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的术后恢复
剖宫产的术后恢复
剖宫产是产科的常见手术之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的并发症也逐渐降低,而且许多观念也在更新。现在大家都知道术后应及早下床活动,不但可以促进肠蠕动,对防止术后并发肠炎以及肠粘连也有好处。应鼓励病人在术后6~12小时就下床活动.
开始进行产后第一周的体操以促进尽早恢复。如果产妇没有病,在排气后,就可以让产妇按规定进食,排气通畅后应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伤口换药并不促进伤口的愈合,只起杀菌作用,所以不必换药太勤。剖宫产切口一般于术后6天可拆线,也有5天拆线的,要根据剖宫产的方式及做手术医生的方法而定。出院后切口不必再盖敷料,出院后洗淋浴是没有问题的。
细看剖宫产的全过程
不久前偶然听到一位新婚女子的一篇高论:婚结好了,下面就是生小孩子,我想好了,剖宫产,一点儿也不痛又不影响身材。像这样想法的孕妈妈很多,难怪我国的剖宫产率一路增高,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母婴问题。
很多孕妇因为对分娩方式的不了解而选择剖宫产,认为剖宫产可减少分娩时的痛苦。真的是这样吗?剖宫产是一种完美的分娩方式吗?剖宫产真的适合所有的人吗?对于大人、小孩子都好吗?让我们来细细看看剖宫产的全过程,听听过来人的讲述,面对面的体验一下吧。
●什么是剖宫产?
剖宫产又称剖腹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由于产妇及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经阴道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措施。
●剖宫产和正常阴道分娩
剖宫产是手术产,一般来说,不建议没有任何医学指征的健康孕妇选择剖宫产。与正常的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并发症多,手术期间出血量增多,手术后易发生感染。手术后产妇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影响泌乳,使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的阴道分娩那么快。通常自然分娩2~4天后即可以出院,剖宫产术后需6~7天伤口才能愈合。
另外,选择剖宫产生下的孩子,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并发症会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尤其是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率增加。至于许多人认为的,剖宫生产会影响到将来的夫妻生活问题,不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产,其实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目前医院实施剖宫产有着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剖宫产对健康的准妈妈是没有必要的。
●谁应该做剖宫产
有以下状况的准妈妈应选择剖宫产:
1.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通过胎头。
2.母亲骨盆狭窄或畸形。
3.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通过阴道顺利分娩。
4.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无法承受自然分娩。
5.高龄初产。
6.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防止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
医生会按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和是否存在剖宫产指标来决定要不要选择剖宫产。一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有责任将剖宫产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实地告知准妈妈,必须由准妈妈本人及其家人同时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才能进行手术。
●细看剖宫产
1.剖宫产的时间
根据妊娠的周数和有无产科其他的合并症,由医生来选择进行手术的时间。
2.术前该怎么做
手术前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最好不要患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热的疾病。实施剖宫产前一天晚饭后就不要再吃东西。手术前6~8小时也不要再喝水,以免麻醉时呕吐,引起误吸。
3.麻醉方式
麻醉是手术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常用的硬膜外麻醉,麻醉师通常都会在腰椎第3~4节之间插入一根硬膜外导管。药物经过管子缓慢释放,准妈妈依然保持清醒状态,但该区域的痛觉消失。这种麻醉方式的好处非常明显,而且术后可以保留麻醉管24小时,配以术后镇痛泵,有效地缓解术后的疼痛。
另外,还有其他几种麻醉方式:如腰麻、全身麻醉等,也可以根据准妈妈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紧急情况下,医生会进行局部麻醉,缩短等待时间,保证将胎儿迅速娩出。选择麻醉方式,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且签字认可。
4.手术中会遇到什么
下腹会被清洗消毒,插入导尿管,然后进行麻醉。医生会在下腹壁下垂的皱褶处切开一个水平的切口。第二个切口会在子宫壁上,羊膜被打开后,孩子就可以被取出来了。有时医生为了帮助孩子娩出,会用手掌压迫你的宫底。
5.伤口会有多大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胎儿的大小来决定刀口的长短,一般是13厘米左右。从美观的角度出发,现在基本上都会采用水平切口,如果准妈妈不属于瘢痕体质,术后恢复良好,基本上看不出来。
6.术后多久才能进食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般以术后肛门有排气作为可以正常进食的标志,快的6小时,慢的要1~2天。因为手术麻醉的作用会使肠蠕动减弱,出现肛门排气意味着肠道的蠕动功能已经恢复了。产后因为不能立刻下地活动,新妈妈可以在床上多翻翻身,这样有利于尽快排气。手术后,开始进食时最好食用一些蛋羹、米粥等容易消化的东西,等到肠胃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7.产后的恢复
医生会在产后几个小时内来查看你的情况,并会按压你的子宫底部,帮助促进宫内积血排出。你的下腹部会在随后的几天内感到不适。产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感染,发生率占所有剖宫产的5%~10%,一般服用或注射一些抗生素就可以治愈。
医生鼓励产妇产后多多活动,在术后12小时就可以下床走动。这样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而且可以预防子宫内产生淤血块。如果医生发现你的切口有肿痛,常会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式进行处理。
8.产后多排尿
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护士会取出导尿管,这时应该尽快自行排尿,降低导尿管插入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9.产后多久才能再怀孕
专家认为第二次怀孕时间要取决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完全恢复的情况。
●剖宫产后的喂养问题
手术后产妇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因此乳汁分泌减少,这使得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常常错过让宝宝早吸吮的机会,所以产后应注意适合的喂养姿势,做到及时给宝宝喂奶。
床上坐位喂奶法:产妇取坐位或半卧位,在身体的一侧放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同侧手抱住婴儿,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臀部放于垫高处,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
床下坐位喂奶法:病房坐椅放于床边,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身体紧靠椅背,以使背部和双肩放松,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虽然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剖宫产的手术风险已明显减少,但其死亡率及并发症仍然是阴道分娩的2~4倍,甚至更高。所以,在对待分娩方式上,孕妈妈应该理智选择!(
剖宫产后恢复
产后6小时以内:
躺着的姿势:术后回到病房的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的原因是大多数剖腹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在产妇臀下垫好卫生巾,还会定时为产妇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
腹部放置沙袋:有时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护士们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产妇测量血压,查看面色,测量脉搏和体温,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等,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及时哺乳:宝宝饿了,护士会把他抱给妈妈,妈妈一定要将这最珍贵的初乳喂给宝宝。这是值得回味的经历,留给宝宝也留给自己。宝宝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禁食: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产后第一天(6小时以后):
躺着的姿势: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办法: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尽早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时;12小时后,产妇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产后第一个星期:
大量饮水:产后的三到五天内,妈妈的身体还是很虚弱。伤口仍然疼痛,年轻的妈妈会有便秘和肿胀的感觉,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饮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热茶和不低于室内温度的水,这些都能促进肠子的蠕动。
及时排便: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因此更应该按正常的作息,养成习惯,及时大小便。
请家人都来帮忙:剖腹产的妈妈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轻的妈妈需要找好能够帮助她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做饭和带孩子的帮手。最好是爸爸能够休假,或者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剖腹产分娩的妈妈比自然分娩的妈妈需要更多地“做妈妈了的感觉”,因此她们常常抱着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应该有人为她分担。
饮食:当产妇排气后,饮食可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食物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可以选择蛋汤、烂粥、面条等,然后依产妇体质,饮食再逐渐恢复到正常。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腻的下奶汤,例如鸡汤、肉汤等等。
分娩后两个月内:
不要负重:现在宝宝是年轻母亲时候中的一切。这个时候,不要提举任何比自己的宝宝更重的东西,而随着宝宝在一天天地长高、增重,妈妈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强。分娩两个月左右可以尝试走楼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层楼足够了,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要比这个运动量还要小。
不要自己开车:在产后的头两、三个星期不要自己开车。踩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此时对新妈妈来说还是一件费劲的事情,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应。
刨宫产的恢复方法有哪些
刨宫产的恢复;产妇何时下床活动?
许多人认为产妇体质虚弱,需要静养,就该长期卧床,甚至连饭菜都床上吃。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不利于子宫收缩和肠蠕动。造成她们子宫复旧不好、便秘等现象。
正确的做法:产后宜及早活动,一个健康的产妇,于产后6~1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如起床大小便、扶床行走,哺乳等。刨腹产的产妇在术后6小时即可侧卧,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并可开始适当活动。但产妇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在运动时出现疼痛增加,则需暂停,等恢复正常后再开始。
刨宫产的恢复;坐月子要捂吗?
不少人以为产妇怕风,因而将产妇房门的门窗禁闭,产妇则裹头扎腿,严防受风。其实,产妇处于这种环境和生活方式中是不利于康复的,易引起中署。
正确的做法:保持居室清洁,每天早晚通风至少二次,房间应有充足的阳光、温度、湿度适当。夏日,空调的温度一般以26~28度为宜,冬天,室温在22~25度适宜。
刨腹产如何恢复坐月子
月子里产妇洗脸、洗澡等一定要用开水吗?
许多产妇认为月子里身体虚弱,受不得一点寒冷。洗脸、洗澡时用冷开水加开水,以为可以起到防止寒冷,防止感冒的效果,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以前没有自来水,用的是河水不干净,当然需要煮沸才能使用。现在用的自来水已经过消毒处理,更加卫生清洁。而冷开水盛放时间一长,更易引起细菌繁殖,又麻烦。
正确的做法:产妇用水均需温水,可以采用开水加自来水掺和即可。
了解了以上的介绍,也了解了剖宫产刀口恢复,剖宫产恢复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恢复的好,才能使得自己不留下病根,所以对于很多剖腹产的女性,一定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具体了解,了解如何做好恢复?才能让自己恢复的更健康,也不会留下病根。
剖产恢复
如何能够在剖腹产后尽快进入做妈妈的状态,并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愉悦呢,剖腹产后又怎样恢复身体呢,以下是来自其他妈妈和医生的建议。
产后6小时以内:
躺着的姿势:术后回到病房的妈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去枕平卧的原因是大多数剖腹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以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护士会将尿管引流袋及输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在产妇臀下垫好卫生巾,还会定时为产妇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腹部放置沙袋:有时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护士们会按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为产妇测量血压,查看面色,测量脉搏和体温,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畅等等,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及时哺乳:宝宝饿了,护士会把他抱给妈妈,妈妈一定要将这最珍贵的初乳喂给宝宝。这是值得回味的经历,留给宝宝也留给自己。宝宝的吸吮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使伤口尽快复原。
禁食:在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而使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产后第一天(6小时以后)
躺着的姿势:产妇产后平卧6小时以后就可以枕枕头了,这时最好采用侧卧位,可以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背后,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这样可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拉痛,会觉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办法:麻药劲过了以后,大多数产妇会感觉腹部伤口疼痛,这时可以请医生开些处方药,或者可以使用阵痛泵缓解痛苦。
尽快进食:剖腹产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如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胀更加严重。
尽早活动:此时特别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种管道的畅通情况;勤换卫生巾,保持清洁;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时;12小时后,产妇在家人或护士的帮助下可以改变体位,翻翻身、动动腿。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条件允许还应该下地走一走,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细看剖宫产
很多人对剖宫产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它是一种帮助准妈妈分娩的手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麻醉技术的提高,这种手术的刀口越来越小,痛苦也越来越少。而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手术费用已经很少被列入考虑范畴,况且很多人不会再要第二个孩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要求进行剖宫产,她们的理由有很多。
为什么有人主动选择剖宫产
*剖宫产可以让孩子避免经过产道的挤压,这样宝宝会更聪明;
*阴道分娩很多人也要经过侧切这一刀,痛苦不会比剖宫产少;
*自然分娩,孩子经过产道,会把那里撑得松弛,不宜恢复,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和将来二人 世界的和谐;
*阵痛的感觉太可怕,我受不了;
*手术单上那么多可怕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小。剖宫产只是一个小手术,不用担心什么。
正是人们对分娩方式的诸多误解导致了剖宫产的居高不下。那这些理由是否有道理呢?专家告诉我们: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
*剖宫产是手术产,一般来说,不建议没有任何医学指征的健康孕妇选择剖宫产。与正常的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并发症多,手术期间出血量增多,手术后易发生感染。
*剖宫产术后不能很快恢复进食,会引起泌乳减少,使哺乳的时间推迟,不能及时给孩子喂奶。
*剖宫产恢复起来也没有自然的阴道分娩那么快。通常自然分娩2-4天后即可以出院,剖宫产6-7天伤口才能愈合。
*选择剖宫产生下孩子,因为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并发症会比自然分娩的孩子高,尤其是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率增加。
*至于生产会影响到将来的夫妻生活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产,均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医院实施剖宫产有着严格的手术指征要求,剖宫产对健康的准妈妈是没必要的。
谁应该做剖宫产
*胎儿过大,母亲的骨盆无法容纳胎头。
*母亲骨盆狭窄或畸形。
*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缺氧,短时间内无法通过阴道顺利分娩。
*母亲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无法承受自然分娩。
*高龄初产。
*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胎儿特别珍贵。
谁来决定分娩方式
一般来说,医生会按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和是否存在剖宫产指征来决定要不要选择剖宫产。
一旦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医生有责任将剖宫产的危险性极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实地告知准妈妈本人,必须由准妈妈本人极其家人同时签署手术单才能进行手术。
剖宫产后多长时间能再生
一般来讲,剖宫产后是不影响怀孕的,可以有正常妊娠。但是剖宫产后子宫壁的刀口在短期愈合不佳。过早的怀孕,由于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剖宫产手术刀口处是结缔组织,缺乏弹力。新鲜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很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再次妊娠最好是在剖宫产后两年以后较为安全。怀孕后要在医院检查、分娩,以免发生危险。第一胎是剖宫产,生第二胎也并非一定要剖宫产。
剖宫产后多长时间能再生?因为每个女性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决定剖宫产多久能再生的取决于女性剖宫产后子宫恢复情况,如果女性剖宫产后子宫恢复良好或者女性自身恢复能力强的话,剖宫产后再生可以不用等到2年,但是至少至少要一年以后。当然二年以后再怀孕更好些。另外,剖宫产后再次怀孕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子宫恢复情况。
剖宫产后再生最好选择再次剖宫产。
再生应以剖宫产为宜。第一次剖宫产术后再孕的产妇,第二次分娩有80%做剖宫产,这比顺产要安全。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机要选择适当。过早,胎儿不易存活;过迟,易造成子宫破裂或死胎。只要胎儿发育成熟,便可进行手术,不必非等到临产才做手术。
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剖宫产后再怀孕要注意一些事情,像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是导医院检查一下子宫恢复情况,怀孕后要注意胎动情况。女性在怀孕的晚期要防止腹部受挤压,这是为了预防发生瘢痕处裂开。如果孕妇出现腹痛要及早就医。如果快生了,最好提前住院待产。
顺产的好处
疼痛持续时间短 恢复快
顺产的妈妈一旦孩子生出,饮食、生活很快恢复正常,最多三日就可出院,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在最初3天里不得不躺在床上,术后6-8小时不能进食,所以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子宫及生殖道复旧情况更佳
顺产有利产妇产后恶露的排泄引流,子宫恢复得也快些。剖宫产创伤大,手术切口较长,伤口愈合、拆线时间都较迟,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几率。
自然分娩的风险小
顺产风险小,而剖宫产过程中可能有麻醉意外,长远来说,剖腹手术的妈妈容易导致肠粘连等合并症,再怀孕风险更大,有些疤痕体质较严重的妈妈,手术疤痕触目惊心。
顺产妈妈容易下奶
分娩时腹部的阵痛使产妇的垂体还会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不但能促进产程的进展,还能促进母亲产后乳汁的分泌,由于顺产恢复快,也容易早下奶。
顺产的宝宝免疫力强
自然分娩宝宝在经产道时会随着吞咽动作吸收附着在妈妈产道的正常细菌,让他们很快有了正常菌群,中国适龄女性产道有27种微生物,对宝宝免疫系统发育非常重要。
顺产的宝宝患肺病的概率低
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肺泡扩张促进胎儿肺成熟,小儿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同时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及经过产道时的挤压作用,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粘液排挤出来。新生儿的并发症湿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可大大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