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诊断高脂血的标准原则

诊断高脂血的标准原则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脂血症检查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的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要诊断是否患高脂血症,主要通过以下的检查方法,查出体内血脂的浓度。

1、测定全套的血脂谱,主要包括空腹TC、TG、LDL-C以及HDL-C;

2、进行一般的身体检查,判断是否有肥胖、周围神经炎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糖尿病等的体征;

3、判断血浆中是否存在有乳糜微粒;

4、测定血浆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5、测定载体脂蛋白;

6、测试体内脂蛋白的代谢情况;

7、测定胰岛素水平以检查家族性高脂血症;

8、测定甲状腺功能;

9、测定血浆电泳结果,根据结果类型检查病证;

要检查诊断高脂血症,方法途径有很多,进行检查的项目越多,诊断的正确性就越高,特别是对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人群,更应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避免病情的恶化。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

很多的成年人和老年人都会怀疑自己患有高血脂,重要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信息社会,使得医学知识能够通过很多媒介传到我们的耳中。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误导倾向。那么,对于高血脂的诊断到底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介绍一下。

一血脂,血浆总胆固醇6.2mmol/L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2.3mmol/L为过高。

二脂蛋白,测定LDL和HDL比总胆因醇更有意义,LDL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相关,HDL水平升高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通过上述的指标就能够比较准确的知道自己是否有没有患有高血脂,这些指标只是一般的情况,由于个体间存在有差异,所以诊断不能够完全靠它。所以,只要出现有高血脂的症状,就应该立刻就医,接受检查和相关的诊断,确诊后立刻进行治疗。

高血压诊断的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并不难,但需在不同时间测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方能诊为高血压。对偶尔超过正常范围者,宜定期重复测量以确诊。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人群中动脉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呈连续性分布。由于人们的绝对血压水平可因性别、年龄、种族等许多因素不同而有差别,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

即使达到了高血压标准,也不一定都需用药物治疗,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对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多运动、少食盐、不酗酒、不吸烟,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把血压尽可能地降下来。

据调查,按照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标准计算,目前我国人群中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13.58%,全国临界以上高血压患者近9000万。1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以临界高血压人群增加最为明显。改用新的诊病标准,旨在警示人们应尽快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高血压三期的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血压的分层标准。正常血压是说,一个人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在80到120毫米汞柱的范围,舒张压60到80毫米汞柱,但是由于今年来人们的血压水平上升,把120到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到90毫米汞柱称为正常高值。

临床上把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叫做高血压,而偶尔的一次血压高于这个范围不称为高血压,或者患者平时血压符合高血压的变准,通过药物控制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称为高血压。根据不同的血压数值,又把血压分为不同的等级。

收缩压140到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到99毫米汞柱之间为高血压一期,收缩压在160到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到109毫米汞柱时为高血压二期,此时会有心脑血管等器质性病变,血压大于或等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时为高血压三期,此时进入失代偿期,有生命危险。

根据不同病人的基础血压,高血压的范畴有所不同并不是血压升高一定是高血压的范畴,人的血压手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患者的血压升高要密切注视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外界环境的安静和情绪的平稳,有效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要受到重视。

如何诊断高脂血症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高血脂常见的检查方法

1、测定血脂谱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

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原则、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具体如下。

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实验室诊断资料和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

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形态学鉴定资料;④必要时应有实验室诊断资料和对中毒食品进行检验的资料;⑤有条件时,可有简易动物毒性试验或急性毒性试验资料。

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如需要时,可有病人的临床检验或辅助、特殊检查的资料;④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

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必要时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的资料。

高血压肾病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肾病指原发性肾实质或肾血管病变所导致的高血压,占继发性高血压首位,其恶性程度通常比原发性血压高,更易导致眼底及心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肾病诊断标准有哪些?

1、存在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说高血压的病因不明者;

2、出现蛋白尿前一般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

3、通过尿常规检查有持续性的蛋白尿,一般保持在轻度或中度,镜检示有形成分少;

4、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

5、除外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

6、除外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

7、年龄40~50岁以上,有高血压性左心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血尿酸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病程进展缓慢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条件;

8、临床诊断困难时,可做肾活检病理诊断。

麻风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麻风病可分为5个逐渐移行的类型:由免疫力强的结核样型(tt)至细胞免疫力低的瘤型(ll),其间有免疫性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线类(bb)和界线类偏瘤型(bl)。此外,早期麻风皮损无特异性病理变化,称未定类(i)。

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who trs 675,1982)将五级分型归纳为皮肤涂片细菌阳性的多菌型(mb,包括ll,bl,bb及部分bt)和细菌阴性的少菌型(pb,包括i,tt及部分bt)麻风。各型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见附录b。

4 治疗原则

为了迅速消除传染性、缩短疗程,防止耐药性和复发需要用多仲杀菌药物联合化疗(mdt,multidrug therapy),治疗方案见附录f。

部分患者在治疗的前、中后可出现免疫变化,临床上称麻风反应。对麻风反应及时予以抗炎症治疗,防止畸残,但不能停mdt。麻风反应的症状及处理见附录g。

5 停药后监测、临床治愈标准和复发判定

5.1 停药后监测

各型麻风在完成mdt疗程后,均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临床(包括附录d内容)和细菌检查;mb连续10年,pb5年。停药时应嘱患者在出现新皮损或原有皮损红肿、有外周神经疼痛或者麻木区扩大时应及早主动就诊,以便及时判断是否出现了麻风反应或复发,并予以适当治疗。

5.2 临床治愈(非活动)标准

mb完成疗程后,在监测期内活动性症状(皮损红肿、外周神经粗大、疼痛)消失,细菌指数持续下降,至阴转后再每三个月查菌一次,即在6个月内连续三次阴性;pb治疗后活动性损害消失,皮肤查菌仍为阴性者,即可判为临床治愈。对临床不活动者仍应完成每年一次的临床和细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麻风反应或复发。

5.3 复发判定

患者经治疗达到临床不活动后,又出现麻风病的活动性症状和/或皮损查菌又呈阳性(某部位皮损查菌又较停药时增加≥2+),或者皮损活检又重现特异性麻风病理改变时即为复发。当疑为复发时应核实服药是否规则,并应注意与i型麻风反应(见附录c),或与其他皮肤病鉴别。临床不活动的病例查菌阴转后又呈阳性时,必须认真核实前后查菌结果。

诊断复发须经省级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进行临床、细菌和组织病理的检查,加以确认。如确为复发,应在重复mdt(mb重复三联,pb由二联改为三联)前做活检,并由指定实验室接种鼠足垫,以确定菌株是否对mdt中的某种药物耐药,然后再决定是否更换治疗方案,在活检后应立即开始mdt,判断复发前后仅宜做一次活检。

6 麻风畸残临床分级

麻风患者在外周神经受损的情况下,可出现相应部位皮肤麻木和肌肉麻庳,神经功能检查和畸残分级见附录c。对所有麻风患者均应进行眼、面、手、足自我保护,以及受损神经相应部位肌肉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7 防治管理

为了早期发现病人,避免残疾发生,在各种体格检查中均应有检查麻风病的内容,即:在室内自然光线条件下,仔细检查全身皮肤有无麻木性皮疹和外周神经粗大等情况。如有可疑体征,应请皮肤科会诊。对可疑皮肤损害的边缘应刮取组织液,涂片做抗酸菌检查和/或做皮损的病理检查。

没有麻风专业机构的地/州和县应在防疫站内指定专人负责日常麻风防治工作(临床、细菌检查、组织活检、治疗、疗后监测以及接触者定期体检等),并向省或地/州上报流行病学统计、向基层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并对患者家属/接触者在治疗和监测期应每年查体一次。我国的麻风防治指标见附录e。

8 消毒方法

麻风菌尚不能在体外培养,其生长活力低于结核菌,勿需特别防护和消毒。检查病人后仅需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污物可煮沸(30min)、曝晒(2h),常规消毒可与结核菌类似(用75%的酒精或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1~2h),只要尽早发现病人,予以联合化疗,即可立即阻断传染。

相关推荐

血压检查诊断标准

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 Hg)者为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1、对有发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近期有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或烧伤、器械操作史以及各种局灶性感染虽经抗菌治疗而未能获有效控制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败血症之可能。 2、血培养细菌阳性是败血症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1)如果血培养阴性而骨髓培养阳性,则其意义与血培养阳性相同。其他如痰、尿、胸水、腹水、脓性分泌物等的培养对明确诊断均有参考意义。 (2)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在病程中出现眼结膜、口腔黏膜等瘀点、皮疹、肝脾大、迁徙性损害或脓肿,败血症之诊断也可基本成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有什么

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95mmHg)之间者为是。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Hg)者为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血压正常或不分隔的人为限制,它会随着进一步了解血压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

脂肪瘤的诊断标准

看肿物的生长速度:良性的肿瘤细胞长得慢,肿物一旦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几倍地长大,可能是恶变的表现。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 看肿物的硬度:脂肪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肿物越硬,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 好发于颈,背,肩胛及前臂等处,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 多见于成年人。 多数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 肿块大小不一,呈扁圆形或圆形,边界不清,皮色不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hg)者为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正常与否是人为划的界限,它会随着对血压的进一步认识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

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什么

心脑血管专家说高血压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老年发病居多,疾病的发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所以及时诊断是非常关键的,那么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有哪些呢?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高血压(成人):收缩压21。33kPa或以上,和(或)舒张压12。66kPa或以上。 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8。66kPa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11。99kPa或以下。 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 凡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又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对初次发现血压高的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我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的标准统一,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

​漫谈血脂和高血脂症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但通常所指的是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它们是供应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构成细胞的基础原料,还参与体内的激素等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它们主要来自食物,少部分在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产生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了。 高脂血症本身几乎不引起症状,常不为患者所觉察,只是依靠血脂检测确定诊断。正常人的血脂水平是每升血清应低于5.2毫摩尔每升血清应低于1.7毫

高血脂的标准

关于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方法。既往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 各地由于所测人群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差异等因素,所制定的高脂血诊断标准不一。但为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合适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应该根据患者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来决定,发生风险越高,合适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应该越低。 新的标准建议在LDL-C浓度>130mg/dl时开始药物治疗,以L

流鼻血诊断标准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般多为单侧出血,但也可为两侧性,可反复间歇或持续出血,血液可从前鼻孔流出,亦可自后鼻孔流入咽部。 (二)辅助检查 对于出血严重而来诊紧急的鼻出血患者,常不允许在止血前做详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而需采取以下诊断步骤。 1.询间简要病史 出血严重者就诊时往往两侧鼻孔皆有血液流出,需通过询问病史了解首先出血的一侧,多数即为出血侧鼻腔,以便立即着手止血。同时,对既往主要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肿瘤等,以及此次发病的可能原因如外伤等病史进行简要询问,以便在止血时做到心中有数。 2.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