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球低危害
白血球低危害
白血球偏低的原因?
白血球的生理功能是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白血球偏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感染。因为在自然界中人体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细菌(包括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白血球偏低分两类:
一类是先有某些疾病,造成白血球大量消耗或白血球生成速度减慢,进而表现为白血球偏低。
一类是先有白血球生成速度减慢而表现为白血球偏低。
1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等)。
(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3)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化、班替氏综合征。
(4)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WBC减少。
至于是否为白细胞减少,必须结合其他的检测方法以及临床的表现才能作出判断。希望你引起重视,注意保养!
老人白血球低应如何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认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
西医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巴氏综合征诊断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及尿液中的三甲基戊二酸上升
经全血球计数检查可发现週期性血中嗜中性白血球减少
少数实验室可经肌肉切片或血小板检查L4型的心肌磷脂质的数值降低
摄影检查:
心脏超音波检查可发现左心室肥大或扩张
基因检查:
可抽血经分子生物技术检测是否带有G4.5/TAZ1的基因缺陷
治疗
目前没有可以治愈此症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临床症状给予治疗。心脏症状可使用药物予以控制。因嗜中性白血球减少所致的反覆性感染问题,除给予抗生素治疗外,若出现中性球低下症建议使用颗粒细胞刺激因子刺激骨髓生成白血球,以增加抵抗力。曾经有病童服用肉碱后心脏状况恶化,故不建议此症病童服用此药物。生长迟滞及肌肉无力亦是明显的问题,家长可与医师及营养师讨论患者的日常营养需求,设计适合个别患者的饮食计画。
直肠癌化疗后出现副作用该如何应对
直肠癌化疗后出现副作用的应对方法
抗胆碱药物或止泻药:直肠癌化疗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例如腹泻可依据治疗药物的性质投予抗胆碱药物或是止泻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容易发生恶心,呕吐的药物可于治疗前投予预防性止吐药。
维生素:直肠癌某些化疗药物会引起病人手,脚,口腔周围感知觉异常,一般停药后就可改善,可以补充维生素B1的,减轻神经毒性的伤害。手足部出现疼痛性皮肤出现斑点状皮疹,称之为手足症,可补充维生素B6的改善症状。
抗发炎药物:对于发生口腔黏膜溃疡的直肠癌患者化疗,除了使用抗生素,抗发炎药,利用漱口药水漱口给予预防及治疗,也可以在治疗前给予口含冰块,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直肠癌化疗后出现副作用该如何应对?
低温处理:直肠癌化学治疗后引起的掉发,可以头部低温处理或降低血流量,以减轻掉发的严重性。
抗生素:直肠癌患者化疗可能会有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发烧感染,影响骨髓造血系统,治疗上可使用广效性的抗生素以及白血球生长激素,改善因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感染问题。
直肠癌化疗的注意事项
确定直肠癌的化疗方案:直肠癌化疗方案包括很多,有的在术前、术后、术中都可以被应用,一般的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是不错的,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好处,直肠癌术前化疗就是减缓症状,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
直肠癌化疗药量的控制:主要就是药物使用的多少、时间间隔、强度等都要细心加强注意,只要把这些问题注意起来,药效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既能杀死肿瘤细胞又能减少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对于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好处。
直肠癌化疗用药时间要稳定:正确的使用化疗药物才能使身体健康,此时的药效才是最大的,在化疗的注射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的停止注射,并进行观察,适当的延长治疗的时间。
白血球低是什么病症状是什么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球蛋白偏低的危害:
专家指出,不同类型球蛋白偏低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不尽相同。
1、a1球蛋白偏低的危害
在肝脏炎症病变时,a1球蛋白增加,而a1增加提示病情较轻,如果减少常标志病情偏重。
2、a2球蛋白偏低的危害
a2球蛋白可以反映肝炎病变的严重度,在重型肝炎时,如a2球蛋白减少至0.4克%以下,提示患者将要或已经出现肝昏迷。失代偿期肝硬化时,a2球蛋白多半降低。
3、β球蛋白偏低的危害
当肝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时,β球蛋白便会大幅度降低。
温馨提示:当临床中出现球蛋白偏低的时候,患者要及时做更进一步的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如果是肝炎引起的,就代表换着肝脏的进一步恶化,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造血功能治疗药物
(Hematopoietic agents)
一、红血球生成素(hu-erythropoietin简称EPO (如Eprex、Recormon)、 darbepoetin alfa(如Aranesp)):
(93/5/1、95/11/1)
使用前应作体内铁质贮存评估,以后三至六个月追踪。
1.如Hb在8 gm/dL以下,ferritin小于100 mg/dL之值仍可能贮存不适当。
2.transferrin saturation正常是20 – 45 %;如小于20 %有可能是铁质缺乏。
(1)限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接受透析病人,其hematocrit (Hct)在28 %(含)以下之病患使用。
(2)限慢性肾脏功能衰竭引起之贫血,creatinine>6 mg %,且hematocrit在28 %(含)以下病患使用。
(3)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Hct目标依病人狀况及需要为33 %-36%之间,如超过36%即应暂停使用,俟降至36 %以下再投与。 (95/11/1)
(4)如Hct值维持在目标值一段时间(一至二个月),宜逐次减量,以求得最低维持剂量。
(5)每名病人所用剂量,一个月不超过20000 u(如Eprex、Recormon)或100mcg(如Aranesp)为原则,如需超量使用,应附病人臨床资料(如年龄、前月Hct值、前月所用剂量、所定目标值....等等)及使用理由。 (93/5/1)
(6)使用本類药品之洗肾患者,每周应检查Hct值乙次,CAPD及未透析患者,如因病情需要使用本類药品时,每月应检查Hct值乙次。检查费用包含于透析费用内,不另给付(未接受透析病人除外)。
(7)使用本類药品期间如需输血,请附输血时Hct值及原因。
3.治疗与癌症化学治疗有关的贫血:(95/11/1)
(1)限患有固态肿瘤且接受含铂(platinum)化学药物治疗而引起贫血,且其Hb在8 gm/dL以下(Hb<8 gm/dL)之病人使用。
(2)Epoetin beta(如Recormon)与epoetin alfa(如Eprex)初剂量为150U/Kg每周3次,最高剂量300U/Kg每周3次;Darbepoetin alfa(如Aranesp)初剂量2.25mcg /kg,每周1次,最高剂量4.5mcg/kg,每周1次。
(3)符合下列情形之病人,应即停止使用本類药品之:
Ⅰ.Hb超过10 gm/dL(Hb>10 gm/dL)。
II.于接受治疗第6周到第8周内若Hb之上升值未达1。
(4)每次疗程最长24周。
二、 G-CSF(filgrastin inj如Filgrastin;lenograstin inj如Granocyte):
(85/10/1) (93/4/1) (96/1/1)
1.限……
(1)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2)血液惡性疾病接受静注化学治疗后。
(3)先天性或循环性中性白血球低下症者(当白血球數量少于1000/cumm,或中性白血球(ANC)少于500/cumm)。
(4)其他惡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化学治疗后,曾经发生白血球少于1000/cumm,或中性白血球(ANC)少于500/cumm者,即可使用。 (96/1/1)
(5)重度再生不良性贫血病人严重感染时使用,惟不得作为此類病人之预防性使用(86/9/1)。
(6)化学治疗,并中性白血球缺乏之发烧,若中性白血球小于100/cumm、癌症不受控制、肺炎、低血压、多器官衰竭或侵犯性霉菌感染等危机程度高之感染。
(7)对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候群(MDS)的病人,若因严重性的中性白血球过低(ANC<500/cumm)而并发感染时,可间歇性使用G-CSF,但不得作为长期且常规性使用。
(8)周边血液干细胞的趋动─不論在自体或異体干细胞的收集,应于收集前之4~5日开始皮下注射G-CSF,其剂量为10μg /KG/day。
2.患者如白血球超过4000/cumm,或中性白血球超过2000/cumm时,应即停药。惟当预估其骨髓功能不易恢復时,虽其血球已达上述标准,仍可给予半量之治疗,若仍可维持血球數,则可给予四分之一剂量,若仍可维持血球數,则停用。任何时候,若白血球或中性白血球數过度增高,即应停药。
贫血应该监测哪些指标
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主要测试以下指标:(1)血液中的红血球数。(2)血红蛋白的浓度。(3)血细胞比容(红血球容量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如若各种测试值均低于正常范围,即可判断为贫血。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在前面已有过概要叙述。正常成年人的红血球男女是有差别的。男性红血球的平均值约为4.83x1012/升,即每毫升血中有483万个红血球;女性平均值约为4.33x1012/升,即每毫升血中有433万个红血球。此外.红血球还随年龄、居住地海拔高度而存在差异。如果排除正常生理变异因素,成年男性红血球低于4x1012/升,女性低于3x1012/升,就可认为是贫血。
乳腺癌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防感染
由于化疗期间白血球低下,易发生感染致使您雪上加霜,因此必须注意加强预防,除注意充分的休息外,一定注意保暖,室内适当通风,并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外出时戴口罩
体内有小的感染灶如龋齿、疖子、足癣等均须及时予以处理。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必须消毒,养成餐前、饭后均刷牙的习惯。
注意体温变化,稍有升高,须查其原因,以发现早期感染。住院期间更应减少探视,并每日消毒病房。
白细胞高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白血球偏高说明有炎症,比如病毒性的感冒,白血球就高。
1、有炎症应有发烧,说明身体抵抗力强;炎症厉害,而不发烧,说明身体抵抗力差。
2、不发烧,白血球高,说明炎症厉害,有可能发展成大叶肺炎。
3、不发烧,也无炎症,白血球持续居高不下,要考虑白血病。
一般白细胞升高时炎症或者疾病的一种表现是没有什么大的伤害的,但是有的疾病比如白血病的时候白细胞极度升高,会使血液的粘稠度升高,严重的话会形成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
通过小编上面的分享,你对于白血球偏高的儿童危害是不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症状的话,应该及时的就医检查,并作出合理正确的治疗为好!
白血球低有什么症状
1、全身发热:白血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就是全身发热,与感冒发烧有着极其类似的症状,这种发热通常反复无常可持续数周之久,由于其发热症状较为暧昧因此患者通常将此症状误认为感冒发烧,没有予以重视,全身发热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体感染,感染源可来自身体各个部位,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以及脓毒血症等。
2、器官性出血:白血病在发病中期会出现身体部位出血,常见部位有皮肤、口腔、鼻腔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身体器官以及脏器内出血,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经期出血量加大等症状。
3、贫血:白血病引起的贫血一般出现在早期,贫血可引起人体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通常早期白血病患者的贫血症状较为普遍,由于贫血是许多人都有的一种疾病因此,在白血病早期,贫血症状十分容易被忽视。
白血球低是怎么回事
一、白细胞低的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 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二、白细胞偏低要注意吃什么
1、植物类食物:花生、大枣、核桃仁、山药、枸杞子、丁香、小茴香等。例如,大枣就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为了提高白细胞,可适当多吃。
2、食用菌类:蘑菇、香菇、平菇、银耳、灵芝、猴头菇等。研究表明,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类似地,如灰树花能“疗虚劳”。采用灰树花萃取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52人,结果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进步(白细胞总数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转(白细胞总数增加 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
3、动物类食物:海参、蜂王浆、羊奶、鸡蛋、鸽蛋、鳗鱼、甲鱼、鹅血、鸡血、鸭血、乌骨鸡、羊肉、羊肚、牛肉、牛或羊骨髓等。例如,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白血球正常值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血涂片中白细胞,经复合染料染色后,可根据其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有无特有的颗粒可分为两大类五种细胞[颗粒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无颗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μL(微升),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0.01,单核细胞占0.03~0.08,淋巴细胞占0.20~0.40。
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
说到白细胞的变化首先是数量的变化。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其实在这个数值上下0.5×10^9/L,也可考虑大致正常,因为这和人们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内,且性别之间没有太大不同,但是儿童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同。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在随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岁以内可达到(10~12)×10^9/L,在5岁以下儿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1、单位:个/升(个/L)
2、正常值范围:(单位为10个/L)
⑴成人为(4.0-10.0)×10^9个/L
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
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
⑷4到14岁为8×10^9个/L
⑸儿童(5.0-12.0)×10^9/L
当白细胞数量低于4×10^9/L时被称为白细胞减少,但其临界值往往设定为(2.5~4)×10^9/L,也就是说低于2.5时肯定考虑为异常。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接触放射线、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中毒、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等都会导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然这些疾病的诊断还要依靠其他的检查手段才能确定。
文章导语有说白细胞是人体的“白色卫士”,那么白细胞的功能作用有哪些呢?白细胞的功能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