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性流产让食疗来帮忙
先兆性流产让食疗来帮忙
脾肾气虚型: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腿酸软,苔白舌淡,脉搏虚弱无力。
可用芡实粉粥、黑木耳煲红枣。
一、参芪保胎膏
[制备与用法]人参15克,黄芪30克,生地20克,阿胶30克。先将参、芪、生地加水500毫升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毫升。阿胶加水100毫升隔水蒸化。白蜜100毫升加入收膏(共500毫升),装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性味与疗效]人参黄芪补气,阿胶生地滋阴止血,此方主治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
[备注]适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二、香油蜜膏
[制备与用法]芝麻香油100克,新鲜蜂蜜200毫升。文火加温调匀。每服10毫升,每日2次。
[性味与疗效]香油味甘微寒,功能解毒清热,润燥滑肠;蜂蜜甘平,能补中、润燥、解毒。此二味为平常之品,配合用之,其主要作用为补脾胃、益中气、解热毒、通燥结。对解毒保胎,每收意外功效。
[备注]对孕妇胎漏而大便燥结者最宜,亦适于妊娠中毒症。
三、黄酒蛋黄羹
[制备与用法]鸡蛋黄5个,黄酒50毫升,加水少许调匀,酌加食盐少许。入锅蒸30分钟即成。每日食1~2次。
[性味与疗效]蛋黄甘平,滋阴润燥,养血安胎,能医崩漏下血,虚烦不眠;黄酒活血,养气,暖胃。此方主要作用在于滋补阴血而暖脾胃。黄酒蒸后,其性更加缓和,安全有效。
[备注]产后出血不止,恶露不尽者亦宜。
四、二蒂散
[制备与用法]南瓜蒂3个,莲蓬蒂6个,共焙黄为末,分3次服,米汤送下,1日服完。
[性味与疗效]南瓜蒂,性味甘平,清热安胎;莲蓬蒂,苦涩性温,消瘀止血。此方有清热、止血、安胎作用。
[备注]适于先兆性流产出血较多者。
先兆性流产病人的日常饮食:此病属虚者应注意进清淡滋补食物,健脾固肾食品。如:山药、莲子、芡实、木耳、红枣、桂圆、蜂蜜等。此外应进食鸡汁、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血热者忌食姜、椒、葱、蒜,酒类等辛辣动火之物。中医认为应忌食桃仁、苡仁、山楂等破血滑胎食物;螃蟹、兔肉、龟鳖等,孕妇亦不宜食,以免导致畸胎。
先兆流产不能吃什么
先兆性流产不能吃什么?
1、 不吃辛辣、动物血及热性食物。如蒜、胡椒等。
2、 不能吃薏米、肉桂、干姜、桃仁、螃蟹、兔肉、山楂、冬葵籽、荸荠等。
3、 忌生冷寒凉食品。如生冷瓜果,寒凉性蔬菜、冰冻冷饮、冰制品。
4、 禁用番泻叶、甘露醇等峻泻剂,以免造成流产,要多吃水果蔬菜。
5、 孕妇忌饮酒,孕妇饮酒容易造成胎儿酒精综合症,应该禁忌。
6、 先兆性流产也不能盲目吃一些保胎药,要去医院仔细做检查,对因治疗。
根据以上介绍,大家对先兆性流产也有一些了解了吧,先兆性流产一定要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孕早期轻微出血时什么原因 早期流产
女性怀孕12周之类流产即称之为早产。这是孕早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导致早期流产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外界不良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内分泌功能不足等。根据出血量,疼痛程度,宫颈是否扩张等条件,可以区分是先兆性流产,不全流产还是完全流产。轻微出血大部分为先兆性流产。
怀孕能吃杨梅吗 先兆性流产能吃杨梅吗
先兆性流产的女性只能少量食用杨梅。
引起先兆性流产的因素很多,一般需要去医院检查,选择合适的保胎方式进行保胎,此时饮食需要注意,需要尽量食用医生列出的,具有保胎作用的食物,而杨梅没有保胎的作用,因此不建议多吃,少量食用就可以了。
先兆流产中医能帮忙
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的流产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流产称晚期流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母体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免疫因素或母儿血型不合等因素有关。根据流产的发展过程、特点,可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六种。
流产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及阴道出血。先兆流产出血量少,轻微下腹疼痛,无妊娠物排出,或伴腰酸及下坠。难免流产则阴道出血较多,超过月经量,无妊娠物排出,腹痛加重,下坠,或羊膜已破。不全流产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多,持续不止,腹痛有妊娠物排出,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完全流产表现为妊娠物排出后阴道出血减少或停止,腹痛消失。过期流产多有先兆流产史,以后子宫不再增大或有所缩小,如已至妊娠中期,腹部无增大,无胎动。习惯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每次发生的时间多在同一妊娠月份。
先兆流产,中医称之为妊娠腹痛、胎漏下血。若无阴道出血,而仅有腰腹酸胀坠痛者,则称为“胎动不安”。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原因多为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载,血有所养,胎孕可正常生长发育 反之,则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等证。
中医辨证治疗,多分为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跌仆伤胎四型。现分述如下
1.肾虚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下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有自然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两尺脉弱。治宜补肾安胎。方用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枸杞子、桑寄生、覆盆子、川续断各15克,阿胶20克,益智仁3克,党参、白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气血虚弱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坠胀疼痛,伴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心慌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宜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加减 党参、熟地各15克,白术、白芍、杜仲、桂圆肉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黄芪、阿胶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血热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质黏稠,或腰腹坠胀疼痛,伴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午后发热,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治宜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方用保阴煎加味 山药20克,生地、熟地、白芍、续断、黄柏、黄芩、苎麻根、阿胶各10克,生甘草3克,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跌仆伤胎型 主要症状为妊娠外伤,腰酸,少腹坠胀,或阴道少量下血,血脉正常。治宜补气和血安胎。方用圣愈汤加味 党参、益母草、菟丝子各15克,黄芪25克,当归20克,生地、熟地、续断、桑寄生各10克,川芎6克。若阴道下血,去当归、川芎、益母草,加阿胶12克、艾叶炭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宫腔积液是怎么回事
1.应先排除先兆性流产
如果发现有宫腔积液,首先要排除先兆性流产,需要考虑是否和孕卵着床的部位有关系。如果着床情况不好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兆性流产。另外一种宫腔积液属于正常情况,在怀孕三个月内,由于结合膜结合不好,就会出现周期性出血,但是量少。所以在诊断时要考虑这些情况。
2.宫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在孕期有宫腔积液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孕期生理性宫腔积液是指周期性出血。孕期病理性宫腔积液包括先兆性流产(即孕卵着床不好)、子宫发育不良(例如是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等)、激素水平不足(即卵巢功能不好)、感染因素(例如盆腔炎、阴道炎等)以及免疫排斥(包括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
痛经食疗来帮忙
三花调经茶
原料: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花3克。
做法:玫瑰花、月季花、红花碾成粗末备用;将碾好的粗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闷10分钟即可。
功用解析
红花活血通经,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尽,玫瑰花行气解郁,用于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月季花养血调经,用于痛经。三者合用能活血调经。
川芎调经茶
原料:川芎3克、茶叶6克。
做法:将川芎、茶叶放入沙锅中,加4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至剩一半汤汁即可。
功用解析
活血祛淤、行气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胸胁刺痛、头痛、风湿痹痛。
山楂去病粥
原料:山楂30克,鸡血藤、益母草各12克,当归9克,川芎5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将山楂、鸡血藤、益母草、当归、川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取浓汁,去渣;药汁中加入大米煮成粥后加红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用解析
本品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姜椒枣糖汤
原料:生姜25克、花椒9克、红糖30克、红枣10颗。
做法:将生姜、花椒、红糖、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煎服。
功用解析
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症状减轻,经行量少,色紫黑夹有血块,四肢不温,面色发白。
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100克,当归、生姜各1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碎,与当归、生姜同炖,熟烂后去当归、姜即可。
功用解析
补血虚,温脾胃。羊肉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之功,与生姜相配,可补虚温中、活血祛淤。
益母羹
原料:益母草15克、砂仁10克、米醋15毫升、红糖30克。
做法:将益母草、砂仁水煎去渣取汁;加米醋、红糖稍煮即可。
功用解析
益母草祛淤、调经,不论胎前、产后都能起到生血化淤的作用;砂仁醒脾开胃,防止益母草寒性伤胃。
先兆性流产的原因
引起先兆性流产的原因比较多,如孕卵异常,内分泌失调,胎盘功能失常,血型不合,母体全身疾病,情绪不佳,生殖器官畸形,炎症,外伤等均可导致先兆性流产。
白带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先兆性流产
如果胎盘着床不稳定,胚胎与子宫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当分离面的血管破裂就会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这也是先兆性流产的成因。
先兆性流产主要是在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先兆性流产主要表现为:出血量少,常常为暗红色,或者血性白带,在流血数小时或者数周后,可伴有轻度下腹疼痛或腰背痛,在妊娠12周左右时,患者可感到阵发性腹痛。
孕早期先兆流产的三大信号
先兆性流产症状一:阴道出血
妊娠28周前,虽停经后妊娠反应成阳性,但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比月经量少,初为鲜红色,渐变为深褐色。
先兆性流产症状二:腹痛、腰痛
继之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伴腰痛下坠感,但无组织物排出,小便次数多等。
先兆性流产症状三:剧烈呕吐
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导致孕妇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胎儿及孕妇生命。
怀孕初期症状小腹痛有出血鲜红色
先兆性流产
如果怀孕初期出现小幅疼痛并且有鲜红色血液流出,考虑先兆性流产的可能性最大。
先找性流产有什么症状
先兆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28周前,首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但出血量比正常的月经量少得多,一般持续几天,初期为鲜红色,渐渐变成深褐色。
随之出现下腹疼痛或腰背痛,下腹痛时还常常伴有坠胀感,小便次数也开始增多。
先兆性流产是什么引起的
1.胚胎缺陷
父母的受精卵发育不健全是引起先兆性流产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因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因为这种不健全的受精卵发育到一定的阶段时无法继续正常发育,即使足月分娩,也可能出现胎儿先天性畸形。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月经,也可能使内分泌功能异常,严重的可能使受精卵基因损坏,从而导致孕妇出现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后果。
3.全身性疾病
如果孕妇本身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例如:贫血、心衰、高血压、单角子宫、双子宫、纵隔子宫以及宫颈口松弛等都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妊娠,出现流产的现象。
4.其它原因
整个妊娠期间,如果随意性生活,尤其在怀孕前三个月随意性生活,比较容易出现先兆性流产的现象。
先兆性流产怎么办
1、如果患者是计划外妊娠或者估计预后不良者,及早行人工流产术。
2、符合计划生育者,如超声检查或HCG连续测定均提示胎儿存活,应给予保胎。
3、上述治疗有效者,2个月内避免同房和体力劳动,治疗无效则应终止妊娠。
4、在保胎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患有肺结核、贫血、肺炎、甲状腺等疾病者,以及体质欠佳的妇女,容易发生胎漏、胎动不安故在怀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待病愈后再考虑怀孕生子。
(2)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如大便干燥难解,每天早晚备服蜂蜜1匙,以润肠通便。
(3)在休养期,积极参加太极拳等温柔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一旦阴道有见红症状,应冷静处理。恐惧和焦虑会使血清中产生泰霍洛明这种物质,促使子宫肌肉痉挛,使症状加重。所以,此时孕妇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清平静,并严禁房事。
(4)孕妇及家属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及血块的大小,若出血量加大,腹痛阵阵加剧,保胎无望,应及时到医院终止妊娠。
先兆性流产病因
一、病因
1、胚胎方面
父体或母体生殖细胞不健全是主要原因,不十分健全的生殖细胞虽然勉强结合起来成为胚胎,但终会早期死亡,无法“瓜熟蒂落”,足月分娩。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流产,其实可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正常的胎儿,如果真的足月产下,也会有畸形或异常。
其他原因如脐带供氧不足、羊水疾病、胎盘病毒感染以及某些妇科炎症等,也会引起流产。孕妇营养不良,也是流产的原因之一。有的孕妇早期有严重的妊娠恶心、剧吐,以致极度营养馈乏,对胚胎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也容易发生流产。
2、母体方面
女性怀孕后,若情绪不稳定、愤怒、忧伤等精神刺激,扰乱了大脑皮层的活动功能,引起子宫的收缩而迫出胚胎,或使胚胎在子宫内死亡。
患了流感、风疹等急性传染病,会由于高烧、细菌病毒释放的毒素而致流产。内分泌失调,如黄体、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失调,以及子宫发育不良中子宫过度后屈,致使子宫腔对胚胎的发育起了阻碍作用,都可能引起流产。
3、其他方面
整个妊娠期间的性生活应持谨慎态度,不恰当的性生活尤其是在早孕早期易引起流产。在妊娠中期,性生活也应适度,避免压迫孕妇腹部的性交体位和粗暴性交,以免引起流产。
围产期间做妇科检查时,若手法粗暴,亦是易引起流产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尤其对体质虚弱的孕妇更要注意。药物与某些化学物质,如奎宁、一氧化碳、铝、磷、汞、苯中毒,亦常使胚胎难保。
流产依妊娠日数以及当时情况分为先兆、早期或晚期、完全或不完全等几种。其中,以先兆流产最多见,发生率约占全部妊娠的50.但其真正发生流产者只占10-15,所以,有些可以保胎,有的则不宜保胎。有些虽经千方百计地保胎。最终还是流产。
从表面看流产好象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但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流产也并非坏事。因为在流产的胎儿中,染色体异常的比率相当高。
二、病理
中医称先兆流产为胎漏,胎动不安,进而发展,可有坠胎、小产之虞。一般在怀孕三月以后,胎儿已成形而坠者,则称“小产”,或称“半产”。现代医学称“自然流产”。如在坠胎或小产之后,下次受孕,仍如期而坠,或屡孕屡坠,达三次以上者,称“滑胎”。
中医认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载,元有所养,其胎便可正常生长发育。反之,则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等病,导致冲任不固的机理,则有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外伤等。
气血虚弱
平素体虚,脾胃久虚,中气不足,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奉于心而生血;或久病,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气虚不足以载胎,血虚不足以养胎元,因而导致胎动不安或胎漏等症。
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孕后无节房事,或坠胎小产数伤肾气,肾虚则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因而导致胎动不安或滑胎。
血热
孕后阴血下聚血海以养胎气,则阳气偏盛;或孕后得热病,热邪内盛,下扰血海,迫血妄行,损伤胎气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外伤
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损伤气血、影响冲任,以致不能养胎、载胎而发生胎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