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淋巴瘤发热的特点

淋巴瘤发热的特点

淋巴瘤患者发烧,大多数是以低烧为主,而且是在下午或者晚上比较常见。这类患者发烧不像普通的细菌感染,消炎药效果是不好,激素治疗退热效果比较好。但是在淋巴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发烧时相应的给予降温治疗,体温会降下来,但是又会反反复复出现发烧。只有当淋巴瘤病情肿瘤得到控制的时候,那么他发烧的症状才会有所好转。

恶性淋巴瘤早期症状

由淋巴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这种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儿童发病率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

淋巴瘤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而恶性淋巴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恶性淋巴瘤多见于青年,首发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占60%-80%),左侧多于右侧。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神经及邻近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30%-50%霍奇金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发热可伴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淋巴癌化疗几次可以全治愈

专家提出,“淋巴癌化疗几次可以全治愈”这个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因为这与很多的因素有关系,比如说,与患者的病情有关,与患者所选择的医院有关等,得了这种疾病时,切不可炜疾忌医,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故治疗上也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癌的治疗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治疗方案有手术,放疗,骨髓移植,化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具体需要跟病情,化疗效果针对性指导,建议专业门诊系统指导治疗!

一些早期信号特别值得重视:

1.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部位、硬度、活动度方面符合恶性淋巴瘤的特点的。

2.“淋巴结结核”经正规疗程的抗结核治疗、“慢性淋巴结炎”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

3.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经治疗有时好转,但经常有反复,并且总的趋势为进展性。

4.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低烧预警淋巴癌

淋巴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起,因而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但是淋巴癌的症状相信大家就知道的很少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烧,就必须提高对于淋巴癌的警惕。不明原因的低热与淋巴状态异常都是主要的淋巴癌的症状。

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时淋巴癌的症状非常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提醒大家留意自己是否经常出现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是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除了长期低热外,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体积从黄豆到红枣大小,中等硬度,而且经治疗未见缓解,也是淋巴癌的症状之一。另外,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各个器官和组织,有纵隔淋巴瘤、腹腔淋巴瘤等,其表现症状不一样。

对于初诊患者,确诊淋巴瘤主要是病理学检查,当然也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最终确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也就是说不论是发生在淋巴结还是其他器官的淋巴瘤,都必须通过手术切取、活检钳咬取、穿刺等获取病变组织,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并区分肿瘤类型,进而对症治疗。

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自身健康状态的变化,正确辨别淋巴癌的症状,及时的进行诊断与治疗才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不时低烧记得排查淋巴瘤

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发病症状非常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提醒大家留意自己是否经常出现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是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除了长期低热外,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体积从黄豆到红枣大小,中等硬度,而且经治疗未见缓解,也不排除淋巴瘤的可能。另外,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各个器官和组织,有纵隔淋巴瘤、腹腔淋巴瘤等,其表现症状不一样。

对于初诊患者,确诊淋巴瘤主要是病理学检查,当然也要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和核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最终确诊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也就是说不论是发生在淋巴结还是其他器官的淋巴瘤,都必须通过手术切取、活检钳咬取、穿刺等获取病变组织,再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并区分肿瘤类型,进而对症治疗。

PTML治疗后总的生存率为50%~70%。临床各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0%、Ⅱ期50%、Ⅲ期和Ⅳ期低于36% 治疗后复发大多数在4年内,死因多为恶性淋巴瘤进展性急变以及腹腔实质脏器转移。

淋巴肿瘤的特点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在我国恶性淋巴瘤虽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每年至少超过25000例,而在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可高达11/10万~18/10万,略高于各类白血病的总和。在美国每年至少发现新病例3万以上。我国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位数的第11~13位,与白血病相仿。

而且,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具有一些特点:

① 发病和死亡率较高的中部沿海地区;

② 发病年龄曲线高峰在40岁左右,没有欧美国家的双峰曲线,而与日本相似呈一单峰;

③ 何杰金氏病所占的比例低于欧美国家,但有增高趋向;

④ 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滤泡型所占比例很低,弥漫型占绝大多数;

⑤ 近十年的资料表明我国的T细胞淋巴瘤占34%,与日本相近,远多于欧美国家 。

所属分类:血液系统疾病,现代医学

淋巴癌是怎么回事

青壮年是恶性淋巴瘤发病高峰

“西方国家淋巴瘤发病是一个双峰曲线,一个峰是从15到25岁,另外一个峰是45岁到65岁。但中国的恶性淋巴瘤发病是一个单峰曲线,发病年龄是18岁开始,高峰到50岁,正好在人的青壮年时期是一个发病高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靖华教授说。

“这几年,血液科病房里的淋巴瘤患者明显多了,而且不少年纪还很年轻!”江苏省肿瘤医院戴爱娣教授指出,一些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长期过度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都与淋巴瘤发病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有关。再加上自身抵抗力弱了,平时就容易感冒,这样病毒感染的机会也增多,容易惹病上身。

“爱美”也容易惹癌上身

据调查,淋巴瘤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就可能诱发疾病。

“虽然淋巴瘤发病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但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等,都是导致淋巴瘤在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之一。”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剑秋副教授分析,“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一些城市“爱美一族”为了漂亮经常不当使用劣质染发剂,或不慎使用了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药品等,都有可能诱发淋巴瘤。”化妆品中有机溶剂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女性都爱用的指甲油。

早期淋巴瘤“会伪装”

“目前公众对淋巴瘤的认知仍然存在盲点。无缘无故的发热现象、在日常洗澡的时候,或者更衣的时候,无意中能够摸到或发现硬的淋巴结肿块,这种往往被公众认为是炎症,”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靖华教授在讲座中提醒,“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的肿瘤,特别是恶性淋巴瘤,往往是无痛性肿块。一旦发现一个比较硬的、无痛性肿块,比较固定,甚至摸着像橡皮那种感觉,建议当身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恶性淋巴瘤早期症状

由淋巴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这种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儿童发病率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淋巴瘤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峰略往前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而恶性淋巴瘤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恶性淋巴瘤多见于青年,首发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占60%-80%),左侧多于右侧。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神经及邻近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30%-50%霍奇金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发热可伴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如何提高淋巴瘤的警惕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种癌症。临床上淋巴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淋巴瘤的高发年龄为40-50岁,平均死亡年龄50岁,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全球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万人,死亡病例超过2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根据病理分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较平稳,某些地区发病率还有些下降。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持续增加的,调查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它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生存期不足一年。

长期发热和淋巴肿大是信号

淋巴癌的早期症状“很会伪装”,与常见的感冒相似,患者多会出现发热、扁桃体肿大等 “感冒”症状,此外,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淋巴结无疼痛肿大、体温增高(尤其是夜间)、体重下降、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盗汗等,需要特别警惕。尤其是中青年人,出现无痛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小b细胞性淋巴瘤是什么病

B 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发生的实体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分型众多,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现在被认为是起源于B细胞的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MCL)5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最为常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4。 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生物细胞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讲,除了手术、放疗、化疗治疗手段之外,也是一种最佳选择,它跟其他治疗手段不同的是,它是用自己的免疫细胞来对抗肿瘤细胞。就治疗本身来说对身体没什么副作用,对于一些没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或者说是手术后、放化疗后,还或者说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这种疗法是比较合适的。

2b细胞淋巴瘤可发生在人体的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颚、前颈部、锁骨上、腋下、鼠蹊部。在人体的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有时也可出现b细胞淋巴瘤。发病之后患者可感觉到有压迫的症状,如果b细胞淋巴瘤发生在人体的胃、小肠或大肠则有可能有腹胀、便血、呕吐、腹痛等症状。

3b细胞淋巴瘤可以使得身体出现全身表现,大约有10%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以出现身体发热、皮疹、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有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会长期不规则身体发热。发热的原因如果不加以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

相关推荐

淋巴瘤的病因是什么

你好,淋巴瘤的治疗应该以化疗为主,同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以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淋巴瘤的病因是什么? 病情分析: 一病毒感染: 目前认为是引起淋巴瘤的重要原因,实验证明,非洲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患者EB病毒抗体明显增高,在患者肿瘤组织中,电镜下可找到病毒颗粒。据观察认为病毒可能引起淋巴组织发生变化,使患者易感或因免疫功能暂时低下引起肿瘤。 二理化因素: 某些物理、化学损伤是淋巴瘤诱发因素。据有关资料统计,广岛原子弹受害幸存者中,淋巴瘤发病率较高。另外,某些化

淋巴结莫明肿大若不痛也要警惕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之一,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目前,全球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3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淋巴瘤的发病率位居肿瘤发病前三位。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引起各种压迫症状。此外,淋巴瘤患者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据统计,大约有10%的患者以发热、皮疹、多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淋巴癌能彻底治愈吗

淋巴瘤,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类型,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大类。 淋巴瘤能彻底治愈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58.2岁。 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

恶性淋巴癌有哪些临床的症状呢

(1)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然而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都是淋巴瘤。例如,口腔溃疡或牙龈炎、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和巨大淋巴结增生等也会引起淋巴结肿大。无痛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以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多见。部分病人肿大淋巴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可消退,但不久后可出现再次肿大。一旦淋巴结在短期内出现迅速增大,则需提高警惕淋巴瘤发生的可能。 (2)发热发热有时好转,但常复发,有时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伴有皮痒、多汗。 (3)消瘦:不明原因的

淋巴瘤能预防吗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与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关。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倍;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鼻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HTLV?1病毒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丙型肝炎病毒与脾淋巴瘤相关;鹦鹉衣原体感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生相关。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老龄

什么是血液淋巴瘤

一、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特点为无痛性、表面光滑,多可推动,质地韧。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晚期相互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可形成溃疡。浅表淋巴结以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多见,深部以纵隔、腹部和盆腔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气管、食管、静脉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如果发展迅速,可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 二、全身症状: 常有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及不规则发热

鼻型淋巴瘤症状

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症状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须的。某些情况下,取材不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

淋巴瘤是怎么回事

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须的。某些情况下,取材不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淋巴瘤

淋巴瘤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中新网11月24日电(健康频道 袁野)近日,关于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淋巴癌去世的消息风行网络。虽然相关细节未有透露,但肿瘤专家表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最典型的首发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60%~70%,尤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其他各部位均可发生。 此外,据专家介绍,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率约为2.5:1。 我国发病年龄曲线高峰为40岁左右 男性或受行为习惯及讳疾忌医心理特点影响更易罹患 从医学组织学对疾病来源的分

淋巴瘤白血病是怎么回事

淋巴瘤白血病,顾名思义为淋巴瘤发展而来的白血病。前面已经介绍过,非霍奇金病和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都有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 等。但二者也有不同,如有咽部、胃肠道、睾丸及腹腔内淋巴结受侵犯者多见于非霍奇金病;有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等特定全身症状者多见于霍奇金病。 在此基础 上如果淋巴瘤细胞侵犯了骨髓,播散入血液,即为.淋巴瘤白血病。这种情况可出现于放射治疗之后,亦可发生于疾病后期。 有人认为,淋巴瘤白血病的诊断条件 为血液中淋巴细胞数始终在5×109/升(5000/立方毫米)以上,以及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