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风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风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一)一般表现

1.发热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间,无一定热型,1~2周后转为低热;隐匿起病者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2.其他表现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关节痛和腹痛等。个别病例可发生胸膜炎和肺炎。

(二)心脏炎首发病例中40%~50%累及心脏,多于发病1~2周内即出现症状。

1.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重者伴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常见体征有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可闻及奔马律,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变化最常见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

2.心内膜炎心尖部Ⅱ-Ⅲ级全收缩期吹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有时可闻舒张期吹风样杂音。由于早期病变为急性炎症所致,杂音可以消失,反复发作6个月至2年后形成永久性瓣膜病变时,则杂音为持续性。

3.心包炎一般积液量少,临床上难以发现,有时于心底部听到心包摩擦音。少有心两侧扩大,呈烧瓶状,卧位则心腰部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心电图检查早期低电压、ST段抬高,以后ST段下降和T波平坦或倒置。发生心包炎者,一般都患有全心炎。

急性风湿热(三)关节炎见于50%~60%的患者,典型者为游走性多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局部红、肿、热、痛,每个受累关节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愈后不留关节畸形,但此起彼伏,可延续3~4周。

(四)舞蹈病占风湿热总数的3%~7%,年长女孩多见,约40%的舞蹈病合并有心脏损害,少有与关节炎并存者。链球菌咽峡炎后1~6月出现全身或部分肌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自主运动,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病程呈自限性,轻症病例于数周内症状消失,平均3个月,偶有持续6~12个月者。

(五)皮肤症状

1.皮下小结发生于4%~7%的风湿热患者,常伴心脏炎。小结多存在于肘、膝、踝等关节伸面或枕、前额、棘突骨骼突起处,直径0.1~1cm.硬而无压痛,与皮肤不粘连,2~4周消失。

2.环形红斑少见,呈环形或半环形红斑时现时隐,可持续数周。

3.其他皮损如荨麻疹、结节性红斑和多形红斑等。

急性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急性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朋友因为对其不了解,认为风湿热的症状一定是很复杂的。其实不然,风湿热的症状是有规律可循的,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了解判断其症状表现。下面是专家为您介绍的关于急性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心理疗法:风湿热属于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很多患者经过漫长治疗,渐渐对治愈疾病失去信心。临床中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属于心因性,或者是伴有大量心理因素。大量观察和调查证实,积极的情绪、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开朗的性格、清晰的思路等,已不容置疑地被认为有助于防病、抗病和健康长寿。

运动疗法:运动对人体的积极作用,通过运动来调动全身各关节经络血气的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输送阳气的目的。

饮食疗法: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其患病后饮食也需给予科学搭配,如痛风这类疾病,通过控制患者嘌呤的摄入量来实现对疾病的控制,促进患者康复。

风湿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1、心脏 几乎每一位风湿热病人的心脏都有所损害。轻度风湿患者的心脏损害可能会形成慢性风心病。急性风湿性心脏炎中心内膜,心肌,心包等均可形成全心炎,而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为最重要。

2、关节炎这也是由于风湿热的危害所引起的。风湿热患者的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粘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风湿小体。由于渗出物中纤维素通常不多,易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连。活动期过后并不产生关节强或畸形等后遗症。

3、风湿热的危害还会使得动脉病变,这时可累及动脉壁各层,促使动脉壁增厚,易导致血栓形成。这类风湿的危害症状多见于冠状动脉和肾、胰、肠系膜、肺和脑等部位的动脉。

急性风湿热的治疗

1.一般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

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2.抗风湿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3.抗生素治疗

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

风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很少见。现就急性期及慢性期介绍如下: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受风湿侵犯而急骤发病史,并有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烦躁、发热(大多数有高热)、出汗、体温与心率不成正比等。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受累。儿童关节炎症状多轻微,或仅1-2个关节受累,成年则较显著。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一般无高热,仅少数病人有低热。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

风湿热 - 预后

急性风湿热的预后好坏取决于风湿热的表现类型,复发次数多少,病程演变快慢及长短,与脏器受累多少有关。一般说来,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发生高热,并发肺炎、胸膜炎、肾炎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急性风湿热的初发中有50%~75%(平均65%)心脏受累,年龄越小心脏受累的机会越多,越易发生复发;心脏受累者预后比心脏未受累者明显较差;全心炎比心脏炎预后差,尤其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者预后更差。

在初次急性风湿热中有35%左右未明显累及心脏,但以后的20年中仍有44%左右发生二尖瓣狭窄,形成风湿性心脏病。首次急性风湿热经过治疗后15年内未有风湿复发者,以后的发生率甚低,预后较好。但遗留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者机体处在致敏状态,风湿活动比较容易,尤其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风湿复发,复发的次数越多,病情发展越快。

急性风湿热的整个过程中有75%~80%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年龄越小(尤其25岁以下)越易风湿活动。风湿活动多为亚临床型,常无明显风湿热特征表现,可能惟一的临床表现为心脏进行性扩大及反复心力衰竭。风湿活动机会多少和是否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咽炎)、体力过度、营养不良、未及时用药防治有关。

小儿风湿热并发症

可见心力衰竭,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并发症。

1.心力衰竭

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

2.风湿性心瓣膜病

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生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热症状

一、前驱症状 在风湿热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可无任何不适。感染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轻症患者会完全遗忘此病史。临床上仅1/3~1/2风湿热患者能主诉出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二、典型的临床表现 最常见为发热、关节炎和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也偶尔见。

1、发热:50%~70%患者有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多见于少年儿童,成人多中等度发热。轻症病例往往仅有低热,甚至无发热。低热有时仅在常规定期测温时才被发现。

2、关节炎:典型的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同时侵犯数个大关节,以膝、踝、肘、腕、肩关节较常见。

3、心脏炎:典型的心脏炎患者常主诉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疼痛等。风湿性心脏炎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常发生于关节炎后2周内。心包常为渗出性炎症,可有摩擦音和胸痛等症状;缩窄性心包炎罕见。心肌常有淋巴细胞浸润,并可有局灶性坏死。

4、环形红斑:临床上少见。其在风湿热的出现率各家报道不一,为6%~25%。为淡红色的环状红晕、中央苍白,多分布在躯干或肢体的近端,时隐时现。有时几个红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环形,其大小变化不一,痒不明显,压之退色。

5、皮下结节:亦属少见,据统计其出现率在2%~16%不等。为稍硬、无痛的小结节,多发现于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尤其在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处,与皮肤无粘连,无红肿炎症,常在心脏炎时出现。

6、舞蹈病:发生在儿童期,4~7岁儿童较多见,成人几乎不发生,一般出现在初次链球菌感染后2个月或以上,由风湿热炎症侵犯基底核所致。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如面部表现为挤眉目、眨眼、摇头转颈、努嘴伸舌;肢体表现为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等无节律的交替动作,激动兴奋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情绪常不稳定是其特征之一。须与其他神经系统的舞蹈症鉴别。

7、其他表现:进行性疲倦、乏力、贫血、肌痛、多汗、鼻出血、瘀斑等也相当常见。皮肤的不典型表现可为结节性红斑和多形红斑。有时可有严重腹痛,酷似急性阑尾炎和急腹症。此可能是由于风湿性血管炎所致。若发生风湿性肾炎,可有尿红细胞和蛋白。至于风湿性肺炎、胸膜炎和脑炎,近年已比较少见。

急性风湿热有什么症状呢

1.发热

大部分患者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可呈弛张热或持续性低热,脉率增快,大量山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2.关节炎

典型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患者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病,链球菌抗体滴度常可升高。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也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

3.心脏炎

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患者中有65%~80%有心脏病变。

4.急性风湿热的皮肤表现

(1)渗出型急性风湿热:可为荨麻疹、斑丘疹、多型红斑、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以环形红斑较多见.

(2)增殖型急性风湿热:可触及皮下小结,结节如豌豆大小,数目不等,较硬,常位于肘、膝、腕、踝、指趾关节伸侧,与皮肤无粘连.

5.舞蹈症

多见于儿童,系风湿活动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基底节、大脑皮质、小脑及纹状体的表现。

6.急性风湿热的其他表现

风湿热偶可累及其他部位,造成如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脉管炎等。

上述六种症状是急性风湿热的一般表现,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一旦发现了自己出现了一些可疑症状,就要及时的看医生,如果确诊为急性风湿热,早治疗,才可以减少疾病对于身体的伤害,而且患者要注意多休息。

腱鞘炎有几种 急性浆液性腱鞘炎

急性浆液性腱鞘炎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性风湿的一部分,为急性风湿热的一种反应。患者有高热,关节痛、肿、积液,其中较好主要的病变为风湿性心肌炎。

如何预防急性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预防风湿热的方法介绍

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射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②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上),应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性链球菌咽炎,应及时治疗;

③ 在封闭的集体人群中(军营,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可能彻底消除链球菌感染流行,大大减少风湿热的发病率。

相关推荐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虽然近几十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非典型风湿热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少见。 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 1.抗风湿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水杨酸制剂 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以阿司

急性风湿热的饮食保健建议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饮食保健 一、风湿热食疗方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

急性风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急性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临床表现是急性风湿病的特征性表现,并对诊断起决定作用,称之为主要表现或主征,包括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急性风湿病的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三期。 在链球菌感染的前驱期,急性风湿病的症状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在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风湿病发作之间有一段潜伏、缓解和静止的期间,约为1~4周。此期患者无任何临抹症状。 急性风湿病发作期,多数起病较急,也可较缓慢,甚至无自觉症状而呈隐袭方式进行。常见的风湿病的症状有发热、多汗、乏力、

风湿热怎样检

1、心电图检查。风湿热患者典型变化为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较多见)、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亦可有ST-T改变,心房纤颤和心包炎也偶可发生。过去认为P-R间期延长常见,甚至可高达70%~80%,近年仅见于1/3左右病例。 2、超声心动图检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炎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不但对临床症状明显的心脏炎,心瓣膜超声改变有较高的阳性率,Vasan R.S等还发现2例急性风湿热,虽无心脏炎临床症状(有多关节炎和舞蹈症),也有二尖瓣超声的改变,

怎么治疗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防治风湿热是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重中之重,患者已经患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也要防止风湿活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无症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 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也是并发症的治疗。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是并发症的治疗。 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是并发症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术; 有的患者症状适合做手术,患者能够能够适

黄芪和黄芩有什么区别 应用人群的区别

黄芪适宜于脾气虚弱,表虚自汗,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纳少便溏人群;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患者,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食用。 黄芩适宜于湿热症人群,外感热病导致高热烦渴,尿赤便秘,苔黄脉数患者,痈肿疮毒患者,血热出血患者以及胎动不安的孕妇食用。

关节炎风湿怎么治

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 1.非甾类抗炎药: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2.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

小儿风湿热危害大做好预防可避免

儿童风湿热症状 风湿热发作前1-3周可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发热、咽痛、周身关节酸痛、乏力等表现,之后1-3周为临床无症状的静止期。静止期过后病人再次出现发热、咽痛、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由于个别儿童发热不明显,而以局部关节肿后为主,容易误诊为骨科疾病。大约1/3以上的儿童患有各种皮疹,如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及皮下结节等。有的儿童还可表现为不协调、不自主、无目的性、木偶戏状的肌肉动作,临床称之为舞蹈病。在风湿热过程中,儿童可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音改变,出现心脏杂音及心律失

蔊菜的营养价值 利湿退黄

蔊菜有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取其利湿退黄之功,常与茵陈、虎杖、栀子等药物配伍。此外,还可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

临床上四种常见的风湿热类型

风湿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慢性型(或称迁延型):病程持续半年以上,常以心脏炎为主要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症状缓解和加剧反复交替出现。既往有心脏受累,特别是有心脏增大或瓣膜病者发生率较高,但亦有为初发风湿热者。能坚持继发性预防和足够疗程抗风湿治疗者预后较好,放弃预防及治疗者预后较差。有统计约1/3瓣膜受累的慢性型患者,因放弃预防或治疗不坚持而于6年内死亡。 二、亚临床型(隐性风湿热):本型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有时仅有疲倦乏力、面色苍白、低热、肢痛,可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史。查体仅发现有颌下淋巴结压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