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儿童勿服止咳药
2岁以下儿童勿服止咳药
部分止咳药含可待因
易使儿童成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日前发出警告:禁止再给扁桃体等手术后儿童使用含可待因药物来止痛,因为有致死风险。
美国FDA的发言人说,发出禁用警告,是因为1969年到2012年,该局已收到13例相关的儿童死亡案例,这些案例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在扁桃体或扁桃腺切除术后使用过可待因药物,二是其中多数儿童出现了睡眠呼吸暂停症状。
这位发言人解释了可待因致儿童死亡的原因——部分儿童的体质可以非常迅速地代谢可待因,从而导致其肝脏将可待因转化为致命的大量吗啡。
儿童切除扁桃体的究竟是少数。但需警惕的是,除了止痛外,可待因还适用于剧烈干咳。国内市场上,不少进口及国产的复方止咳糖浆中,都含有可待因。而作为中国家长,一旦宝宝有个咳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买来止咳药,先把咳嗽止住。
常见咳嗽分六种选药不对症越吃越咳
偶发轻微咳嗽不需急着吃止咳药
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最多。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咳嗽是一种机体保护性活动,它能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异物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偶发的轻微咳嗽,会随着痰液的排出而缓解,不必盲目使用止咳药。但较频繁和剧烈的咳嗽,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这时就该吃药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丘振文指出,市面上热销的止咳中成药,虽然每种都标有“止咳化痰”、“镇咳平喘”等功效,应辨证选用,根据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选用功能与主治相适宜的药物和剂型,否则会越吃越咳。他特别提醒,3岁以下的小儿,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切忌随意使用止咳药物,否则易出现病情加重,剧烈咳嗽者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如果咳嗽的病人痰比较多,应该使用一些祛痰、化痰、支气管扩张剂等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特别是老人,剧烈咳嗽时若只服用镇咳药,有时候咳嗽止住了,但是一口痰常常给老人带来危险。
感染引起的咳嗽要加服抗生素
“止咳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对于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引起的咳嗽,在用止咳药的同时,还需使用抗生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丘振文提醒,如果自行选用中成药后,症状不见缓解,就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一些较严重的疾病也伴随有咳嗽,如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心力衰竭等,如咳嗽症状经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便宜有效的止咳化痰中成药一览
●风寒咳嗽
◎症状:患者咳嗽声重、喘息胸闷、怕冷发烧、头痛无汗、痰稀白量多,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
◎用药推荐:
1.半夏止咳糖浆,用于风寒咳嗽,止咳化痰。
2.杏苏止咳糖浆,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3.蛇胆陈皮胶囊,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呃逆。
4.通宣理肺口服液,用于感冒咳嗽、咳痰不畅。7岁以上儿童减半,3-7岁儿童服1/3量。
5.咳喘宁颗粒,止咳化痰,用于伤风咳嗽。
6.杏仁止咳糖浆,此糖浆用于风寒咳嗽。对于热性、风热感冒,如口干舌燥、咳痰等热性表现者则不宜。
用于治疗本症的非处方药物还有:川贝止咳糖浆、风寒咳嗽丸、复方川贝片、感冒解痛散、荃桂咳喘宁胶囊、麻黄止嗽丸、蛇胆姜粒、止嗽合剂、小青龙颗粒等。
●风热咳嗽
◎症状:患者咳喘、喘息气粗、胸闷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
◎用药推荐:
1.川贝枇杷露,用于风热咳嗽,痰多上气或燥咳。
2.止咳定喘口服液,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3.橘红片/颗粒剂/蜜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者。
4.二母宁嗽丸,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5.川贝止咳露,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7岁以上儿童服 1/2 量,3-7岁儿童服1/3量。
6.健儿清解液,能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儿童一次10-15毫升;1岁以下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一日3次。
7.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
8.牛黄蛇胆川贝液,该口服液只适用于热性咳嗽,而不宜于寒咳。适应对象是“上火”较重并兼痰多者,一般用于热症较深阶段。
用于治疗本症的非处方药物还有:白绒止咳糖浆、三蛇胆川贝膏、儿童咳液、除痰止嗽丸、二母清肺丸、复方贝母散、复方罗汉果止咳冲剂、复方枇杷青橘贝合剂,良园枇杷叶膏、平贝胶囊、消肺宁嗽丸、清金止嗽化痰丸、清气化痰丸、清热镇咳糖浆、止咳橘红胶囊、风热咳嗽胶囊,急支糖浆、蛇胆川贝露(液) 、镇咳宁糖浆、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燥邪咳嗽
◎症状:患者干咳少痰,咳痰不爽、口干、微有发烧。
◎用药推荐:
1.川贝清肺糖浆,用于干咳、咽干、咽痛。7岁以上儿童用量减半;3-7岁儿童服1/3量。
2.养阴清肺膏,能养阴润肺、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其他剂型有丸剂,口服液、眨粒剂、糖浆剂、合剂。
3.儿童清肺口服液,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6岁以下一次10毫升。其他剂型有蜜丸剂。
4.罗汉果玉竹冲剂,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
5.蜜炼川贝枇杷膏,用于肺燥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等症。
6.梨膏类,这类膏滋药多系润燥生津之品,适用于阴虚咳嗽。此种咳嗽多见于干燥时节或久咳伤阴者,表现为咽干口渴、干咳痰少或无痰。对于寒咳较多者若误用则适得其反,同时,平常脾虚者应忌用。
7.强力枇杷露,本露镇咳作用较强,主要是其中罂粟壳收敛止咳作用强劲,对于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及使用一般止咳药无效者,中医会考虑使用该药。
用于治疗本症的其他药物还有止咳橘红丸、止咳梨浆、雪梨蜜膏、川贝末胶囊、镇咳宁口服液等。
●肺虚咳嗽
◎症状:患者咳嗽日久、痰少、咳吐不爽、口干、手足心热、气短乏力、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
◎用药推荐:
1.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勃、口燥咽干。
2.川贝二冬膏,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痰少而勃之症。
3.百合固金丸,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其他剂型有深缩丸剂,口服液。
用于治疗肺虚咳嗽症的非处方药还有:川贝银耳糖浆、川贝梨糖浆、二冬膏、扶正养阴丸、复方梨膏、橘红梨膏、理气定喘丸、润肺膏,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痰湿咳嗽
◎症状: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
◎用药推荐:要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可选择的主要有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久咳阴伤
◎症状: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
◎用药推荐:要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可选择的主要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鸡苏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1、饮食停滞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2)开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山楂内消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4)山楂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木香槟榔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沉香化滞丸:每次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槟榔四消丸:水丸剂每次6g,或大蜜丸每次1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8)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寒凝停滞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肝胃不和型:
(1)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g,3一7岁儿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木香顺气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剂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
(5)沉香化气丸:每次3—6g,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健胃片:每次6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舒肝和胃丸:每次1丸,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沉香舒气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9)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4、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胃益胶囊:每次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脾胃虚寒型:
(1)理中丸:蜜丸剂每次1丸,或水丸剂每次5—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附理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12丸,均为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4)参桂理中丸:次1—2丸,一日1—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5)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6)温中健胃丸:每次6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7)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枳术丸:每次6—12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开胃健脾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10)枳实消痞丸:每次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1)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12)温胃舒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
6、胃络瘀血型:
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胃阴亏虚型:
玉竹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脱肛
祖国医学认为脱肛是气血不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可选用下列验方:
1.炙黄芪15克,升麻9克,柴胡6克,炙甘草3克。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取汁,残渣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取汁,将两药汁混合。每日1剂,成人将上药液分3次服,1-5岁儿童服成人量1/4.6~10岁为1/3,11—15岁为1/2,均分3次服用。
2.生黄芪15克,防风3克,升麻3克,丹参9克,山楂肉6克。以上为成人1日剂量,以清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两次空腹服下为官。 1-5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4,6-10岁为l/3,11-15岁为1/2,均分早、晚两次服用。另取蝉蜕、冰片、荆芥炭适量,研成细粉,用香油调匀,在每次脱出后,先以淡盐水清洗患部,后以棉蘸药均匀涂布于脱出部位,不拘次数。
3.黄芪15克,党参15克,升麻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两药汁混合。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上为成人量,1-5岁儿童服成人量的W4,6-10岁为1/3,11~15岁为1/2。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一般把溃疡分为证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肝胃郁热型、瘀血阻络型、脾胃阴虚型,下面是一些治疗溃疡病的中药介绍。
1、肝胃不和型:
(1)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
(2)柴胡疏肝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胃得安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脾胃虚寒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小建中合剂:每次20—30ml,一日3次,口服。
(5)丁蔻理中丸: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6)白蔻调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胃复宁胶囊:每次4—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8)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3、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成人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及老年可酌情减量服用。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健胃愈疡片:每次4—6片,一日3—4次,温开水送服。
4、瘀血阻络型:
(1)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元胡止痛片:每次4—6g,一日2次,温开水送。
5、脾胃阴虚型:
摩罗丹:每次9—18g,1日2次,温开水送服。
胃疼中医治疗怎么样
胃疼中医治疗都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供大家参考:
胃疼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疼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选择适合胃疼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最佳。
【饮食停滞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2)开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山楂内消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4)山楂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木香槟榔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沉香化滞丸:每次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槟榔四消丸:水丸剂每次6g,或大蜜丸每次1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8)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寒凝停滞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肝胃不和型】
(1)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g,3一7岁儿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木香顺气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剂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
(5)沉香化气丸:每次3—6g,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健胃片:每次6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舒肝和胃丸:每次1丸,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沉香舒气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9)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胃益胶囊:每次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脾胃虚寒型】
(1)理中丸:蜜丸剂每次1丸,或水丸剂每次5—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附理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12丸,均为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4)参桂理中丸:次1—2丸,一日1—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5)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6)温中健胃丸:每次6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7)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枳术丸:每次6—12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开胃健脾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10)枳实消痞丸:每次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1)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12)温胃舒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
【胃络瘀血型】
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胃阴亏虚型】
玉竹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特别详解】胃疼中医治疗怎么样?肠胃专家,专家表示:胃疼患者不管如何用药治疗,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负担。
老年人服止咳药的禁忌
安邦制药.清肺小课堂
咳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能把痰液等异物清除出肺和气管。因此,咳嗽并非坏事,但应分析原因,根据痰情,慎重用药。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有助于祛痰,痰去尽后咳嗽自止,无需用药。痰多呈泡沫状,则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容易阻塞气管、滋长细菌,可祛痰药与止咳药合用,或用复方甘草合剂。痰特别多并伴浓痰,忌用止咳药,应用祛痰药,中医讲究止咳先祛痰,如:银黄清肺胶囊。
老人咳嗽,多由老慢支引起,须配用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有肺通气不良和肺气肿,需用平喘药解除支气管痉挛。
长期频繁剧咳,痰量不多而带血刚愎自用须用止咳药,以防引起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或咯血等重病。
痰黄粘稠不易咳出的咳嗽病人忌用止咳药,须用化痰药,如清气化痰丸、银黄清肺胶囊、除痰降火丸、止嗽太和丸、黛蛤散、枇杷膏等。
心功能不全伴有肺瘀血的咳嗽病人,禁用咳必清。该药对呼吸道粘膜具有麻痹作用,易致呼吸道阻塞、窒息。
青光眼病人咳嗽,忌用咳必清。因其有阿托品样作用。
结核病人咳嗽,禁用碘化钾。因能使旧结核灶复活。
胃溃疡病人咳嗽,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慎用中药桔梗和远志。
肝肾功能严重减退者咳嗽,禁用碘化钾和氯化铵。
肝功能减退病人咳嗽,慎用止咳散、必嗽平,否则加重功能损害,使转氨酶升高。
吃药了能喂奶给宝宝吗 吃止咳药能喂奶吗
含「可待因」成分之非处方药品,禁止使用于未满12岁儿童及哺乳妇女,「可待因」抑制宝宝的呼吸、心跳等,而「可待因」常用于止咳、止痛的药品,止咳药水就是其一。
止咳药水大多含有咖啡因及可待因,这两种成分都会分泌到乳汁,很多人会自行购买止咳药水来喝,成药虽然安全性高,但令人担忧的是,未按照包装指示服用,结果一次喝过量,常造成瘾性及影响慢性疾病。
不过,并非所有止咳药水都含有可待因,像在医院领的深咖啡色止咳药水,成分是甘草或桔梗,不影响呼吸、心跳,可安心服用。
家长应避免在孩子的面前服药
刘女士这几天感冒咳嗽,有时会喝点止咳药水缓解症状。有一天她发现,2岁的儿子多多总是觉得困、反应差,大声呼喊也没有反应。她连忙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询问基本情况后告诉她,这是孩子模仿大人吃药造成的。
医生分析,刘女士有一次喝止咳药水时,多多问她吃药苦不苦,她回答“是甜的”。多多趁家人不注意,偷喝了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于是出现了困倦、嗜睡等症状。
在门诊和急诊中,常常能看到儿童因误服药物引起中毒的案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儿童药物中毒多发生于1~6岁儿童,原因多为儿童误服,占79.2%。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智力发育尚不完善,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尝试吃各种东西、模仿成人行为。一旦没有人注意看管,就可能发生误服或偷服药物的现象。有些孩子模仿妈妈误食避孕药,还有的模仿爷爷奶奶吃了大量的降压药。
建议家长教育年幼的孩子不要乱吃药物和不明来源的食物,让其学会在吃东西前问问家长。其次,家中的药品和其他有毒物品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较高的柜子或上锁的箱子内。还应避免在孩子的面前服药,以防孩子模仿,造成危险。
儿童感冒不用药更安全
此言过于极端。普通感冒的某些症状,如发热、严重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影响吸乳和进食,也会令家长焦虑不安。提倡完全不用药,而仅仅让儿童多休息、多喝水,在我国可能是不现实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也不会同意。也更有可能因此而导致过多使用抗生素、使用成人感冒药给小儿服用、使用镇痛剂等处方药,凡此必将更增加用药的不安全性。所以,合理使用感冒药进行对症治疗,并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剂量增加不良反应会“叠加”
通常,在推荐治疗剂量范围之内,常用的感冒药是安全的,可以有效地减轻和缓解感冒症状。据统计,感冒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例仅为1/2000万用药次数,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在超剂量情况下,是我们常用治疗剂量的10倍乃至30倍,死亡约5/10万。国外报道的不良反应个案都是使用剂量不当、意外过量摄入以及重复用药所致。
感冒药往往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每种组分,各有功效,也各有不良反应,而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常含有相同成分。因此,如果同时使用含有同一种成分而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就有可能造成重复用药、超常剂量,引致叠加的不良反应。
巧用药避开用药误区
目前,我国感冒药尚未大规模进入超市开架销售,而是由医院和药店管理。建议家长正确看待使用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这个问题,避开误区:
2岁以下婴幼儿大部分感冒药没有2岁以下儿童服用的推荐剂量,在药物上市前的研究中也缺乏这部分人群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所以原则上不用。家长决不能擅自购买,随意给儿童服用。
2~6岁儿童2~6岁儿童使用感冒药也需谨慎,只有在有明确的确认剂量前提下,才可以作为非处方药使用。不提倡使用成人感冒药代替。
建议家长在使用感冒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严格遵照推荐剂量服用。如果对感冒药服用方法存在疑问,最好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使用感冒药须“3防”
1.防误服,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自行取到的地方、药物的包装应该是儿童无法自行开启的。
2.防剂量过大使用,服用药物的量杯刻度必须准确。
3.防不同品牌、相同成分的感冒药重复使用。
宝宝咳嗽好得快的小偏方
1、研究发现,蜂蜜能使孩子睡得更香
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儿童止咳糖浆因为效果欠佳而退出市场,但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古老的疗法可能有与这些止咳糖浆一样甚至更好的作用。
科学家们在对一组因咳嗽影响睡眠的儿童的研究中发现,睡前服用一点荞麦蜜的儿童比无药物治疗组及氢溴酸右美沙芬(DM,一种常见的非处方感冒药)组的儿童效果更好。
在这项研究中,105名2到18岁的儿童被分成三组,在睡前的半个小时分别服用蜂蜜、蜂蜜口味的氢溴酸右美沙芬或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食物。
研究小组发现,蜂蜜对减轻夜间咳嗽的严重程度及减少其频率的作用比氢溴酸右美沙芬组或无处理组更有效,而且蜂蜜使孩子们睡得更香。
团队在这次试验中采用的是黑蜂蜜,至于其他的蜂蜜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专家说:“与其它疗法相比,蜂蜜更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症状。”
一个建议小组最近也建议不要给6岁以下的儿童服用非处方类的止咳药和感冒药,因为这些药对低龄儿童无效,而且可能有不良的副作用。他们说:“有了蜂蜜,现在家长们多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针对1岁以上儿童感冒和咳嗽的治疗措施。”
他们警告说千万不要给1岁以下的儿童服用蜂蜜,因为这可能会引起肉毒中毒。还提到,那些成分表上列有“蜂蜜”的药品实际上只是含有人造蜂蜜添加剂。
蜂蜜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被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说咳嗽。此外,蜂蜜还有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同时能使喉部感觉舒畅。他们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蜂蜜列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清热止咳的药怎么选择
1、避开成人止咳药
给儿童止咳最好不要用成人止咳药。有些成人止咳药含有中枢镇咳成分,主要是指可待因、吗啡等,常用的复方甘草片里就含阿片粉,它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达到止咳的作用,在抑制和咳嗽有关的神经的同时,还可能对其他神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且上述药物有成瘾性。儿童服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儿童止咳药里通常含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没有抑制作用,没有成瘾性,是《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中推荐用药,比较
安全。
2、西药目标明确
儿童止咳化痰药中,西药所含的成分主要作用是止咳、祛痰、抗过敏,目标比较明确,见效较快。而且,给孩子选药,宜选择成分上更安全、剂量也比较好掌握的药,如小儿愈美那敏溶液,兼有止咳、祛痰、抗过敏等作用,都是非处方药。
3、质量选择很重要
市面上小儿止咳化痰药很多,作为父母,很难选择,甚至一个药品名称下就有几十个厂家生产,但有一条,真正原装进口的小儿药质量应该更有保证。珮夫人小儿愈美那敏溶液,是来自香港的小儿止咳化痰药。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药,为什么是家长的安全选择?
1、品牌保证,60年的传承
珮夫人品牌起源德国,1954年成立于香港,历经半个多世纪,其作为呼吸道专家,在止咳领域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新进口产品小儿止咳化痰药通用名小儿愈美那敏溶液,配方科学合理,不含可待因等不利于儿童服用的成份。
2、品质保证,双重检验标准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药是真正的原装进口药,符合进口药品质量标准和国内药品质量标准,经过双重检验,绝对是家长的放心选择!
3、独家配方,独特好口味
珮夫人小儿止咳化痰是全国独家产品,安全有效,既能止咳、祛痰,又能清热解毒,消除儿童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独特橙子口味,让给孩子喂药变得轻松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