮喘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儿童面瘫三大注意事项
婴幼儿及儿童面瘫诊断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患儿对自觉症状的述说不确切,不能配合,对麻痹程度难以准确判断,经常有外观所见的麻痹较轻,而实际神经损伤较重。
故需反复详查,如耳显微镜检查,面神经兴奋性检查,诱发肌电图及血清病毒学检查等,多需在浅全身麻醉下进行,如治疗恰当则会迅速恢复。
1、注意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有时间的话可以用下面的理疗办法来促进恢复,用毛巾浸热水后(能耐受为度,不要烫伤)湿敷患侧面部,每天5~6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分钟,注意在热敷时垫上手巾,防止烫伤。还可用神灯热疗器械照射,每次照射 15分钟,每天2次。平时可以用手轻揉面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及神经供血,促进恢复。
2、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因本病使味觉与咀嚼功能减退,影响患儿食欲。所以尽量选用适合孩子口味,并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忌辛辣和刺激强的食物,还可以在做汤做粥时放入提高孩子抵抗力的中药材(如黄芪),增加孩子抗病能力。
3、多让孩子听音乐,做些感兴趣的游戏或事情,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解除紧张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有利于面瘫恢复。
神经纤维瘤如何鉴别
面神经肿瘤因其生长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早期症状隐蔽,临床极易误诊。发生于桥小脑角的临床表现颇似听神经瘤;发生于颞骨内,以突发性面瘫出现的又颇似Bell氏麻痹。面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面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应注意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相鉴别,原发性面肌痉挛极少伴有面瘫。
许多学者提出若保守治疗16~20周无好转应考虑肿瘤及其它可能性。若面瘫自开始到全瘫超过6~12周也可排除Bell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单侧耳鸣可能是位于桥小脑角、内听道肿瘤的临床症状。对出现以上临床症状者应做耳神经学、面神经电生理学测试、面神经功能定位等检查。
医学和药学的区别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人类能更好地同病害作斗争。区别:药学主要学习药品的药理、药剂、生产过程、生产加工等等知识,而医学是学习掌握人体疾病治疗、临床疾病治疗、如何用药,甚至怎么样手术等知识。
怎样确诊神经纤维瘤病
检查时可见肿瘤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基底广平不易活动或带蒂,质较硬,需借病理检查以确诊。
X线平片可见各种骨骼畸形;椎管造影、CT及MRI可发现中枢神经肿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听神经瘤有较大诊断价值。基因分析可确定NFI和NFⅡ类型。
诊断依据
1.瘤体多数位于肢体,腋窝,也可位于锁骨上,颈等部位。
2.位于肢体上瘤全呈梭形,其神经干支配的肢体远侧常有麻木,疼痛,感觉过敏等症状。
3.压迫瘤体也可引起麻痛。
鉴别诊断
面神经肿瘤因其生长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早期症状隐蔽,临床极易误诊,发生于桥小脑角的临床表现颇似听神经瘤;发生于颞骨内,以突发性面瘫出现的又颇似Bell氏麻痹,面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面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应注意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相鉴别,原发性面肌痉挛极少伴有面瘫,许多学者提出若保守治疗16~20周无好转应考虑肿瘤及其它可能性,若面瘫自开始到全瘫超过6~12周也可排除Bell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单侧耳鸣可能是位于桥小脑角,内听道肿瘤的临床症状,对出现以上临床症状者应做耳神经学,面神经电生理学测试,面神经功能定位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