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宝宝铅中毒
家长如何应对宝宝铅中毒
1.培养宝宝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在进食前洗手,并要把手彻底洗干净。
2.应给宝宝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纠正宝宝啃咬指甲、铅笔、玩具和其他异物的不良习惯。
3.经常清洗宝宝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宝宝放到口中的物品。
4.经常湿拖地板,用湿抹布擦桌面和窗台。
5.不要带宝宝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6.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父母,在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
7.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避免宝宝被动吸烟。
8.少吃一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普通皮蛋、爆米花等;宝宝用的餐具应该采用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避免使用色彩过分鲜艳的陶瓷餐具。切勿给宝宝使用水晶玻璃杯。
9.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先打开水龙头1~5分钟,放掉一些水,切不可将早上的前一段自来水用以烹食和为宝宝调制奶粉。
10.定时进食,宝宝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成倍增加。
11.保证宝宝营养均衡,饮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和锌。由于钙、铁、锌对铅的吸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充足时可减少铅的吸收。
相关百科
宝宝补锌增强免疫力吗
提高宝宝免疫力可补锌
6个月内宝宝的免疫力主要来源于母乳,6个月后母乳为宝宝提供免疫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辅食中获得免疫力,对宝宝来说很必要,它会使宝宝的免疫系统更完善。
6个月内吃母乳的宝宝不易缺锌,6个月以后宝宝活动量加大,出汗量增多,锌就容易随汗液流失,宝宝易出现缺锌的症状,如头发枯黄、食欲不佳等。
锌的真相
大量锌的摄入可以抑制宝宝对铜和铁的吸收,当锌和铜比例大于10:1时,会导致宝宝缺铁性贫血;钙是我们平常饮食中摄入的最多的阳离子,钙含量高会损害小肠对锌的吸收,钙的含量超过锌的50~100倍时会影响锌的吸收,宝宝每天钙摄入200毫克时对人体锌的吸收和平衡并没有任何影响。
所以妈妈不要盲目地补锌补钙,而要让宝宝的饮食均衡,才会使各种营养比例适中。
血清中的铅、铜含量高,则锌就会低;但锌能抑制铅在宝宝肠道的吸收,预防宝宝铅中毒。
锌还是大脑细胞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原材料,可以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维护宝宝大脑正常功能。
最佳食物来源牡蛎、牛肉、动物肝脏、蛋、鱼是含锌量较高的食物。
黄豆、扁豆、茄子、大白菜、白萝卜、金针菜、菠菜、芥蓝、茴香菜是含锌较高的蔬菜;核桃、花生是含锌较高的坚果;水果中以苹果的含锌量为最高。
会让宝宝变笨的十种常见食物
现代的孩子一般都有比较好的饮食营养,但是有关专家表明不少孩子的大脑都受到了食物的损害,那么影响大脑的发育的有哪些呢?专家提示,以下10种食物应该让宝宝少吃。
泡泡糖
中的天然橡胶虽无毒,但制泡泡糖所用的一级白片胶是加入了具有一定毒性的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多吃会对身体不利。
腌菜
长期吃腌菜可引起钠、水在体内潴留,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的机会。另外,腌菜含有亚硝酸胺这种致癌物质,久吃易诱发癌症。
鱼干片
咀嚼时间过长后可浪费唾液,咽下的大量唾液可稀释胃液,降低宝宝的消化能力。
味精
每人每日摄入味精量不应超过6克,摄入过多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人体利用钙和镁,可引起短期的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对人体的生殖系统。
松花
蛋含有一定量的铅,常食会引起宝宝铅中毒。铅中毒时的表现为失眠、贫血、好动、智力减退等。
葵花子
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大量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并使大量脂肪积聚于肝脏,会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臭豆腐
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它还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盐基氮和硫化氢等。它还是分解蛋白质的腐败物质,对宝宝的身体有害。
爆米
花中含铅量高达10毫克/500克左右,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的造血系统、神经和消化系统都有害。
油条
中的白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天天吃油条,铝就很难从肾脏体内排出,体内铝过多,从而对宝宝的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
橙汁
加了糖的橙汁比汽水的热量还要高,糖分也比汽水多。推荐给宝宝吃原水果。
儿童患上铅中毒家长别盲目排铅
铅中毒是一种危害非常巨大的疾病,儿童是铅中毒的主要发病对象,目前治疗铅中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排铅治疗,但是本文要提醒大家的是儿童患上铅中毒家长别盲目排铅,因为排铅治疗可能会让儿童排除一些维生素,所以治疗铅中毒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若是家长朋友们想要了解铅中毒的治疗可以看下文中的详细介绍。
儿童铅含量过高的反映是面色发黄、生长迟缓、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是儿童铅中毒的罪魁祸首。其次是家居装饰品铅污染。此外,还有一些塑料制品、厨具以及陶瓷制品的釉彩里也含有铅。一些劣质玩具和某些学习用品,如彩色蜡笔、油画棒等含铅成分重。长期吸父母的二手烟也会引起铅中毒。
铅中毒I到III级血铅水平的患儿,即血铅还小于450微克/升,应采取非药物驱铅。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不要啃咬玩具和学习用品,不将异物放入口中。
经常给孩子清洗玩具,尽量少带孩子到铅污染严重的道路、工厂玩耍;同时少给孩子吃含铅食品,如爆米花、皮蛋松花蛋)、铅质焊锡罐头食品、水果皮(受农药污染)等;使用一些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按照排铅效果的优劣,依次是海参、海带、海蜇、紫菜、麦皮、乌龙茶、刺梨、猕猴桃、臭豆腐、黑枣等。
采用上述措施后,通常两三个月后血铅水平就可明显下降。治疗儿童铅中毒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排铅,这是因为排铅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会排出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甚至会出现严重低钙,导致惊厥甚至死亡;儿童服用排铅药后还会出现呕吐、脱发,甚至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儿童铅中毒一般应采用非药物治疗,只有在职业性中毒的情况下,才进行药物治疗。事实上,一般的儿童铅中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没有必要非得大量地服用排铅药。
关于铅中毒的治疗现在就为朋友们介绍完了,若是儿童不幸患上了铅中毒以后家长朋友们应该积极展开治疗,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朋友们,最后祝愿朋友们能够早日康复。
有哪些零食是宝宝需要注意的呢
葵花子
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大量的胆碱,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并使大量脂肪积聚于肝脏,会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方便面
方便面是油炸食品,过多的食用油炸食品会引起孩子肥胖,对身体的各项器官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油炸食品中还含有致癌物质。其次就是方便面中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
薯片
跟方便面相同,薯片属于油炸食品,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泡泡糖
天然橡胶虽无毒,但制泡泡糖所用的一级白片胶是加入了具有一定毒性的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多吃会对身体不利。
鱼干片
咀嚼时间过长后可浪费唾液,咽下的大量唾液可稀释胃液,降低宝宝的消化能力。
松花蛋
含有一定量的铅,常食会引起宝宝铅中毒。铅中毒时的表现为失眠、贫血、好动、智力减退等。
爆米花
爆米花中含铅量高达10毫克/500克左右,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的造血系统、神经和消化系统都有害。=
如何教育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1必须让宝宝知道的事项应让宝宝牢记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幼儿园的地址及家里和爸爸妈妈的电话;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电话的打法;让宝宝知道附近的派出所(报警点)的具体位置等,以备宝宝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2让宝宝学会面对陌生人让宝宝学会自我救助的方法,是宝宝获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家长可以故事、游戏等形式,教导宝宝学会应对陌生人。在不得不让宝宝独处家中时,家长应仔细叮嘱宝宝不给陌生人开门,同时告诫宝宝不要随便出门,以免走失。如果走失,心里一定要沉着不慌张,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应就近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教宝宝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大声呼救。遇到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教宝宝简单的自护办法,不要乱跑,等待救援。
3让宝宝懂得简单的减轻伤害的方法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小,不需要过早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对宝宝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容易造成宝宝一遇到事情就找爸爸妈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教给宝宝简单的应对意外伤害的方法,如手指被割伤、流鼻血、被开水烫了时,应怎样减轻伤害等等。
4预防吞入异物:除了家长普遍认同的小纽扣、硬币外,一些质量不好的小塑料勺也有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质量不好的塑料小勺比较脆,而处于口欲期的婴儿如果拿到了就会喜欢送到嘴里把玩,如果被牙齿弄破的话,塑料勺就会形成一些外缘尖利的碎片,碎片在孩子的嘴里、咽部、食道、胃肠里都有可能引发不适和危险。
如何应对铅中毒
1.降低铅对环境的污染,加大查处力度。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制定了《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 7355-1987)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以控制铅冶炼企业的铅粉尘浓度及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又先后制定了《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 13746-1992)及《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17398-1998)等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涉铅企业的作业场所及大气环境排放标准。这些标准已经和正在进行修订。但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企业管理不到位,作业场所及大气环境排放没有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
2.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生活在涉铅企业周围的居民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其个人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①外出回家勤洗手。②保持居室的整洁卫生。③发现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血铅水平分几级
1级:<10ug/dl,目前认为相对安全。
2A级:10~14ug/dl,为轻度铅中毒。一般认为,轻度铅中毒者只要脱离铅污染环境即可,无需进行驱铅治疗。
2B级:15~19ug/dl,也属于轻度铅中毒。此时可多食用含钙、铁、锌和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以拮抗铅的作用,减少铅的吸收,降低血铅。同时在活动范围内寻找铅源,并尽快脱离。
3级:20~44ug/dl,属中度铅中毒。主要防治措施包括:①口服驱铅剂二巯基琥珀酸(BA1)。②静脉滴注0.5 %依地酸钙钠(CaNa2EDTA),将有毒的铅变成无毒的铅盐随尿排出体外。
4级:45~69ug/dl。
5级:>70ug/dl,属重度铅中毒。可用依地酸钙钠和二巯基丙醇联合驱铅治疗。驱铅治疗需要住院并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完成。
怎么预防铅中毒
目前情况下,家长如果做到以下几点,还是能够减轻铅毒对孩子的危害:
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要注意在进食前洗手;
勤帮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清洗你的宝宝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他有可能将这些东西放到自己的嘴中;
让宝宝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
保证日常膳食中含有足量的钙、铁、锌等。
在无显著铅污染环境条件下,对于轻度铅中毒患儿,不必吃驱铅药或保健品,应每天喝1~2杯牛奶。让孩子少吃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少吃罐头食品、饮料。
对于极少数真正需要用驱铅药物治疗的重度铅中毒患儿,应及时住院治疗。目前临床上首选的驱铅药物为二硫基丁二酸和依地酸二钠钙,需要在儿童保健专家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