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造影的危害有哪些
心血管造影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不大,是介入治疗的一种,通过动脉介入导管,在x光机下注入造影剂。就这么简单,如从手上的动脉做术后就能正常饮食活动,从股动脉做需要几个小时的平卧,压个沙袋,第二天也就正常了。没什么可怕的,但对心脏内部的血管情况却能反映的很清晰。我父亲去年12月份做的,除了要术后要多喝水排出造影剂没什么影响的。可以放心了吧。危害到没有什么的。风险是千分之3左右。一般的大医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的心脏检查只有做照影才最全面和直观的。建议你早做不要耽误了病情。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心导介入,在大腿根部或手腕处介入到达靠近心脏付近,用药水可以明显的看出血管狭窄部位。比任何检查都清楚明显。只是心导管取出后,为防止血液喷出,至少卧床六个小时,紧压创口不能活动。对心脏没有伤害。
所有的疾病都是病从口入,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我们不暴饮暴食,不吃油腻的食物不熬夜,养成一个好的作息时间,给自己的身体不添加负担,心血管造影的危害我们是历历在目,祝您有这方面的疾病的朋友们早日走出疾病的困扰。
心血管造影的药物及设备
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需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还需要有合适的造影用心导管和加压注射器。
造影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76%泛影葡胺,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欧乃派克等以及低渗离子型造影剂。小儿主要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为:小儿每次1~1.5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8~10ml/kg;成人每次50~60ml,总剂量不超过200ml。如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可用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无反应方可使用。如对泛影葡胺过敏,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在少数病人亦可能产生一些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故对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亦应事先考虑紧急救治措施,或在造影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剂。非离子造影剂除反应的风险甚微外,造出的影像效果亦较佳,但价格较离子型贵。
心血管造影用的X线机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X线,从而缩短曝光时间,便于快速连续摄影和提高影像清晰度,因此需要50mA以上大容量。X线球管功率在50kW以上。如双向同时摄影,则要求1000kW以上的X线机或两台500kW以上的X线机配套,同步摄影。
快速摄影需要快速换片机连续曝光时联动换片,一般快速换片机每秒最多可摄6张片子,正侧位两台换片机可以同步联动进行。用荧光影像增强装置配以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24~80帧图像,整个造影过程可在电视系统监视,影片放映时可对造影剂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及心脏大血管各部结构作动态观察。同时造影过程也可进行磁带录像。
摄影时按需进行选用正、侧位或左、右斜位,以及近年来采用轴位角度投照。使造影的部位显示收到更好的效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综合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产生图像,可显著降低造影剂浓度和剂量,收到优良的诊断效果,从而减少以至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降低的病例较为适用。主要应用于大血管及周围血管造影。
造影用的心导管主要有猪尾巴导管、侧孔造影导管、端侧孔造影导管、漂浮球囊造影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小儿常用F5和F6导管。
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大血管腔时,要求弹丸式地形成一团,迅速从心导管前端进入血液,才能在该部达到最高浓度而清楚的显影,故注射必须及为快速。由于造影剂有一定的黏稠度,导管腔又有一定阻力,故须借助高压注射器来达到快速注射的目的,一般一次药量在1.5秒左右注入,注射一定量造影剂后触发注射器上的快速摄片或电影摄影的曝光触发装置,开始摄影。如果要求在心脏动周期中某一时间注射,则须以病人心电图的某波形为讯号触发注射器起动。
临床上如何检查心脏病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患者还需早发现早检查治疗。
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的分布多少,可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如肺血增多,心影扩大,无青紫,多见于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血减少,靴型心,伴青紫,可能有法乐氏四联症等。
目前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近90%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而免于导管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检查。但仅仅依靠超声心动图而忽视体检及其他资料的综合分析,亦可造成错误诊断。
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其他诊断手段难以确诊的心脏疾病,或伴严重并发症如重度肺动脉高压等为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适应症,亦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心血管造影怎么做
心脏造影检查就是将一根很细的导管插入到你的主动脉里,然后通过导管前面的小口向主动脉血液注入造影剂,使X射线可以将沿血管流动的造影剂在显示屏中显示出来血管及心脏的形态来。心脏造影时则用钠盐与甲葡胺盐合剂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影响不大。你爸爸的情况是需要做心脏造影的。
冠脉造影就是通过打造影剂,主要是碘剂使血管成像,能看到血管狭窄的程度,最后判断是否够支架。
可以选用橙树化痰素,研究发现橙树化痰素可减少心脏造影副作用。
心血管造影
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需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还需要有合适的造影用心导管和加压注射器。
造影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76%泛影葡胺,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欧乃派克等以及低渗离子型造影剂。小儿主要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为:小儿每次1~1.5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8~10ml /kg;成人每次50~60ml,总剂量不超过200ml。如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可用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无反应方可使用。如对泛影葡胺过敏,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在少数病人亦可能产生一些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故对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亦应事先考虑紧急救治措施,或在造影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剂。非离子造影剂除反应的风险甚微外,造出的影像效果亦较佳,但价格较离子型贵。
心血管造影用的X线机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X线,从而缩短曝光时间,便于快速连续摄影和提高影像清晰度,因此需要50mA以上大容量。X线球管功率在50kW以上。如双向同时摄影,则要求1000kW以上的X线机或两台500kW以上的X线机配套,同步摄影。
快速摄影需要快速换片机连续曝光时联动换片,一般快速换片机每秒最多可摄 6张片子,正侧位两台换片机可以同步联动进行。用荧光影像增强装置配以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24~80帧图像,整个造影过程可在电视系统监视,影片放映时可对造影剂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及心脏大血管各部结构作动态观察。同时造影过程也可进行磁带录像。
摄影时按需进行选用正、侧位或左、右斜位,以及近年来采用轴位角度投照。使造影的部位显示收到更好的效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综合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产生图像,可显著降低造影剂浓度和剂量,收到优良的诊断效果,从而减少以至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降低的病例较为适用。主要应用于大血管及周围血管造影。
造影用的心导管主要有猪尾巴导管、侧孔造影导管、端侧孔造影导管、漂浮球囊造影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小儿常用F5和F6导管。
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大血管腔时,要求弹丸式地形成一团,迅速从心导管前端进入血液,才能在该部达到最高浓度而清楚的显影,故注射必须及为快速。由于造影剂有一定的黏稠度,导管腔又有一定阻力,故须借助高压注射器来达到快速注射的目的,一般一次药量在1.5秒左右注入,注射一定量造影剂后触发注射器上的快速摄片或电影摄影的曝光触发装置,开始摄影。如果要求在心脏动周期中某一时间注射,则须以病人心电图的某波形为讯号触发注射器起动。
心血管造影的危害
心脏造影对身体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在插管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出血,对心脏本身没有什么影响对身体影响不大,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结合造影检查的结果来确定,现在只能进行对症治疗
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安全的检查,对于患者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痛苦,可以很好地显示心血管的病变,指导临床治疗意义很大。建议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进行造影检查。这个检查基本上就是打一针造影剂然后进行快速的CT扫描,基本上没有痛苦。只要对造影剂不过敏就可以。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也希望您能够采纳我的建议。最后,衷心的祝愿您早日恢复健康!
宝宝哮喘要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肺动静脉瘘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X线、肺动脉造影、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肺灌注核素扫描、磁共振
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但分流量大的肺动静脉瘘则有心脏扩大。约50%病例在胸片上显示单个或多个肿块状、球状、结节状、斑点状阴影,大小不一,位于1个或多个肺野。病变血管呈绳索样不透光阴影,从瘘处向肺门延伸,钙化少见。肋骨侵蚀可因肋间动脉扩大所致,但不常见。透视时病人做Valsalva动作。引起胸内压增高时,则见动静脉瘤缩小。定位性诊断依靠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搏出量和心腔压力正常也无心内分流存在。颜料稀释试验可用于测试分流量和部位,注意避免导管进入瘘内,警惕破裂危险。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动静脉瘘的部位和大小,可见扩张、伸长、扭曲的血管。
风湿性心脏病的检查
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已经是评价各瓣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测定心腔大小,心室功能,也可以测定跨瓣膜压差、瓣膜开口面积、肺动脉压力等指标。
2.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大小和肺部的改变。
3.心电图:可明确患者的心律,有无心肌缺血改变,是否合并有心房颤动等。
4.心血管造影:对部分年龄大于45岁的病人,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心血管造影检查者可以明确有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造影检查价格
心血管造影费用在3000到5000元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楚地显现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不仅可以为确诊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提供证据,而且可以观察到病变的确切部位、范围、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情况。
如果平时心电图检查可以确定有冠心病,那么做一下冠脉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做为初筛检查,可以选择64排螺旋CT的冠脉三维成像检查,要比血管造影更安全一些。如果确定有狭窄,在下支架的同时可以再做造影比较好。 如果确定冠状动脉有狭窄,就要下个支架,这样症状就可以消失,不用经常吃药来维持了。这也是目前微创手术的一种,属于介入疗法。
心血管造影术后护理
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
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输卵管造影容易出现的危害
输卵管造影的危害:输卵管造影副作用做完输卵管造影后会出现阴道见红,这是造影时对子宫内膜的一种刺激,引起的阴道出血,是正常的一种术后现象,对你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影响,不需要做任何的处理,更不需要应用止血药物。
一般这种出血不超过7天就自然干净了,若你做完输卵管造影后出血超过7天,有可能有一下几种情况:
1、造影时引起了感染。
2、造影前有感染
3、内分泌失调,月经不正常。
4、子宫内膜性疾病。
所以,若你做完输卵管造影后出血超过7天,应寻找原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要避免更多的输卵管造影危害出现,除了选择专业医院,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造影后2周禁盆浴及性生活两周,可酌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有时因输卵管痉挛造成输卵管不通的假象,必要时重复进行。
3、造影检查后一周内有少量阴道出血如无其它不适属正常现象4、造影检查后最好避孕三个月,以减少X线照射有可能产生的的影响。但是临床上观察发现造影后当月怀孕的女性,并没有增加胎儿异常的危险
心血管造影操作方法
1.术前
应备皮,作碘过敏试验,为避免造影剂引起恶心、呕吐以致误吸,术前禁食6小时,术前可给一些镇静剂,如巴比妥类或安定,年长儿及成人用1%利多卡因局麻。婴幼儿需用静脉或强化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麻。
2.术中
操作时一般经皮穿刺股动、静脉送入心导管,如做冠状动脉造影可选择挠动脉。将导管送到选择造影的部位。导管在血管及心腔中时要用肝素盐水(500ml中含肝素40mg)冲洗滴注于心导管内以防导管凝血,如做左心系统造影,导管置入动脉系统中即应从导管中推入0.5mg/kg的肝素进行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造影完毕后退出心导管在要穿刺部位按压止血,至不再出血后加压包扎,尤其动脉穿刺应注意止血彻底,以免形成血肿。
3.术后
心血管造影患者回到病房后,最初4~6小时内,尚应观察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功能的变化,心律失常,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等,以便及时处理。清醒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麻醉未醒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静脉补液以促进造影剂排出,以减少对肾脏的影响。并须观察患者伤口是否有渗血。股动脉刺的患者需卧床24小时,避免过早下地造成穿刺部位血肿或夹层动脉瘤形成。
什么是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医生经常会根据病情需要,建议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大多数患者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检查,时常有人产生疑惑,“我已经做了CT、磁共振了,为什么还要做脑血管造影啊,不做行不行”,“血管造影危不危险,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学名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简称DSA),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线检查技术。该检查可以动态地显示颅内各个血管的血流情况,甚至1毫米细的血管也可以看清。它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也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CT、磁共振等无创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临床工作。在CT及磁共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因为其简单无创,费用低、风险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尽管CTA及MRA的成像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脑血管造影检查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对于CTA及MRA显示不清的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CTA及MRA是比较初步的检查,只能大致排查“有没有问题”,还有较高的发生假阳性(本来没有问题而查出问题)和假阴性(本来有问题而没有发现)的概率。而脑血管造影除了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以外,更可以看清病变的位置、大小、严重程度、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等细节,对确立治疗方案指导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
那么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安全呢?所有医疗操作都有一定风险。但是脑血管造影可在局麻下完成,操作简单,时间短,与其他医疗操作相比安全性相对较高。作为一项诞生至今已经几十年的医疗技术,脑血管造影检查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更加成熟,设备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严格,造影剂、放射线等对人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小。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脑梗塞、失明、面瘫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发生率仅为0.6%~1.9%,在有经验的医疗单位,检查相关的风险更低。脑血管造影的风险远远低于疾病本身的风险,对疾病的诊治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