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亚健康人群逐渐成为房颤的高危人群

亚健康人群逐渐成为房颤的高危人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病因有很多种,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房颤的呢?

本身房颤是没有规律的快速跳动,房颤时由于心房的电活动紊乱。

出现频率和速率异常的心房失去了协调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人出现心悸、胸闷、无力以及焦虑等症状,并伴有脉搏不规则和快慢不一。

1.几乎所有的心脏病都可引起房颤,尤其患有以下病症的: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糖尿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

2.与患者日常的行为习惯有关的:抽烟、肥胖、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等;

做外科手术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引发一过性房颤;

3.亚健康人群逐渐成为房颤的高危人群;尤其那些经常半夜朋友圈发美食拉仇恨的人,到睡觉时间不好好睡觉,暴饮暴食。

4.合并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

5.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也会有所增加。

中国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房颤的患病率为 0.6% ,同时亦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房颤患病率一般高于女性。

据此估计全国约有房颤患者 800万人。中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调查结果表明,房颤患者中老年人占 58.1%, 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6. 房颤也可发生在没有心脏病的个体,这样的房颤被称为“孤立性或特发性房颤”;

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不止一个原因,尽管能列出来的有以上这些。

但是患者如果感觉有房颤的可能,可以去医院让大夫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

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因

每个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经历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是,多数人“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民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归咎原因主要有:中国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教育不完善,从而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普遍不足,并且产生了两种偏差或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过度治疗;更多、更严重的是未予足够重视,全民救治心脏性猝死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

心悸、胸闷、晕厥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和生命的临终时刻,也可伴发于常见病或出现在常规的诊疗过程中,甚至发生在健康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人尤其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目前最常见、门急诊诊治率较高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中山医院宿燕岗副教授列举,房颤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8%~1%,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损害心功能,导致脑中风,使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后,射频消融术现已成为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SCD),SCD是指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在症状发生的1小时之内死亡,如经治疗(如电除颤)后逆转而未发生死亡,称为心脏骤停(SCA)。在对死因的统计分析中提示,SCD仅次于癌症的死亡人数,其中约80%的SCD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所致。

中国每年约54万人死于SCD,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发生SCD,其救治成功率却不足1%。即使在发达国家,在有良好救治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条件下,SCD的救治成功率也低于5%,因此其预防远重于治疗。

效果最显著的预防是患者在没有遭遇心脏猝死事件前,但已被确诊是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后,就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植入ICD(体内除颤器)等;次之则是在发生心脏猝死等严重事件之后再植入ICD,这是预防心脏猝死的首选方法。

2008年公布的一系列国际指南也充分肯定了ICD作为心脏猝死一级预防的重要地位,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研究也已证实,对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可明显降低其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亚健康人群吃什么好呢

1、鹿胎

现代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都或多或少的受压力影响,严重的中年女性会出现卵巢早衰,提前绝经的状况。我们知道,月经是女人年轻的标志,更何况提前绝经会大大提升患病的几率,所以不得不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

2、木耳

木耳对于女性来说真真是好东西。补气活血、凉血滋润,并能溶解难以消化的物质,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排毒养颜首选!

3、苦瓜

大家都说夏天吃苦瓜好,但是为什么好呢?因为苦瓜有清毒滋阴、消烦解暑的功效,同时还是排毒养颜的好宝贝。无论是泡茶还是做菜肴都有助于排毒哦!

4、菠菜

大力水手的最爱,菠菜最卓越的功效是什么?抗衰老!因为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菠菜同样能清热解毒治便秘,使人容光焕发!

5、南瓜

南瓜对抗亚健康最大的优势是:防治肝肾病变、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等疾病。南瓜中富含的果胶,可以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的吸收,还可以清除体内重金属和部分农药,有防癌防毒的作用。

目前三类人群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

第一类是白领族。

紧张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和无序的生活规律,极易造成白领阶层人士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劳。调查显示,约有75%的高级知识分子和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慢性疲劳状态。

第二类是40岁以上人群。

亚健康状态在中年以后变得明朗化。临床观察发现,18岁至40岁之间的人,随着年龄增长,身心机能轻度失调呈缓慢上升趋势。40岁以后,潜在疾病状态的比例陡然攀高,55岁前后有明显症状的越来越多。

第三类是部分慢性病患者。

有些慢性病患者经过治疗,病症暂时得到缓解,但绝非完全达到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群什么意思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你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等。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1、是精神负担过重的人;

2、是脑力劳动繁重者;

3、是体力劳动负担比较重的人;

4、是人际关系紧张、造成负担比较重的人;

5、是长期从事简单、机械化工作的人(缺少外界的沟通和刺激);

6、是压力大的人;

7、是生活无规律的人;

8、是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的人。

血脂高的指标怎么看呢

血脂报告的检测参数,只是基于健康人体给出的参考值,因此哪怕自己的指标都在参考值内,还是要综合分析。

有很多因素,需要继续控制血脂,比如血压,正常在90-130之间,如果长期接近高值,家里长辈又有高压血的毛病,那血脂就不是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

其它还有身体肥胖,如果比正常体重要高出20%以上,那也是需要对血脂进行关注和控制的。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也会有所影响。

医学上对血脂的控制,对于不同的群体,是进行分层控制的。血脂的控制指标并不相同。

正常人需要控制在4.14以下,如果是肥胖,属中危人群,要控制在3.37下,而有一定程度高血压,属高危人群,需要控件帽在2.59以下。

如果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必须要将血脂控制在2.07以下,因此正常人的指标,也可能是要用药的。

亚健康人群需多吃的美食

1、大脑疲劳时:吃坚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浙江特产)。它们对健脑、增强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

2、心理压力过大时:尽可能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国花柳菜)、菠菜、嫩油菜、水果(柑、橘、橙、草梅、芒果)等。

3、记忆不好,丢三落四时:应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鲜的,绿色和红色都行)、竹笋、胡萝卜、红枣、卷心菜等,绿茶中也含有维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对改善记忆力也很有好处。

提示:当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往往会有多种表现,所以在食物选择时,可选2~3类,互相搭配,则效果会更好

甲减高危人群

有甲减高危人群者一定在孕前检查甲功,高危人群包括以下:

1、有甲状腺病史及家族史者。

2、接受过头颈部放射线照射者。

3、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及家族史者,如白癜风、银屑病等。

4、建议甲减的患者最好以L-T4为首选,常用药物优甲乐等。建议孕前将FT3,FT4,TSH 调节到正常再怀孕,等怀孕后一定要1-2个月检查一次甲功,调节优甲乐的用量,因为随着胎儿的生长,L-T4的剂量一般需要增加30-50%,最好使TSH 值低于或等于2.5mIU/L.如果已经怀孕才发现患有甲减,一定要立即治疗,在最短时间内将甲功恢复正常。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指出,每个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经历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是,多数人“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民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归咎原因主要有:中国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教育不完善,从而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普遍不足,并且产生了两种偏差或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过度治疗;更多、更严重的是未予足够重视,全民救治心脏性猝死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

心悸、胸闷、晕厥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和生命的临终时刻,也可伴发于常见病或出现在常规的诊疗过程中,甚至发生在健康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人尤其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目前最常见、门急诊诊治率较高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中山医院宿燕岗副教授列举,房颤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8%~1%,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损害心功能,导致脑中风,使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后,射频消融术现已成为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SCD),SCD是指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在症状发生的1小时之内死亡,如经治疗(如电除颤)后逆转而未发生死亡,称为心脏骤停(SCA)。在对死因的统计分析中提示,SCD仅次于癌症的死亡人数,其中约80%的SCD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所致。

中国每年约54万人死于SCD,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发生SCD,其救治成功率却不足1%。即使在发达国家,在有良好救治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条件下,SCD的救治成功率也低于5%,因此其预防远重于治疗。

效果最显著的预防是患者在没有遭遇心脏猝死事件前,但已被确诊是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后,就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植入ICD(体内除颤器)等;次之则是在发生心脏猝死等严重事件之后再植入ICD,这是预防心脏猝死的首选方法。

2008年公布的一系列国际指南也充分肯定了ICD作为心脏猝死一级预防的重要地位,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研究也已证实,对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可明显降低其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

1、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患有癌前病变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

3、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三餐不规律进食,食物过烫过辣,喜欢腌熏烧、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

4、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

5、有胃癌或消化系统肿瘤家族人群;

6、某些特殊职业(从事开采煤炭、锡矿、木材加工、金属制、橡胶处理、化肥农药等职业者);

7、居住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地区(如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

肝癌最爱这些人

肝癌高危人群须终身定期检查

每 一种疾病都有自己固定的高危人群,肝癌也不例外。肝癌的高危人群,即是罹患肝癌可能性最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曾经有过肝癌病史的 人群,他们曾经患过肝癌,因此肿瘤复发和再发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健康群体。除此之外,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也当列入肝癌高危人群的范围,因为乙肝病毒是诱发肝 癌常见的原因。年逾四十的中年人,若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同样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如果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且还长期大量饮酒,则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 率更高。

对高危人群而言,更要警惕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如果属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定期做针对肝脏的检查。

普 通人的体检频率是每年一次,而肝癌高危人群的体检频率是每三个月一次,并且一旦确定为肝癌的高危人群,这样的检查必须持续终身。表面上看这样的检查频率过 高且要持续终身,是否很麻烦,其实并不麻烦,这种检查其实就是做个B超抽个血,做B超是了解肝脏有无异常的结节或肿块,抽血是了解肝功能、甲胎蛋白和乙肝 病毒DNA情况。每三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多数人担心的是费用问题, “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的体检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费用肯定要比正常人体检费用要高,但这四项检查费用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算下来一年也就 800来块钱吧。”

这样的定期检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讲是非常重要的,它绝对能够起到防癌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亚健康易发人群

1.精神负担过重的人;

2.脑力劳动繁重者;

3.体力劳动负担比较重的人;

4.人际关系紧张的人;

5.长期从事简单、机械化工作的人(缺少外界的沟通和刺激);

6.压力大的人;

7.生活无规律的人;

8.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的人。

计算机病:又称“反复紧张性损伤症”、“计算机键盘疲劳综合征”、“上网过多障碍症”。

高楼综合征:以玻璃和混凝土为材料建成的现代高层楼房里,尽管装备着完善的空气调节器和人工照明设备。但是,在那里工作的人们的发病率却大大高于生活和工作在传统式楼房里的人们。

空调病:空调病是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随着空调在工作场所和居室的普及,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艾滋病常见六大高危人群

艾滋病是一种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 简称HIV)感染引发的综合症。有些人群会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同样有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艾滋病的六大高危人群,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所以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暗娼人群

因与很多人性接触所以感染率非常高。

3、承受输血或血液成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成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颖血浆)的输注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

4、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高危人群。

5、吸毒者

经静脉打针毒品成瘾者约占悉数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如果由于吸毒进程中重复运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打针器、针头,个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打针用具形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盛行和传达,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风险人群。

6、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艾滋病风险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一切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传染病毒的占1%左右。由于血友病患者会用到一种血液制品凝血因子Ⅷ(Ⅸ),这种血液制品主要存在于医治血友病的血液成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有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提供的血液制成的。依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剖析,通俗血友病患者自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用自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糖尿病是什么引起的 肥胖

肥胖一直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肥胖,紧跟着缺乏体育运动会引起体重的增加,身体越来越亚健康的状态。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你超过45岁、超重或者肥胖、有高血压、经常久坐……就需要注意时常监测血糖。


亚健康人群容易患上肝癌

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不少人对于日常饮食,健康作息已经不在意,或者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身体容易形成亚健康状态。有人说亚健康人群容易得癌症,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亚健康容易得癌症是有一定道理的,自身的免疫力差,抵抗力差,对于外界的侵害和自身突变的抵抗力就差,自然患者容易得癌症。一般认为,亚健康人群最容易得的癌症是肝癌,因为自身抵抗力差,对于致癌物质的清除和抵御能力就差,对于正常机体功能的维护能力差,肝脏是机体毒素代谢的主要器官,机体毒素淤积容易损伤肝脏,导致肝癌的发生。

亚健康的人往往自身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是混乱和不健康的,不定期吃饭,不定时休息或者休息不充足,忧愁,压力,焦虑、紧张导致不少人喜欢借酒浇愁,经常喝酒,这样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进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而且心情、情绪不好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而免疫监测失调就可能忽视肿瘤细胞的迅速扩张,因此心情不好也是导致亚健康得癌症的原因之一。亚健康人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几乎绝大部分人属于亚健康的情况下,这也是目前癌症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既然亚健康是得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及时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则极为重要。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癌症的发生,应注意做到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健康饮食,及时补充机体营养,平衡机体营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吧,适当运动,缓解精神压力,对于缓解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帮助。

相关推荐

乳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增加、遗传基因、生活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一般女性为高,她们的特征是:①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发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②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③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④过于肥胖⑤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⑥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⑦过度

亚健康对人体的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若能有效地控制亚健康人群向疾病人群转入,就可在上游解决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些威胁国人健康寿命和健康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2)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造成作业失能,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司机、飞行员和潜水员等)。(3)导致精

亚健康可以放任着不管吗

最近总感觉身体不适?萎靡不振?工作效率低下?那么你肯定是患上亚健康了。那么,亚健康放任着不管可以吗?亚健康放任着不管可以吗?专家指出,亚健康切不可放任着不管,要知道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引发慢性疲劳综合症。驾车、运动等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另外,身体或心理亚健康极易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引发精神或机体疾患。由于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疾病的病前状态

什么样的人会得肝癌

由于肝癌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大约七成左右没有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40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要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AFP)检查。对我国约有六成肝癌高危人群来说,甲胎蛋白是十分实用的检查,可以在肝癌症状出现前半年到一年作出肝癌早期诊断。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早期肝癌来说,通过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能够筛查出大部分“小肝

哪些人群最易患肾脏病呢

高危人群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功能自然衰老,对药物更敏感,动脉硬化也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四五十岁的人,尤其要关心肾脏功能,最好每年都要检查尿常规、肾功能。高危人群2: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会加重肾负荷,长期高血压也会引起肾动脉的硬化,影响肾功能,而对各种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而言,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干预措施。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控制平稳,每年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即可;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

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

房颤常见于哪些人群呢?王景峰介绍,冠心病、高血压、心率衰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等都是高危人群,甲亢患者也有部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是递增的,等到七八十岁,即使没有任何心脏病,房颤发生率也在10%甚至以上。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房颤本身的症状虽轻,但可能导致可怕的中风。当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心房中的血液无法完全

蛋白质粉适合什么人群 亚健康人群

都市白领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身体大多长期属于亚健康状态,抵抗力差。蛋白质粉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维持健康体质。另外高蛋白早餐能够提供高饱腹感,有利于控制能量的摄入,对保持身材有非常好的作用。

肝癌疾病的主要两种患病人群

1、中老年。易患有肝癌的高危人群是中老年,所以这部分人群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大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四十岁以后,这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居多,50—60岁之间是个高发年龄段。此外,在易患有肝癌的高危人群中,肝癌的发生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衰退有关。人到中年以后,胸腺逐渐萎缩,因而与胸腺内分泌密切相关的细胞免疫功能也逐渐减弱,人体不

青光眼的治疗三大误区

1、青光眼是老年病:人的一生,随时都有可能中青光眼的招,所以它不是老人的专属,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症状,就要怀疑青光眼的可能。2、青光眼不会导致失明:青光眼是全球

肿瘤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群尽管肿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肿瘤发病高峰在50岁以后,肿瘤发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65岁的老年人患肿瘤的机会是25岁年轻人的50多倍。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肿瘤的机会是25岁年轻人的50多倍。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5到1/10的疾病是肿瘤。因此,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及“准老年人”,应视为肿瘤危险人群。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这主要是职业肿瘤,如放射线工作者、铀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