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压检查诊断标准

血压检查诊断标准

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 Hg)者为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正常与否是人为划的界限,它会随着对血压的进一步认识而不同。过去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的年龄组其数值是不同的,尤以收缩压更明显。而现在有资料表明,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组,收缩压超过21.3kPa都会增加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和死亡率。21.3kPa的收缩压是个危险的标志,因此,将21.3kPa作为确诊高血压的界点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只有当舒张压降至10 .7kPa(80mmHg)以下,才可能减少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死亡。可见,现在的血压值仍然可能偏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和试验进行验证,以便确定更合理、更全面的血压界点和肯定正常血压界点的实际意义。

子宫炎的检查诊断标准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产,产褥感染,子宫腔内安放节育器、镭针,子宫颈扩张,诊断刮宫或宫颈电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疗。性病等病原体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对于子宫炎的诊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子宫炎的检查:

1、子宫内膜炎的病理检查

内膜间质内有很多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值得指出的是,较多的浆细胞出现对诊断极为重要。炎症时间较久者可见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呈现血管壁厚、硬化,有时有钙化。病变严重时局部有溃疡形成。内膜腺体萎缩时,表面上皮可有鳞状化生,当鳞状化生广泛时有大片的鳞状上皮覆盖整个子宫腔内壁,称为子宫鱼鳞癣。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应注意有否绒毛、蜕膜等存在,特别是流产较久,绒毛可高度退化,甚至找不到绒毛,但常在血管的周围可找到散在的片块状蜕膜组织。

2、诊断性刮宫

可明确发病原因及排除恶性病变。术前应控制炎症三天,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消炎。术中操作应轻柔,因感染的宫壁脆弱,易致子宫穿孔。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其内膜菲薄,刮取时更应注意。流产后子宫内膜炎可能残留胚胎组织,应仔细全面刮取进行检查,往往可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子宫炎的鉴别诊断:

1、子宫体炎:子宫体炎与子宫内膜炎临床表现相同,是子宫内膜炎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子宫内膜炎的单纯子宫体炎几乎是不存在的。子宫体炎一般疗程稍长,病理检查可见炎症侵及到子宫体。

2、子宫颈炎:急性子宫颈炎亦表现为白带增多、脓性白带,但以宫颈局部充血、水肿并有触痛为其特征,急性子宫颈炎多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阴道炎同时发生,此时,多为同一致病菌感染、浸润、扩散所致。

3、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结核有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月经量多等类似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但前者在活动期可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晚期可出现月经稀少、甚至闭经,大多丧失生育能力。临床上可通过诊断性刮官或子宫输卵管造影协助诊断。

4、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为特点,发生感染或坏死时,可有不规则出血、脓性白带等,诊断有困难时,可通过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或取活检协助诊断。

5、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以黄水样或血样白带为特点,感染时可有不规则出血及脓性白带,晚期可出现疼痛、贫血、消瘦、恶液质等。临床可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的方法,进行病理学诊断,还可通过子宫镜检查的方法明确诊断。

老年人头痛的检查项目

1、血压检查

目的:检测是否有高血压病,血压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检查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其诊断标准为,经多次测量后,体检者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和肢体麻木等。其中,眩晕症状为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而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血常规

检查目的: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血常规是临床血液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其检查目的是检查体检者是否存在贫血和感染的情况。当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被认为已经贫血。由于体内供给氧气的“原料”和“携带者”不足,因此可能会使大脑暂时缺氧,造成头晕头疼的情况出现。

3、颈椎X光片

检查目的:是否存在颈椎病,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和行走困难等。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艾滋病这种全球性的传播疾病,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我们却了解甚少。要如何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了艾滋病,下面将教大家一些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HIV 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 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 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②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

由此可见,处于不同时期的艾滋病患者有不同的诊断标准,艾滋病患者应该要准确判断自己处于哪一时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疗效更显著。在此预祝患者们早日重获健康。

艾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这一疾病的全球性和传染性,我们对它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具体诊断标准,人们可能不甚清楚,以下将对艾滋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诊断标准

1.HIV 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 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 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②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

从上述文章可以得知,艾滋病分成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诊断标准。艾滋病患者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必须清楚地根据诊断标准判断自己所处的时期,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达到显著的效果。

湿疹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病的发病部位较多,所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是由于有些患者在患上该病之后的不正当处理方式,使病请恶化,严重的影响到了治疗效果,下面就由小编来说一下该病的诊断标准,给大家一些依据。

亚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

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

2、剧痒。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诊断标准

1、在发病部位附近有原发性化脓病灶。

2、皮损以化脓病灶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表现为红斑、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进展快,不对称,常沿搔抓方向成带状分布。

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

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腘窝、小腿、外阴和肛门等部位,伴剧痒。

3、皮损较局限,肥厚浸润显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着。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发作。

自家敏感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1、发病前,在皮肤某部常有湿疹存在。

2、经7~10天后,全身突然发生多数散在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对称分布,并有同型反应。

3、原发病灶好转后,全身皮损也自然减轻、消退。

4、瘙痒剧烈。

以上就是湿疹的检查诊断标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还有就是,我们要时刻观察该病的病情,不要让病情恶化,到时候,治疗就会越发的困难。当然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锻炼。不要让疾病有机可趁。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怎样判断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200mg/d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 mmol/L(126mg/dl)。

3.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由此可见,糖尿病的诊断并不是单纯的依据血糖升高来确定的,如果有血糖升高的症状,建议先去医院检查诊断。

低血压检查诊断

对低血压患者注意询问以下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询问除低血压外,有无其他血管症状,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无则考虑为原发性低血压。

2、询问有无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足或急性心功能减低、心排血功能障碍。

3、询问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有无高原居住史。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临床表现。有无代谢性疾病、脊髓病变。

4、询问低血压状态是何时发生的,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位有无明显关系。有无长期卧床病史。有无外科手术,外伤而导致自主神经损害的原因。

5、询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长短,临床表现与服用药物的关系。

通过详细询问以上情况,能明确低血压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是否为急性低血压,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可能明确原发病因。

一、询问遗传病史

青年女性,血压低于正常,但无任何不适,尤其有家族遗传背景者支持体质性低血压的诊断;与体位变化相关的头晕、黑蒙等脑供血不足表现,在排除颈椎病或心律失常后应想到体位性低血压;黑(皮肤效膜色素沉着)、瘦(消瘦)、低(低血压、低血钠)是阿狄森病的特征;女性患者、怕冷、脱发、面色苍白、体温偏低、脉率缓慢同时伴有低血压者提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另外,对于低血压患者尚应注意询问近期服药史,尤其是镇静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史。

二、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功能等。

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如疑诊糖尿病者需进行血。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经超声心动图甚至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需有垂体、肾上腺或甲状腺功能测定的证据。直立性低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1、导联心电图可表明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心室肥厚,预激综合征,QT延长,起搏器失灵,或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如果无临床证据,至少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任何能捕捉到的心律失常都可能是神志改变的原因,但多数病人在监测中未出现反复晕厥。如果晕厥前有先兆症状,则记录仪的回放很有价值。

2、平均信号心电图可帮助发现室性心律失常。如果无创性方法无法诊断怀疑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性晕厥,则可考虑采用有创性电生理检查。除非是用于无法解释的反复发作的晕厥,电生理试验的作用存在着争议;其反对意见认为大多数晕厥是能够恢复的,而且属于低危险性亚组疾病。运动试验的价值较小,除非患者是在生理活动下突然发生的晕厥。倾斜试验可帮助诊断血管抑制性晕厥或其他反射诱发的晕厥。超声心动图也可明确可疑的心脏病或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影像增强的荧光透视检查对后者也有一定价值。如果经胸壁超声无法明确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则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诊断。超声心动图也能诊断心包渗出并可提示心包填塞。

3、常规实验室检查的价值不大,如要增加检查必须要有大致方向。空腹血糖测定可证实低血糖。血细胞比容可判定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可以识别为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少数晕厥病人伴有血清肌钙蛋白或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要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有氧分压降低,心电图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伴肺栓塞的证据,则肺灌注及通气扫描的监测是一种极好的筛选技术。如果怀疑是癫痫发作,则应做脑电图。在诊断尚未明确时,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作为鉴别诊断时则要做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静脉曲张的检查诊断标准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高血压诊断的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并不难,但需在不同时间测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方能诊为高血压。对偶尔超过正常范围者,宜定期重复测量以确诊。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人群中动脉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呈连续性分布。由于人们的绝对血压水平可因性别、年龄、种族等许多因素不同而有差别,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

即使达到了高血压标准,也不一定都需用药物治疗,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对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人群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多运动、少食盐、不酗酒、不吸烟,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把血压尽可能地降下来。

据调查,按照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标准计算,目前我国人群中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13.58%,全国临界以上高血压患者近9000万。1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其中以临界高血压人群增加最为明显。改用新的诊病标准,旨在警示人们应尽快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导致它发生的原因密切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比例很少,只有5%~10%。虽然血压升高仅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之一,但继发性高血压还是在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后果方面都和原发性高血压近似。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首先是测量的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即安静状态下测得收缩压大于140,或舒张压大于90 ,且双侧血压测得3次结果对比核实一致。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还必须要检测出诱发高血压的病因,即什么疾病和原因引发的高血压。可通过超声、放射性核素、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检测、肾盂造影、主动脉造影来查明高血压原因,还可通过尿中激素及其他代谢产物水平来协助诊断病因。

简单的说,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较为复杂,需要找出继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原因;如找不到原因,则不能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相关推荐

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不应以症状的严重程度为判断标准,而应以血压的高低、病程的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为标准。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或致残而生活不能自理。 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1、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

出血热的常规检查诊断标准

出血热的常规检查: 血常规:不同病期中变化不同,对诊断、预后判定均重要作用。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阳性、血尿、尿内出现膜状物等肾功能损害表现。 尿常规: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 免疫功能检查: 1.免疫荧光技术为常规方法之一。可检出白细胞及尿沉渣细胞内病毒抗原,用于早期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普遍有免疫功能异常。 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疫区及流行季节,急性发热,全身高度衰竭,乏力,头痛,眼眶痛,腰痛,面、

腹泻的诊断标准检查事项

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有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四周或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 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对科研病例选择还需将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者除外,以免影响研究的可比性;经定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随访时间一年以上。 诊断程序 FD为 一排除性诊断,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诊器质性疾病,又不应无选择性

诊断血压标准是什么

血压(成人):收缩压21。33kPa或以上,和(或)舒张压12。66kPa或以上。 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18。66kPa或以下,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11。99kPa或以下。 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 凡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又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对初次发现血压高的病人,宜多次复查血压特别是非同日血压,以免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所引起的暂时性血压增高,误诊为早期高血压。对有疑问的病人,宜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 临床一般将缓进型高血压划分为三

血压三期的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血压的分层标准。正常血压是说,一个人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在80到120毫米汞柱的范围,舒张压60到80毫米汞柱,但是由于今年来人们的血压水平上升,把120到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到90毫米汞柱称为正常高值。 临床上把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叫做高血压,而偶尔的一次血压高于这个范围不称为高血压,或者患者平时血压符合高血压的变准,通过药物控制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称为高血压。根据不同的血压数值,又把血压分为不同的等级。 收缩压140到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

血压诊断检查

一、高血压病人的初次体检应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血压。两侧血压对比核实, 取较高侧的数值。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2、身高、体重及腰围。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如俗话所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 3、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外周小动脉的病变程度,外周小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心脏的负荷越重。 4、有无颈部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或甲状腺肿大、

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2、不同人群的高血压: (1)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

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当我们了解了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时,我们该怎么及时的诊断出患者的患病与否呢?我们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来了解一下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和患病的分期有哪些,有助于我们了解艾滋病。 诊断标准 1.HIV 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 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

异位急性阑尾炎的检查诊断标准

异位急性阑尾炎可分为高位急性阑尾炎和低位急性阑尾炎,其中高位急性阑尾炎是先天性肠道旋转下降不全时,盲肠和阑尾可停留于肝下;后天性阑尾过长,尖端也可延伸于肝外下。肝下位阑尾炎时,腹痛、压痛和肌紧张均局限于右上腹,临床上常误为急性胆囊炎。因此,患者一旦感到腹部不适应尽早去医院检查诊断。 异位急性阑尾炎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若发生穿孔出现腹膜炎,常可升到20×109/L以上,幼小婴儿因反应强烈,早期白细胞总数就可高达15×109/L,若后位阑

鼠标手的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

鼠标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示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因此,做好鼠标手的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鼠标手的诊断标准 疑有腕管综合征时应进一步行如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Tinel征。在腕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拇、食、中三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2.屈腕试验。双肘搁于桌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自然掌屈。此时正中神经被压在腕横韧带近侧缘,腕管综合征者很快出现疼痛。 3.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