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羚羊角粉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熄风

羚羊角粉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熄风

羚羊是一种性寒食物,可以入肝经、心经、肺经,有泻火、清肺的作用,开窍于目而藏血,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常常用于头晕眼花、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惊痫抽搐等病痛。

葱莲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熄风

葱莲中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尼润碱等生物碱成分,作用到人体后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缓和或制止肝阳上亢,及熄风止痉、制止或缓解痉挛抽搐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癫痫等疾病。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平肝熄风

羚羊角性寒,入肝、心、肺经。主治泻怒气,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所认为平肝熄风之要药。被常用予肝阳上亢,头眼花晕,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痛。

2、凉血解毒

本症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热盛动血,主要症状有,身材壮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如果患有以上症状你可适当的服用一点儿羚羊角,它可清热凉血解毒化斑。《本草再新》中记载到:羚羊角鲫鱼“去瘀疮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等多种功效。

3、散血解毒

羚羊角多用于痈肿疮毒血热毒盛者,可因为外感六淫,或过食膏梁美味,内郁湿热火毒,引起毒邪壅聚,络气血呆滞不通所致。常见症状有身寒热,痈疮处部分红肿痛,口渴饮冷、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溃后脓血稠黄,舌质红苔黄。这时可选用羚羊角食用,它可以清热凉血解毒。

4、清热镇惊

该症多见于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5、辨别利用

羚羊角与石决明均为介类药物,它们均能平肝潜阳,明目,镇惊熄风,石决明泻怒火不如羚羊角,但是它能补肝阴,清肺热,可治骨蒸劳热。羚羊角主泻怒气,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治热毒血瘀发斑,痈肿疮毒。

6、对中枢的作用

实验证明,腹腔打针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打针液,均能够使小鼠的自觉运动淘汰。其外皮浸出液能够下降小鼠朝向性活动反映,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引诱期缩短。明显下降对电休克的敏理性,但是不会导致肌肉松驰,煎剂能下降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羚羊角制剂降温迅速,但是属于治标之品,只可作为小儿高热时救急时使用,为避免由于高热导致痉挛抽搐等后遗症,因此不可长期使用羚羊角。如果小孩子高热还是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才好,以避免发生其他以外事情。最后小编提示大家,如果你对羚羊角的功效及食用方法不是特别的清楚,请咨询相关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熄风

羚羊角减寒,入肝、心、肺经。主泻肝火,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所以为平肝熄风之要药。可用予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痛。

中风偏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疗风痰入客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遂等症。

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风化痰;天麻、全蝎熄风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养血祛风。

语言不清者,再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者,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牛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平肝熄风镇潜,用于阳亢风动,晕眩,肢麻等症。

常用药: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珍珠母、石决明镇肝潜阳;桑叶、菊花清肝泄热;黄苓.山栀清肝泻火;牛膝活血化瘀,引气血下行。

夹有痰浊,胸闷,恶心,苔腻,加陈胆星、郁金;头痛较重,加羚羊角、夏枯草以清肝熄风;腿足重滞,加杜仲,寄生补益肝肾。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慨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能熄风潜阳,用于阴虚风动之眩晕,头痛,舌强,肢颤等。

常用药: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镇肝潜阳;牛膝.当归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钩藤乎肝熄风。

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星、竹沥、川贝母清热化痰;阴虚阳亢,肝火偏旺,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

高热惊厥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羚羊角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羚羊角的功效

1、平肝熄风:羚羊角减寒,入肝、心、肺经。主泻肝火,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所以为平肝熄风之要药。可用予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痛。

2、清热镇惊:本证多见予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可首选本品清热解毒,镇痉安神。

3、凉血解毒:本证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热盛动血,症见:身体壮热,燥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可首选本品清热凉血解毒化斑。

4、散血解毒:多用痈肿疮毒血热毒盛者,可由于外感六淫,或过食膏梁厚味,内郁湿热火毒,引起毒邪壅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气血凝滞不通所致。症见;身寒热,痈疮处局部焮红肿痛,口渴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溃后脓血稠黄,舌质红苔黄.脉数。可选用本品清热凉血解毒。

5、鉴别应用:羚羊角与石决明均为这类药物,均能平肝潜阳,镇惊熄风,明目,石决明泻肝火不如羚羊角,但能补肝阴,清肺热,可治骨蒸劳热。羚羊角主泻肝火,兼清心肺,散血解毒,可治热毒血瘀发斑,痈肿疮毒。

羚羊角的作用

1、对中枢的作用: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注射液,均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诱导期缩短。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却不导致肌肉松驰,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但对士的宁所致惊厥则无效。

2、解热作用:羚羊角煎剂给人工发热兔灌服48毫升/公斤,给药2小时后体温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3、对循环系统作用:本品煎剂2毫升/公斤静注,使麻醉猫血压下降。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刘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4、其它: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并有镇痛作用。

5、毒性:给小鼠灌服10%羚羊角煎剂2克/公斤,连续给药7天,除体重重增长缓慢外。而饮食,排便,自由活动等方面无明显改变。

用法用量:磨汁或研粉内服:每次0.3~0.6g。煎汤内服,每次1~3g,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用。或入丸、散。

青光眼中医治疗方法

1、辨征选方

1.肝经实热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

方药: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加减。羚羊角粉0.5~1g(冲服),玄参15g,黄芩9g,知母9g,车前子15g,茯苓15g,大黄10g,桔梗10g,细辛3g,防风3g。若热盛者,加龙胆草、钩藤,以增强清肝熄风之力;呕吐甚者,加竹茄、法半夏、天竺黄,以降逆止呕。

2.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清热,降逆和胃。

方药: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9g,当归15g,白芍15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6g,薄荷6g,生姜10g,丹皮9g,桅子9g,黄连10g,吴茱萸3g。着郁滞较甚,加香附、青皮、金铃子;目痛甚且红赤较剧者,加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呕逆较剧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增强降逆止呕之力。

3.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羚羊角粉1.5g(冲),钩藤12g,桑叶9g,菊花12g,生熟地各24g,白芍30g,川贝母6g,茯神12g,竹茹15g,怀牛膝25g,生石决明20g。若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火盛者,加知母、黄柏、夏枯草:心烦不寐者,加栀子;生牡蛎、炒枣仁。

4.痰火动风

治法:泻火逐痰,平肝熄风。

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大黄10g,黄芩10g,白僵蚕10g,陈皮10g,天麻6g,桔梗6g,青礞石20g,白芷6g,薄荷6g,半夏10g。痰火盛者加芦荟、桔络、制胆甫星,以增强降火逐痰之功;胸脘满甚者去桔梗、白芷,加泽泻、炒莱菔子、白芥子。

5.饮邪上犯

治法:温化寒饮,降逆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加减。姜制吴茱萸12g,人参12g,炙甘草6g,川芎10g,茯苓20g,白蓝10g,广陈皮10g。呕逆较甚者,加半夏、细辛以增强化饮降逆之力;头痛甚者,应用川芎、吴茱萸;胸闷纳差者,加苍术、白蔻仁;四肢逆冷者,加熟附片、桂枝。

6.脾虚湿盛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五苓散(《伤寒论》)加减。猪苓10g,茯苓12g,白术12g,泽泻10g,赤芍10g,牛膝10g。若食少纳差者,加焦三仙、薏苡仁、陈皮。

7.心肺气虚

治法:养心益气。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炙甘草12g,生姜9g,党参9g,生地10g,麦冬10g,五味子I0g,当归12g,川芎9g。若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远志、柏仁。其他疗法

点眼法:有以下几种。

(1)1%葛根素滴眼液:每日2次,持续用药。本品主要使睫状突血管收缩,减少房水分泌而降低眼压同时应注意两点:①少数病人血压轻度下降,故低血压病人应慎用;②少数病人滴用后有异物感,经1~2分钟即可缓解,可继续用药。

(2)1%槟榔碱滴眼液:重症每15~30分钟滴眼1次。瞳神缩小后每日滴3~5次。亦可用摈榔碱药膜,每日2~3次,将药膜置于下睑穹窿处,待其自行溶化。15分钟则瞳神开始缩小,可维持6~8小时。

(3)抗青膏:点15分钟开始缩瞳,45分钟瞳神缩小。

(4)1%丁公藤滴眼液:每日滴眼3~4次。外敷疗法:黄连粉适量,研成细未,调水成糊状,敷足心(涌泉穴)。

外涂疗法:双明散:石决明、草决明各等份,研未,水调成糊状,涂太阳穴。

相关推荐

肝阳上亢的病症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

羊角风症状吃什么食疗 天麻陈皮粥

食材:天麻、陈庆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天麻(切片)、陈皮与米同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匀,分2次,1日服完。 功效:天麻可以平肝熄风、祛风止痛;陈皮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此食疗对于治疗羊角风有一定的帮助。

天麻人参可以一起吃吗 人参天麻炖鸡吃了有什么好处

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增强免疫力,天麻可以平肝熄风,祛风止痛。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痛、大补元气、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强身健体、抗严寒等功效

中风中药治疗

1.络脉空虚、风邪人中治法:养血祛风,活血通络。 例方:牵正散。 常用药:天麻、蜈蚣、附子、全蝎、当归、丹参、僵蚕、防风、穿山甲、白芷、鸡血藤。 应急措施: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川芎嗪注射液150mg加入低分子右旋醣酐中静脉滴注。 2.肝肾阴虚、风阳上拢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例方:镇肝熄风汤。 常用药:龙骨、牡蛎、代赭石、龟板、天麻、钩藤、白芍、夜交藤、元参、菖蒲、远志。 应急措施: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生脉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

中风能治吗

对于中风这个疾病的知识,可能大家懂得并不多,因为大家在生活中常常听说过这个疾病,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这个疾病。对于治疗中风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的,今天小编和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医的治疗方式。因为一些老人家中风之后还是坚持想要用中医治疗的。 中药治疗: 1.风痰入络证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人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本方化痰通络,用于治

怎么区别羚羊角品种

最佳答案 性状鉴别角呈长圆锥形,长25~40厘米。全体略呈弓形弯曲,表面光滑,但有细纵纹。通体光润如玉,白色或黄白色,透视有血丝和血斑,基部稍呈青灰色。全角有纵直细纹,除尖端部分外,生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用手握之有舒适感。角的基部圆形,有骨塞名"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全角除去骨塞外均半透明,对光透视角内无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条扁三角形的小孔,直通尖端,俗名"通天眼"(或冲天眼),为羚羊角的鉴别特点。质坚不易折断。气无,味淡。以角肉

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历治疗

1.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血缺氧性脑病 主要成分:羚羊角。 功用与药理: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对 中枢神经兴奋药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能降低惊厥率,增高恢复率,具有明显镇静抗惊厥作用;且能选择性降低体温中枢的病态兴奋性,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此外,还有抗痉挛,降血压等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粒0.3g,每次1 粒,每日1 次或遵医嘱,口服。 2.琥珀抱龙丸治疗血缺氧性脑病 主要成分:山药、胆南星、琥珀、朱砂、甘草、茯苓、人参等。 功用与药理:镇静安神,清热化痰。方中药物具有抗惊厥

中医是怎样治疗脑中风的

痰热腑实证脑中风 脑中风患者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证机概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本方功能通腑泄热,顺降气血,治疗腑热内结脑中风,腹胀便秘等症,可用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之证。 常用药: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通腑泄热,凉血化瘀;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赤芍、丹皮凉血化瘀;牛膝引气血下行。 头痛

羚羊角粉功效作用 平抑肝阳

羚羊角有平抑肝阳的作用,是一味中药成分,可以用于因为肝阳上涨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失眠、头痛等症状,或者和石决明、龟甲、生地一起同用,改善不适。

妙用食疗偏方巧治癫痫

1、白矾蝉衣散治癫痫 雄黄20克,白矾12克,蝉衣30克,蜈蚣20条。将上药共研细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儿童每次1克,或酌情加减。服药后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为正常情况,不需停药。 功效:清热化痰,祛风利窍,清心镇惊,安神止痛。用治痫病。 2、生石决明治癫痫 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0 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0克,桑枝 10克,全蝎3克,朱砂(分冲)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肝熄风,开窍醒神,镇痉止搐。用治惊痫、羊痫。 3、钓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