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中风怎么办
老年人脑中风怎么办
老年人脑中风发作时多数家人不太懂得如何应对,其实脑中风如果急救得当,会降低对老年人的危害,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脑中风的家庭急救措施。
1、发现病人发病切勿慌张,要保持镇静,让病人躺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
2、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诊断未明时不要自行用药。
3、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首先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起,最好2~3个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或误吸。对于抽搐病人,要用毛巾或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破舌头。若病人出现气急、喉部痰鸣等症状时,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至其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往医院时尽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用担架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朝上脚朝下,在送医院途中,可双手轻轻托住头部,避免头部颠簸而加重病情。
5、注意安慰病人,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不要悲哭或大声呼唤病人,避免给病人造成压力。
可见,脑中风的家庭急救措施对于老年人的康复是很重要的,老年朋友的家人们要学会以上的急救措施,在发生中风时从容应对,将伤害减到最低。
治疗老年人脑中风常见的误区
误区1:我们经常说肥胖的人容易得病,尤其是脑中风,那么是不是瘦人就不会发生脑中风呢?有些人以为瘦人不会脑中风,于是拼命减肥。其实,科研工作者做过这方面的试验。他们对3975名患有高血压的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瘦人也会脑中风,只不过比胖人略少一些。所以,不管胖瘦,都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以避免脑中风的发生。
误区2:脑中风比较青睐于中老年人,那么是不是就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脑中风呢?虽然90%的脑中风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毕竟还有10%的脑中风病人不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酒肉大餐机会多,许多人仗着年轻,往往忽略了身体保健。事实上,近年来脑中风有年轻化的趋势。
中老年人脑中风有哪些前兆
一.手无法合拢。手也不听使唤,手上拿着的物件突然掉了下来,手指攥拳或对合没有力气,也许就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前兆。
二.视力不清晰。短暂脑缺血或中风发作时,病人通常会突然发觉眼前成漆黑一片或灰蒙蒙的,一般也只有一只眼暂时失明,另一只眼则完全正常。或者,病人会视力复视或模糊,除了半失明之外,受眼睛影响那半边脸的肌肉也会发生下垂的现象。
三.突然剧烈头痛感。这是出血性脑卒中最为明显的征兆,此种头痛一般是搏动性,持续性的,造成整个头部都会很痛,并不是局部头痛。造成这种头痛的原因是颅内出血,也就是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出,涌进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空隙引发的。
四.说话吐字流涎或不清楚。一些人会暂时无法说话,一些人会发出毫无意义的声音,一些人则听不明白或无法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发生短时间的失语或表达不清,或不由自主的流涎,这也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征兆之一。
五.下肢软弱无力。单腿或双腿软弱无力,平地也会发生摔跤。
夏天警惕热中风
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老年人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增高。
“热中风”是盛夏季节的一种常见病,与外界气温高使用空调不当关系甚大。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中风。专家研究发现,夏季易发生“热中风”,除了气温高的原因外,较低的气压也是诱病的因素,当气压降到一定程度时,最容易发生“脑中风”,又称“脑卒中”。
预防“热中风”,首先要补充水分,中老年人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其次,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观察病人的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无力、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速去医院求诊,切不可视为一般的感冒或疲劳;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以防止血液浓缩,出现血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中风;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保驾”药物要有备无患。
另外,使用空调,室温应调在27℃为宜,室内与室外温差不应超过7℃。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不使用空调,以手摇扇取凉为好。老年人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避免一冷一热对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舒缩而发生意外。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引发脑瘤
1老年人的得身体老了,身体的体质也变得差,身体抵抗力也下降,身体里面各个器官的免疫力也是会下降的,特别是大脑的免疫力会下降,导致大脑容易产生肿瘤,因此造成老年人容易患脑肿瘤。2老年人喜欢抽烟,也是造成老年人容易患脑肿瘤的原因,烟里面也是有很多的有害物质会危害老年人的大脑,导致容易患脑肿瘤,因此老年人要少抽烟。3爱喝二锅头白酒的老人也是很容易患脑肿瘤的,白酒比啤酒的危害还大,白酒里面的酒精很多,老人爱喝白酒,是很容易造成老人脑中风的,也很容易导致患脑肿瘤,因此老人要少喝白酒,减少对大脑的伤害。
老年人脑中风有什么前兆
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脑中风的现象,脑中风给老人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刚好的预防脑中风,我们必须了解脑中风的前兆,那么老年人脑中风有什么前兆呢?
1头感觉到晕晕的。当老年人突然感觉到眼前的东西,都在自己周围摇晃,而且头也感觉有些晕晕的,这就是脑缺血造成的,是脑中风的前兆,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检查,然后去治疗。
2眼睛突然看不到东西。当老人看报纸看的好好的,突然间,眼前一片漆黑,像是在漆黑的夜里一样,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这就是由于脑子缺血造成的暂时失眠,这也是脑中风的前兆之一。
3说话不清楚。老年人突然说话时候舌头打转,总是吐字不清楚,很难表达想要说的话,这也是脑中风的前兆,由于脑子缺血,导致老人无法正常的说话。
注意事项:当老人发现有脑中风的前兆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做治疗,以免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老人新增脑梗塞怎么办
老年人脑梗塞怎么办,老年人脑梗塞吃什么药治疗。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脑血管病?哪些人容易患脑血管病?得了脑中风还能长寿吗?老年人应该怎样预防脑梗塞。
工具/原料
哪些人容易患脑血管病?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脑血管病?
得了脑中风还能长寿吗?
实例分析
老年人怎样调整性格脾气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予
方法/步骤
哪些人容易患脑血管病?
从年龄来看,中老年人多见,约有90%的脑血管病发生于40岁以上者。有人统计,55 - 64岁者每10万人中有350人发生脑血管病;而85 - 94岁的人中每10万人就有4 000人发生脑血管病。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脑血管病?
人过中年,血管(主要是动脉)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在动脉壁上出现了多个由于脂质沉积和坏死所形成的灰黄色斑块,同时伴有纤维增生,从而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斑块形成于一些较小的动脉上,就会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相应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梗死。
严重的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易于开裂出血。此外,血管病变的部位,动脉的管壁还会变薄,变薄的部位向外膨出而形成动脉瘤。如果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就会导致动脉瘤破裂,从而引起脑出血。这就是为什么中老年人易得脑血管病的原因。
得了脑中风还能长寿吗?
为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有人说得了脑血管病就活不长了,至少不可能长寿。
实际上,脑血管病:生后再活上20 年以上者并不少见,活到 70岁或80岁以上者也可经常看到。
那么哪些脑血管病的病人可以比较长寿呢?这就要看该病人脑血管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了。如果出血量大,脑血管梗死面积大,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偏瘫的程度严重,则病人的存活时间短;而脑血管病如果发病3个月或半年内及时进行中药治疗,康复效果很好,恢复程度佳,后遗症状消失快,病人的寿命就长。严重偏瘫、长期卧床的病人,多因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而容易早亡;而轻度偏瘫者,若能积极坚持治疗和功能锻炼,素注意保养,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那么长寿也并非困难。
随着药物、医疗技术的进步,急性中风死亡率已降至一成左右,患者只要有良好照护、持续复健,存活时间可显著延长。若能及早控制血压,规律服药,不仅可避免中风不幸,活到八九十岁更不成问题。
老年人脑中风的家庭急救措施
★发现病人发病切勿慌张,要保持镇静,让病人躺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
★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诊断未明时不要自行用药。
★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首先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起,最好2~3个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或误吸。对于抽搐病人,要用毛巾或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破舌头。若病人出现气急、喉部痰鸣等症状时,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至其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在送往医院时尽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用担架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朝上脚朝下,在送医院途中,可双手轻轻托住头部,避免头部颠簸而加重病情。
★注意安慰病人,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不要悲哭或大声呼唤病人,避免给病人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