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饮食控制不良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饮食控制不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饮食条件。大多数患者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饮食控制,造成血糖波动太大,治疗困难。
一些病人正在忙于社交活动,饮食无节制;还有些病人不接受医生的饮食建议,一味追求特定的药物治疗,急功近利,力争根治,有时因为不正确的治疗延误病情,损害自身。
血糖高会复发吗
1、血糖高会复发吗
血糖高如果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需要长期控制的,在恢复正常后饮食不注意或停止药物治疗,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并易发并发症。在合理的控制下是能恢复正常的。糖尿病是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疾病,要认识长期治疗的必要性,检查长期规律的服药,并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定期复查血糖,控制血糖的升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影响血糖的原因
饮食控制不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如何、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控制饮食。血糖轻度升高的糖尿病人,单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用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不过,饮食控制绝不是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而是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与质。
运动量不足,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还能舒缓情绪,减少血糖波动。相反,运动量不足对血糖控制不利。
情绪与气候因素,情绪对血糖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均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血糖升高。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3、血糖的正常值
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不宜吃石榴人群
1、胃炎患者、痢疾起初者最好不吃石榴。
2、患龋齿的人:石榴吃多了会上火,会令牙齿发黑,吃完后及时漱口。
3、感冒患者、急性炎症、便秘者慎食。
4、儿童最好少吃石榴,吃多了容易引发发热痰鸣。
5、糖尿病患者:石榴是升糖指数中等的水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少吃,血糖稳定的可以两餐之间吃,但一定少吃。
怀孕初期吃车厘子会流产吗 血糖高不稳定人群忌吃
车厘子含糖量不高也不低,对于糖尿病血糖稳定的人来说可以适量吃,但若是在血糖高不稳定期间则不建议吃,否则会影响血糖值,诱发头晕、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建议糖尿病人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再吃车厘子,血糖稳定的标准为:空腹时的血糖控制在140mg/dl以下,饭后的2小时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
糖妈妈降糖不能只靠挨饿
怀孕后第一次检查
就应该测血糖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1年开始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这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次血糖检测结果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杨慧霞教授说,根据这一新标准,2010至2012年间全国13家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7.5%。
为了更早地发现孕妇是否妊娠合并糖尿病,杨慧霞教授建议,怀孕后第一次检查就应该测血糖,将怀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筛查出来。
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很多生育二孩的女性属于高龄产妇,而高龄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们当中五到六成会再次患病,因此应从孕前就开始监测血糖,从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营养和体重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饮食控制不等于“饿着”
当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很多孕妈妈的第一反应都会排斥用药,她们更愿意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饮食控制主要是以提供孕妈妈足够热量、合理营养而又不引起饥饿性酮症及餐后高血糖为原则,但绝不是一些孕妈妈所简单理解的“少吃”、“挨饿”等。运动治疗则是以不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不引起宫缩,准妈妈心率正常为原则。
糖妈妈们排斥用药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现实是饮食控制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而饮食控制不佳对孕妇和胎儿都会带来危害。如果饮食控制宽松,孕妇就容易发生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能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泌尿系统感染等,同时可能因孕早期高血糖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因妊娠中、后期高血糖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巨大儿,孩子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如果过度控制饮食,“糖妈妈”可能出现低血糖、营养不良、饥饿性酮症等危险,胎儿则可能面临出生体重低以及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受影响等一系列危害。
孕期使用胰岛素很安全
“如果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一周血糖仍未达标,‘糖妈妈’就应及时启用胰岛素治疗。”
很多“糖妈妈”都怕注射胰岛素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担心自己胰岛素成瘾,针对“糖妈妈”们的这些顾虑,与口服降糖药物不同,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影响,是安全有效的。
此外,妊娠期使用胰岛素也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造成远期影响,产后停用胰岛素以后,患者完全不会觉得难受,不存在胰岛素成瘾的问题。
控制饮食不能走极端 温馨建议
现在提倡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重点不在于量的控制,而是要讲究平衡膳食,所以提醒“小心谨慎型”患者不必在饮食方面太过严苛,以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日子过得“悲悲切切”,没个好心情,这同样不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所以糖尿病患者只要适当控制饮食即可,没必要完全不吃主食、不吃水果、不吃肥肉,最主要的还是要饮食均衡,适当摄取。
为什么患糖尿病的孩子平时易感冒
首先,糖尿病孩子平时需要饮食控制,如控制太严格,蛋白质摄入不足, 容易引起全身营养情况不良;其次,由于血糖控制不良,使身体处于高血糖状 态,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身体的吞噬能力减弱,降低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再次,长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尤其在呼吸道,所以,糖尿 病的孩子平时比正常孩子易感冒。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菠菜
医生建议:糖尿病病人可以吃菠菜,菠菜营养价值属中等,而且各种营养含量均衡,还富含钾等微量元素,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菠菜能润燥滑肠、清热除烦,洁肤抗老。常食菠菜,具有通便清热、理气补血、防病抗衰等功效;他对糖尿病人(尤其Ⅱ型糖尿病人)可起辅助治疗作用,经常吃些菠菜有利于血糖保持稳定。是糖尿病人较佳可选择的食品。
菠菜营养丰富是很好的绿色蔬菜,经常食用菠菜对糖尿病人很有好处。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等有益成分,能供给糖尿病人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菠菜内含有与胰岛素作用类似的物质,因此糖尿病人多吃菠菜,有助于保持体内血糖稳定。所以菠菜中含有降低血糖的物质,患者可以多吃。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糖尿病人可以吃果冻橙子吗
糖尿病人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适量吃果冻橙。
果冻橙含有的糖分以果糖为主,其糖类易于吸收消化,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应适当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影响病情发展。
建议
等到血糖稳定,标准是:空腹时的血糖需要控制在140mg/dl以下,饭后的2小时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再吃少量的糖尿病为好,而且不要在餐后马上食用,吃糖尿病的热量应计入全天的总热量中,同时应减少相应量的主食,一般200克水果可替代25克主食来换算。
如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进食黄瓜、西红柿,含糖少而且升糖指数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
糖尿病患者要少喝酒
首先,糖尿病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影响正规进食,进食富含脂肪的“酒菜”过多,不利于饮食控制。其次,酒精可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多,这是由于①每克酒精产热7千卡,病人可能因喝酒而减少饮食;②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较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③酒精本身也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部分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病人可能因饮酒而发生面部潮热,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糖尿病病人饮酒也不利于血脂控制,还会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对于肥胖的糖尿病病人,饮酒还有增加体重之虞,l瓶啤酒含热量约为500千卡,喝多了会引起啤酒肚,也就是腹部型肥胖,这对病人是十分不利的。所以糖尿病病人不宜饮酒,更不能酗酒。
血糖为何高居不下
1.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轻重如何、有没有使用降糖药物,都需要控制饮食。血糖轻度升高的糖尿病人,单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用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不过,饮食控制绝不是饥饿疗法或是严重偏食,而是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的量与质。
2.运动量不足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还能舒缓情绪,减少血糖波动。相反,运动量不足对血糖控制不利。
3.情绪与气候因素
情绪对血糖影响很大,紧张、焦虑、气恼、失眠、大喜大悲、过度兴奋等情绪变化,均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血糖升高。另外,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寒冷刺激可促进肾上腺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升高血糖的食物 炸酱面
炸酱面很香,但是那个酱多数偏甜,真的不适合糖友食用。
反正,任何需要放糖的食物,都要严格控制摄入量,计算好自己的热量,不要超标就好。
无论是外出下馆子还是自家开火,煎炸油腻的食物都要少吃。当然,也没必要完全清水煮白菜,一点调料都不加。如果身体状况比较好,血糖稳定,是可以适量吃一些含糖食物的。
血糖随时可能变动,所以饮食习惯肯定也需适时调整。糖友需经常关注自己的血糖和体重变化,并咨询营养师,看是否需要调整饮食。
反复腹泻一定要检查血糖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20%以上有腹泻,但由于常想到消化不良、肠炎和肠道肿瘤等,往往忽视了不典型的糖尿病,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很多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缓慢,不一定有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但不少患者常以胃肠症状(如腹泻)就诊。糖尿病腹泻多见于曾治疗或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会造成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腹泻。如出现顽固性、间歇性、无痛性腹泻时,应想到糖尿病腹泻的可能。顽固性腹泻是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突发症状。
糖尿病腹泻,夜间较白天多见,大便常为稀水样或半稀便,量不多,无黏液和血便,没有明显的腹痛,有时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常因忧虑、情绪激动而复发。血糖控制不好时可加重,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以中老年人居多。
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发生慢性腹泻,除想到消化不良、肠炎和肠道肿瘤外,勿忘查血糖。
糖尿病腹泻治疗六要点
一旦确诊糖尿病腹泻,应消除顾虑,稳定情绪,合理控制饮食和选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1、正确选用降糖药。急性期应首选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血糖逐渐恢复正常,腹泻情况可随之减轻乃至停止。
2、应用钙通道阻拮抗。可选盐酸维拉帕米片(异博定),口服,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可较好改善糖尿病腹泻情况。特别适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腹泻,既可止泻又可降压,且不良反应很少,是这类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3、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控制腹泻的药物,如复方地芬诺酯片、蒙脱石散剂(思密达)、洛派丁胺(易蒙停)等;服用改善胃肠动力的药,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必利(普瑞博思)、莫沙必利等;部分糖尿病腹泻患者,应用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及甲硝唑等抑制肠道菌群,对腹泻也有一定疗效。切忌滥用广谱抗生素。
4、给予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1和B12,并适当给予助消化药、乳酸杆菌制剂或双歧杆菌制剂,效果会更好一些。
5、控制好血压、血脂与控制血糖同样重要,最好能将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左右。
6、合理控制饮食。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高纤维素和维生素类食物,特别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选择蛋清、鱼、虾、瘦肉等优质蛋白,少用或不用植物蛋白。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1、积极学习预防糖尿病知识
糖友应积极学习糖尿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科学、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防止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2、科学饮食
糖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主要是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饮食控制方案,达到血糖稳定达标、又不造成营养缺乏的目的。
3、适当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并发症情况合理运动,一般以餐后30分钟开始运动,散步和慢跑为主。