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牛奶会促发乳腺癌症吗

牛奶会促发乳腺癌症吗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主持的一项长达27年的动物实验表明,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可以促发癌症。此外,牛奶还会引发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安全的蛋白质则来自植物,包括小麦和豆类——这类蛋白质即使摄入量很高,也不会诱发癌症。因此他发出呼吁,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才是健康的,应该控制牛奶和肉制品的摄入。

膳食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然而,乳制品是一类成分相当复杂的食物,其中含有多种因素,可能对乳腺癌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认为乳制品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假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不少乳制品,如全脂奶和大部分奶酪,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并反映了高脂肪的膳食方式,而饱和脂肪摄入量的增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2、乳制品中可能含有有机氯杀虫剂残留,这些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物质。

3、牛奶中含有IGF-1,它在体外实验中具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女性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病起什么作用

女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许多学者的共识。早在1896年,Beatson曾经观察到卵巢切除后可以使进展期的乳腺癌有所消退,从而认识到雌激素可能与乳腺癌有关。随后人们又观察到妊娠期乳腺癌预后差,说明妊娠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加速了乳腺癌的生长;人们还发现,乳腺癌治疗后再次妊娠会加速乳腺癌的恶化;绝经后接受外源性雌激素治疗会诱发乳腺癌的发生。这些现象均说明了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有证据证明,雌激素是人体惟一能致癌的甾体激素。

女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酮、催乳激素及生长激素等。生理性雌激素以雌二醇(E2)为主,约占95%,此生物活性最强,其次为雌酮(E1)和雌三醇(E3),其作用很弱,E3有保护乳房的作用。育龄妇女卵巢仅分泌E2和Ei,E3是在妊娠期由胎盘产生的,并以E3为主。此外,孕酮也由卵巢分泌,它与雌激素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孕酮起着抗雌激素的作用,它可通过两个途径限制雌激素的作用:一是减少雌激素受体的浓度;二是兴奋E2-17β脱氢酶,促使靶细胞内E2灭活。

一旦排卵停止(可以是终身的,也可能是周期性的),雌激素失去孕酮的制约,可能对靶细胞起作用,促发乳腺癌。绝经后,卵巢丧失分泌功能,已不再产生雌激素和孕酮。但是,此时期肾上腺皮质、脂肪组织等均可产生雌激素,但又无孕酮的制约,相当于绝经前期的排卵停止状态,同样存在着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绝经后尚会发生乳腺癌的原因,如果此时再加用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则发生乳腺癌的危险会增加3~8倍。

有专家指出,在上述较长时间停止排卵的状态下,如果有下列因素存在,即为乳腺癌的促发因素:①饮食因素,饮食中多脂肪者,其肾上腺分泌的雄性激素通过脂肪转化成雌激素的量增多,可促使乳腺癌的发病。②绝经前期,如果经产多、迟育、肥胖或患卵巢多囊性发育不良时,由于缺乏孕酮的对抗作用,容易促使乳腺癌发生。③绝经后期,此时相当于排卵停止状态,加之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制剂,也是乳腺癌的好发原因。

因此,正常的育龄妇女,如果内分泌失调,即孕酮降低,雌激素增高得不到黄体酮制约的状态下,雌激素便刺激乳腺上皮增生,乳腺疾病(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将会倍增,这就是雌激素促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所在。

催乳素(PRL)与乳腺癌发病也有密切关系。催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催乳素可促进乳腺发育、分泌系统的分泌,以及乳腺免疫系统的成长,且有激发和维持乳腺分泌的功能。经测定已知催乳素不是单一的激素,而是由不同分子量和各种免疫反应与有生物活力性能的肽复合物。催乳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制约。下丘脑可产生催乳释放素(PRF)和催乳抑制素(PIF)。正常情况下PIF偏盛,如果在异常情况下催乳抑制素释放受到控制,则催乳素分泌就超常,可促发乳腺癌的发生。国外学者观察到,垂体切除术后,可使催乳素诱发的乳腺癌缩小,如果垂体生长腺瘤后,可致催乳素分泌量大增,从而又可使乳腺癌恶化。从而证实PRL是促乳腺癌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还有报道称,垂体切除术的实施,能去除垂体PRL的不良影响,疗效颇佳,有效期亦较长。有人曾报道,在晚期乳腺癌的病人虽切除了卵巢、肾上腺后均无获益,遂之切除垂体后获益者可达91%。

值得提出的是,晚期乳腺癌的病人由于广泛转移,病人疼痛难忍,但切除垂体后,病人次日即感疼痛消失,其有效率可达90%左右。所以,垂体切除术不失为一个治疗晚期癌痛的好办法。其中,以软组织、胸膜、肺、骨转移者效果较好,而脑、肝转移者较差。

过多饮用牛奶可能诱发癌症

90年代以来,已经有多项研究宣称过多饮用牛奶可能诱发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牛奶可能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诱导因素。

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的调查发现,8-14岁少女青春期的成长速度对其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影响,青春发育期体形高而瘦的女孩成年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那些胖而矮的女孩。

研究显示,在13-14岁达到发育高峰期的女孩,比在10-11岁就达到发育高峰期的女孩乳腺癌的发病率低16%。

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例如:日本战后,饮食结构西化,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大幅增加,这使得日本女性的平均身高明显增加,但是同时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了一倍。

研究人员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而IGF-I与更高的身材紧密关联。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另一项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的研究成果也认为,IGF-I在妇科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乳腺癌是怎么来的

电离辐射诱发乳腺癌

电离辐射是诱发乳腺癌的一大诱因。放射线目前无所不在。上班工作有低频辐射,打手机有电磁辐射,烹调煮饭微波炉也有电磁辐射,开车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有辐射,听音乐MP3有辐射,现代社会辐射无处不在。虽然每一种产品的辐射都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当这所有的辐射都累积起来的时候,长期地、过量地接触电磁辐射对身体肯定是有害无益。女性的乳腺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而且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乳癌的几率明显上升,乳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较强的关系。有些公司职员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准,饮食上发生了改变,人们的饮食都主要以肉类和海鲜类产品为主,逐渐形成了现在比较“流行”的酸性体质。人们大多都形成不科学的、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结果导致乳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过于肥胖诱发乳腺癌

肥胖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脂肪中所含的类固醇可以在人体内转变成雌激素。人体内所含的雌激素过多,则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形成。所以人体内积聚的脂肪越多,得乳腺癌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肥胖的人,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而肥胖与饮食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也是“癌从口入”。

雌激素过多会引起乳腺癌

乳腺癌,很多女性都有所了解,目前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专家表示,如果女性身体雌激素过高,对乳腺癌患者非常的不利,而且很多雌激素过多是由于化妆品而引起的。那么久服雌激素过多会引起乳腺癌吗?请看具体的介绍。

乳腺癌真正的发病因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就是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保健品的人日益增多,一些保健品里面含有一定的激素,吃了以后可帮助保持年轻、不易衰老,但可能促使肿瘤的发生;一些以回复青春为目的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也易诱发肿瘤。要防治乳腺癌,就必须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水平。专家支招,若一些保健品在食用后改变了月经时间,或者行经的时间增长了,就可能含有雌激素,久服可能促发乳腺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以前是手术治疗为主,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主要治疗手段还是化疗。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上也有一线二线,一线就是首次治疗,一线的治疗药物失败了,还有二线三线药物。

健康提示:乳腺癌虽然发病率比较高,但是此病不是所有女性朋友都会患上。专家表示,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而且长期抑郁的话,就非常容易引发癌症,同时常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于久坐一族来说,患上乳腺癌的危险也增加了。

八大恶习易患有乳腺囊肿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乳房异常

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少数女性是容易引发乳腺囊肿。如果是在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或者是年少频繁抚摸乳房,甚至是为了保持乳房丰满和外形美在乳房内填充一些不恰当的物质来做乳房整形等,也是发生乳腺癌的主要“元凶”。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抽烟喝酒

女性一周频繁喝酒、抽烟3~6次,每次按250ml的啤酒或185ml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60%。长期的抽烟,烟当中含有的尼古丁或者是焦油都容易导致女性的乳房疾病增加癌变的机率。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精神创伤

人长期的受到心理压抑,或者是长期的加班、熬夜;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容易造成压抑的负担。人长期性格内向,或者是精神上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因素之一。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饮食偏嗜

肥胖和喜欢搞脂肪、高热量的人也容易诱发乳腺囊肿,极大可能会促使癌变的发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体形特殊

研究表明,一般女性的腰部以上十分肥胖,特别是腰围与臀部相近,是绝经期前身体十分瘦弱的女性的概率很大。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未哺乳者和未生育者

最新的医学调查表明,没有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女性高于1.5倍以上。从未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4倍。

引发乳腺囊肿恶习:有遗传因素

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其父母、姐妹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30%左右。女性需要是补硒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乳腺疾病有奇效。但要注意补硒过量的危害。

常吃西柚容易诱发乳腺癌

妇科疾病一直困扰着女性健康,尤其是乳腺疾病。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导致乳腺癌的原因很多,其中乳腺癌和饮食就有极大的关注,有研究发现常食用西柚或导致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3,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天吃1/4个西柚患乳腺癌几率增加30%。

常吃西柚容易诱发乳腺癌

研究显示,即使每天只吃四分之一个西柚,也可能会导致绝经期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30%。研究者相信,西柚内含的一种细胞色素会刺激血液里面雌激素的新陈代谢,而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风险有关联。

这项研究是基于对5万多名度过绝经期的女性,包括1657名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作出的结论。研究者记录这些女性在过去一年每天食用西柚的数量。其中有一半的女性受访者每天吃一个西柚,有7%的受访者每天吃四分之一个西柚或者更多。研究者发现经常吃西柚的女性,血液内雌激素含量也比较高。

研究者表示,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这个结论。而且,他们只考量受访者食用西柚的数量,没有考虑西柚汁的吸入。

酗酒容易诱发乳腺癌

另外,女性癌症病例中乳腺癌所占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在英国,每年有4万多个乳腺癌新增病例,与此同时有大约12.5万名妇女死于乳腺癌。此前有调查显示,诱发乳腺癌的因素包括酗酒和超重。

西柚会刺激雌激素的含量增多,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所以为了避免乳腺癌的打扰,我们女性朋友还是少吃西柚为妙。此外还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不抽烟酗酒等等。

乳腺癌的诱因有哪些

多次流产可促发乳腺癌:在近年召开的国际癌症预防和检测会上有人报告说,流产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曾有试验证明,单纯流产对那些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来说,有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现未曾有过妊娠的女性相比,有1-2次流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0.9,而有乳腺癌家族史又有流产史的女性该指数为1.5。说明流产次数愈多,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愈大。

美国流行病学专家观察,在18岁以前或30岁以后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高。这可能是由于人流阻止了乳腺细胞成熟的缘故。因为妇女妊娠后,体内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的导管和腺泡发育旺盛,血管增多,乳腺膨胀,而人流后,妊娠突然终止,激素骤然下降,乳腺突然停止生长,腺泡也相继萎缩,即可造成乳腺淤滞,引起肿块,从而发生多种乳腺病。

戴胸罩也可诱发乳腺癌:每天戴的时间超过12小时者,乳腺癌的诱发率可达75%。这是因为胸罩压迫胸部引起淋巴液流通不畅所致。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妇女选购胸罩应宁大勿小,宁松勿紧,只要不在公共场合,女性尽量不戴胸罩,这对预防乳腺癌有益处。

为什么乳腺癌

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频频侵袭现代女性,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显示,大龄剩女罹患乳房疾病的几率比同龄已婚女性要高出数倍。不少"剩女"在婚育上一拖再拖,很多人早就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晚婚晚育年龄线,还迟迟未有人生大事的筹划。据医院专家介绍说:剩女与乳腺癌渐行渐近,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癌症死亡排行中仅次于肺癌。只有得到爱抚、经常哺乳的乳房才会更健康,并可显著降低癌变的风险。

迟结婚、迟生育、迟哺乳是导致乳腺癌高发的三个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女性在30岁以前生第一胎并哺乳,比30岁后再生育的乳腺癌风险低得多,而连续7年哺乳的妇女可降低50%的风险。究其原因,与妇女怀孕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对抗了雌激素,而且哺乳期妇女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低有关。有研究证据显示,雌激素可刺激乳腺增生,水平过高容易诱发乳腺癌。

另外,乳腺癌跟生活习惯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蛋白粉、蜂胶、雪蛤炖木瓜、卵巢保养等等,如今的女性越来越重视滋补保养,却忽略了摄入高含量雌激素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有些补品不宜多吃。

为什么会得乳腺癌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占腺癌病发比重十分大。有研究表明:家族里若有近亲患过乳腺癌,家族其他成员患乳腺癌的机率会比一般人多上1.5到3倍左右,而母亲患过乳腺癌之,女儿患上乳腺癌的机率会比一般人高出3倍以上。当然双方近亲都有患过乳腺癌的人,会比一般人患上乳腺癌的机率多到7倍以上。

乳腺病变

乳腺发生非增生性病变,而未能引起重视或及时治疗,而造成病变部位的细胞发生突变或变异后转化成癌。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降低后就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衡,而让内外病源体或毒性随之侵入,导致乳腺肿瘤的发生。

情绪波动过大

根据多例临床病例发现:不少乳腺癌病人在发病前曾有过精神创伤,也就说明如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很可能就会让体内的癌细胞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饮食结构不合理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喜食高脂肪也是引发乳腺癌的重要诱因。尤其是促发作用阶段,食用脂肪过多会使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雌激素过多会引起乳腺癌

乳腺癌真正的发病因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就是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保健品的人日益增多,一些保健品里面含有一定的激素,吃了以后可帮助保持年轻、不易衰老,但可能促使肿瘤的发生;一些以回复青春为目的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也易诱发肿瘤。要防治乳腺癌,就必须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水平。专家支招,若一些保健品在食用后改变了月经时间,或者行经的时间增长了,就可能含有雌激素,久服可能促发乳腺癌。

乳腺癌,很多女性都有所了解,目前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专家表示,如果女性身体雌激素过高,对乳腺癌患者非常的不利,而且很多雌激素过多是由于化妆品而引起的。那么久服雌激素过多会引起乳腺癌吗?请看具体的介绍。

乳腺癌真正的发病因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就是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保健品的人日益增多,一些保健品里面含有一定的激素,吃了以后可帮助保持年轻、不易衰老,但可能促使肿瘤的发生;一些以回复青春为目的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激素,长期使用也易诱发肿瘤。要防治乳腺癌,就必须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水平。专家支招,若一些保健品在食用后改变了月经时间,或者行经的时间增长了,就可能含有雌激素,久服可能促发乳腺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以前是手术治疗为主,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主要治疗手段还是化疗。在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上也有一线二线,一线就是首次治疗,一线的治疗药物失败了,还有二线三线药物。

健康提示:乳腺癌虽然发病率比较高,但是此病不是所有女性朋友都会患上。专家表示,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而且长期抑郁的话,就非常容易引发癌症,同时常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于久坐一族来说,患上乳腺癌的危险也增加了。

相关推荐

女性保健要切记四少

少熬夜 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也不期而至。 少吃甜食 研究发现,50岁左右的女性吃甜食过多,易导致胆结石,多吃甜食还可促发乳腺癌。 少喝咖啡 咖啡具有升高雌激素的强烈作用。雌激素水平过高,意味着患上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随之增大,子宫内膜异位和乳房疼痛也因此而加剧。 少坐车 女性长期活动量太小,导致便秘。长期便秘,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可诱发炎症、肿瘤等疾病;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便秘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剧。

如何预防乳癌

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仅次于肺癌,排在第二位。为了女性的自身健康,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我们必须要重视乳腺癌的预防。 1.积极治疗乳房的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 2.合理饮食:常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含丰富纤维,或低脂肪,或低动物蛋白的食物;少吃甜食,或高脂肪,或高动物蛋白的食物。 3.不把人流当作儿戏。 4.采取适当的婚育方式:不要独身,不要高龄生育,要生育,要哺乳。 5.不吸烟,不饮酒,不喝咖啡。 6.调节心情,要有乐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生活起居要规律。 7

女性远离乳腺癌的健康养生食物

含维生素D的食物 据调查发现,人体摄入的维生素D越多,患乳腺癌的几率和患了乳腺癌以后的死亡率就越低。可见维生素D可以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和阻碍乳腺癌发 展。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而且经常晒太阳的话也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其实能够长期坚持每天饮1杯牛奶的话,结合日常的肉 食,吸收的维生素D便可有效地预防乳腺癌了。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有关研究发现,若妇女的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20%。若妇女能经常食用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土豆、扁豆、南 瓜、西红柿、大蒜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

牛奶致癌吗

第一个理由是牛奶中可能含有促癌物质,主要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 由于国外普遍用生长激素来促进奶牛产奶,因此奶中含有这种因子较多。IGF-1是未成年人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因子,但是它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在成年人体内含量过多,增加癌症的风险。 问题是,我国奶农饲养水平比较低,还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来应用生长激素,因此,牛奶中IGF-1含量过高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二个理由是有调查表明,乳制品消费量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呈现正相关性。 也就是说,牛奶喝得多的人,前列腺癌的危险也比较大。 实际

患有乳腺癌传染吗

乳腺癌是目前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是不传染的,所以患者家属可以放心的照顾该病患者。乳腺癌不是一种传染病原,不从一个病体传染于另一个病体,更不出现大规模的传播扩散。因此国际医学界也未将乳腺癌病症列入传染病列中,更没有采取任何隔离措施。曾有不少的专家对肿瘤疗养院进行了长期观察,并未发现长期住在同一个病房的癌症患者与非癌症患者有直接被传染的状况出现,同时也未发现长期照顾癌症患者的医护人员有被感染的现象。即便是为患者治疗时刺破手指,通过血液接触的医生也没有被传染。据此,可以更加确定的证明:乳腺癌绝对没有传

乳腺癌是怎么回事

一、乳腺癌疾病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女人做到9件事有效预防乳腺

1.重视查体,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几乎每个重视职工身体健康的单位,在每年进行的查体中都能查出这样或那样的癌症 (专题访谈咨询),其中乳腺癌首当其冲。值得欣慰的是乳腺癌是一种“行为较好”的癌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病人照样能长寿。仅有一年一次的查体是不够的,要学乳房自查技巧,在沐浴时仔细自查(每半月到一月自查一次)。 2.管住嘴,防止癌从口入。根据一项涉及欧洲10个国家的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1/3癌症的起因与饮食不当有关,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们患癌症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其中,改变膳食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75%

女性患上乳腺癌的病因主要有

女性患上乳腺癌的病因主要有: 1、月经: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危险性是初潮年龄大于17岁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2、婚育、哺乳: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原因主要有什么?女性独身,或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生育年龄大于30岁者,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婚育的妇女。25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者,乳腺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足月生产者的1

细解乳腺癌的8种元凶

1.家族遗传: 恰玛古官方网站癌症综合治疗专家指出,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 闭经 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2. 流产 过多: 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3.月经因素: 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