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宫寒食疗食补
冬季宫寒食疗食补
1、乌骨鸡汤
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归地烧羊肉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3、生化蜜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作用: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4、母鸡艾叶汤
组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5、地黄煮酒
组成: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作用: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6、两地膏
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用法: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作用:滋阴养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所致的月经过多,色红,头晕,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弦。
7、枸杞炖羊肉
组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下羊肉整块,用开水煮,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2000毫升),盐,葱,烧开,去浮沫,文火婉约l―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入味精。
作用:补肾养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少或点滴不净,色淡红或黯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沉迟。
宫寒食疗方
紫河车乌鸡汤
【原料组成】
紫河车20克,乌鸡半只(脖子以上的不要),干桂圆肉8~12粒,生姜3片,盐适量。
【制作方法】
将8碗清水、紫河车、乌鸡、干桂圆肉、生姜放人沙锅,用武火把水烧开,大约15分钟后,改用文火约1小时,煲至两碗汁水后熄火,加入少量盐调味。
【推荐理由】
本汤为暖宫作用,促进排卵。
毛豆炒鸡丁
【原料组成】
肉桂4.5克,干姜1.5克,人参9克,白术4.5克,熟地6克,毛豆1杯,鸡胸肉150克,淀粉2小匙,胡萝卜1/2根,香油1/2小匙,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干姜、人参、白术、熟地过水洗净,放入锅内,加入2杯水,煮沸后改小火再煮约15分钟,加入肉桂,煮约2分钟,将汤汁滤出。
(2)鸡肉切丁,加入l大匙药材汁及淀粉拌匀,胡萝卜去皮切小丁。
(3)锅内烧开热水,将胡萝卜及毛豆放人煮约2分钟,捞起,以冷水冲凉,沥干水分。
(4)锅内热油3大匙,放入鸡丁,炒至约8分熟,盛起再将毛豆及胡萝卜、放入锅内,淋上药材汤汁,焖煮约5分钟,加入鸡丁,拌炒至熟,加盐调味,并淋上香油即可。
【推荐理由】改善子宫寒冷,赤带,白带,多吃可使子宫温度适合受静卵着床。
鹿茸乌鸡汤
【原料组成】
乌鸡250克,鹿茸l0克。
【制作方法】
(1)乌鸡洗净,切块,与鹿茸一起置炖盅内。
(2)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推荐理由】
温宫补肾,养血。
女性子宫寒吃什么可以调理呢
宫寒的女性患者可以采取食疗调理法,那子宫寒吃什么可以调理呢?下面几种食疗都是常用的。鸡煮益母草。准备一只乌鸡和五百克益母草。益母草放入鸡腹,加清水煮汤。鸡骨还可以焙干磨成粉末,加一百二十克当归和六十克续断、十八克姜一起制成药丸。患者可以在早、中、晚服用一颗。
女性子宫寒的调理还可以喝当归远志酒。取一百五十克的当归和远志,还有一千五百克甜酒。当归和远志用布包好,加酒泡7天,然后开取去渣饮服。每晚温饮几口,并且要坚持喝完。该药酒具有活血通经,调和气血的功效。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或气血不足。
子宫寒的女性吃什么可以调理呢?宫寒女性要尤其注意饮食,生冷及虚寒食物,比如白菜、白萝卜、椰菜、黄牙白或绿茶等都要少吃。黑米、黑木耳以及黑枣等黑色食物可以多进食。还有生姜、巧克力、红糖和大枣,芡实、桂圆及荔枝等食物可以驱寒温补,常吃有利健康。
女性宫寒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日常女性可学习一些科学方法来调理。子宫寒吃什么可以调理呢?日常可以加强锻炼,增加血液循环,补充体内气血,驱除宫寒。宫寒患者还要多吃温热食物,改善寒性体质。寒冷的冬季,要加强保暖,缓解宫寒。
女人冬季宫寒怎么办
其实,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等症状都是宫寒。严重的宫寒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 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爱吃冷饮,冬天着装单薄的女性也易宫寒。
调养宫寒,首先要注意保暖,冬季“美丽冻人”是要不得的。其次,在饮食上,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萝卜、绿茶等寒性的食物,多吃温阳的食物,例如羊肉、韭菜、核桃、桂圆、枣、花生等。
再则,宫寒的人要多运动。如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此外,还可以采用艾条温灸的方法。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天用艾条熏灸30分钟,效果很好。
冬季易宫寒食补为子宫保暖
1、食补
食补调理宫寒的根本原则就忌一切寒凉,一定要吃热的,彻底告别凉水,冷饮,水果少吃还要再中午吃。特别要说的是海鲜尤其是螃蟹,尽量不要吃。海鲜多为寒性,螃蟹更为大寒之物,对身体不太好。下面介绍几种可以常吃的食物。
a、黑色食物:黑入肾对身体是特别好的食物如黑米、黑木耳、黑枣等。
b、多吃热性食物:生姜、巧克力、红糖、大枣、芡实、桂圆、荔枝等一些驱寒温补之物。
2、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医生。不动,血液循环不畅。本来女性属阴,缺乏运动更增长寒症的状况。
适合运动:
户外慢跑或快走:调节身心,但一定要坚持。
瑜伽:拜日式、坐脚式、束脚式、比较好(坐脚式难,束脚式容易点,但重要的是调节呼吸)
太极拳:最简单的二十四式就可以动作慢,但练完有汗出,很舒服。
3、保暖
注重保暖,在冬季很多女性奉行的“鲜艳冻人”肯定是要不得的。即使在夏日,也存在防寒保暖的问题。在空调房中,漂亮美眉们老是尽情展露美腿、玉臂、香肩,以至后背、小蛮腰。空调冷气拒骄阳于千里之外,离人体却近在咫尺。
4、热灸
这是中医的一个古法,用艾条(药店有售)点燃,然后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个穴位,对宫寒不错的。同时又一种疗法叫做天灸。就是夏至这天把穴位用药敷上,借夏至这天外在的一年中最旺的阳气调理体内的寒症。
5、泡脚
女性可以每晚用热水泡脚,这是非常好的暖身方式。水位尽量高点至少要没过脚踝,旁边放一壶水,感觉水温下落了就倒点热水进去,持续泡脚15-20分钟。这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对寒性体质又很好的调理作用。也有用艾叶泡脚的。
女人冬季宫寒怎么办
中医指出调养宫寒,首先要注意保暖。
其实,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等症状都是宫寒。严重的宫寒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 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爱吃冷饮,冬天着装单薄的女性也易宫寒。
调养宫寒,首先要注意保暖,冬季“美丽冻人”是要不得的。其次,在饮食上,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少吃白菜、白萝卜、绿茶等寒性的食物,多吃温阳的食物,例如羊肉、韭菜、核桃、桂圆、枣、花生等。
再则,宫寒的人要多运动。如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此外,还可以采用艾条温灸的方法。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天用艾条熏灸30分钟,效果很好。
怎么检查宫寒呢
宫寒不仅会使得人不舒服,还有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妇科或者是生育上的疾病,所以宫寒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件小事。需要引起广大女性朋友的注意,在平时多调理自己的体质,保养自身,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今天就来看看宫寒都有哪些具体表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深、子宫寒冷,直接影响的就是女性的行经问题。很多宫寒的女性往往会出现行经疼痛难忍、经血不畅和血块的情形。这是典型的宫寒症状。此外,经血还会出现量少或者是颜色发黑的情况,这都是由于宫寒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经血淤积造成的。所以在平时有这些情形的女性就需要警惕宫寒,并且尽量做好经期的护理和保养工作,注意经期保暖,多吃一些暖宫的食物和温性的水果等,缓解经期的不适症状。
月经的不正常除了宫寒的影响之外,内分泌也是影响行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出现了行经不畅的情形之时,还需要对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做一些调整,一以便自己的身体得到有效的恢复。手脚冰凉,畏冷耐热。宫寒除了在行经期间表现明显之外,在平常的生活之中也会有一些表现,就是在冬天或者是天气比较凉的时候会比较怕冷,平时的手脚也不够暖,总是冰凉,到了冬季更加明显。在夏季,宫寒的人往往会比别人更能耐热,而且还会嗜吃冷饮,但是这也更加加重了宫寒。所以有宫寒体质的人一定要记得平时注意保暖,夏季切忌贪凉。
治疗宫寒食疗
1、韭菜生姜牛奶羹
材料: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
做法:取韭菜洗净,切粹,生姜刮皮洗净,然后将韭菜、生姜一同放入绞汁机中绞汁,取汁备用。将韭菜生姜汁放入锅中加牛奶,小火煮开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养胃、水上腹空坠、腹背酸痛。
食法:每日早晚各1次,饭后1小时食用为佳。
主治:胃寒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寒型慢性胃炎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水,食后腹胀,食冷痛甚,食温则痛缓,大便溏,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苔白者。
2、韭菜炒核桃虾仁
材料:韭菜500克,核桃肉100克,虾仁20克,芝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虾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后再洗净备用。核桃去壳取肉洗干净备用。先将锅用旺火加热,下植物油,烧至八成热后入核桃肉、虾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后,再入韭菜翻炒片刻,加精盐、味精调味后食用。
功效:治肾阳虚、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白带清稀。
暖宫操治疗宫寒去痛经,效果一级棒
每到冬季,不少女性痛经的症状就加重,这是因为痛经多是由宫寒导致的,而冬季宫寒加剧,自然就容易出现腰腹不适、手脚冰冷、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此时要想缓解痛经,最好的办法就是驱除宫寒、温暖子宫,可以尝试做一下暖宫操。
宫寒危害大,需及时调理
中医理论认为,女性体质属阴,若腰腹部或下半身衣着不保暖,受寒气侵袭,会形成“宫寒”现象,也就是子宫受寒,容易出现腰腹不适、手脚冰冷、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特别是生理期时,若受寒易使子宫异常收缩,导致经痛加剧、经血排除不顺,长期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暖宫操治疗宫寒去痛经,效果一级棒
针对让许多女性深切痛恨的经痛问题,冬天除了热敷腹部,养身瑜珈老师建议可在安静的晚上,一边听着轻音乐,一边做婴儿式、猫式伸展操、蝴蝶式的动作,放松因天冷而紧绷的情绪和神经肌肉,更重要的是驱除宫寒、温暖子宫,减轻经痛。
动作1:婴儿式
弯膝跪下坐在脚跟,前额触地,双臂伸直于耳朵两侧,保持姿势,深吸深吐。
动作2:猫式伸展操
弯膝跪下坐在脚跟,双手缓慢往前滑至瑜珈垫前方,抬高臀部,胸口着地,放松骨盆紧张肌肉,保持这种头低臀高的姿势能改善子宫的后倾位置,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
动作3:蝴蝶式
坐下将双脚放地面上,双脚呈菱形,脚底板相对,膝盖外侧放置瑜珈砖,头部和上半身都放松于地板上,后背放瑜珈枕或瑜珈铺巾,两手放在腿外侧,放松休息。下腹不舒服处可热敷。
养生专家提醒:3招可温暖子宫的瑜珈动作,不仅可缓解经痛不适,还能促进经血的顺利代谢,有宫寒痛经烦恼的女性赶紧学起来吧!
老寒腿的冬季食疗
人们习惯把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受寒时加重统称为“老寒腿”。此症状在中医属痹证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入冬后症状明显加重。
对老寒腿的治疗,西医只能行对症处理,即在关节疼痛时选用阿斯匹林或消炎痛等药物进行镇痛处理。中医在预防和治疗老寒腿时讲究辨证施治,其按摩、针灸疗法在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而按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一些食物可以起到与药物相近的作用,所以不妨一试。
故名思义,有老寒腿的人特别怕冷,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此外药酒御寒也值得提倡,在酒中适当浸泡一些枸杞、人参、茯片之类的中药,效果更理想。另外,人类畏寒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有关。甲状腺素的形成必须有足够的碘参与。人们只要在寒冷季节适量多吃些含碘量高的海带及各种海产品,便有利于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人体的产热功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御寒防冻的作用。
其次,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而痹证大都是由于劳动之后,腠理疏张,汗出当风,或肾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它又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在选择食疗时可作参考:
行痹:肢体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选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还可起到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较强的食物。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童子鳝鱼0.5千克,阴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饮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鳝鱼性温善窜,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能,可缓解局部红肿热痛,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并对肩肘关节活动障碍效佳。
着痹:证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热痹: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见红肿,疼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并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治法为清热通络,疏风化湿。苦瓜、苦菜、马齿览、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摄入成分钙应不少于1200毫克。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钙量高,胡萝卜、红辣椒、苹果、粗粮、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当然饮食总量要适当控制,防止肥胖。
“老寒腿”的冬季食疗
“老寒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入冬以后腿部的酸麻胀疼或沉重感加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它又可分为着痹、热痹、痛痹和行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以下食疗方法。
着痹:症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热痹: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见红肿,疼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并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治法为清热通络,疏风化湿。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童子鳝鱼0.5千克,阴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饮酒50毫升,每天2次。
调养宫寒秘籍
调养宫寒秘籍之一
注意保暖
首先要保持温暖的冬天,许多女人追求“美丽的冻结”是不可取的。即使在夏天,也有寒冷和温暖的问题。在空调房间里,漂亮的女孩总是炫耀腿、手臂、肩膀、背部、腰部甚至是。空气调节器以千里之外的太阳,身体是接近的手。
当您感受空调冷风带来的惬意时,殊不知子宫正在经受着外界寒冷的折磨,当寒气侵入身体,离“宫寒”就不远了。所以,在办公室备件衣服,护一下肩膀、膝盖等部位。丝袜对于怕冷的女性来说也是很必要的,可以防止寒气从脚下生。
另外,提醒您不要坐“寒”,夏天不要坐在有寒气的平面上,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上,因为这些地方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
调养宫寒秘籍之二
少食生冷食物
少食生冷食物。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春秋、冬季更要尽可能不吃冷饮。这些寒凉生冷的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调养宫寒秘籍之三
多运动
冬季宫的人要多运动,虽然他们在安静和平静,多运动疲劳,但行动是天生的杨“,寒冷的体质,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在卵石上行走,可刺激经络和穴位,可疏通经络,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使身体暖和。
但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出汗后,毛孔张开,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出现宫寒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采用艾条温灸的方法,起到自我保健、治疗“宫寒”的作用。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天用艾条熏灸30分钟,简单方便,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老寒腿的冬季食疗
故名思义,有老寒腿的人特别怕冷,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此外药酒御寒也值得提倡,在酒中适当浸泡一些枸杞、人参、茯片之类的中药,效果更理想。另外,人类畏寒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有关。甲状腺素的形成必须有足够的碘参与。人们只要在寒冷季节适量多吃些含碘量高的海带及各种海产品,便有利于甲状腺素的合成,增加人体的产热功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御寒防冻的作用。
其次,按中医的理论,老寒腿属痹证,而痹证大都是由于劳动之后,腠理疏张,汗出当风,或肾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它又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在选择食疗时可作参考:
行痹:肢体表现为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关节多见,或兼活动不利,初期伴有恶寒、发热症状。治法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选用蛇类、虫类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饮用,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还可起到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较强的食物。
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得暖则减,关节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可选用童子鳝鱼0.5千克,阴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个月后即可饮用。每次饮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鳝鱼性温善窜,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能,可缓解局部红肿热痛,防止病变向其他关节走窜,并对肩肘关节活动障碍效佳。
着痹:证候为肢体关节有重着、麻木的特点,痛点固定不移动,活动不便,可有下肢浮肿。治法为健脾燥湿,祛风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肿胀症状。
热痹:关节疼痛,痛处有灼热感,或见红肿,疼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并有发热、口渴、烦闷不舒等全身症状。治法为清热通络,疏风化湿。苦瓜、苦菜、马齿览、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摄入成分钙应不少于1200毫克。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钙量高,胡萝卜、红辣椒、苹果、粗粮、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当然饮食总量要适当控制,防止肥胖。
孕妇冬季养生食谱
孕妇冬季怎么养生?孕妇冬季养生吃什么好?对于孕妇来说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通过饮食等健康的方法来养生。孕妇冬季养生食谱,养出健康,养出美。
【气血双补-八宝鸡汤】
风味特点、食疗食补作用:八宝鸡汤是以肥母鸡肉为主要原料,加上猪肉、杂骨,配以《正体类要》所载之名方——-八珍汤,经合理烹制而成的一道气血双补的保健汤肴。八珍汤方用党参、熟地为主,甘温益气养血;辅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当归、自芍养血和营;更用甘草和中益气,川芎活血行气,共为佐药。汤中还使以生姜,调和脾胃之气,共成气血双补之功。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或苍白,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怔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原料:肥母鸡肉5000克,猪肉1500克,杂骨1500克,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茯苓、炒白术、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川芎7.5克,葱100克,生姜100克,精盐2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党参、茯苓、炒白术等8味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先用清水浸洗一下。将猪肉、鸡肉分别去净毛脏,冲洗干净;杂骨洗净打碎片;生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栓成小把。
将猪肉、鸡肉、药袋和杂骨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加人生姜、葱,用小火炖至鸡肉烂熟。
将汤中药物、生姜、葱捞出不用;再捞出鸡肉和猪肉稍凉,猪肉切成条,鸡肉砍成长方形块,按量装碗50份,掺入药汤,可加精盐少许调味即成。
【食疗食补-三鲜豆腐汤】
风味特点、食疗食补作用:豆腐细嫩,海鲜荚味,再加鸡汤炖制味道醇厚,营养价值高。对欠健康、疲劳症、阳痿体弱者有很明显的食疗食补作用。
原料:豆腐,鱿鱼,海参,虾仁,香菜,海米,木耳,鸡汤,姜,葱,精盐。
制作方法:将豆腐切成丁,鱿鱼切成丝,海参切块,加鸡汤下锅煮沸30分钟,放入姜、葱、精盐调味。出锅前放香菜,即可装碗上席。
美味滋补-羊肉苁蓉汤
汤料:羊肉200g,中药材肉苁蓉、续断各12g,料包、生姜和食盐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切块,入锅内与绿豆十数粒(约5g)或者几片萝卜加水煮,暂不放调料,煮沸15分钟,将绿豆或萝卜和水一起倒掉,膻味即除;锅内再加清水、肉苁蓉、续断和调料;小火煨至羊肉烂熟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滋肾助阳,祛寒壮腰,补益精血,健脾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