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
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
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
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吃什么药
周围神经损伤常吃的药主要是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的药,最常用的就是甲钴胺,还有就是维生素B12,可以肌注,口服。口服药物的同时一般往往会配合一些理疗,神经电刺激,针刺,还有运动训练,共同来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
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训练
要注意应用支具使受累关节处于功能位。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后不仅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而且实体感丧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是很重要的任务。对于感觉减退可以让病人触摸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物体,如绒布、硬币、钥匙等日常用品,先在直视下,然后在闭眼时练习,使病人逐渐能辨认不同的物体。
对感觉过敏,需采用脱敏治疗,即要教育病人多使用敏感区,对敏感区自我按摩,用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敏感区等。教育病人保护感觉障碍区,不要用患手去触摸危险的物体,防止发生烫伤、刺伤、压迫溃疡。当手指肌力恢复到3级时,应指导病人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练习。
神经性风湿病包括哪些
1、神经病变性关节炎
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关节炎,如神经损伤所致的相应关节炎或肢体的严重退行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关节逐渐肿大、不稳、积液,关节可穿出血样液体,肿胀关节多无疼痛或仅轻微胀痛,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
2、腕管综合征
当局部骨折、脱位、韧带增厚或管内的肌腱肿胀、膨大引起腕管相对变窄,致使腕部正中神经慢性损伤产生腕管综合症,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
3、椎管狭窄
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及软组织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本身的狭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三叉神经痛不治能好吗
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随着工伤和交通事故增多,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就像四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灾民的肢体骨折,这些伤员中往往会伴有周围神经的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对神经损伤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
临床上几种常见的神经损伤,主要包括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面神经损伤;以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动眼神经病变等。
神经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若掌握了这些规律,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是很乐观的。神经损伤后的一般病理过程中,早期水肿、无菌性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但是结合我院专家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复疗法,这种绿色治疗措施,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神经损伤后不管是否经过手术处理,都要接受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损伤的神经和肌肉才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手部正中神经损伤
(一)腕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因此拇指不能对掌,不能向前与手掌平面形成90°,不能用指肚接触其它指尖,大鱼际萎缩、拇指内收形成猿手畸形,拇短屈肌有时为异常的尺神经供给。
2、感觉:手部感觉丧失以正中神经伤影响为最大。伤后拇、食、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及相应指远节背面失去感觉,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持物易掉落,无实物感,并易受外伤及烫伤。
3、营养改变:手指皮肤、指甲有显著营养改变,指骨萎缩,指端变小变尖。
(二)肘部正中神经损伤
1、运动:除上述外,尚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及拇长屈肌瘫痪,故拇指食指不能屈曲,握拳时此二指仍伸直,有的中指能屈一部分,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能部分屈曲,但指间关节仍伸直。
2、感觉与营养改变同前。
(三)疾病症状
损伤部位多在腕部或前臂,在上臂或腋部受伤者较少见。若伤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起处远端),主要表现是 拇指不能外展 和对掌、对指。 手 掌的桡侧半 感觉障碍 ,但其感觉缺失仅限于示、中指远半掌面与背面的皮肤。晚期,大鱼际肌萎缩,并形成猿形 手 畸形。若损伤部位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时,除上述症状外,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 。因此,拇、示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因与环指深屈肌腱之间有腱束相连,而有某些程度的屈曲。因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麻痹 ,腕虽能屈,因尺侧腕屈肌代偿,但屈腕时向尺侧偏斜。前臂旋前运动也因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麻痹 受到明显影响或不能旋前。晚期,前臂屈肌群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主要是支配区运动、感觉障碍,它是损伤神经支配区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比方说损伤的是臂丛神经,那它表现的就是神经根区分布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就是上臂的运动和感觉受限;如果是股神经损伤,那可能就是出现了股四头肌群的瘫痪,比方说抬腿,步行,会导致行走困难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典型的症状,主要是损伤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比方说臂丛神经的损伤,主要表现是神经根型分布区域的运动、感觉障碍,主要表现的就是上臂的运动和感觉的缺失。而下肢的股神经损伤,它往往出现的就是股四头肌等肌群的瘫痪,所以会导致患者的步行,抬腿,走路会比较困难。
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
对于开放性损伤,都应力争一期修复。对神经断端不齐,挫伤严重,或伤口污染严重者,可作延迟一期修复。对于闭合性神经损伤,程度较轻者观察1~3个月,如有恢复不必手术,如无则应立即手术。
1.一般治疗
(1)正中神经损伤轻微,肌肉与感觉障碍以减退为主,无主要运动功能障碍。
(2)神经损伤在3个月以内,功能渐有恢复征象者。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①闭合性神经损伤保守治疗3个月后仍无恢复;②开放性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
正中神经损伤常由裂伤造成,多见于前臂和腕部。在上臂,该神经可由于相对表浅的裂伤、止血带过紧、肱骨骨折而造成损伤,靠近腋部损伤时,尺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脉常同时受累。在肘部,正中神经可由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后脱位造成损伤。肘关节后脱位也可能造成的正中神经断裂。在腕部,正中神经可因桡骨远端骨折或腕骨的骨折脱位造成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症状是什么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是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表现,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臂丛神经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分布区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神经上部损伤表现的是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臂丛神经下部损伤表现的就是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成爪型,手部尺侧肌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第二种是腋神经损伤,主要表现是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的幅度减减小,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第三种是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主要表现是受伤后的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第四种是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的屈曲功能丧失,还有拇指对掌运动散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中指中节和食指末节感觉消失。
第五种是桡神经损伤,桡神经主要为全身各种神经中最容易损伤的神经,常发生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垂腕症状,还有拇指外展肌,手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第六种是尺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主要是第四、第五指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侧的内收外展功能消失,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第七种是股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主要是产生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同时他的膝反射也是消失的。
第八种就是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损伤临床表现跟胫腓神经同时损伤类似,踝关节和趾关节没有自主活动,足下垂成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而呈摇摆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曲腿的力量也是比较差的。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灼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
第九种是腓总神经损伤,主要是垂足畸形,就是步行的时候,脚部抬高呈跨越步态,呈跨越步态足和足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和小趾前外侧的感觉是散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