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疗腹泻呕吐效果好

中医治疗腹泻呕吐效果好

1.主治:腹泻或有腹痛,一日大便数次或十多次粪便如水样

处方:稔子(即桃 金娘)500克。

用法:晒干研细末,装入瓶密封备用。成人每天服6~10克,分三、四次服。小儿酌减。

2.主治:腹泻、口渴、疲倦、不想吃,或呕吐、或微发热大便次数多、粪便如水样、此方也能治痢疾

处方:辣蓼根(叶面有八字形黑斑的干根)30克。

用法:我们这时候加入两碗的水熬成一碗,然后每天喝两次。

3.主治:热性腹痛、泄泻

处方:苦羊藤(又名古羊藤)根30克。

用法:将上药炒焦,加水一碗半煮成半碗服。

4.主治:湿热泄泻,发热,口渴,小便量少,腹痛,一日泻数次至十次以上,粪便如黄色水样

处方:青蒿9克,车前草9克。

用法:加水二碗煎取一碗,分二次服。

中医治疗腹泻方法

1、伤食型腹泻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

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2、风寒型腹泻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

可采用以下食疗

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发霉的面包能吃吗 吃了发霉的面包怎么办

如果误食了发霉的面包而没有不良反应,建议多喝些水帮助身体排毒,若有不良身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甚至中毒症状,建议马上就医治疗。

妊娠呕吐的中医治疗

1、脾胃虚弱:孕后恶心呕吐,或食人即吐,呕吐清液或食物,体倦乏力,神疲思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各,陈皮、苏梗各,砂仁(后下)、炙甘草,生姜。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2、肝胃不和:孕后恶心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呕吐酸水或苦水,心烦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苏叶、黄连、陈皮、竹茹各,白术、茯苓、白芍各,砂仁。中成药:左金丸。

3、痰湿阻滞:孕后恶心呕吐痰涎,不思饮食,口淡黏腻,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滑。

治法:化痰除湿,和胃止呕。

方药:陈皮、制半夏、藿香、佩兰各,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各,炙甘草,生姜。中成药:二陈丸。

4、气阴两虚:孕后呕吐剧烈,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目眶下陷,口干咽燥,尿少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太子参、生地、麦冬、白术、沙参、茯苓、芦根各,五味子、陈皮各,砂仁,生姜3片。中

中医治疗宝宝腹泻疗效如何

1。伤食泻

大便夹有食物残渣,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腻,脉滑有力。

[治法] 消食导滞,和中化湿。

[方药] 保和丸。

2。风寒泻

大便稀烂,色淡夹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苔白腻,脉滑有力。

[治法] 疏风散寒,温中燥湿。

[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苏叶、白芷各7克,生姜3片,大腹皮,厚朴、陈皮、桔梗、半夏,白术、茯苓各7克,甘草4克,大枣3枚。腹痛甚者加木香、砂仁:兼有食滞者,加山檀,神曲,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

3。湿热泻

大便水样或如鸡蛋汤,每日数次或数10次,色褐而臭,可有黏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

[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2克,黄芩7克,黄连7克,马齿苋12克,白头翁12克,蛛苋12克,奶汁草12克。若小便色赤而短者,加六一散,腹痛加白芍、木香,呕吐加半夏,生姜,湿邪偏重,舌苔厚腻、口不甚渴者加苍术、厚朴,高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寒水石。

4。脾虚泻

多于食后作泻,久泻不愈或反复发作,大便稀溏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纳呆,面色少华,舌持偏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七味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各6~12克,甘草7克,藿梗7克,木香3克,葛根12克

5。脾肾阳虚泻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补脾温肾,祛寒止泻。

[方药] 附子理中汤:附子4克,干姜7克,党参12克,白术7克,甘草6克。肾阳偏虚者,加用补骨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6。变证

(1)气阴两伤: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皮肤干燥,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小便短少,精神萎磨或烦躁不安,,口渴,唇红,舌絳无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 酸甘敛阴。

[方药] 连梅涵;黄连7克,生地黄12克,麦冬12克、阿胶5克,乌梅12克。余邪未清者,可去生地黄、麦冬、阿胶,改用白芍、甘草,石斛,芦根。

(2)阴竭阳脱:暴泻水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舌淡红苔白,脉沉微。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龙牡汤,人参6~12克,附子7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如泄泻不止者加干姜、白术。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禁食疗法

禁食可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QB。轻型腹泻一般停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类食物即可。

呕吐严重者应暂时禁食6~12小时,待吐泻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

2。抗感染疗法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选用庆大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疗程7天,可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用药。验合理选择用药。

(2)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3)耶尔森氏菌肠炎: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

(4)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可选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羟唑。

(5)金葡萄肠炎,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索,万古霉素等。

(6)真苗性肠炎:制霉苗素。

3。液体疗法

重症失水,出现酸中毒症状,要补充体液。

(1)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无呕吐和腹胀者。少量多次口服,一般按每日100一150亳克/千克体重给予。

(2)静脉补液;适用于吐泻重或腹胀以及中、重度脱水患者。①纠正酸中毒:对重度酸中毒可另用l。4%碳酸氢钠,20一30毫升/千克体重静脉输入。①补充其他电解质:若有低钙抽搐痉挛,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如抽筋不止加25%硫酸镁肌内注射。

4。对症治疗

(1)腹泻:多酶片2—3片,每日2-3片,每日3次,助消化。慢性腹泻用止泻剂:鞣酸蛋白0。1-0。3克/次,次碳酸鉍每日0。2-0。7克。

(2)腹胀:注意补充钾盐。新斯的明每日0。04毫克/千克体重肌注;肛管排气;二甲基硅油25毫克,每日3次,以减轻腹胀。

(3)呕吐:可用灭吐灵每次o。2~o。3毫克/千克体重,肌注。

(三)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中成药

(1)藿香正气水;每次5毫升,每日3次。用于风寒饵。

(2)红灵丹:每次o。3克,每日2次。用于湿热泻。

2。经验方

(1)神曲、茯苓,焦山楂、焦麦芽各9克,炙鸡内金3克,加水100毫升,煎成3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服,用于伤食泻。

(2)苍术炭、山楂炭各等分,研细末。每次2岁以内1克,2岁以上1,5克,每日3次。用于伤食泻。

(3)绿茶叶3克,食盐o,5~1克,白糖20克,加水适量,煎成200毫升。每日1剂,分次饮服,用于气阴两伤泻。

(4)山药粉,每次6~9克,每日3次,开水调成糊状服。用于脾虚泻。

(四)敷贴疗法

(1)丁香2克,吴莱萸30克,胡椒30粒,研为细末。每次1。5克,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用于风寒及脾虚泻。

(2)鬼针草30克,加水适量。煎沸后倒入盆内,浸泡两足,每晚1次,连用3天。用于湿热泻轻证。

(3)艾绒30克,肉桂、小茴香各5克,公丁香=桂丁午、广木香各3克,草果、炒苍术各6克,炒白术15克。共研粗末,纳入肚兜口袋内,围于脐部。用于脾虚及脾肾阳虚泻。

(五)针刺疗法

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配穴取内庭、气海、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次。

(六)穴位注射

黄连素注射液30毫升注射双侧足三里及大肠俞穴。

(七)推拿疗法

(1)伤食泻:揉外劳宫,清板门,清大肠,摩腹,揉足三里。

(2)风寒泻: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灸龟尾。

(3)湿热泻;推天河水,推上三关,揉小天心,揉内、外劳宫,清大肠。

(4)脾虚泻:补脾经,补大肠,揉足三里,摩膻,推上七节骨。

(5)捏脊:从长强穴开始,以二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皮肤轻轻捏起,同时往上提,然后放松,均匀捏至大椎穴为1次,然后从命门向两侧肾俞推压,每日1~2次。

呕吐腹泻

秋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大多数患儿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而导致腹泻。由于此病大多发生在秋季,因此得名为“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婴幼儿,喂养所用器皿或食物若消毒不佳或不经过消毒,有可能引发感染。此外,秋季昼夜气温变化大,极易引起感冒而导致腹泻。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呕吐厉害怎么办?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

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常规治疗措施。但如果严重者就要到医院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母乳喂养的患儿暂停辅食,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喂养适量乳制品。严重呕吐的患儿禁食4-6个小时,缓解后继续喂养。

(2)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把1袋口服补液盐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口服。此法无效者进行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即可停止。

如何治疗宝宝呕吐腹泻呢

通常情况下,引起婴幼儿腹泻呕吐的主要原因在于饮食问题。比如说给孩子吃了生冷的食物、无法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吃的东西不干净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对孩子的肠胃造成损伤,从而发生腹泻呕吐的情况。

如果是饮食问题引起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做的自然是调整饮食,避免再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而是给孩子喂一些温开水以及面汤之类的流质食物。如果腹泻呕吐症状比较严重,医生会给孩子开一些治疗腹泻的药物,当然这种药物不能够长期吃,一旦腹泻呕吐的症状减轻,就需要停止这些药物的使用,避免其产生副作用。

如果是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呕吐,常常会伴随着发烧,这是一种急性肠胃炎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经常有腹泻呕吐的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慢性胃炎,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段。

不管是哪种病症所引起的腹泻呕吐,都可以给孩子服用妈咪爱益生菌来调理。这是因为妈咪爱主要包含的两种活菌成分能够活着抵达肠道,杀死肠道之中的有害菌,逐渐恢复肠道功能的平衡与健康。妈咪爱是专门针对婴幼儿的益生菌,口感好并且对肠道没有刺激性,针对便秘、腹泻、消化不良等各种肠道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桂圆表面发霉还能吃吗 吃了发霉的桂圆怎么办

吃了发霉的桂圆很有可能造成腹泻、呕吐、中毒等症状,如有上述情况建议尽快就医治疗,没有肠胃反应建议多喝水,帮助身体进行排毒。

腹泻的一多四不原则

补充更多的水和电解质

腹泻严重的后果是造成婴儿粪便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呕吐,少喝酒,很容易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使病情。所以给儿童腹泻多补充水和电解质是治疗腹泻的关键。一般补液量每天约100毫升每公斤体重,白糖2克,盐0。5克,可以让宝宝的口腔会。如果有任何呕吐饮料仍然可以几次饲料,清洁胃。停止喂奶后呕吐。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应静脉输液。不快

自动饮食减少婴幼儿腹泻,排出增加,肠道吸收障碍,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是比较高的,如营养缺乏,和饮食限制过于严格,空腹时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使他们可以增加。乳制品是最适合你的宝宝

需要的食物,腹泻的婴儿母乳喂养应继续母乳喂养,不可以用牛奶代替牛奶,一般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不停的呕吐物

呕吐可能是腹泻的早期症状。如果因为呕吐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停呕吐不止,应洗胃,有毒食品的干净。因此,引起的呕吐的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不抗恶心,但补充引起的呕吐的流体损失,可以重复少量的水。

不要停止腹泻

一些年轻的母亲看到孩子的腹泻,匆匆忙忙,请医生使腹泻拉或婴儿吃未经许可购买止泻,结果不仅腹泻没有停止,也可能加重。用于治疗腹泻的方法并不急于止泻,但应补充的腹泻、脱水和营养不良而造成的身体。

不滥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的最有感染因素,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一些家长疾病更盲目,今天去医院,明天找到另一个,只是用一种抗生素,并转变成另一种,抗生素的现象太多太杂,不仅对腹泻的康复,也可能导致抗生素引起的腹泻,腹泻的治疗更为困难,复杂的和长期的。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不能吃的食物摄入量,尿仍很少复水后,宝宝的症状如发热,大便有血,需要赶快带宝宝到医院治疗。

腹泻家中常备这些止泻药

一、西医治疗腹泻的药物有:

1、镇静药: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2、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止泻药: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治疗腹泻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

4、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治疗腹泻,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合用。

5、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治疗腹泻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

二、中医治疗腹泻的药物有:

1、单方验方治疗腹泻

(1)罂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120克,研粉,3~5克/次,米汤送服,可治久腹泻不止。

(2)车前子炒研未,6克/次,开水泡服,可治暴腹泻。

2、中药治疗腹泻

(1)藿香正气丸(《实用中成药手册》)散寒止痛止腹泻。

(2)附子理中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温中散寒止腹泻。

(3)参苓白术丸(《实用中成药手册》)调补脾胃、健脾止腹泻。

(4)四神丸(《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温肾暖脾涩肠止腹泻。

孕妇中暑了怎么办 孕妇喝藿香正气水可能有什么坏处

藿香正气水中由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藿香、紫苏等10味中药和溶媒乙醇制成,味道比较浓重刺鼻,本身有孕吐的孕妇喝了之后,可能会加重孕吐。

另外藿香正气水确实可以治疗腹泻、呕吐、腹胀等肠胃不适,但对于不喜饮用藿香正气水的孕妇来说,喝了之后,还可能造成肠胃不适。

慢性胃炎该怎么治

一、一般治疗:祛除病因,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之流食,呕吐严重者禁食。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口服葡萄糖盐水或补液盐(ORS), 一般服1000ml,呕吐严重或脱水者应给予静脉补液,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与5%葡萄糖液按2∶1或3∶1的比例配合静脉滴注。

三、抗菌治疗:由细菌引起者口服土霉素0.5g,4次/日或黄连素0.3g,3次/日;伴腹泻者可用吡哌酸或庆大霉素。

四、对症治疗:腹痛明显者可用解痉剂颠茄片8mg,每日3次或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或阿托品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呕吐可用胃复安10mg,每日3次或吗丁啉10mg,每日3次;亦可针刺足三里和内关,有镇痛,止吐效果。

温馨提示:文中所提及的胃炎治疗方法来源于网络,不可盲目尝试,胃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根据医嘱服药。

中医治疗腹泻的偏方

蒸苹果

在拉肚子时,别急着吃药,蒸2个苹果吃。把苹果连皮洗干净,放在碗里,上锅隔水蒸熟,吃果肉。

干石榴皮

15克干石榴皮煎汤,加糖服用,每日2次,长期坚持可治慢性腹泻。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还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

鸡蛋壳

用鸡蛋壳30克,陈皮、鸡内金各9克,放锅中炒黄后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连服两天。

麦面粉

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

相关推荐

呕吐中医疗法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1、病因病机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保持气机通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圣济总录·呕吐》中记载:“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 引起呕吐的原因

中医辨证治疗呕吐有方

古方中医介绍历代医家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多并称为呕吐中医辨证治疗有方如下: 外邪犯胃型 症见呕吐食物,吐出有力,突然发生,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治宜疏邪解表,和胃降逆。属风寒犯胃者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厚朴、半夏、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等;属暑热犯胃者方用新加香薷饮出入,药用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等;属秽浊犯胃者方用玉枢丹化裁,药用山慈菇、红

食物中毒胃疼怎么办呢

药物治疗:小儿不能用止泻药----危险。一定要看医生。小儿的肠胃炎比成人肠胃炎的复杂得多。成年患者可服有适量的止泻药和止痛药。肚泻本身是有作用的,但也有副作用 如果有急性呕吐腹泻,除啜饮少许水外,要戒奶类饮品。胃部徵状开始消退数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给病人补充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之中粥最好。但不可喝茶、咖啡及柠檬汁、橙汁等酸性饮料,以免刺激胃肠,引致再度呕吐。 大多数胃肠炎在三天内可逐渐痊愈;呕吐腹泻等徵状消失后,患者可以吃较为多样化的食物,但仍不可吃刺激性的东西。 食物中毒引起胃疼以后,不仅仅要及时的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

中药治疗: 1、寒湿泄泻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平胃散 2、湿热泄泻 证候: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加减:偏湿重者加苡仁、厚朴;挟食滞者加麦芽、山楂、神曲;如有风热表证,上方加银花 、连翘、薄荷;如在夏暑间,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加新加香濡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

中医治疗呕吐方法大全

偏方治疗 1、饮羊奶治反胃干呕 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2、醋矾糊外敷止呕 方剂: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3、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方剂: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用治恶心呕吐。 4、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吃坏肚子可以喝藿香正气水么

吃坏肚子出现的拉肚子、腹泻呕吐等症状可以喝藿香正气水。 日常我们所说的吃坏肚子指的是因为吃多了冷食、生食、麻辣或不卫生的东西以及暴饮暴食等导致的拉肚子、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而藿香正气水含有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成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引起的拉肚子、腹痛、呕吐等症状。 1、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2、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肠

婴儿腹泻呕吐饮食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

中医如何治疗孕妇呕吐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一)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 【方名】土金双倍汤。 【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二)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胃。 【方名】安胎凉膈饮。 【组成】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吃坏肚子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吗

吃坏肚子出现的拉肚子、腹泻呕吐等症状可以喝藿香正气水。 日常我们所说的吃坏肚子指的是因为吃多了冷食、生食、麻辣或不卫生的东西以及暴饮暴食等导致的拉肚子、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而藿香正气水含有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成分,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引起的拉肚子、腹痛、呕吐等症状。 药理成分分析 1、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2、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

怎么看是不是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比普通的腹泻来说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说急性肠炎的起病会非常的突然而且会引起患者出现一些症状像是恶心和呕吐等等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发烧和腹痛,腹泻。得了急性肠炎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的次数会非常的频繁呕吐腹泻的同时伴随着非常强烈的腹痛而且患者的大便大多数是水样的大便,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在大便当中还会出现一些黏液甚至是血液等等。 如果只是因为平常着凉引起的腹泻腹泻的次数不会非常的频繁,而且也不会伴随强烈的腹痛,各种症状都会自行好转。但是急性肠炎所有的症状都不会自行好转,如果没有及时就医,采取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