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人如何应对中风
夏季老人如何应对中风
医学研究证明,气温过高与发生中风关系密切。每年当温度在32摄氏度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中风的发病高峰,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危险。
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是正常时血流量的3-4倍,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重负。这不仅可致血压升高,增加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骤增而诱发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
同时,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出事(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
所以,在暑热季节,老人更要注意对中风的防范。首先,要注意居室的阴凉、通风,适度的活动与劳作应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其次要及时饮水,最好用淡盐的绿豆汤或粥及含低钠、钾的饮料,分多次适量饮用,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在饮食上要清淡、少油腻,防止血黏度增高,在不饥饿时莫强食,也是预防对策之一。
老人一旦感觉“闷热”难受,常可能是中风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之故,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夏季如何应对中暑
夏天中暑要吃什么药好呢?盛夏的季节里,稍不留心就会出现中暑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进行缓解,避免出现其他症状。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夏天中暑的应对方法和用药,千万别错过了。
夏天中暑怎么办?
移至阴凉处:在中暑之后,我们一定要移至阴凉通风处,保证呼吸顺畅,中暑都是发生在高温的室外或者室内。如果碰见了中暑的患者,首先应尽快把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解开患者衣领,保证呼吸通畅。
尽快降温:当出现中暑之后,一定要注意尽快的降温,天热中暑患者
,应该尽快给予降温,将患者转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后,可用些凉水或少数稀释过的酒精擦洗患者的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动脉血管方位,以到达降温作用。
服药解暑:适当的服用解暑药可以可以帮助很好的缓解中暑症状,在炎热的夏季,或者高温天气外出时,应准备一些解暑的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当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昏、眼花、耳鸣、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症状时,可随时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按穴急救:如果中暑比较严重,我们可以按压人种合谷穴等缓解中暑症状,如果是严重的天热中暑,患者出现昏迷不醒的情况,可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或者让其嗅氨水等刺激剂,让其尽快苏醒,并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治疗。
夏季老人中风该如何护理
1、多喝开水,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让血液流动畅通,减低黏度。正常人每天至少1000毫升,而有脑中风的患者,喝水多过1000毫升效果更好。
2、缓慢运动,不能大量运动。夏天天气热,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加大了运动量,就会造成脑部突然供血不足。
3、适当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4、脑中风飞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不要生气,要将人间的矛盾看的开,不要为了子女的事而生气,自然就能减少脑中风的危险。
5、生活要有规律,一定不要暴饮暴食,过于疲劳,最好是规律生活,每天生活变动不要太大。
6、注意日常生活中饮食上的调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过度食用油腻食物。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风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让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过咸、过甜等食物,并保持二便通畅。
7、中风患者常表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失望,亲属要经常疏导患者,使之心情舒畅,消除顾虑,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8、当病情稳定时,可尽早进行患肢的功能训练,防止瘫痪肢体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直,以促进早日恢复语言和运动功能。
9、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肢语言或患肢功能渐重时,要立即送往医院,及时处理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0、要经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要鼓励或帮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侧长期受压。一般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
11、皮肤有轻度破溃时,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抹,破溃或严重溃烂者,可在患处放置气圈,避免局部受压,促使伤面早日愈合。
12、对于尿潴留患者,用热敷或诱导办法,让患者自行排尿。效果不佳时可行导尿术,要注意严格无菌消毒。
老年人的春季养生保健
第一,要谨防感冒。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尤其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候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第二,注意饮食调养。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结核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第三,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四,要调适心情。春季,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一派生机,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老年人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祖国医学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老人在春季把肝气调养好了,不仅本季节不患病或少患病,而且对夏季防病养生也极为有利。
第五,老人防中风。进入春季,老年人须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在每次气温变化的过程中,可造成人体血管的伸缩难以适应而导致中风发生。
老人夏季应该吃什么
1、老人夏季应该吃苦瓜
苦瓜性凉味苦,含有较多的苦瓜皂甙,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苦瓜中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丰富,能调节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又有“植物胰岛素”的美称。
提示:慢性肠炎患者不宜多食苦瓜,食用时宜急火快炒,不宜长时间的炖煮。
2、老人夏季应该吃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帮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国外已有研究证实,经常食用芹菜的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显着下降,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血压。
提示:消化道不好的老年人不宜多食用芹菜。
3、老人夏季应该吃红薯
红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红薯具有减肥、通便、抗癌、护心、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作用。
4、老人夏季应该吃马铃薯
马铃薯即土豆,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实是营养价值很高、粮菜皆可的食物。尤其对老人来说,土豆更是有多种防病功效,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老人不妨多吃点土豆。
中医认为土豆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是调养脾胃的好食物。研究发现,土豆中含有一种可治疗胃溃疡的特种抗菌分子,与抗生素相比,它不但可以防范胃溃疡,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没有任何副作用。另外,如防中风、防便秘、控制血压、抗衰老等都是土豆的功效。
老人夏季吃什么食物好
1、鸡蛋
鸡蛋是人体蛋白质和叶黄素很好的来源,它可以防止我们的眼睛患上白内障。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多吃鸡蛋还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可大大降低患梗塞和中风的危险。
2、丝瓜
丝瓜常受老年人的青睐,清炒丝瓜或丝瓜炒毛豆是老人们喜欢的一道“夏季清凉菜”。丝瓜除清热解毒外,还具有通络、化瘀、散结之功效,尤其适合中老年女性,常吃一点可防增生性乳腺病。
3、红薯
红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红薯具有减肥、通便、抗癌、护心、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作用。
4、马铃薯
马铃薯即土豆,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实是营养价值很高、粮菜皆可的食物。尤其对老人来说,土豆更是有多种防病功效,在天气炎热的夏季,老人不妨多吃点土豆。
中医认为土豆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是调养脾胃的好食物。研究发现,土豆中含有一种可治疗胃溃疡的特种抗菌分子,与抗生素相比,它不但可以防范胃溃疡,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没有任何副作用。另外,如防中风、防便秘、控制血压、抗衰老等都是土豆的功效。
高温酷暑天气谨防中风
盛夏高温季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心络胶囊等药物,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有效预防中风。
夏季老年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应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而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夏季老人应该如何进补
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体质逐渐虚弱,对于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减退,易患中暑、消化不良、感冒等病证,也常会引起旧病复发。因此,老年人在夏季特别要注意进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进补方式,增强适应能力,减少发病。
(1)药粥:夏季出汗较多,多吃一些粥既可补充体内的水分,又可养胃、护胃。若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祛暑祛湿、养胃补虚的药物制成药粥,作用更佳,如绿豆粥、米仁粥、百合粥、山药粥等。
(2)药膳:选营养丰富、滋阴补气的食品与药物制成药膳,既增强食欲,又起到了补益作用,如虫草老鸭汤、鲫鱼冬瓜汤、清炖甲鱼、黄芪煲子鸡、百合炒肉片等。一些食性偏温的食物,如羊肉、鹅肉、肥肉、鲤鱼等,热天最好不要吃。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清淡而富有营养,且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带及各种绿叶蔬菜。而性味辛温的辣椒等应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