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橙子的形态特征

橙子的形态特征

甜橙常绿

橙 小乔木,高2~3米树冠中等大,圆头形或半圆形。分枝多,无毛,小枝呈扁压状的棱角,无刺或稍有刺。叶退化呈单叶状:叶柄长0.8~1.8厘米,叶翼窄,宽2~3毫米,和叶交结处有显明的隔痕;叶片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革质。花萼杯状,3~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窄尖;花瓣4~8,通常为5,长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0.7厘米;雄蕊多数,花丝常数簇愈合着生在花盘上;子房上位,10~13室,每室有胚珠4~8枚,子房近球形。花柱粗大,常早落。果大,径长7~9厘米,圆形至长圆形,果皮淡黄、橙黄或淡血红色,较韧滑。油泡平生微突,果肉橙黄色至血红色,柔软多汁、有香味。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果心小而充实。

橙 种子多、少或无,因品种而异,卵形或长圆形,多胚,白色。染色体2n=18,也有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果实含有大量的糖和一定量的柠檬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高,色、香、味俱佳,是鲜食用的优良果品。甜橙丰产稳产性强,在中国每公顷约产30-40吨。

栗子的形态特征

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 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 (-5) 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葵花子 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葵花籽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苏子叶形态特征

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采收加工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0克。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茄子的形态特征

1、根茄子的根系比较发达,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上分生侧根,再分生二级、三级侧根,茄子的主根粗而强,可长达1.3-1.7m,主要根群多分布于33厘米范围内的土层中。

茄子根系木质化较早,不定根的发生能力较弱,伤根后根系再生能力较差。不宜进行多次移植,否则移植后幼苗主根停止生长,势必影响茎、叶的生长。栽培上茄子分苗和起苗定植时,一定要避免伤根。

2、茎茄子的茎为圆形,直立、粗壮,株高80-110厘米,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有的甚至高达2m以上。色泽为紫色或绿色。茄子茎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比较高。幼苗时期茎是草质的,随着植株的逐渐长大,茎轴及枝条的干物质逐渐增加而开始木质化。因此,一般情况下,植株完全能够承载地上部植株与果实的重量而不需要支架。虽然如此,生产上为了防止倒伏,合现空间布局,一般都设立支架。保护地栽培中,可以采用吊架的形式调整株形,以便更好地通风透光。

茄子分枝为假轴分枝。早熟品种在主茎5-8片叶后、中晚熟品种在主茎8-9片叶后,顶芽发育成花芽,形成第一朵花。顶芽形成花芽后,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一级侧枝,几乎均衡生长。当侧枝长出2-3片叶时,其顶芽又形成花芽,其下两个侧芽再生成一对二级侧枝,依此分枝方式继续形成各级侧枝。茄子的分枝能力较强,需要注意及时整枝打叶,改善株行间通风透光条件。根据茄子分枝能力强、侧芽萌发快的特点,越夏栽培进入7月下旬以后,可剪掉大部分枝条,秋季萌发的新果枝仍然可以延续生长。

3、叶茄子的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紫色或绿色,在氮肥充足、温度稍低的条件下,叶色深,因为茄子的嫩叶中含有花青素,在低温、多肥的条件下花青素显现很浓,且顶芽呈钩状弯曲。茄子叶的颜色与果实颜色相关,紫茄子品种的叶带紫色,而白茄子和绿茄子品种的叶呈绿色。

4、花茄子为自花授粉植物,花为两性花,单生或簇生,整个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花冠由5-6片花瓣组成,紫色或白色,花瓣基部合生成筒状。萼片的颜色与茎相同。雄蕊围绕着雌蕊,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端是花柱,花柱的顶部为柱头,开花时雄蕊花药的顶孔开裂散出花粉,雌蕊的柱头接受花粉。授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穿过花柱,到达内胚囊,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并产生激素,刺激子房膨大成为果实。冬季保护地栽培因温度过低,花粉不能正常发育,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激素处理。

茄子花器的大小、花的质量与植株的长势有很大关系,生产上常把花器作为叛断植株生长势的重要指标。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大而肥厚,花则表现为花梗粗、花柱长、花药筒外露,能正常授粉,结果力强,生产上称之为长柱花;反之,表现为花?小、花柱短、不能露出花药筒,则不能正常授粉,即使授粉也容易长成畸形果,甚至造成落花落果。生产上称为短柱花,形成原因多为肥料、光照不足、干旱和夜过高等因素,应及时进行肥水调整。

簇生花一般只是基部的一朵完全花坐果,其他花往往脱落,但也有同时着生2个果以上的情况,簇生果一般发育迟缓,生产上常选择摘除,以免无谓消耗养分。

茄子开花的时间因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天气晴朗、温度和水分等条件都适宜时5时半开花,7时开药,7-10时授粉;而在阴天时,下午才能授粉。苗子的花期可持续3-4天,且夜间花也不闭合,从开花前1天到开花后3天内,都有授粉能力,这给需要人工授粉或点花创造了比较充裕的时间。

5、果实茄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属于浆果,以嫩果作食用,果肉主要以果皮、胎座和心髓部构成,胎座的海绵薄壁组织很发达,是果实的主要食用部分。

茄子果实的形状有圆球形、扁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和长棒形等;果实的颜色有鲜紫色、暗紫色、紫红色、白色、绿色等,而以紫红色最多见;果肉颜色有白色、黄白色和绿色。圆形茄子的果肉比较致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含水量少,适于炒食和加工厂茄干等;而长茄则正好相反,果肉细胞排列较疏松,含水分多,较柔嫩,适合清蒸、炒食、油炸及盐渍加工等。

茄子受粉后,花冠脱落,萼片却存留下来,并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增大,而幼果的膨大速度明显大于萼片,故在萼片边缘形成尚未着色的白色的一圈,俗称“茄眼”。判断茄子的老嫩,可看茄眼的大小,茄眼大,则茄子嫩;如果茄眼逐渐变得不明显时,证明茄子生长变慢,应及时采收,否则不仅会使果实品质降低,还能影响其他果实的生长发育。

6、种子茄子的种子发育比较发育要晚,果实在商品成熟采收供应时,种子仍然很幼嫩,只有在达到植物学成熟时,种皮才会逐渐变硬。茄子种子多为黄色,扁平呈肾形,千粒重为4-5g,每个大圆茄有种子2000-3000粒,长茄有种子800-1000粒。

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下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萌发后发育成植株的根,胚芽发育成地上植株,子叶是幼胚的叶子,胚芽位于两片子叶之间,子叶对胚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营养作用。

茄子种子的寿命为4-5年,但具有发芽能力的使用年限为2-3年,选种时要注意选用新种,陈种子发芽率低,尤其是发芽势低,播种后出苗不齐,造成大小苗现象。

相关推荐

君子兰的形态特征

君子兰根肉质纤维状,为乳白色,十分粗壮。根系粗大,很有肉质感。君子兰茎基部宿存的叶基部扩大互抱成假鳞茎状。叶片从根部短缩的茎上呈二列叠出,排列整齐,宽阔呈带形,顶端圆润,质地硬而厚实,并有光泽及脉纹。基生叶质厚,叶形似剑,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长30~50厘米,最长可达85厘米,宽3~5厘米,下部渐狭,互生排列,全缘。 君子兰花葶自叶腋中抽出,若从种子开始养护,一般要达到15片叶时开花。花茎宽约2厘米;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橙红色。伞形花序顶生,花直立,有数枚

茄子的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 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 能

茄子的形态特征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 能孕

苍耳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 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

苏子叶的形态特征

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 采收加工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

李子的形态特征

李(原变种),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无毛; 小枝黄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 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 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

茄子的形态特征

茄子根系发达,深可达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层内。木质化相对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发生能力也弱。在温室栽培中,分枝习性任其自然生长,会构成室内阴蔽,影响茄子通风透光,病害加重,产量下降。为此,在栽培中必须进行科学整枝。 茄子的花为两性花,多为单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状。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杂交率在3%~6%之间。根据花柱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种类型。长柱花柱头高出花药,花大,色深,容易在柱头授粉,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头与花药平齐,授粉率比长

女贞子的形态特征

女贞灌木或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灰色或紫红色,圆柱形,疏生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长8-20厘米,宽8-25厘米;花序梗长0-3厘米;花序轴及分枝轴无毛,紫色或黄棕色,果时具棱;花序基部苞片常与叶同型,小苞片披针形或线

提子的形态特征

茎粗壮,植株无毛或幼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5cm,向上逐渐变短;叶片纸质,心状卵形或心形,长与 宽约3.5-8cm,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平截,边缘具小尖头的圆齿, 提子 不分裂或不明显3浅裂,上面无毛,下面浅绿色,脉上稍被短柔毛;基出脉3条,侧生的一对常分歧,如5基出脉。 花两性,二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通常比叶短,总花梗长2.5-3.5cm;花萼5,稍开裂;花瓣5,分离,长圆形,先端内弯,花开时逐渐脱落;雄蕊5;花盘明显,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细,圆柱状。 浆果小,球形,直径约5mm,熟

栀子花的形态特征

栀子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常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 坡、沟边与路旁,四川和江西至今还有野生的。华夏大地栽培栀 子花的历史悠久,远在汉代已为名花,《汉书》中就有“汉有栀茜 园”。《晋书》上也记载“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 守护者置吏一人。”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 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足见当时栀子的责重,竟比之于官职、 财富。由此可知,中国园林种植栀子花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成 为当时重要的经济作物。元代畅师文《农桑辑要》、明代王象晋 《群芳谱》等总结了种植栀子的丰富经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