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湿气重用土茯苓还是茯苓好 乌龙茶

湿气重用土茯苓还是茯苓好 乌龙茶

乌龙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茶,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以及钙镁、钴、铁等成分物质,既具有较强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药用价值,适量喝可以有利于人体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等作用,对于祛除湿气也是比较好的。

食用土茯苓的注意事项

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

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的功效。常见于以下几种用法。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 服用土茯苓注意事项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

都可以。

茯苓和土茯苓都能起到一定的祛湿效果,且区别并不大,但两者相比的话土茯苓去湿热的效果更加,而茯苓对于普通的水湿留滞能起到不错的祛湿效果。所以出现湿气重的情况下,建议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来进行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调理的效果。另外湿气重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饮食,并且要适当加强运动。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

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有延年益寿之效。有些人搞不清楚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茯苓是一种菌类,往往寄生在松树的根部,而土茯苓则是一种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茯苓可安神益气、利尿健脾,土茯苓可强筋骨、健脾胃。

茯苓可以止渴利小便是利水渗湿药,而土茯苓则是另一种药,是清热解毒药。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土茯苓和茯苓是两种不一样的药材,药性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在现代医学中,公认茯苓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茯苓中的茯苓多糖有非常明显的抗癌和保护肝脏的作用。药用茯苓主要是经过干燥后的茯苓的菌核。茯苓可以治疗失眠健忘症,经常和龙眼与酸枣一同入药,这样宁心安神的作用更加的明显。茯苓对于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

都有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茯苓中含有非常多的茯苓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卵磷脂、腺嘌呤、葡萄糖、胆碱以及多种酶和钾盐。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溃疡的产生,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并且起到抗放射的作用,茯苓经常被做成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食品。

土茯苓煲汤的食用禁忌

土茯苓煲汤虽然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也适合经常食用。而且,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食用土茯苓煲汤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但是,食用土茯苓煲汤也是有禁忌的。

1、食用土茯苓煲汤不能与茶同饮,也不能用铁的容器浸泡土茯苓。

2、食用土茯苓煲汤时禁忌茶水,另外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注意心情舒畅。

3、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煲汤。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湿疹应该吃哪些食物 芡实杞龙龟苓汤

原料:乌龟1只,土茯苓60克,芡实、龙眼肉各50克,枸杞子30克。

制法:土茯苓、芡实、枸杞子、龙眼肉分别洗净,芡实稍浸泡。乌龟放入盆中,淋热水使其排尿、排便,用开水烫死后洗净,去内脏、头、爪。将全部原料放入锅中(龟甲也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约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祛湿解毒,健脾益肾。适用于湿疹患者食用。

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 茯苓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不建议。

茯苓属于一种中药材,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症状的话,是不建议长期泡水喝的,不然会对身体造成不好影响。但如果身体有出现小便困难、湿气重、心神不宁、脾胃不佳等情况时,就可以适量喝一点茯苓泡水来调理,这样能起到不错的健脾化湿作用。

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材有哪些

推荐中药材

三七:三七具有化瘀定痛、活血止血的功效。

红花: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功效。

茯苓:茯苓可除湿解毒、消肿敛疮,尤其适合子宫肌瘤患者食用。

田七木耳乌鸡汤

材料:乌鸡150克,田七5克,黑木耳10克。

配料:盐适量。

做法:1、乌鸡处理干净,切块,田七浸泡,洗净,切成薄片,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成小朵。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沸,放入乌鸡,氽去血水捞出洗净。

3、用瓦煲装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乌鸡、田七、黑木耳,大火煲沸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田七可化瘀定痛、活血止血,乌鸡可调补气血、滋阴补肾,黑木耳可补肾阴、凉血止血,三者搭配炖汤食用,对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有较好的食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

桂枝土茯苓鳝鱼汤

主料:鳝鱼、蘑菇各100克,土茯苓30克,桂枝、赤芍各10克。

配料:盐、米酒各适量。

做法:1、将鳝鱼洗净,切小段,蘑菇洗净,撕成小朵,桂枝、土茯苓、赤芍洗净备用。

2、将桂枝、土茯苓、赤芍先放入锅中,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20分钟。

3、再放入鳝鱼煮5分钟,最后放入蘑菇炖煮3分钟,加盐、米酒调味即可。

功效:土茯苓可除湿解毒、消肿敛疮,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桂枝活血化瘀,蘑菇可益气补虚、防癌抗癌,鳝鱼可通络散结,以上几味搭配,可辅助治疗湿热瘀结型子宫肌瘤。

红花木香饮

主料:青皮、红花、木香各10克。

做法:1、先将木香洗净入锅,加水适量,以大火将水烧开,转小火煎煮15分钟。

2、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锅,再煮5分钟,最后过滤,去渣取汁即成。

3、代茶饮用,早晚各1次。

功效:红花可活血化瘀、散结止痛,青皮、木香均可行气止痛,气行则血行,三味搭配同用,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

湿气重用土茯苓还是茯苓好 茯苓一天吃多少克最好

看情况。

茯苓性质平和,是属于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用于治疗疾病的话,那么建议患者最好是先去医院就诊,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这样会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是用于日常保健服用的话,服用量不需要太多,一般每次服用9-15克左右即可,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

相关推荐

茯苓的服用禁忌有哪些

茯苓的副作用 肝肾阴亏者慎服。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①《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②《纲目》:“服时忌茶。”③《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茯苓的治病偏方分享:1、治杨梅疮毒: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

哪些人不适合食用茯苓

1、肾功能不好的人 茯苓利水渗湿的效果很好,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最终只会加重病情。 2、患有糖尿病的人 茯苓含大量淀粉,而糖尿病人每日的淀粉摄入量都需要定量,不能过量食用,所以糖尿病人食用茯苓后需要相应减少主食摄入。 3、气虚体弱的人 茯苓有很好健脾祛湿的功效,而对于无湿热的人食用之后会加重身体寒凉之气,对气虚体弱的人来说症状更加明显。

茯苓的治病偏方

1、治杨梅疮毒: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滇南本草》) 2、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茯苓、茶根各五钱。水煎服,白糖为引。(《江西草药》) 4、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风气痛及风毒疮癣:茯苓(不犯铁器)八两。石臼内捣为细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药造成醇酒用,酒与糟俱可食。(《万氏家抄方》茯苓酒) 6、治

中医孙锡高直肠癌病例

内治法,按辨证选方: 1、脾虚湿热: 治法:健脾理气,清热利湿。方药:苍白术各,生苡仁,云苓,厚朴,黄柏,白英,龙葵,藤梨根,败酱草,白头翁,元胡,川楝子,川黄连。 2、湿热瘀毒: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化滞,祛瘀攻积。方药:三棱,莪术,川楝子,木香,厚朴,尾连,败酱草,红藤,半枝莲,茯苓,藤梨根,马齿苋,白英,儿茶。 3、脾肾寒湿: 治法:温肾健脾,祛寒胜湿。方药:党参,苍白术,云苓,故纸,吴萸,肉蔻,五味子,干姜,黄芪,老鹳草,石榴皮。 4、痰湿凝聚,肺肾不固: 治法:祛痰化湿,益肺固肾。方药:川贝母

茯苓怎么吃

茯苓的药用价值不菲,它的家常食用方法也有很多。这里为大家介绍茯苓淮山猪骨汤的茯苓祛湿热凉茶的做法。 茯苓煲淮山猪骨汤 材料:鲜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姜片 做法: 1、鲜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薏米。 2、薏米稍浸泡洗净。 3、茯苓买的时候已经削皮了,回家洗净剁小块。 4、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5、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6、加足量清水 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 7、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 8、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关火,可放适量盐调味。

龟的副作用有哪些

现在的人对于吃方面是越来越讲究,不在想以前一样只是想着吃饱或者口味好就可以了。现在的人更多的关注的就是这个食物有着怎样的功效和作用,而最好的就是一些汤。其中茯苓乌龟汤就是很多的人经常在饭馆中见到的菜,也有很多的人说营养价值很高,但是还有一些热人不是很明白。所以就想问下茯苓乌龟汤有什么作用呢? 作法材料 茯苓15克,草龟1只,红枣10克,瘦肉50克,生姜10克。 调料 适量清汤,盐4克,绍酒3克,胡椒粉少许。 烹制方法 1、茯苓切片,草龟洗净,砍成大块,瘦肉切成块,生姜去皮切片。 茯苓老龟汤 2、

降尿酸的中草药有哪些

茯苓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 但不能替代其他药物 要注意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影响和身体疲劳性的损伤。 茯苓能治痛风。茯苓能治痛风,茯苓又称过山龙、土萆薢。味甘、性凉无毒,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作用。《纲目》茯苓能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祛则筋骨利;《内经》大茯苓甘淡而平,能祛脾湿、湿祛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痛漏愈矣。故用茯苓治疗痛风时该药中解毒、除湿就有降尿酸的作用,再则利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故该药利关节就能镇痛。所以用茯苓治疗痛风症能达到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而且

茯苓茯苓有什么区别

物种不同 茯苓茯苓是一种菌类,属于寄生菌,常寄生在松树的根部,中药用的是这种菌类的干燥菌核。 茯苓茯苓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这种灌木在根部结有块状根茎,这时茯苓入药的主要部分。 成分不同 茯苓:热量、硫胺素、钙、蛋白质、核黄素、镁、脂肪、烟酸、铁、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锰、膳食纤维、维生素E、锌、维生素A、胆固醇、铜、胡罗卜素、钾、磷、视黄醇、钠、硒。 茯苓:根茎含皂甙、鞣质、树脂、落新妇甙、异黄杞甙、琥珀酸、胡萝卜甙、棕榈酸、β-谷甾醇,以及生物碱、挥发油、糖、甾醇、淀粉等。 功效不同

治疗直肠癌效果好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一、中医辨证治疗直肠癌效果好 1、脾虚湿热:健脾理气,清热利湿治疗直肠癌。方药:苍白术各,生苡仁,云苓,厚朴,黄柏,白英,龙葵,藤梨根,败酱草,白头翁,元胡,川楝子,川黄连。 2、湿热瘀毒:清热解毒,理气化滞,祛瘀攻积。方药:三棱,莪术,川楝子,木香,厚朴,尾连,败酱草,红藤,半枝莲,茯苓,藤梨根,马齿苋,白英,儿茶。 3、脾肾寒湿:温肾健脾,祛寒胜湿治疗直肠癌。方药:党参,苍白术,云苓,故纸,吴萸,肉蔻,五味子,干姜,黄芪,老鹳草,石榴皮。 4、肺肾不固:祛痰化湿,益肺固肾。方药:川贝母,南星,苍白术

茯苓茯苓的区别

茯苓茯苓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它们完全是不同的,其功能与作用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它们的区别之处和它们的功效与作用。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在功效上,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在口感上,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传统中医认为,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