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爱上吃药法
让宝宝爱上吃药法
五大妙招让宝宝快乐吃药
餐前喂药
服药时间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婴儿在略有饥饿感的情形下,比较会主动将药吞下去,也较少出现呕吐的情形。
坐姿或半坐卧姿
大点孩子可让他自己端坐,小宝宝则一手扶抱孩子,让孩子呈半坐的姿势,家长将药倒入喂药器中,另一只手将喂药器放在孩子口内,然后把宝宝嘴巴闭上,直到药物全部吞下;藉由重力协助,让药物顺利进入消化道,吃完药后,也维持这样的姿势至少15分钟,以免因打嗝呕吐导致呛伤。
善于利用工具
目前协助宝宝吃药的小工具有很多,包括:药匙、滴管、喂药器、奶瓶等,都是给孩子喂药时的好帮手,有些诊所也会免费提供。偶尔可以不定时更换喂药的工具,增加乐趣与新鲜感,也有助于顺利服药。
改变味道
小朋友抗拒吃药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药的苦味或气味不佳,通常药师在调剂时,会在药粉中加一点糖粉,以甜味来掩盖药的味道。
建议家长可在药中加少量糖粉,大一点的孩子可鼓励试着自己动手调剂,例如请小朋友依循家长指令,将药水先倒入有盖小药杯中,再倒入药粉,接着洒上糖粉,盖上盖子摇匀,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做的乐趣中,顺利吃下。
鼓励再鼓励
通常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懂事,不宜再强制灌药,此时应以鼓励、诱导的方式,例如讲故事、送小贴纸等方法,记得一旦谈定条件,当小孩子顺利吃药后,不可爽约,以免下次因失去信任而失灵。
为宝宝正确喂药的方法
方法1: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方法2: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方法3: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方法4: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6种方法让宝宝爱上蔬菜
身体正在发育的宝宝,除掉要吃的肉食,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外,含有丰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好像都是“肉食动物”,每次坐在餐桌上都只吃肉而不吃菜。不管妈妈怎样苦口婆心,怎么说吃蔬菜的好处,可大多数孩子还是“无动于衷”,对蔬菜一点也不“感冒”。
孩子总是不爱吃蔬菜怎么办?做为家长的我们不能硬来,只有掌握了一些小技巧,让孩子欣然接受,才是上上之策。“对付”不爱吃蔬菜的肉食宝宝,营养专家给我们的家长6条建议,如果你能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相信你的孩子从此再也不会拒绝蔬菜了。
一、父母是宝宝的榜样
父母对于宝宝的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有时候宝宝不喜欢吃蔬菜是因为父母不喜欢吃,父母在宝宝面前议论什么蔬菜难吃,宝宝还能对这种蔬菜感兴趣吗?
还有就是,家长不喜欢吃的蔬菜在买菜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列入购买清单,宝宝接触的少,也会造成对该种蔬菜的兴趣低。所以要想让宝宝爱上蔬菜,父母要给宝宝做榜样,以身作则是家长必做的功课!
二、烹饪方式常变化
很多家长只记得给宝宝煮菜吃,长时间这样食用会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烹饪方式的变化对于让宝宝爱上吃蔬菜也是功不可没的。给宝宝做各种馅料的混沌、饺子或者包子,甚至是将蔬菜与鸡蛋一起蒸着吃都可以让宝宝体会到不同的惊喜,在惊喜的过程中,宝宝自然的将所需的营养摄取了,同时也食用了蔬菜。
如何让宝宝爱上吃饭
这个时候的你其实要想让孩子爱上吃饭,就要好好的研究下孩子为什么不吃饭。然后对症打开孩子食欲。
首先看下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如果感冒,发烧或是肠胃不舒服,都会影响其食欲的,如果是的话,要想办法先治疗其疾病。
其次检讨一下自己做的饭是不是真的合孩子的胃口,孩子其实也会对食物有偏好的,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就是饮食的多样话,孩子喜欢吃红烧肉,你天天做,也是会烦的,不如改成炖汤,或者一些别的饮食方式,要引导孩子做到均衡饮食,首先做父母的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孩子是不是真的不饿,爱子心切人人都能理解,可也不用整天让其吃饭,有些父母很容易患了一个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孩子一吃没吃的话,那么就追着他吃,或是一个小时之类上两次饭,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看到那么多的食物也是会反感的,有时候适当的让孩子“饿”一下说不定还能打开孩子的食欲呢?
是不是孩子本身的消化功能就不是很好,如果消化功能不好的话,那就要想办法为孩子助消化了,日常可以给孩子做一些开胃菜,例如香茹冬瓜汤,水晶肉丸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香茹冬瓜汤
材料:冬瓜,香茹,猪油,盐,调味品。
制作方法:1、把冬瓜处理干净之后,切成小块,香茹先用水泡好,洗干净之后备用。
2、把高汤烧开,然后把猪油炒热,放入大蒜等一些具有增香效果的调味品,分别把香茹,冬瓜放进去,等到冬瓜烂了关火,淋上鸡油,就可以了。
功效:特别开胃,由其是夏天多吃这道香茹冬瓜汤还可以促消化,利尿,非常适合孩子开胃食用。
水晶肉丸
材料:猪瘦肉,肥肉按5:1的比例准备,百合,火腿,新鲜的香茹,鸡蛋汤,油菜心,调料品。
制作方法:分别把香茹,油菜心处理好并洗干净,香茹要记得泡水;
把火腿切开,猪肉弄成肉茸,把鸡蛋清,味精等调味品加入肉茸之中。把肉茸捏成丸子。
把百合洗干净,磨成粉,加入肉丸子中,放入锅中煮。最后把香茹,火腿,菜心等都放在上面。如果喜欢喝汤的还可以制作成汤底,直接加水,放入调味品就成了。
功效:有营养,而且卖相非常好,很容易沟起宝宝的食欲。
温馨提醒:宝宝不吃饭,千万不要追着他吃饭,更不要一天24小时都在给他准备吃的,适当的让他感受到饥寒的感觉,在两餐之间不给孩子多余的食物吃,由其是不要给孩子吃甜的,辣的,像可乐,饼干,烧烤之类的东西都最好不要给孩子吃,要让孩子养成在餐桌上的饮食习惯。
让宝宝爱上蔬菜
1、 认识蔬菜和水果
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多卡片和图画,向宝贝介绍蔬菜。所以,先让宝宝了解蔬菜,这是让宝宝爱吃蔬菜的第一妙招。给宝宝一些图书和画,让宝宝涂色,和宝宝一起绘画。能够说出蔬菜的名字,颜色,形状。这样宝宝熟悉了这种蔬菜,才可能爱吃这种蔬菜。
2、参与蔬菜清洗,制作过程
宝宝都是爱动手的小家伙,他们喜欢参与家务劳动。做饭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到厨房来帮忙,让他一起摘菜,洗菜,看着妈妈切菜,做菜。这样把做好的菜放在桌子上,他才会更有兴趣去尝试下她刚才自己洗的菜。
3、 去菜园体验种菜和摘菜
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孩子体验种菜的快乐。为青菜浇水。看着青菜结出果实,让孩子来采摘。这样通过劳动获得的果实,会更珍惜,也会更喜爱。宝宝也会主动去尝试蔬菜的味道。
4、 改变烹饪方式,制作不同形式的蔬菜
很多孩子不爱吃青菜,是因为你做法太单一。清水抄抄,味道太差。加上一点番茄酱是不是会好一些,如果做个蔬菜沙拉,宝宝会不会更喜欢一点呢?这次是炒着吃的,下次可不可以炖着吃,再或者蒸着吃。总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厨艺,想办法制作出味道和口感更好的蔬菜。
5、 把蔬菜制成各种造型
小宝宝对于玩具感兴趣,把蔬菜制作成长条,拼成小汽车,小房子,是不是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喜欢呢?如果配上一些小故事,宝宝会迫不及待的吃下去的。也可以改变盛菜的餐具,这样宝宝就更容易接受了。
小孩不吃东西怎么办呢
1.提高食欲
谈到为宝宝提高食欲,还是需要选择多种办法的。比如在饮食上下功夫,妈妈们在准备饭菜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颜色较为鲜艳的蔬菜,要注意将饭菜适当的摆盘,让食物变得更为生动,宝宝的饮食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爸爸妈妈们也可以从宝宝的餐具上下功夫,宝宝一般都是比较喜欢卡通人物,我们可以为宝宝准备比较可爱的卡通餐具。
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宝宝的食欲,比赛是宝宝吃饭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竞赛,让宝宝爱上吃饭。
2.零食量要控制
在零食的问题上,爸爸妈妈们需要好好的把关。要是宝宝食用过多的零食,宝宝的食欲自然就会降低了。要是宝宝都不吃零食,可能会出现过于饥饿的情况。因此,我们还是先控制好宝宝的零食进食量即可。
3.要学会呵护孩子
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过于责骂孩子。特别是在宝宝吃饭的时候,我们不要一直强迫对方,不要责骂孩子,否则孩子会存在心理阴影,降低对于吃饭的兴趣。我们还是需要先培养宝宝爱上吃饭的好习惯。
“饥饿疗法”让宝宝爱上吃饭
什么是“饥饿疗法”
“饥饿疗法”,就是不进食或少进食高能量的食物,让身体感觉饥饿来调动对食物的欲望,也可以用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吃得太多、太荤、太油腻或者运动太少了,没有食欲,而有意无意地采用“饥饿疗法”,让自己饿一饿。同样,“饥饿疗法”也可以巧妙运用在纠正宝宝吃饭难的问题上。
适量的饥饿,有利于胃的排空,激发宝宝进餐的欲望。通过饥饿疗法,使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引起的偏食、挑食,使宝宝能够健康发育。
饥饿的刺激让宝宝明白吃饱饭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宝宝自觉地爱上吃饭,而且还会养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好习惯。
正确使用“饥饿疗法”
1.排除疾病因素
宝宝不愿意吃饭,可能有多种原因。在使用饥饿疗法之前,首先应排除疾病状态下引起的食欲不振,排除锌、铁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偏食、挑食及异食癖。对此,您可以咨询儿科医师或营养医师。
2.检查是否有不良习惯
排除疾病因素后,要检查宝宝平时有无零食过多,餐前有无饮用大量饮料,进食时有无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等。这些不良习惯,会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使宝宝食欲减退。
“饥饿疗法”4步走
1.与宝宝做好沟通
告诉宝宝,如果无故不吃饭或不好好吃饭,你就会把饭菜及其他零食都收起来,他只能等到下顿饭时间才能吃到东西。
2.家长之间要默契配合
最关键要做通家里老人的思想工作,以免“同情心”影响到“饥饿疗法”的效果。
3.吃饭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由于宝宝已经对吃饭兴致不足,开始实施饥饿疗法时,即使已经饿了,也可能不会专心地坚持吃到饱,往往吃到半饱就开始玩了。这时,你要注意控制他的吃饭时间。通常在半小时后,停止喂养或供给食物,等下一餐再吃吧。
4.两餐之间除饮水,不给任何食物
宝宝很可能还没等到下一餐酒已经饿了,闹着哭着要吃东西。此刻,必须“铁面无私”,想办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如和他玩游戏,带他到外面转转等。这段时间可以让宝宝喝些水,但绝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或含糖饮料。等下餐吃饭时间到了,再让宝宝吃饭。几次以后,宝宝就会明白吃饭的真正意义:不吃饱就会挨饿。
温馨提醒
不要因为宝宝吃饭困难就随便打骂或呵斥他,不能用“不吃饭,饿死你”这类的话刺激他。应使用“柔性”语言及行为与宝宝沟通,让他逐渐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
想让宝宝爱上吃饭的好方法
1、大人以身作则
“言教不如身教”,孩子不好好吃饭首先父母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另外有些大人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者边吃边玩手机,这样孩子自然也学你,边吃边玩。
2、定时定点吃饭
平时家里的吃饭时间尽量固定,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或者不吃,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饭菜上多花心思
小孩子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总是几种固定的饭菜,做法也很单一的话,时间长了谁都会厌倦。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如将家里常吃的白米饭换成由黑米、白米和小米组成的“混合饭”。由于主食的色彩丰富,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刺激食欲。
4、纠正喜食零食的习惯
很多宝宝不愿意吃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平时零食吃的太多,到吃饭时根本不饿。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让宝宝爱上吃青菜
1.把蔬菜做的漂亮些
宝宝的饮食对于外观更加在意,给宝宝做菜时不仅要关注营养搭配,还要关注菜品中色彩搭配。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让宝宝摄取的营养均衡、充足;同时,在视觉上给宝宝冲击,这样可以让宝宝放弃对蔬菜的抵抗情绪。那么,如何做到把蔬菜做的漂亮呢?最简单的就是多种颜色的蔬菜混合在一起制作,搭配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出来;其次,我们可以将蔬菜的形状切成漂亮的形状。 用现实的例子说明,就像胡萝卜这种蔬菜,颜色鲜艳,同时可塑性很强,但是,由于它有一股特殊的气味,许多宝宝不喜欢,我们可以将胡萝卜切出各种造型,像小花、小兔子等形状,切成薄片放在汤或者主食上,给宝宝一个惊喜。这样,逐渐的让宝宝忘记胡萝卜的特殊气味,反而让宝宝认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逐渐的喜欢上蔬菜。
2.无形胜有形
有些蔬菜宝宝无法接受,有时宝宝并不一定是对蔬菜本身的口感反感,也许是因为这种蔬菜曾给宝宝带来过不好的经历。这种情况发生后,宝宝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未来都不想再次食用这种蔬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于蔬菜的不良记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这对于宝宝来讲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我的建议是:此时添加蔬菜,无形胜有形!就是将蔬菜煮熟以后切碎或者直接放到料理机中把蔬菜打成泥,与其他食物一起混合食用即可。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楼上住着一家3口,小宝宝3岁正在上幼儿园,之前宝宝从不挑食,直到有一天,宝妈给宝宝做油菜吃,宝宝看到之后突然大哭,并且坚决不吃,宝妈很纳闷,就去找幼儿园的老师了解情况。幼儿园老师说,宝宝曾经被油菜的菜叶卡住喉咙,并且出现了短时间憋气的现象,经校医院处理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但是打那以后宝宝再也不吃油菜了。宝妈找到我向我了解处理办法,我让宝妈将油菜煮好先用料理机打成泥,与稀饭混合食用;过一段时间,再将煮好的油菜切碎,与稀饭或米饭混合食用;逐渐的让油菜的颗粒变大,慢慢的让宝宝在心理上接受油菜,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宝宝又重新“喜欢”上油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