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矾的鉴别方法

白矾的鉴别方法

(1)取该品约0.5g,加水5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溶解。(检查铝盐)②取滤液1ml,加氨试液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滴加茜素磺酸钠指示液数滴,沉淀即显樱红色。(检查铝盐)③取滤液1ml,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④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硫酸盐)(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该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隔蓝色玻璃透视)。(检查钾盐)

白矾的宜忌

阴虚胃弱,无湿热者忌服。

①《吴普本草》:"歧伯:久服伤人骨。"

②《本草经集注》:"甘草为之使。恶牡蛎。"

③《药性论》:"畏麻黄。"

④《本草衍义》:"不可多服,损心肺,却水故也。"

⑤《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炽水涸,发为咽喉痛者,不宜含此。目痛由阴虚血热者,亦不宜用。"

⑥《本草汇言》:"泄痢日久,由于脾胃气虚;妇人白沃,由于中气下陷;营血不足以致寒热者,不宜用。"

白带鉴别

白带鉴别一、生理性白带

正常大小阴唇的皮肤含有丰富的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前庭大腺分泌一种无色清澈微酸液体,以维持前庭部膜湿润。在性欲兴奋状态,前庭大腺分泌显著增加。

阴道通常仅含有0.5-1ml稀糊样液体,由于阴道无腺体,这种液体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分泌物,而是来自阴道壁毛细血管的血清漏出液,混有少量宫颈内膜甚至输卵管腺体的分泌物,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和小部分宫颈柱状上皮细胞。

阴道排液内含有大量微生物,一般可找到5~10种,其中厌氧菌浓度5倍于需氧菌。常见的兼性细菌为乳酸杆菌等。最普遍的厌氧菌是陈链球菌、陈球菌等。白色念珠菌是最普遍的酵母菌,在5%-10%的无症状妇女阴道排液中可以找到。这种多种多样的细菌构成正常的阴道菌群。

在生育年龄,阴道上皮细胞含有糖原。乳酸杆菌利用葡萄糖作为基质,通过它的新陈代谢产生乳酸,其他一些细菌及阴道上皮细胞,也可利用糖原作为底物,通过新陈代谢生成乳酸而使阴道呈酸性环境(pH≤4.5人酸性环境利于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潜在的致病菌的过度繁殖,因此生育年龄妇女患阴道炎者较少。

宫颈部液由宫颈腺体所分泌,呈碱性反应,外观极像鸡蛋清,具鸡蛋清一样的效性。阴道渗出液及宫颈分泌液随卵巢周期的变动而改变,主要受雌激素的影响或盆腔充血所致。一般在经前2-3d,排复期,经后2-3d及妊娠期白带增多。正常情况下,白带的量及气味亦因人而异,因此应做好宣传工作,以消除顾虑。

二、病理性白带

(一)非炎症性自带

凡能使盆腔及子宫充血的情况,都可使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功能亢进而分泌过多新液;同时阴道摊膜渗出也增多。如盆腔肿瘤、子宫后屈,慢性病如心力衰竭、肺结核、糖尿病、贫血等患者及身体虚弱的妇女,常有较多蛋清样分泌物或白色水样阴道渗出液。此外,由于精神刺激可使外阴。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持续增多,即所谓“精神性白带”患者常诉称外阴潮湿、搔痒等不适。这类患者的外阴明显潮湿,甚至有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小阴唇表面由于多量皮脂腺突出而呈砂砾状不平。

上述分泌亢进如长期持续,宫颈效膜受到具有腐蚀作用的碱性宫颈分泌物的浸渍,可形成糜烂,使阴道酸度降低,致病细菌得以繁殖,又可继发慢性宫颈炎,出现病理性白带。

(二)炎症性自带

生殖器官炎症疾病的白带含有多少不等的白细胞而多脓性,但因病原体不同,白带的性状亦各异。

1.细菌性阴道病 患者陈述白带有鱼腥味样恶臭,性交时臭味加剧。白带为灰白或灰黄色的较稀薄液体,呈均质状。常均匀我附在阴道前壁或侧壁新膜表面而不聚集在后穹窿。如在白带标本中加人少量10%氢氧化钾溶液可发出胺(鱼腥味)的气味。镜下观察:白细胞少。缺乏炎症反应,发现线索细胞,就可确诊细菌性阴道病。

2.滴虫性阴道炎 其所产生的白带为黄色或黄绿色稀薄脓液,有时呈泡沫状,阴道壁除普遍发红外,常在宫颈及阴道壁看到点状或杨梅状出血性斑点,取阴道分泌物化验可以证实。 由于滴虫感染很少超过宫颈外口之上,因此一般病例的颈管无脓性部液栓。

3.霉菌性阴道炎 白带为白色厚糊状或凝乳状,阴道壁普遍发红,有些区域被覆有白喉样膜片,擦去白膜可见粗糙的红色糜烂面,多为霉菌感染所致的阴道炎,取分泌物化验亦可证实。

4.老年性阴道炎 白带虽然不多,但阴道壁普遍发红,有较严重的烧灼、发痒等不适。重症者则有脓样刺激性白带,阴道烧灼感及触痛明显,上皮脱落,出现红色斑点,多为老年性阴道炎。如感染严重,分泌物恶臭,易被疑为恶性肿瘤,应进一步检查。

5.淋病性阴道炎 在颈管出现黄色飘稠的脓性霸液塞,溢人阴道而引起阴道炎,阴道壁不发生红斑,如挤压尿道、尿道旁腺或前庭大腺常有脓性液溢出,多为淋菌感染所致。

6.慢性宫颈炎或宫颈糜烂 白带多为新液脓性。因宫颈分泌物增多,常使患者认为白带过多而就诊,因而主诉白带过多的妇女中约有25%有宫颈炎。目前仅知道淋菌、沙眼衣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常见宫颈炎的直接原因,但有不少患者没有发现任何微生物,因而其病因尚待再研究。

(三)异物刺激性自带

阴道内安置子宫托、阴道棉塞、阴道隔膜滞留,或产后、阴道手术后将纱布、棉球遗留于阴道内或幼女将各种异物如铅笔头用针、橡皮块等塞人阴道内较久未取出,均可导致发生恶臭的白带。

此外,子宫全切术或阴道手术后,常有脓性及恶臭的白带,系缝线异物刺激及结扎残端坏死所致。这种白带往往需待缝线、结扎线及坏死组织脱落尽,创面完全愈合后才会消失。

(四)癌瘤性自带

血性水样恶性白带,多见于宫体癌。晚期宫颈癌排液的臭味更为特殊,量亦极多,常引起外阴、阴道的刺激症状。老年妇女反复排出恶臭脓液应想到子宫积脓的可能性。而输卵管癌则常排出清澈黄红色液体,间断性漏出阴道。

(五)其他阴道排出物

尿瘦或粪瘦患者,由尿和粪便混杂形成腥臭之阴道排出物,实际并非真正的白带,但由于此种排泄物的刺激,可致外阴、阴道炎,而使外阴、阴道分泌物增加。

白带的鉴别

1、绝经后白带增多:绝经后白带增多是指绝经妇女的白带分泌增多,超出正常水平。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带是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健康妇女白带增多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成正比。如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带增多,在子宫内膜生长过长的情况下,或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均可出现类似的白带增多。

2、脓血性白带:输卵管炎在不孕妇女中较为常见,其病因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炎最容易发生感染的时间是产后、流产后或月经后。分娩或流产时所造成的产道及胎盘剥离面的损伤或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的创面,都是病原体感染内生殖器的途径。有时感染是与不严格的无菌手术操作有关。输卵管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腹胀、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3、白带增多: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带是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健康妇女白带增多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成正比。如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带增多,在子宫内膜生长过长的情况下,或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均可出现类似的白带增多。值得特别注意的白带增多是病变分泌物性白带。

正品烫水蛭与伪劣品的鉴别

正品水蛭:习称清水水蛭。商品规格有小水蛭、宽水蛭、长条水蛭三种。其共同特征是:外观背部有自然的黑色光泽,折断时有韧性感,断面有胶质样光泽,味淡而有鱼腥气,手摸肉质有弹性。

伪劣矾水蛭:即加明矾淹渍的水蛭。这种水蛭外观色泽发乌,失去水蛭干品的自然黑色光泽。矾水蛭折断时干脆,口尝之则先涩后麻而有杀舌感。由于水蛭入药未见矾制的文献记载,因此,矾制水蛭实为增重牟利,希注意鉴别。

盐墨水蛭:用盐淹渍的水蛭,表面泛有白色的结晶盐,因此不法商贩将其放入墨汁中浸过后晒干。这种伪品只要用拇指和食指搓擦即可见墨色染手,笔者在某药市发现六个摊点经营这种伪品。

废水蛭:即提取有效成分后的药渣。由于制药厂家多采用整体提炼水蛭的有效成分,因此水蛭药渣外形完整。部分不法之徒又把这种废水蛭拿到市场上出售,这种伪品外观失去水蛭的自然黑色光泽,断面参差不齐如糟糠,体质轻泡。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伪劣品之外,还有不法之徒在鲜水蛭中注入石膏和面粉;或趁鲜在水蛭腹腔中插入小段焊条、铁丝及填充水泥、砂石等以增重。

白矾应该怎么鉴别

(1)取该品约0.5g,加水5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溶解。(检查铝盐)②取滤液1ml,加氨试液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滴加茜素磺酸钠指示液数滴,沉淀即显樱红色。(检查铝盐)③取滤液1ml,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④取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硫酸盐)

(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该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隔蓝色玻璃透视)。

白首乌鉴别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5g,以改良FOliCh试剂渗漉。渗漉液低温(<50℃)氮气减压回收溶剂。残渣以适量氯仿溶解,转至具塞离心管中,加5倍量石油醚沉淀甾甙类化合物,离心,移取上清液于蒸发皿中,残渣如法重复3次。合并上清液,真空干燥,残渣以氯仿溶解,即得总磷脂提取液。吸取总磷脂提取液适量,真空浓缩,点作于3块硅胶G薄板上,以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双磷脂酰甘油(DPG)和磷脂酰肌醇(PI)作对照品。先用丙酮上行法展开,取出,暗处挥去丙酮,置充氮干燥器中干燥12h;再以乙酸乙酯-异丙醇-水(10:7:3)与第1次同向展开,取出,挥宏溶剂。3块板分别以Vaskovsky试剂、茚三酮、Dragendoff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在原点和 PC间有与 Dragendoff试剂显色的磷脂酸胆碱(PC)斑点。戟叶牛皮消在DPG上方尚有一个未知磷脂组分。

【性味】味苦;薇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山东中药》: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精气,乌须黑发。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摘录】《中华本草》

白贝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

2.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

资源分布:1.肉食性,雌雄异体,春、夏季产卵,卵囊黄色。我国分布于南海。

2.我国分布于南海。

性状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环纹货贝,贝壳磨薄片,置放大镜下观察呈鱼肚白色,有枯砜磁微粒堆积,边缘有钝圆形碎粒。

货贝呈鱼肚白色,有枯矾样颗粒堆积,边缘散布棕红、黑色微粒。

海蜇选择和鉴别窍门

鲜海蜇的加工通常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先将海蜇的头(口腕部)皮(伞体部)分割开,然后在海中漂洗掉大量血污,再用食盐掺合明矾粉(含水硫酸铝钾)一次次进行腌渍。腌渍一般要反复进行三四次,顺次称作“一矾”、“二矾”和“三矾”。经过这样的处理,水糊糊的海蜇在大量析出水分的同时,形体也渐次收敛固化,然后把它从卤液中提出沥干,方成为所谓“三矾”海蜇。

正常的三矾海蜇,蜇头坚实光亮、呈略带浅红的玉色;蜇皮薄而微皱,色泽淡白、光洁,或稍带浅黄色。未经腌渍的鲜海蜇,犹如半透明的软糊状胶体,蜇皮厚达3厘米,似麻腐状,一般不难识别。较难区别的是二矾海蜇和三矾海蜇,选购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

(1)蜇皮尚有厚薄不均,有白色麻腐样的部分,蜇头肉干(口腕)中空内荡,含未凝固胶质的,均属二矾品。反之为三矾品。

(2)蜇头内有粘液状残留物,用手捏时有水溢出的为二矾品,反之为三矾品。

另外还应注意蜇头有酱油样暗褐色、软而皱缩、腥臭异味较重的,可能是铁矾腌渍品,这种蜇头不仅质差味劣,而且还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

如果海蜇在腌渍过程中用矾过量,或者受热、受晒,蜇体就会发生酥碎崩裂,这种现象俗称“酥矾”。鉴别的方法是:提起海蜇,用力抖动几下,会自动碎裂的海蜇就是“酥矾”变质品。

如何识别“二矾”和“三矾”海蜇

鲜海蜇的加工通常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先将海蜇的头(口腕部)皮(伞体部)分割开,然后在海中漂洗掉大量血污,再用食盐掺合明矾粉(含水硫酸铝钾)一次次进行腌渍。腌渍一般要反复进行三四次,顺次称作“一矾”、“二矾”和“三矾”。经过这样的处理,水糊糊的海蜇在大量析出水分的同时,形体也渐次收敛固化,然后把它从卤液中提出沥干,方成为所谓“三矾”海蜇。

(1)蜇皮尚有厚薄不均,有白色麻腐样的部分,蜇头肉干(口腕)中空内荡,含未凝固胶质的,均属二矾品。反之为三矾品。

(2)蜇头内有粘液状残留物,用手捏时有水溢出的为二矾品,反之为三矾品。

另外还应留意蜇头有酱油样暗褐色、软而皱缩、腥臭异味较重的,可能是铁矾腌渍品,这种蜇头不仅质差味劣,而且还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

如果海蜇在腌渍过程中用矾过量,或者受热、受晒,蜇体就会发生酥碎崩裂,这种现象俗称“酥矾”。鉴别的方法是:提起海蜇,用力抖动几下,会自动碎裂的海蜇就是“酥矾”变质品。

白矾的性状

【性状】性状鉴别 该品呈不规则结晶形块状。无色或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光泽。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并附有白色细粉。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甘而极涩。以块大、无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负突起;折射率N=1.4564。均质体。

【性味】酸涩;寒;有毒

【归经】肺;脾;肝;大肠;膀胱经

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聤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等。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枯矾与胆矾、皂矾、绛矾的区别

来源及内含成分不同

白矾 又名矾石、明矾,为矿物明矾石Alunite的矿石或其他铝矿石经加工提练制成的结晶。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枯矾 为白矾用明煅法炮炙而成。白矾经煅炙后不仅失去结晶水,晶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胆矾 为胆矾Chalcanthite的矿石或化学方法制备而得。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4•5H2O]。

皂矾 又名绿矾、青矾,为水绿矾Melanterite的矿石。主含含水硫酸亚铁[FeSO4•7H2O]。

绛矾 又名矾红,为皂矾用煅淬法炮炙而成。皂矾经煅液后分解生成三氧二铁,但煅品仍含硫酸盐。

性状不同

白矾 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枯矾 呈不透明、白色、蜂窝状或海绵状固体块状物或细粉,无结晶样物质。体轻质松,手捻易碎,味酸涩。

胆矾 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状,断面光亮。无臭,无涩。置干燥空气中,能渐渐风化。加热烧之,则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皂矾 为棱柱状结晶或颗粒状。半透明,显各种不同绿色。质较坚硬而脆,无臭,味涩而甜。

绛矾 呈不定型粉末,不透明,色泽消失。质地疏松,绛红色或红棕色。无臭,味涩,有醋气。

功效及主治不同

白矾

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白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用于湿疹、疥癣、癫痫、中风、喉痹。外用可解毒止痒,常制成散剂、洗剂、含嗽剂,高浓度具有腐蚀性,用于胬肉、痔疮、脱肛,如消痔液等。内服有清热消痰作用,如治风痰壅盛所致癫痫的白金丸(《普本》);治中风的稀涎散(《集解》)。

需要注意的是:白矾内服过量能刺激胃粘膜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枯矾

具有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聍耳流脓,阴痒带下,久泻,便血,崩漏,鼻衄齿衄,鼻痣肉。枯矾制成散剂,治疗糜烂性皮肤病,诸疮发痒。

胆矾

有毒,能涌吐风痰,催吐,祛腐,解毒。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喉风,痰涎壅塞,牙疳,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但体虚者忌服。

皂矾

具有解毒燥湿,杀虫补血之功。内服主治黄肿病,钩虫病;外用主治疮毒疥癣。但孕妇及胃病患者、呕血患者忌服。服药期间忌茶。

绛矾

绛矾是皂矾经过煅淬法炮制而成的。煅后失水变枯,不溶于水,降低了致吐的副作用,增强了燥湿止痒的作用。加醋煅不但降低了致吐的副作用,以利内服,并增强了入肝补血,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黄肿胀满,血虚蒌黄,疳积久痢,肠风便血。

海蜇皮真的和假的有什么区别

优质海蜇皮:应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自然圆形、片大平整、无红衣、杂色、黑斑、肉质厚实均匀且有韧性的最好;无腥臭气味;有韧性;口感松脆适口。劣质的海蜇皮:皮泽变深、有异味,手捏韧性差,易碎裂。 优质海蜇头:应呈白色、黄褐色或红琥珀色等自然色泽,有光泽,只形完整,无蜇须,肉质厚实有韧性,且口感松脆。劣质海蜇头:呈紫黑色,手捏韧性差,手拿起时易碎裂,有异味和脓样液体。由于内销海蜇产品的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因此对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市场上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消费者选购时一定要当心。 1.二矾海蜇:有些生产者将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这种海蜇皮外观呈半透明冻胶样,并有软酥的白色麻腐状,用手轻压挤一下,有液体溢出;海蜇头外观呈棕红色,中心有软而白色的冻胶样物质,味涩、滑,不可食用。 2.在市场上销售的盐渍海蜇产品,有些是浸泡于盐水中销售的,消费者应注意其水溶液的成分,以及包装中固形物含量、净含量。 3.人造海蜇:近年来有生产者用褐藻胶等为原料生产人造海蜇皮,由于人造海蜇皮(丝)与天然海蜇皮虽然外观较相似,但无天然海蜇皮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内陆地区的消费者对天然海蜇皮鉴别能力较差,在购买时未仔细鉴别,会将其误认为是天然海蜇皮而购买

相关推荐

白矾是什么

白矾在生活中用的还是比较多的,在很多的时候人们都会用到白矾的,虽然很多人对于白矾的了解还不是很多,但是白矾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很普遍的,那么白矾是什么呢?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加好的利用白矾白矾是什么这个问题今天就被提出来了,接下来就要告诉大家白矾是什么。 大家也都知道任何一个东西的存在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白矾是什么就更加应该让大家知道,让大家更加好的了解白矾,然后就可以更加好的利用了。白矾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的大,任何时候都离不开。 胆 矾别名石矾,兰矾,鸭嘴绿胆矾。 来源 为硫化铜矿氧化分解形成或人工制成的

干木耳能保存几年 木耳如何挑选

干木耳朵大适度,耳瓣略展,朵面乌黑但无光泽,朵背略呈灰白色的为上品;朵稍小或大小适度,耳瓣略卷,朵面黑但无光泽的属中等;朵形小而碎,耳瓣卷而粗厚或有僵块,朵灰色或褐色的最次。 纯净的黑木耳口感纯正无异味,有清香气,反之多为变质或掺假品。常见掺假品用明矾水、碱水浸泡或用食糖水拌和,可用口尝有无涩味、碱味、甜味加鉴别。 如果干木耳体质轻,水泡后胀发性大的属优质木耳;而体稍重,吸水膨胀性一般的为中等;体重,水泡胀发性差的为劣质。

枯矾附方

1、枯矾治中风痰厥,四肢不收,气闭膈塞者: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吐痰为度。(《纲目》) 2、枯矾治初中风失音不语,昏冒不知人,先宜吐风痰,令省觉:白矾二两(生用),生姜一两(连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上二味,先细研白矾为末,入浓煎生姜汤研滤。分三服,旋旋灌,须臾吐出痰毒,眼开风退,方可救治。若气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药吐之,设吐得痰毒,别增疾。(《圣济总录》白矾散) 3、枯矾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三两,川郁金七两。二药共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

白矾能吃吗

白矾绝对不能够被我们直接的食用,而且在国家的各种规定当中,食品即使是作为食品的一种添加剂白矾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做中尽量少挑选这些含有白矾的食物。 明矾,又名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明矾不只用作化工原料,还可用于净水。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此外,明矾还是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常用作油条、粉丝、米粉等食品生产的添加剂。但是由于明矾的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

白矾泡脚禁忌

明矾又名白矾,是明矾石的提炼品。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一些中医用明矾来治疗高脂血症、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咯血等疾病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没什么副作用,如果有脚气的话,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是没什么坏处,不要放的太多,每天临睡前在泡脚水中加入明矾3~6克,待明矾融化后泡脚10~15分钟,每晚一次,连续泡脚5~6天可缓解汗脚症状。还有注意不要总穿着一双鞋不换,最好准备两双鞋换着穿,夏

白矾是什么

白矾又叫明矾、矾石,白矾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白矾的主要成分是水硫酸铝钾,可以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白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聤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瘜肉。 白矾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

白扁豆的鉴别

白扁豆的鉴别 表皮为1 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 列,光辉带明显。支柱细胞1 列,呈哑铃状,种脐部位为3~5列。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有的胞腔含棕色物。 白扁豆的的炮制 白扁豆: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白扁豆: 取净白扁豆,炒至微黄色,用时捣碎。 扁豆仁:取净白扁豆,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捞出,倒入凉水,搓去皮,晒干,捣碎用;或炒黄用。(皮晒干即为

白矾治脚臭

脚臭在很多的时候是因为真菌感染导致的,我们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症,同时还需要做好脚部的卫生,双管齐下,更好的治愈脚臭,白矾治脚臭就是不错的选择。 白矾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聤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等。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白矾10+

白矾的作用

白矾主要应用于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可用于湿疹。 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用1%明矾溶液气管内滴入,配合抗痨药物,治疗浸润型肺结核19例有一定效果.尤以对渗出性病变疗效较好。

白矾的出处

1. 白矾出自《雷公炮炙论》、《吴普本草》:矾石,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采无时。陶弘景: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 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云坚骨齿,诚为疑也。 2.陶弘景: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云坚骨齿,诚为疑也。 3.《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