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用饮料吃药可以吗 六类药不宜用热开水送服

用饮料吃药可以吗 六类药不宜用热开水送服

服药用温白开水最好,因为温白开水不会影响各种药物的吸收。服药时,对饮用的开水温度也有一定要求。治疗胃病、感冒等疾患的药物,水温宜热,以比通常水温感觉烫为适宜。但有六类药不宜用热开水送服,包括助消化药、维生素、止咳糖浆、活疫苗、含活性菌类、清热类中成药。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胰酶片、多酶片、酵母乳酶生、维生素C等助消化药,遇到高温极容易受到破坏而失效,因此服用时不宜用开水冲化而应以温开水送服。

牛奶和药物同时喝吗

牛奶与药物不宜同食。

有的人在服药时,不用开水送服,而用牛奶送服,这是不对的。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铁,而钙、铁能与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类等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的盐类,使药物难以被胃肠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会被这些离子破坏,这样就降低了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疗效。所以服药不宜用牛奶送服,而且在服药1.5小时后再饮用牛奶为好。

吃药能喝茶吗

无论是服药时用开水送还是吃完药之后再喝茶,都是不可以的。

茶叶里含有大量单宁酸,能与很多药物发生化学作用。如奎宁、苏打等含有碱,和酸碰在一起不能溶解,因而不能被身体吸收,所以自然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药效了。当用茶叶水送服药物时,这些成分在胃中起化学变化,使这些药物成分变成不溶解的沉淀,这些沉淀在小肠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就随粪便排出,以致这些药物起不到应有的效能。还有些药物具有安静作用,有些补药要在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才发挥最佳功效,茶叶含有咖啡因,使人兴奋,所以用茶叶水服药会减弱药物的应有功效。

更不能因为贪方便而用茶来水来吞服,对于吞服补药尤其如此。补药中一般都含铁,与茶叶中的酸会发生化学作用,他们发生的化学反映不仅会失去其药效,反而还会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可能会引起肠胃绞痛、腹泻或带来大便秘结等副作用。

吃药过后的短时间内也最好不要喝茶,服药后至药物发挥疗效也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一般在服药后1-2小时开始发挥作用,2-4小时后作用就渐消失。同样茶水在体 内发生作用也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所以一般在吃药时和吃药后一小时内不要喝茶,就可避免“茶叶水解药”。

吃药最好是用白开水送服,除了不能喝茶之外,也最好不要喝其他的饮料。

脊灰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由于我国目前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所以对热非常敏感,因此服用糖丸是严禁使用温热开水送服。 1.服用时应先用汤匙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匙将糖丸溶于凉开水(不得用温热开水)服用。较大月龄儿童服用糖丸疫苗时,可以放于口中咬碎,溶化后咽下。 2.服用后喝点凉开水或糖水,以保证疫苗全部进入肠胃,切忌用温热开水或混入其他饮料中服用,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糖丸疫苗服后2小时内不能吃热的东西。 4.避免在服用糖丸后吃药,尤其是抗生素类或进食具有杀菌抑菌功能的食品,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此外,在服苗后2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的病毒抗体也会中和(杀死)疫苗病毒,

老人吃药困难怎么办

1、老人吃药困难一次只吃1片药

儿童、老人如果感觉服药困难,可一次只服1片药,最好先用温开水湿润喉咙,然后再分片用水送服。

2、老人吃药困难送服水量要适宜

服药不要干吞,而应当用温开水送服,水量一般建议为100~200毫升。干吞或用水太少容易造成药片粘在食道,对局部黏膜造成损伤。同时提醒大家,服药后也不要喝太多水。喝太多水稀释胃酸,会影响部分药物的溶解,不利于吸收。

自行服药小贴士

1、遵照医生的指示,按药物标签定时定量服药。

2、应按标签上药物与进餐关系的指示服用,因为有些药物的效用会受食物或饮料影响。

3、服药时应用开水送药,不要用茶、咖啡、果汁或鲜奶等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改变药物的性质。

4、应把曾引起敏感的药物名称写下,并以每次见医生时出示此记录。

5、留意药物的有效期。过期或已变质的药物,例如已变形、变色、变味的药物以及有异样的液体,便应该弃掉。

6、在服药后如曾引起敏感反应,如出红疹、面部及嘴唇肿胀、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携同所服药物求诊。

7、一般的药物如忘了服用,要尽速补服。

如已到了下次吃药的时间才想起来,那就算了,放弃没有吃的那一次剂量,不要双倍服用,否则可能会造成服用的药物过量,对病人反而有危险。

三种药物不宜用白开水送服

清热药宜用米汤服

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性味甘平,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用米熬粥时,表面浮起一层细腻的黏稠物——“米油”,营养更为丰富,还能健脾胃。因此,想要喜温的胃不拒绝寒性药物,最好用米汤作为药引送服,不仅能护胃,还能提高药效。米汤最好是大锅饭中熬出的米汤,并要达到黏稠的程度才有效。

除清热药外,作用峻猛的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服矿物药易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腹痛、泻下,为避免不良反应,都应该用米汤送服。另外,外感发热服解表药如麻黄汤、桂枝汤、感冒冲剂等药物时,喝热米汤,可以帮助发汗、保护胃气,对身体的康复很有好处。

吃六味地黄丸要喝淡盐水

六味地黄丸是常用的中成药,由六味中药组成,有滋补肾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病证。六味地黄丸多为蜜丸,通常人们会用温开水送服。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温的淡盐水。

因为食盐也是一味中药,其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因其味咸,可引药入肾,所以可以作为药引,帮助六味地黄丸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此外,又可利用盐的寒性,给肾阴虚、有虚火的病人清火。

其他宜用淡盐水送服的中成药还有:金锁固精丸、四神丸、黑锡丹、大补阴丸、左归丸、左磁丸等,多为治疗肾虚的药物。

服止咳糖浆5分钟内别喝水

止咳糖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类非处方药,由于口感好、服用方便,受到咳嗽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一些人习惯在服用糖浆后立即大量饮水,认为这样可以快速祛除药物的特殊味道,并尽快将药液送入胃肠道。实际上,这样做不利于止咳糖浆药效的发挥。

这是因为服药后立即大量喝水,首先会降低咽部的药物浓度,其次会稀释胃液,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有些医生会建议患者至少在喝糖浆后5分钟内不要喝水,以提高疗效。但如果黏稠的糖浆太刺激咽部,甚至引起不适,则另当别论。

小儿麻痹症疫苗哪种好

1、减毒灭活疫苗糖丸。减毒灭活疫苗糖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糖丸”,口服此种糖丸时,切记勿用热开水送服,因为热开水会让糖丸失去其功效,需用温水口服,但是要定期服用,每次口服都要间隔4到4周。

2、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功效显著,但是其功效维持时间较短,需要定期反复注射。

小儿麻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①糖丸疫苗是一种活疫苗,遇热则会变成死疫苗,影响预防。因此在服用时不能用热开水送服,且在服疫苗后2小时内不能吃热食物或饮热开水。

②由于母乳中含有一些能破坏糖丸疫苗的物质(抗体),因此在宝宝服疫苗前2小时至服疫苗后的4小时内,应避免哺乳,期间可用奶粉替代。

③糖丸疫苗最好是从冷藏容器中拿出便立即服用,并且要保证宝宝完全咽下,可用凉开水送服,保证药物达到肠胃。如果服用不久,宝宝出现吐奶或呕吐,应考虑补服疫苗。

④有重度佝偻病、发热、腹泻次数较多,或患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宝宝应暂缓接种,而患有免疫缺陷症、白血病的儿童则不能服糖丸疫苗。

开水服药误区多你了解几个

水温的选择

多酶片等:胃蛋白酶合剂、胰酶片、多酶片、酵母、乳酶生、维生素C等,药性遇到高温极容易受到破坏而失效,因此服用时不宜用开水冲化,而应以温开水送服。

小儿麻痹糖丸:宜用凉开水送服。

各类止咳糖浆:各类中成药止咳糖浆的止咳作用,部分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以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咳嗽。若用开水服,会使药液稀释,失去止咳作用。

服药不宜用的水

汽水:例如退烧药阿司匹林属于酸性,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用汽水服药,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

牛奶:牛奶是营养很丰富的饮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如用牛奶服用四环素、硫酸亚铁等药物,会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质,会影响肠道吸收,减低药效甚至使药物失去方效。

果汁:含果汁的饮料都含有果酸。如用果汁服红霉素,常会影响小肠的吸收,从而降低药效。

可乐饮料:因为可乐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兴奋剂,如用可乐饮料服用药物,会和药品产生抵抗作用,使药物失去药效。

药用酒:一些镇静药物如果用酒送服,会使人昏昏欲睡,病情加重,严重的会导致血压降低。如阿司匹林加上酒精,人服食后易造成胃出血。

相关推荐

用胶囊避开3 大误区

1.去壳 胶囊壳由骨明胶或猪皮胶制,易溶于胃液,对人体无害。一般人都知道用胶囊剂是不能去壳的,因去壳后不仅会降低效,还会使消化道受损,甚至物粉末微粒呛入气管,引起咳嗽,而老人引起呛咳还会有一定危险。 2.热水 许多人都不知道,胶囊剂不能用较热的开水。这是因为热水会使胶囊快速溶化,胶囊外皮极易粘在喉头或食道上,从而减弱或失去胶囊应有的理作用。所以,不论用何种胶囊,以凉开水或温开水为宜。 3.仰头 用胶囊时,因其质量轻,比重小于水,最好是适当低头与水一并咽下。仰头吞咽时常

糖丸怎么吃

(1)注意小儿苗时的年龄生后第2、3、4足月是糖丸的初年龄(注意每次间隔期为1个月)。以后在1岁半~2岁(18~24个月)及4岁时分别加1次。 (2)必须用冷开水 婴儿用时一定要将糖丸用汤匙压碎,溶于冷汗水中用,较大小儿可直接吞。切忌用热水,因热开水可将减毒的活病毒烫死,起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3)不用母乳 母乳中含有抵抗病毒的抗体,可使糖丸失去作用,所以不要刚喂好母乳就糖丸,一般宜在哺乳后2小时用。糖丸后30分钟内暂停吸吮母乳。 (4)呕吐后须补 有些小儿因哭吵或用糖

鼻息肉鼻窦炎怎么调理呢

1.肺经风热型: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儿童减半。 (3)鼻渊丸:每次用12粒,一日3次,温开水。 (4)苍耳子鼻炎胶囊:口,按本品说明书要求用。 (5)鼻炎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 (6)香菊片:每次2-4次,一日3次,温开水。 (7)辛苹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开水,小儿用量酌减。 (8)鼻通丸:每次用1丸,一日2次,温开水。 (9)鼻渊舒口液撼扇嗣看?0ml,一日

胃疼中医治疗怎么样

胃疼中医治疗都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供大家参考: 胃疼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疼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选择适合胃疼患者的物治疗,效果最佳。 【饮食停滞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温开水。7岁以上儿童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成人量的1/3。 (2)开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温开

治疗盆腔炎方法大全

1.热毒型: (1)野菊花拴;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一日1-2次。 (2)清开灵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4m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中。 (3)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 2.湿热腹滞型: (1)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 (2)妇乐冲剂:每次128,一日2次,开水。 (3)妇炎康复片: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 (4)花红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

给婴儿喂不能用的食物

不能用牛奶物 一些家长为了减轻婴儿的困难,将片压成粉末放在牛奶中给宝宝。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对物的效力是有影响的。 牛奶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在片粉末周围可形成一层薄膜包裹物,使物在胃中不易被吸收。牛奶或乳制品中含有许多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这些物质和某些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等)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解的盐,使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牛奶中的磷酸盐可与补血的铁成分发生反应,使铁沉淀而影响其吸收。 因此,家长不宜在宝宝时用牛奶,用温开水较好。如果要喝牛奶及乳制品,也应与

蜂王浆的吃法

1、蜂王浆是天然物质,可直接食用并被人体吸收。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5克,空腹用效果更佳。 2、蜂王浆最适宜含,即取少量鲜王浆(2-5克)含于舌下,此外也可以用温开水。 3、蜂王浆的口感特殊,为改善口感和使营养更全面、品质更稳定,可配制成蜂王浆蜜食用。一般1000克蜂蜜100-200克王浆混匀,早晚各一次,每次10-20克,温开水,配制的王浆蜜不用时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4、年老体弱及病状较重者,可适量增加,剂量增大时不会产生副作用。 5、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以清晨

女性盆腔炎的用方法

(一)急性盆腔炎 1.抗生素:宜联合用,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敏试验选用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一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一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每次0.3g,每6小时

哪些物可以有效治疗鼻窦炎

一、治疗鼻窦炎有效的西 1、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常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净等。可在滴鼻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应注意滴鼻净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物性鼻炎。 2、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抗生素或磺胺类物:足量,以控制感染,防止其转为慢性。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每次1—2滴,每日2次。 镇静止痛:用于头痛剧烈者。 二、治疗鼻窦炎有效的中成 1、筋通鼻炎水: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 2、胆香鼻炎片:成人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儿童减

蜂王浆的吃法

蜂王浆的吃法 1、蜂王浆是天然物质,可直接食用并被人体吸收。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3-5克,空腹用效果更佳。 2、蜂王浆最适宜含,即取少量鲜王浆(2-5克)含于舌下,此外也可以用温开水。 3、蜂王浆的口感特殊,为改善口感和使营养更全面、品质更稳定,可配制成蜂王浆蜜食用。一般1000克蜂蜜100-200克王浆混匀,早晚各一次,每次10-20克,温开水,配制的王浆蜜不用时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4、年老体弱及病状较重者,可适量增加,剂量增大时不会产生副作用。 5、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