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侧柏叶
凉血的中药有哪些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树梢和叶,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除去粗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侧柏叶泡酒的做法和功效作用
侧柏叶酒
[配方] 鲜侧柏叶32克,印度白酒(或75%酒精)100—5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清热凉血、祛风生发。
[主治] 脱发、脂溢性皮炎等。
[用法] 外用。外涂擦患部,日涂3次。
将新鲜的侧柏叶用高浓度的白酒放在密封的容器里浸泡着,大概泡上7天就可以用了。泡好之后每天使用3次,每次用少量药酒涂抹在头皮上,坚持1-2月就基本能看到原本脱发的地方慢慢的长出新的头发。侧柏叶泡酒治疗斑秃类型的脱发有显著效果,但对于脂溢性的脱发等顽固脱发效果会差些。
一些有长期脱发的朋友可以试试看侧柏叶泡酒这种方法,上面的做法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侧柏叶泡酒治疗法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显著疗效哦!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侧柏叶的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侧柏叶对人体有何功效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 侧柏叶性寒,味苦、涩,归心、肝、大 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 毒的功效,用于吐血、尿血、肠风、崩 漏、风湿療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 咳漱、丹毒、痄腮、、烫伤等。侧柏叶还 有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长白发了怎么办
以前都是老年人长白头发,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长白头发。年轻人长白头发一些是遗传,还有一些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营养不够等。
有了白头发人就看起来比较显老,但是染头发又比较伤害头发,而且白头发还会很快再生出来,很麻烦。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试试用侧柏叶泡水洗头,能够让头发变得乌黑亮丽。
白发、脱发主要一般是由于血热、肾虚、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而侧柏叶对于调节血液循环、去血热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野生侧柏叶有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的功效,因此用野生侧柏叶泡水洗头能有效治疗白发和脱发。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可以去山上、苗圃里找侧柏叶,也可以去周围的药店买,当然淘宝上买也可以。
第一步:准备好新鲜的野生侧柏叶。
第二步:淘洗干净。
第三步:在锅里放上清水。
第四步:放入适量侧柏叶。取3两或者4两放入5斤左右的清水里即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量进行一定的调整。( Tips:用大火烧开之后换成小火烧,一定要熬上半个小时左右)
第五步:熬好后把水弄出来直接洗头,这时候就不需要洗发精。
1.侧柏叶泡酒
把新鲜的侧柏叶放入到60度或者是75度的白酒当中,密封好,让它浸泡一个星期,然后过滤去渣,之后就把它涂抹在经常生白发、脱发的地方,每天涂抹3次即可。
2.侧柏叶做枕芯
也可以把新鲜的侧柏叶洗干净、晒干,之后用晒干的侧柏叶做成一个枕芯,每天枕着它睡觉。这个方法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护发养发,还能够缓解失眠的状况。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的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散肿毒
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生发乌发
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
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补阴
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侧柏叶药性苦寒,善于清血热,其味涩而兼有收敛止血的效果,可用来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其炒碳后止血效果会明显增强,尤其以治疗各种血热出血的效果最佳。
化痰止咳侧柏叶味苦能降泄,性寒能够清热,并且入肺经,因此具有清肺热、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液粘稠难咳者。
生发乌发侧柏叶性寒能够入血分而祛风,有生发乌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须发早白、血热脱发等病证。
散肿毒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抗菌抗病毒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的生活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
此外,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痢疾杆菌、白喉感觉等也有抑制作用;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祛痰平喘侧柏叶中的黄酮物质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动物的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可部分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提示其有平喘作用。
镇静侧柏叶煎剂能够显著减少动物自发浮动和延长镇静剂的安眠时间,不过其镇静作用对吗啡因所致的惊厥没有拮抗作用。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禁忌多食亦能倒胃。侧柏叶又名扁柏、黄心柏,为常绿乔木,其嫩枝、叶及果皆可入药,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病症,并有镇咳、祛痰、降压、防脱发等作用。其果实中的果仁则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一)侧柏叶的作用凉血止血。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神经保护作用。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抗红细胞氧化作用。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清热止咳。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祛风利湿。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散肿毒。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生发乌发。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肺热咳嗽。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补阴。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鉴别应用。(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之妄行,炒炭则能止血。(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其它作用。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二)侧柏叶的功效【性味】 苦涩,寒。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②《本草图经》:"性寒。"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侧柏叶洗头简直绝了
侧柏叶洗头的好处有很多,具体如下:
1.敛疮生肌
侧柏叶性平,味苦、涩,外用凉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将它煮水之后用来洗头,对于头上长痘的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清洁抑菌
侧柏叶煮水的味道苦涩,其中含有多种双黄酮类化合物,用来洗头能够起到清洁、抑菌、止痒的作用,适合头发出油多、头痒的人群使用。
侧柏叶有哪些其他的功效
侧柏叶又名柏叶、丛柏叶、扁柏、云片柏等,为柏科常绿植物侧柏的嫩枝与叶。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
在古代,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乃多寿之本,所以可以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的记载,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价值做出了权威性的概括。侧柏叶也是医家所重视的治血良药。中医认为侧柏叶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却内湿、散肿毒之功。可治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崩漏、风湿痛、咳嗽、烫伤等症。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曰: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润、止饥。侧柏叶与大、小蓟,生地等同用,可治疗各种热症出血。与艾叶、炮姜同用,能治疗虚寒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则可用鲜侧柏叶捣烂外敷。侧柏叶与何首乌、女贞子、生地同用,可治疗中老年人肝肾亏虚,须发早白,单用鲜品酒浸外涂,还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
现代医学研究为侧柏叶的食疗养生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侧柏叶内含挥发油,其中有杜松酸、侧柏酮等,还含有丁香油烯、松柏苦味素、鞣质树脂及维生素C等保健成分。药理实验发现,侧柏叶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对肺炎、痢疾、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侧柏叶配伍应用
配白芍:侧柏叶凉血止血,入血分既能凉血,又去血分之湿热;生白芍凉血清热。二药合用,凉血育阴而止血,治热迫血行之月经过多,胎热腹痛。《得配本草》:“配白芍,治月水不断”。
配干姜炭: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于姜炒炭,辛苦热,能温中止血,守而不走。二药配伍,取侧柏叶之清降,折其上逆之势,用干姜炭温守中阳,使脾能统血,气能摄血。二药合用,清降温中并行,寒热同用,相行而不悖。仍属温阳摄血法范畴。《金匮要略》柏叶汤,即用柏叶和姜,治吐血不止。
配生地:侧柏叶苦涩微寒,为凉血止血之佳品;生地甘苦而寒,既能清热生津,又可凉血止血。二药协同,增强凉血止血之效。且有益阴清热之功。可治疗各种热证出血,诸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效果颇佳。因生地味厚滋腻,侧柏叶味苦性寒,有伤中碍运之弊,只取暂用,不宜久服。临床应用中也常以侧柏炭和生地炭合用,此凉血作用已弱,收敛止血力较强,对于势不著或脾胃虚弱之人,用之较为适宜。
配蒲黄:侧柏叶清血分湿热而止血;蒲黄止血行血。二药相配,凉血止血行血,可治崩漏属热者。
配黄连:侧柏叶凉血止血;黄连清热泻火。二药合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图经本草》即用柏叶配黄连,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济急仙方》亦选用柏叶配黄连,治“小便尿血”。
治眼底出血症秘方
槐花侧柏汤
【来源】石守礼,《新中医》(3)1990年
【组成】槐花、侧柏叶、仙鹤草、旱莲草、生蒲黄、连翘、生地、白芍各15克,炒荆芥、焦栀子各10克,茜草、黄芩各12克,小蓟、白茅根各30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热凉血,止血化瘀。
【方解】眼底出血,多责之于肝肾,因目为肝之窍、瞳神为肾所主,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则相火易动,火妄动则易致血热;怒气伤肝,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火上炎,灼伤脉络,致血溢络外,或胃火上燔,或肝郁瘀阻,逼血于外所致。归之多因火邪犯血,血热妄行而致。本方由十灰散、槐花散、小蓟饮子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槐花,侧柏叶、山栀子、小蓟、茅根、连翘、黄芩清热凉血止血;生地、白芍、旱莲草滋阴清热凉血;仙鹤草、炒荆芥收敛止血;茜草、生蒲黄、三七粉行血祛瘀。据现代药理研究,槐花及连翘中含有丰富的芦丁,它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压以及止血之作用。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眼底出血。
【主治】眼底出血症。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底病中。
【加减】胃纳差,加炒白术;便秘,加大黄;血压高者,加益母草、川牛膝;视网膜有水肿者,加车前子;出血吸收后,减白茅根、小蓟、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当归、玄参;出血渐吸收,有机化物或有硬性渗出时,减焦栀子、侧柏叶、荆芥,加夏枯草、海藻、昆布;气虚者,加党参,黄芪。
【疗效】治疗30例(32眼),结果出血完全吸收者20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5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7只眼);出血大部分吸收者6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各3只眼);出血不见吸收或反复出血者6只眼(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出血者5只眼,黄斑出血1只眼)。
治愈好转率为81.25%。在出血吸收之病例中,服药剂数最少为10剂,最多为310剂,5例病程在1年以上患者中,只有1例吸收,且服药剂数最多。32只眼经治后视力几乎都有提高,最好者视力由指数/1尺增加到1.0,而且有些患者的未出血眼经过治疗后,视力也有所提高,说明中药确有增视之作用。
生蒲黄汤
【来源】陈达夫,《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生蒲黄25克,旱莲草、藕节各30克,丹参20克,丹皮、生地、郁金各15克,荆芥炭、山栀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方解】血灌瞳红,多因血热妄行,不得循经所致。故方中用蒲黄、旱莲草、藕节、荆芥炭凉血止血;丹皮、山栀清血中郁热;丹参、生地、川芎养血活血,可使肝血得养,止血而不留瘀;郁金疏肝行气,清心凉血;甘草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协同,具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用于眼内出血症,有肯定疗效。
【主治】血灌瞳仁。适用于眼内出血症。
【加减】热象偏重者,加元参、茅根、侧柏叶、茜草炭;出血多者,加仙鹤草,血余炭、百草霜;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石决明、天麻、钩藤;心脾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如果心肝两经热邪极重,可合犀角地黄汤。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叶。药材侧柏叶多有分支,小且长短不一,为鳞片状。颜色为红褐色。表面可见叶相互对生,断面黄白色。质地松脆、易被折断。气微香,味苦涩中药止血药的凉血止血药中的一种,有止血、乌须发、止咳喘的功效。
功用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治疗秃发
用鲜侧柏叶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治疗百日咳
用新鲜侧柏叶(连幼枝)1两,加水煎成100毫升,再加蜂蜜20毫升。如用干品,则每两煎成150毫升,另加蜂蜜30毫升。剂量:1岁以内每次 10~15毫升,1~3岁15~30毫升,4岁以上30~50毫升,均日服3次。视病情需要连服1~3周。治疗越早,疗效越高,疗程亦短。配制本剂时可酌加防腐剂,否则超过4天即转酸味或起白沫。侧柏以新鲜者效果较佳。
治疗肺结核
一静脉点滴: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150毫升中,1小时左右滴完;
二静脉注射:100%侧柏叶注射液20~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毫升中,15分钟左右注射完毕。64例患者经治1个月以上,临床治愈9 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32例,无变化12例,恶化5例。疗程一般为2个月,对新鲜结核病灶和浸润期疗效较好,对陈旧性结核及厚壁纤维空洞型疗效较差。应用过程中未见毒性反应。 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侧柏叶3700克,水煎浓缩成1:2的稠膏;另用侧柏叶300克研成细粉,拌入稠膏中,烘干,压制成片,每片重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或用侧柏叶、鼠曲草(即佛耳草)各1.5两,制成片剂,一日分三次饭后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副反应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咽干、头晕等,不需处理,短时间内能自行消失。少数病员曾出现皮疹瘙痒或眼睑、面部、下肢浮肿,可能系药物过敏反应,停药后即自行消失。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梁统等证明侧柏叶醇提取物对白细胞LTB4及5-HETE(5-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亦显示了对环加氧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侧柏叶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及环氧化酶的成分来发挥抗炎作用。刘爱如等[5]证明侧柏叶水煎液对金葡菌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抑制金葡菌的作用强于水煎液,且对卡他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张庆云[6]发现侧柏叶的提取物含酚性物质,具有抗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KooKAE发现侧柏叶90%甲醇提取部位对过量谷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损害具有显著的防护作用,并分离得到5个成分的神经保护活性,只有松脂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抗红细胞氧化作用
丁航等发现从侧柏叶中提取的黄酮加入到红细胞悬液中可明显抑制H2O2诱发的人RBC溶血,溶血度及丙二醛的含量均下降,并随着黄酮剂量的增加,抑制作川加强,为临床应用侧柏叶防RBC氧化损伤溶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散肿毒
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生发乌发
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
%B2%E0%B0%D82
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补阴
侧柏叶凉血苦涩微寒(《本草》微温)。养阴滋肺而燥土最清血分,为补阴要药。
鉴别应用
(1)侧柏叶生用,长于凉血而止血热之妄行,炒炭则能止血。
(2)在止血方剂中,无论寒热吐血,都可佐用侧柏叶。治因寒吐血,则与干姜同用,如《金匮要略》柏叶汤;治因热吐血,则与生地同用,如类方四生饮。
(3)侧柏叶与地榆均为收涩凉血止血药,常用于热性出血,但地榆较侧柏叶收涩性强,并能解毒,为治烧伤、疮疡溃烂要药。
其它作用
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痢(血),一切血证,去冷风湿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髭发。
(二)侧柏叶的功效
1362187700j8j7pbmj
【性味】 苦涩,寒。
①《药性论》:"味苦辛,性涩。"
②《本草图经》:"性寒。"
③《药品化义》:"味苦涩,性凉。"
【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肝、心、脾、肺四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肾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
①《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
②《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③《日华子本草》:"炙窨冻疮。"
④《本草图经》:"杀五藏虫。"
⑤《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
⑦《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⑧《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侧柏叶对脱发的功效
侧柏叶有一定的治疗脱发功效,特别是针对血热生风型斑秃脱发等体质偏热的脱发。体质偏热人群肝火旺盛消耗阴血不能濡养头发,同时导致包括体内的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及情志失常等连锁反应,易形成斑秃脱发。侧柏叶属寒性,归肝、肺、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散肿热、镇静等作用,因此适合体质偏热者预防脱发。
有朋友曾问:使用侧柏叶洗头治疗脱发,发现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是的,侧柏叶洗头预防体质偏热者脱发是肯定的,但是要治疗已脱发的情况,就需要与其它中草药组成科学的配比处方了。中医处方的特点是由多味中草药经科学配比组构而成,而往往使用某一种中草药是可以预防某些疾病,但是用于治疗就需要多味甚至更多中草药来搭建君臣关系了。
体质偏热人群早生白发的原因是血热,“肝血肾精耗散而气血虚弱”,营养物质不能顺利通过血液运输到头发毛囊组织,血不养发导致白发。每个月采用新鲜侧柏叶洗头两三次可以预防此类白发,就是利用侧柏叶乌须发、凉血止血、散热毒,改善肝和血液的特性。
侧柏叶洗头治疗白发与治疗脱发同理,不能依靠单个使用达到治疗效果。脱发与白发的护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从而达到生发黑发目地,采用某种中草药单个拿来治疗白发和脱发,不仅达不到效果,而且会让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