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夏季心火旺怎么办 针灸

夏季心火旺怎么办 针灸

在临床上清心热穴是指具有清心泻热、镇惊安神的作用的穴位,包括天柱穴、少海穴、阴郄穴、少府穴、曲泽穴等。

桑拿天里的清凉饮食解暑湿 鲜荷瘦肉苦瓜汤

食材:苦瓜、鲜荷叶、瘦肉、香葱、食用油、盐等。

制法:苦瓜洗净去籽切片,用食盐腌一腌洗净备用,鲜荷叶、瘦肉切片加淀粉拌匀。锅中烧水之沸,加入苦瓜与荷叶,待煮熟后加入瘦肉,再煮沸放入适量的食用油盐,关火撒上香葱即可。

功效:苦瓜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肝脾肺,具有清热解暑、解毒明目、利尿凉血、降压降糖的功效。夏季心火旺盛的可以吃苦瓜来清火,苦瓜可辅助治疗中暑、解暑热、生津止渴。但一般不建议多食,尤其是体质寒凉的人。

夏季养生四原则

1、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冬病夏治:夏季养生免不了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心火旺症状是什么

心火旺分两大基本症状:实热症和阴虚症

心火旺患者如果是实热症,其症状会出现咽干口苦、喉咙痛、舌苔黄、大便秘结、烦闷躁动、面赤、发热、舌红绛苔黄、脉滑数等症状;

而如果是阴虚症,其症状则往往易疲劳、形态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舌苔少、脉细数等。

如何辨别自己的心火是否旺盛

1、失眠心悸

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2、舌头溃疡

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3、额头长痘

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4、胸闷或刺痛

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老中医为你支招按摩少海穴防上火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上的合穴,是心血汇聚之处,因此它主治的疾病非常多,可以滋阴降火、调气养血、宁心安神、缓解失眠健忘,治疗神经衰弱和耳鸣手颤等病症,还可以治疗肘臂疼痛。合穴属水,而心经属火,因此少海穴可以帮助心火太旺的人降一降火,心火引起的失眠、牙龈肿痛、耳鸣、胸闷等症状也能逐渐消退。

去心火莲子汤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夏季心火旺盛的症状及按摩降火方法,心火旺盛的人要注意多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按摩下少海穴也可以防止上火。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心火旺吃什么好 雪梨

雪梨味甘性寒,滋阴润肺,是去火佳品。用雪梨蒸或是榨汁喝,都是可以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对于夏季心火旺的人来说是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雪梨属寒性食物,所以寒性体征的人最好是不要吃。

三伏灸怎么灸最好

具体如下所示:

三伏灸是根据冬病夏治进行的一种艾灸方式,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方式比较多,有艾灸、针刺、火罐以及药物的贴敷。

怎么灸比较好,一般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比较好,不懂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行,避免对自身身体造成伤害。

小贴士:阴虚火旺或热症的患者不适合选用三伏灸,三伏灸后会导致其症状加重。

夏季心火旺 调整作息

现在的人们经常熬夜,熬夜过后很多人会发现脸上的痘痘变多,嘴上也会起泡,这在中医属于心火上炎。人在睡眠时人体在进行阴阳平衡,熬夜则阴不得补,所以阴虚阳亢,导致上火。所以充足的睡眠也是平衡人体”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夏季心火旺按摩哪里好

1、通里穴

通里穴位于手腕内侧,在小拇指一侧的腕横纹向上一横指的地方,按摩通里穴可以缓解心痛疲劳,夏季上班族工作过于劳累的时候可以按摩通里穴来改善身体不适,生活中长期按摩通里穴不仅可以疏通心经还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

2、神门穴

当我们的心脏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会影响到睡眠,专家建议这个时候多多按摩神门穴来帮助入睡,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里多按摩神门穴不仅可以改善睡眠障碍,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3、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很多朋友不知道按摩极泉穴可以调节心律,另外,按摩极泉穴还能检测出我们的心血管是否健康,可用拇指电压极泉穴然后拨动它,在拨动的时候会触及到身体内部的神经,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手指有麻的感觉那么说明心经通畅,反之则说明心血管出现了问题。

夏季心火旺盛天然果蔬是灭火器

西瓜

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夏天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

营养物质:西瓜汁中含有人体所需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盐类,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

注意: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因为一次食用太多,会冲淡胃液,降低胃酸,造成消化不良。另外,不能吃冰镇时间过长的西瓜,以免伤脾胃,引起各种疾病。一般地说,冰镇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

西红柿

中医认为它味酸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适用于中暑、高血压、牙龈出血、胃热口苦、发热烦渴等症。

营养物质:其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蔬果。

注意:空腹时不宜食用。西红柿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敛剂,易与胃酸发生反应,凝结成不溶解的块状物,容易引起胃肠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

黄瓜

《本草求真》里提到,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新鲜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多吃黄瓜可减肥,这对胖人大有好处。

营养物质: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黄瓜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糖类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注意:黄瓜偏寒,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吃,有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以及高血压的人不要吃腌黄瓜。

绿豆

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更可贵的是,绿豆能解一切毒物中毒,如酒精毒、野菌毒、砒霜毒、丹石毒、药物毒,尤其是食物中毒。

营养物质: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都比粳米含量多。

注意: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服药特别是服温补药时不要吃绿豆食品,以免降低药效。未煮烂的绿豆腥味强烈,食后易恶心、呕吐。

夏季心火旺可以吃5种食物

夏季天热,容易出现口干、盗汗、心烦等症状,这是心火旺的表现。夏季心火旺不妨多吃一些能降火的食物。

苦瓜

苦瓜虽苦可以清心火,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作用。另外,苦瓜还有抗癌功效,可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莲心

莲子心具有清心去热、涩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清心火,消暑除烦,用莲子芯冲水喝,还可以治疗便秘。

百合

百合能清热又能润燥,与冰糖、绿豆同煮粥、汤,可清火养阴。

绿豆

绿豆味甘性寒,可消暑排毒,解烦热,做成绿豆汤无疑是这个夏天最佳祛暑降火的靓汤。

西瓜

酷暑难耐,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

夏季心火旺多吃什么

1、苦瓜

苦瓜虽苦可以清心火,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作用。另外,苦瓜还有抗癌功效,可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2、雪梨

雪梨味甘性寒,滋阴润肺,是去火佳品。雪梨可制成冰糖雪梨水、榨成梨汁、削皮即食等。对于上班族,也很容易操作。另外,由于梨性寒,对于脾胃虚弱及经期女性应少食或不食。

3、莲心

莲子心具有清心去热、涩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清心火,消暑除烦,用莲子芯冲水喝,还可以治疗便秘。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原则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季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原则二:清热消暑

夏季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原则三: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原则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相关推荐

夏季养生怎么养心

1.保持心态平和 越是在炎热的夏季,越要注意降低心理温度,尽可能放慢生活节奏。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多看看绿树、蓝天,多接触大自然。多想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切忌暴怒,防止因燥生热,心火内生。 2.转移不良情绪 生活当中遇到烦心的事总是难免的,但夏季心烦最易心火大,要特别注意多与他人交流沟通,找人倾诉,驱除心中的烦恼,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运动,看电影,打游戏等,把心火散发出去,让不良情绪转移。 3.晚睡早起 最好在23:00点左右睡觉;在6:00点左右起床,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稍晚一点睡觉,是为了

夏季防暑除湿方法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最好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用薄荷、金银花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百合、桑葚等收肺气,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因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特制药膏贴

阴虚体质该如何养生

一、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诸症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二、养生原则 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养生的关键点在于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三、针灸养生方法及配合方法 1、针灸调理方法:根据临床辩证结果,一般针灸肺俞穴、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

三伏天艾灸养生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智慧越来越多。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的修心养性。 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打击力强,这也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 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在阳气最旺的夏季

夏季如何养生

原则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原则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原则三: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夏天艾灸会上火吗

不少人认为,艾灸是温补的,夏天自然不适合,否则容易上火。但实际上,艾灸专家认为,夏季艾灸效果更好,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季节。 在三伏天施艾灸是夏季扶阳必不可少的养生方法。三伏天期间自然界阳气鼎盛,根据“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天艾灸,可谓是顺天应人。在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之时,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使得身体气血循环加快,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而且,三伏天艾灸符合中医的“冬病夏治”理论。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大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

艾灸的时间一般都在什么时候合适

最适合艾灸的季节:夏季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

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夏季养生的要点有哪些

1、健脾除湿 专家提醒: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2、清热消暑 夏天气温高,特别是三伏的时候,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3、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